登陆注册
7997400000013

第13章 惠姓播迁与当今分布(6)

长武县惠家庄惠姓,村中惠世玉称相传始迁祖为满族,清末从东北迁居长武县西与甘肃灵台县交界的山区建村,与汉族融合,没家谱,有挂谱,到现在传8代,人口兴旺,达400来人。光绪年间有岁贡惠清元与乡饮惠恒、惠博,在乡间很有威望,惠博在荒年拿出大量粮食周济穷人。长武县东彬县的北极镇,清代生活着一支回族惠姓,同治元年(1862),关中回民起义,北极镇(当时叫白吉镇)回民积极响应,在南下太峪准备进军关中途中,8月23日,在惠家堡与世店原(今新民原)团丁交战。团丁打了败仗,便迁怒于当地回民惠喜桂三兄弟,因这三兄弟未随其他回民一起起义,就怀疑他们是在为回民做内应,于是杀死了三兄弟,即武生惠喜桂、监生惠广东、武生惠协吉。同治八年(1869),左宗棠率清军进入陕西平定“回乱”,于4月进驻邠州(现在的彬县),得知这三兄弟纯属误杀,亲自撰写碑文,6月1日,在其死命处为“回之良”惠氏三生立碑昭雪。碑正中篆书“皇清邠州惠三生致命处”,碑文记载了这件事,号召回汉两族和睦相处,不再发生互相仇杀的悲剧。这通碑现保存在彬县文化馆内。

明咸阳有惠英在山西绛州任判官。

当今咸阳城区惠姓主要是由外地惠姓流入构成,多是党政机关公务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

宝鸡惠姓当今的宝鸡市管辖的范围是上古炎黄二帝部落活动的地区,也是秦汉以来扶风郡的主要地区,孕育了惠姓的发展,使其成为扶风郡6大姓之一,扶风因之成为惠姓的一个郡望。世事沧桑,历史变迁,那些惠姓繁衍生息的古老村庄都消失了。

现在惠姓聚居的村庄历史只能溯源到明清时期。宝鸡全市当今惠姓4000多人,12个县区均有分布,900人以上的有陈仓区、岐山县,300至400之间的有凤翔县、扶风县、麟游县、渭滨区,其他县区较少。陈仓区原为宝鸡县,城南有惠湾村,因家谱丢失,祖源不详。民国年间编撰的《宝鸡县志》记有6位惠姓人,惠潜,明永乐十六年贡生,任主簿,说明明初惠姓人已生息在这里。

其余均为清人:惠化南,同治九年举人;惠奉朝,清嘉庆二十四年武举;惠世儒,咸丰十一年武举;惠熙宁,乾隆四十八年贡生;惠兆旗,同治六年贡生。任职均不详。村中却传说明末清初建村,分大房、二房、四房(三房无后)三支,传16代,现在村中老人辈分最高的为11代,叫惠文祥。惠文祥根据惠志强等几位老人的回忆,绘制了世系图,保存在家中。世系图中记有惠奉朝,敕授武略骑尉,例赠文林郎;另记有惠化南,字荫棠,号介生,同治九年举人,例赠文林郎,褒城县教官。岐山、扶风地处周原,是周惠王的远祖周族的发祥地。

这两地惠姓聚居的村落有五、六个,传说始祖都是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岐山县城北15公里的范家垣村是移民的落脚点,子孙向附近的范家河、八家村迁移,并建立了惠家咀新村,现在这4村成为惠姓的聚居地。没家谱,有祖案(挂谱),世代“耕读传家”,明时出了一名贡生叫惠信,任山西翼城县教谕。新中国成立后,不少人在县城、西安、汉中等地工作。扶风县惠姓居住在揉谷乡新集村,70多户,300多人。离村3华里的地方是揉谷村,以周祖后稷教民耕稼,采揉谷物以观青黄而得名。不远处是姜嫄村,姜嫄,后稷的母亲。新集,民国年间叫文殊镇,街道有二里路长,是繁华的商业集镇,镇旁有一小村叫惠家堡,因遭过一此大水灾、一次兵灾,集镇逐渐衰落,全国解放后,文殊镇改为新集村,惠家堡现为居民一组。村中惠振西长者,对惠姓颇有研究,他说,这支惠姓祖源有两种传说:一是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一是山西人来这里做买卖发了财,买下一条3丈宽的路,路的两边都是山西人经营的店铺。这些买卖人中就有惠姓人,后来定居在这里繁衍生息。这两种说法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来自山西。

商洛惠姓总人数在1800以上,各县均有分布,集中在丹凤与洛南两地。人们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商洛山中扼秦楚通道上有一座险要关口叫武关,今天这座雄关属丹凤县,就在雄关脚下有一个村庄叫惠家坪,是惠姓人建立的村落。据新修的家谱介绍,祖居北京秦先(今北京市房山县),明末大动乱中迁至商州东郊,后有应诏、应德二公落籍武关西北碾儿沟口,称为惠家坪。应德公居住数年仍回北京,应诏公在此安居,子孙繁衍,人口众多,至今历16世,为商东之望族。1958年食堂化,原家谱丢失,形成子孙无法分为门则,只得以1948年11代、12代孙所建立的应诏公碑进行考察,从碑记得知从第6世继起公始,分为10门,然而具体不详也难以查考,1995年便以11代起头逐户查访登记,再续家谱。

据调查,这支惠氏共197户,695人,其中男385人,女310人,分散于两县4乡,即丹凤县武关乡街坊、惠家坪,梨元乡豹皮沟村,铁峪铺乡东川以及商南县永清乡粮食沟。

这支惠氏字辈排行,11代之前为“自志应可福,施树济世贵”,11代起为“学怀忠治国,仁孝传家长”。丹凤商镇洛南柏峪寺乡也各有一小支惠姓。

安康惠姓2006年上半年户籍数字显示惠姓为2229人。主要分布在宁陕、汉阴、旬阳等县。旬阳居多,1980年修谱时,立辈谱为“万世承宗德,本立士学良,高显礼可育,义方传子长”。据惠德明介绍旬阳惠姓是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现在有着春节正月初二拜家谱的习俗。安康城区惠姓较少,汉宾区五里镇、茨沟镇有两小支。五里镇五位村惠家庄惠姓,始祖是一户人家,100多年前从湖南迁来,现在繁衍为15户。

清咸丰年间《安康县志》记载明崇祯年间有贡生惠孚心任襄阳县丞。

甘肃惠姓

惠姓在甘肃2007年底的户籍数字为16294人,连同惠亩姓1429人、葸姓2426人,达到20149人,人数仅次于山东,位居全国第5。主要集中在庆阳、兰州两地,2005年的户籍数字,庆阳市为8839人,兰州市为1307人。除金昌市、陇南市、甘南藏族自治州(陇南康县、甘南临潭县都有200年前惠姓建立的村庄,但现在人口极少,空留“惠家庄”其名,大都迁徙他乡)外,其他市在100人以上至400人之间。始祖多称是明清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新中国成立后,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才,国家采取干部工作调动、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招工等措施,支援甘肃,不少惠姓人随之而来,扎根甘肃,已传3-4代,成为甘肃惠姓人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庆阳惠姓市属8县区均有分布,到2009年上半年达9000多人。据惠振兴等人的调查,庆阳惠姓共有6支:一,宁县良平乡惠家村支派。这是庆阳惠姓的主干,最大支派,据1999年出版的《宁县姓氏源流考》一书介绍,宁县惠姓人口2860人,良平乡惠家村1327人。传说始祖是一户人家,明洪武三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至宁州枣社塬毛家村,后枣社塬改为早胜镇,毛家村改为惠家村。因村中有一条沟壑,越冲越大,将惠家村一分为二,称南惠、北惠,当今惠家村是个行政村,辖南惠、北惠、小堡子三个自然村。住户382户,2071人,在外各大中小城市工作人员123人,其中厅局级2人,县处级13人,教授1人。国家高考制度恢复至今,大专以上毕业生88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5名。良平惠家村人口繁衍,成了宁县以至庆阳地区惠姓的一个源头,几百年间不断外迁,形成新的惠姓村落或居住点。在宁县有和盛镇庙花惠家村,现住110户;平子镇惠家川、惠家洼、惠家堡,共住90多户;早胜镇南街村、丁良乡李家村、九岘乡北庄村和榆林村都有惠姓居住。

外县有庆城县城16户、正宁县西坡乡月牛坡村和周家乡康家10多户、华池县刘沟村几户。还有一户清末到陕西省泾阳县做买卖,定居兴隆乡北程村,现在繁衍成14户。当今良平惠姓成为跨县跨省的重要支派。二,宁县新庄乡东剡村惠姓,有的分徙太昌乡街道,两处共居64户,386人。始祖来自陕西三原城北惠家。三,镇原县惠姓。这个县惠姓分布较广,都是来自武沟乡惠大庄,清末居此,祖源不详,不断外迁。当今惠大庄居住惠姓65户,360人,是惠姓最早的庄,不是最大的庄,最大的是南迁在新城乡建立的惠沟村,惠沟村当今居住82户,510人(包括并乡后的原小岘乡惠家湾村),孟坝乡樵河村惠家、临泾乡席家沟畎村惠家,始祖都是来自惠大庄。四村共居住惠姓248户,1300多人。清同治之后,因旱灾、兵燹,这四村的人,有的被生活所迫,流浪到宁夏地多人少的固原地区生息,成为固原惠姓的一个源头。四,西峰区惠姓。分布在肖金镇肖金村张嘴队和李成村西庄队,35户,168人,又分徙出温泉乡黄官寨惠家。据其家谱记载,始祖也是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五,环县惠姓。集中居住在秦团庄乡惠家山村,传说始祖惠文魁清初从陕西迁来,传10多代,1000多人,清末有两户逃荒落脚到相邻的宁夏盐池县麻黄山乡杨崖窑村,人口兴旺,增至200多人,建立起惠纪畔自然村。虽然跨省,两村相距才30多华里,来往密切。

庆阳惠姓明代名气不张,清代初中期也未登科甲,末期却登科者连连,声名鹊起。同治十二年,良平北惠村惠万东中武举,任庆阳府巡察使。光绪元年,镇原县惠大庄惠新彩中举。紧接着光绪二年,居住在庆城县城南的惠登甲考中进士。十九年惠家沟惠连升又中举,惠新彩、惠连升均未任职。惠登甲,在广东州县任职20多年,政声颇好,得到张之洞的赞扬,后升任庆阳府知府。他有3个儿子,长子惠恩济为拔贡,曾任陕西韩城知县。当今庆阳惠姓人才济济,知名的有镇原惠家湾惠连杰,曾任宁夏固原地委书记;宁县良平南惠惠维贤,曾任庆阳地委秘书长、庆阳师专副书记;宁县良平南惠惠连旺,任武汉军区某师政治部副主任;宁县良平南惠惠振兴,曾任合水县县长、县委书记;宁县良平南惠惠振谋,曾任陕西国防物资总公司总经理;宁县良平北惠惠庆华,曾任宁县政协主席;镇原县临泾乡惠富君(女),剪纸能手,获东西方杰出民间剪纸传承艺术家称号等。

兰州惠姓现有1300多人,祖籍多在陕西的清涧、米脂、富平、渭南、周至、蒲城、长安、扶风,河南的南阳、唐河、社旗,安徽的宿州,甘肃的庆阳等地。始迁祖有的是1949年随解放大军进来接管旧政权的年轻干部;有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培养出来的大中专毕业生;有的是招到工厂里的农村知识青年;也有投亲靠友来的青年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约有几百惠姓人移居兰州,供职在机关企事业单位,艰苦创业,辛勤工作,把青春年华贡献给这座西北高原古城。后来有的成了部门的领导人,如周至的惠树人、清涧的惠凤台等。现在他们白发苍苍,成了离退休职工,有的已经作古。而他们的子孙们生于此,长于此,成为地道的兰州人,完全融入这座移民城市。总体看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专家学者、企事业领导、机关干部不乏其人。

天水惠姓集中居住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大山深处的三个自然村:惠家阳洼、惠家洞子、西坡惠家,约1000户,3000来人,其他区县很少。三村惠姓为一脉,因家谱失传,从何而来,无法考清。迁入时间据宅基地出土的钱币断自明末清初。传说初来时是兄弟三人,各占一个山头,安居种地,五百余年繁衍成三个村庄。清同治年间惠秉德(1847-1923),字明轩,例授武略骑尉、身膺守备(兵部后选守御所千总)。同治初年战乱期间他出粮,组织本村与附近村民,独修堡寨,使村民免遭于难。同治三年8月,清政府以“恩救穷民”,赏给六品顶戴,奖牌一面。当今知名人士有高级畜牧师惠禹、主任记者惠文辉等。

惠亩姓与葸姓惠亩是由惠姓演变而来,关中人也认为是惠的异体字。惠亩姓就是惠姓,由于字典里没有这个字,电脑字库里也没有这个字,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不便,如考大学登分就遇到困难、电脑处理户籍数字也遇到困难。于是在户籍管理部门建议下,改为葸姓,因葸与惠亩同音,都为xi。葸,《汉字源流字典》对它的解释是畏惧,如畏葸不前,再无别的含意。也未作姓的解释。据户籍部门提供的数字,2008年底,全国葸姓3495人,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新疆、宁夏等省,甘肃最多,为2426人,多居住在兰州以西市县。由于惠亩改为葸姓,惠亩姓人口在减少,甘肃现有惠亩姓1429人,过去传说会宁县较多,现在户籍数字只有33人。

宁夏惠姓

惠姓在宁夏的踪迹,有文字记载明嘉靖年间一个名叫惠安的人在军政领导的支持下,于老盐池县城东南15华里的灵环大道上主持建起了一座屯堡,名为惠安堡,惠安任屯堡长,子孙在此生息,这大概是到宁夏最早的惠姓人。清康熙年间惠占春、惠延祖父子先后在宁夏境内驻防,但后来又辗转调任山东济宁、江苏徐州等地。据富平《惠氏合族世系名数谱》记载,第9代惠溢任宁夏仓大使,第11代惠绍先,任宁夏镇永昌卫守备。清中期陕西、甘肃惠姓因天灾、兵燹等原因,不断向人口稀少的宁夏迁徙,新中国成立之后,因干部支边、军人戍边转业等原因,江苏、山东、陕西、甘肃一些惠姓人,又陆续定居宁夏。当今宁夏惠姓人口达到5400多人,各市县均有分布,固原市、银川市居多。

固原惠姓当今惠姓3000多人,占全区惠姓人口一多半,集中在原州区、彭阳、泾原三县区。在清朝中期,固原地区土地广阔,草原丰茂,人口稀少,而甘肃东部平凉、镇原和陕西北部一些地区人多地少,生活相当贫困,一遇天灾,就向宁夏迁徙,称走西口。乾隆后期有惠姓落脚固原城,到咸丰年间固原城南城北都住有惠姓人,有的在清军当兵,建有军功。甘肃平凉有一支惠姓迁到现在原州区的六窑村,当今五、六十户,200多人。清末民国初年镇原县的惠大庄、惠家沟门、惠家湾等地的惠姓迁入固原县的东北部山区,以农牧为生。现在居住较集中的有彭阳县孟塬乡雅石岔村,有20多户;原州区河川乡杨儿堡村,有20多户;彭阳县草庙乡曹川村、李原村20多户。还有的散居彭阳县城和王洼镇、冯庄、小岔乡。近几年宁夏实行“以川济山”的扶贫政策,有的惠姓迁至引黄灌区的红寺堡、大战场新开发区居住。泾源县惠台的惠姓为回族。清末从陕西彬县等地迁来,经过100多年的繁衍生息,到2007年底达到900多人,大部分居住在惠台乡(现合并到城关乡)的7个行政村。2008年上半年调查,减少到124户,591人,其中惠台村48户,285人,现在人数更少。

同类推荐
  • 九州诸侯

    九州诸侯

    大晋代卫,天下分为九州。出于西南边陲的延州,在大将军元破敌的带领下,做为大晋抵抗蛮族人的坚固屏障,抵御着蛮族人的入侵。元破敌逝世后,其妻长公主欲收权于皇室,将亲子元慎冷落,由此引发出皇室和诸侯、母与子之间的爱恨情仇。
  • 末将在三国

    末将在三国

    特种兵何雷,意外穿越到三国时代成了魔王董卓的女婿牛辅。既来之则安之,何雷以牛辅的身份,结交西凉军阀中的大将,董卓死后一举夺取长安,掌握献帝,继而统一天下……在这期间,他与貂蝉、蔡文姬产生了缠绵纠葛的情愫!本文主角妻子很多,但没有11,也没有11,都是情圣情节,而且主角也不狗血,有点正人君子,不是邪少,也不是坏蛋,不喜勿入,我只想这样写,不想太乱来,不喜欢的请不要进来,更不要留言。
  • 问道读道

    问道读道

    用最直白、最朴素的语言谈谈《道德经》、《易经》等等国学经典的个人理解和领悟,并在过程中穿插大量的历史故事。在反复阅读、反复学习的基础上谈个人理解和领悟;在广泛读史、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谈个人理解和领悟。
  • 神话大明

    神话大明

    顺天龙庭,嘉靖帝高座九重云,欲求那长生之道。妙木山下,唐寅手持无尽之刃大战倭敌,江南一域,桃花万里。孟家讲坛,紫荆阁内,平安圣人立文心,欲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带着游戏系统,严文穿越到了大明,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大明,泱泱大国,神话大明。(求收藏!求推荐!求书评!)
  • 三国之战将炼成

    三国之战将炼成

    练体者,炼血骨经脉,达人道之巅峰;修灵者,丹田储灵力,修仙道之巅峰;灵体双修,战力非凡,修至巅峰,破天人阻碍,进神道;神道者,精粹人之魂,至神道者,寿元增。张奎穿越不一样的三国,看他如何在这乱世中崛起!
热门推荐
  • 傲娇Boss的萌妻

    傲娇Boss的萌妻

    他七岁那年对她一见倾心,留下一句“丫头,等我回来。”十几年后,他找到她,两人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这座城市中,一段段爱情之花在绽放,一颗颗爱的萌芽在诞生……
  • 史前文明:重生

    史前文明:重生

    一架飞机穿越雷暴后迫降在史前时期,当劫后余生的人们反应过来时,他们还未觉察到,黑暗里的危险已经将他们笼罩,如何才能重建人类文明?让我们慢慢走进这个史前世界。。。
  • 老妖传

    老妖传

    死亡之后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哲♂学的问题,在传说中,那边是个被强权污染的污秽世界,便是买路也要使用面大额钱钞,钱与权力甚至能让人罔顾尊严推起石磨,生时不公死处也不平,可那处地方仍是人心中向往的净土天堂,这是这个可悲的世界的中心,是人总要活着吧,死了还能数钱吗,人人畏死个个想往生,心之所系,于是它就真的存在了,谁敢说它不存在?
  • 天降

    天降

    原本打算碌碌无为过这一生的郑旭旭,在一次绑架事件后,得知了自己的身份,义无反顾的离开了家乡,从而开始了艰难的历练之路。裴哥、谢凡、梦夏,神秘组织以及背后的先进科技,阴谋不断暗藏杀机。刘奕、黄建、冯生,水春派弟子斗争不断忠义何以两全?殿前三僧,玉姐,五竹,打造史上最强组合,却没有能够摆脱世俗的纠缠……不一样的世界观,不一样的人生观,不一样的价值观,一切的一切,尽在《天降》。
  • 抱养女的童年

    抱养女的童年

    故事发生在80年代末,一个被遗弃的小女儿的成长故事,由于当时刚刚兴起的一胎计划政策,所以在经过几次转手之后,终于遇到了后面的养父养母,但是由于养父养母重男轻女,导致后面对小女孩实施了一系列虐行,小女孩儿终于在痛苦中长大了
  • 极品混血游天下

    极品混血游天下

    穿越前,她拥有悲惨的身世,穿越后依旧如此,离异的父母各自组成了自己的家庭,只有自己是最多余的,即使自己被人贩子抓走去当杀手训练,那两个亲人也不闻不问,穿越后,她本以为会有一个完美的家庭,可是呢?直到遇见他,两人的身世是如此的相似,那么,就一起变强,让自己原来的父母注意,让他们后悔莫及!
  •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科学是美丽的,科学中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人皆有错(名家经典)》所辑文章,既有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也有科学研究的心得体会;既有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类文明、东西方科学的对照,也有对科学未来发展状况的争辩与沉思。读之,可以开拓科学视野,可以深味科学思想与精神,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块好奇、怀疑、智慧的疆域吧!
  • 功夫大神医

    功夫大神医

    身怀异宝的王思远,奉师父之命入世行医,以一身绝世医术纵横都市之余,遍赏群芳、花间游走,捧得美人归。更是在逐渐参透太玄焚天鼎的奥妙之路上,奇遇连连,踏上了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
  • 赢在第一年

    赢在第一年

    本书针对即将进入职场和初入职场的上班族会面临到的各种问题,告诉大家上班后就该知道的职场智慧,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 以战修神

    以战修神

    屠真仙神魔,战四海八荒,天亦不能阻我,谁敢与我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