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97400000028

第28章 惠姓人物(5)

1925年初,在冯玉祥、胡景翼等发动的北京政变影响下,陕西掀起反抗直军吴新田统治的新浪潮,惠师温和杨虎城组织陕北国民军前指挥部,杨任司令,惠任参谋长,挥师南下关中,同孙岳等击败吴军,致吴下台。3月,孙中山逝世,杨、惠待军事稍息,5月1日于耀县举行公祭,惠师温和蒙发源代表陕西全体国民党员宣读祭文。1926年应樊钟秀之邀,赴河南任建国豫军副总司令,配合广州方面早期北伐运动。是年秋,因国民二军失利,樊部无法同直军对垒,遂化整为零,隐蔽在豫西山中,进行游击活动。樊去上海,惠再度返乡,曾在共产党人成立农民协会时作重要讲演。9月,冯玉祥、于右任、刘伯坚、史可轩等由苏联回国,在五原组织兵力,南下关中,增援困守西安的杨虎城。10月,于右任由榆林南下,途经清涧,登门探望师温,并约其立即参加工作,史可轩、许权中旋来接他,到三原协助于右任、邓宝珊筹组国民联军驻陕总部。因长期积劳,至三原身患伤寒,卧床数月,经史可轩、张素珍夫妇延医关护,于次年初痊愈,匆赴西安任联军驻陕总部政治部部长兼国民党省党部监察委员。1927年3月18日,共产党人在西安召开纪念三·一八惨案一周年大会,惠同刘伯坚及苏联顾问乌斯曼诺等在会上作了慷慨激昂的演讲,号召广大人民群众踏着先烈的血迹将革命进行到底。6月,冯玉祥追随蒋介石叛变革命,拘捕杀害共产党人,勒令解散联军驻陕总部,成立所谓省政府,师温先后被任命为省府委员、中山学院院长,但始终未就任。惠师温、于右任无法在陕立足,遂前往上海“考察东南政治”,目睹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师温忧愤交加,不久又悉挚友史可轩被害,一病不起,9月21日在上海一家医院溘然长逝,就地安葬。

惠师温中等身材,双目炯炯;刚烈大度,思维敏捷,擅长演说,尤善于团结各种进步力量,富有政治家风采。其长期客居,很少回家,每次归里,访者盈门,于右任、邓宝珊、史可轩、孙岳、傅作义、商震、李子洲、杜斌丞、谢子长、许权中、孙蔚如等名人都在他家住过。师温家居时,装若农民,提筐拾粪。遇有仗势欺人之事,必出面干涉。有次,县政府和土豪劣绅拟向全县农民按牛加摊苛税,遭其斥责,方忍气作罢。

1929年,惠师温的灵柩由上海运回清涧,在南坪修建了宏伟的陵墓和祠堂。于右任为祠堂亲笔题写“邦家之光”4个大字,杨虎城也题了词。公葬仪式极其隆重,乡亲纷至参与。赵通儒仿《苏武牧羊》曲牌为其挽歌:又光陕西一伟人,早年留东瀛,亲承总理训,回国谋倒袁……30年代杨虎城任陕西省主席时,追认惠师温为烈士。

其所生2女。养子惠兆民(1911-1975),由杨虎城供养上学,毕业于北京大学,建国后任民盟陕西省委委员、秘书长。

惠我春(1877-1948),字云岑,云南宣威榕城小袁屯人。他青年时勤奋好学,为清末曲靖府八届学考第一名。1904年与妻李寿琳(音乐教师)赴昆明,执教私塾。1906年考任云南陆军小学国文教员,学台爱其才华、亲自登门拜访。1909年任云南讲武堂国文教员,他自编讲义,侧重时论,宣传民主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深受学生欢迎。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运动。1915年参加护国倒袁、任讨袁军政府枢密官、宣传处处长、官印局局长、《义声报》主笔等职,积极撰文,笔伐袁世凯。蔡锷题赠“阐扬大义,传播仁声”书联策勉。1923年参加筹办云南东陆大学,受聘为名誉教授。同年在昆明开设“如意春旅店”,以方便故乡商旅,宣威人到昆多宿该店。1934年为组织出版《宣威县志稿》,近则接洽印馆,远则函商官绅,促成印刷,功不可没。抗日战争时期,为回避日机轰炸,迁居昆明西郊龙院村,赶建土坯房迎接西南联大教授梅逸琦、杨武之、朱自清、任之泰等10余位前来同住,宾主相处,十分融洽。

他一生勤学,热心公益事业,关心乡梓。不论是在昆明旅省的同乡,还是宣威本地绅民,只要有求于他,他就鼎力相助。他多次连任宣威旅昆同乡会会长,为同乡排忧解难。

惠济(1893-1974),字民桥,中将,安徽全椒人。光绪十九年(1893)生。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步兵科、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一期,1926年任黄埔军校教官,1930年任中央军官学校大队长,1933年任第17军2师少将副师长,1934年春任“剿匪”军第2路第1支队司令官,在江西围剿红军。1935年任安徽省政府保安处处长。1940年任军政部少将部附。后任贵州省防空司令部中将司令兼贵阳警备司令。国防部部员。1949年12月在云南参加起义。全国解放后任云南省文史馆馆员、昆明市政协委员。

惠显峰(1893-1970),陕西省富平县底店乡南街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拥护孙中山革命主张,反袁(世凯),讨段(祺瑞),曾任陕西护国军营长、团长。后随胡景翼出关,参加北京政变。在胡部国民二军任旅长,与中共党人许中权等要好。二军兵败河南,岳西峰、田玉洁等投降反共,惠则将两营部属交许中权率领,参与渭华起义,遂解甲归田,一直在地方积极兴教办学,热心公益事业。长期与地下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掩护革命志士。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县市政协委员,热心建言献策。

惠东升(1903-1932),江苏省宜兴善卷乡五洞桥人。幼年聪明好学,当过小学教师。中原军阀混战时,投笔从戎。1923年毕业于“南京军官教育团”,到广州投奔孙中山,任军政部陆军讲武学堂教官。1924年6月,任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队队长,8月升任区队长,9月任黄埔军校教导团一营营长。1925年陈炯明叛变,他参加了讨逆之举,惠州城久攻不下,团长不幸中弹身亡,军心大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振臂一呼,冒着枪林弹雨,驰马冲锋,士气陡增百倍,殊死鏖战,城乃遂下。惠州之役大获全胜,革命军威大震,奏凯策勋,他功居第一,被誉为“革命虎将”,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第六团上校团长。

惠秉性耿直,作战勇敢,深得参谋长何应钦的赏识,1926年北伐开始,调任北伐总司令部少将参议。不久,蒋介石借口惠“携眷行军,违反军纪”,撤销职务。1927年,北伐军到达南京,经何应钦推荐,惠离开队伍,出任江都县县长。未及两年,又被蒋介石撤职。后因屡遭排挤,思想逐步倾向共产党。1932年10月被蒋介石下令杀害,就义于河南开封。

惠师尚河南人,黄埔军校第2期学员(步兵工团第二连),警卫师师长。

惠功允字信如,河南邓州惠营人,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步兵2团第8连),曾任四川渝落碛中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执法总监部教导第2大队少将队长等职。

惠世迪字吉安,号兰亭,河南邓州惠营祠堂后人,南京政法大学毕业,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任国民革命军54军40师128团长、副师长等职。

惠景施(1903-),字博如,河南邓州白落雁乡惠庄人,1925年在开封读高中时,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基层单位,随即投入北伐战争。在抗日战争中,参加正面作战,屡建战功,由营长升至团长、副师长等职。

1935年,他任营长时,部队驻扎在江苏常熟一带,遇上天旱,水荒严重,他抽调官兵,帮助地方兴修水利,开新沟修旧渠,引大河水入渠,使所有农田能常年用水,旱涝保收。当地人民为他建立了功德碑,一时传为佳话。

1937年,日军侵占上海,时任团长的惠景施率部积极参加淞沪大战,受伤不下火线,坚守长达3个月之久。抗战胜利后,他不满打内战,1946年愤然以养病为由退役,隐居江西崇安县从农从商。

惠峻山(1906-1946),又名菊宝,化名宋吾全,江苏无锡县梅村河南巷人。10岁进私塾念书,18岁辍学在家,靠种地、磨豆腐度日。民国十五年(1926年)七月参加农民夜校学习。民国十六年十一月九日,他率领战斗小组参加无锡东乡的农民暴动。民国二十七年春在家乡组织防夜队(后编入梅村联防大队第2中队)。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共堰下支部书记。

民国二十九年八月任中共梅北区委副书记,分管农运工作。发动农民建立区乡村三级农抗会。在不长的时间里,全县农抗会会员猛增到近10万人。民国三十年一月,惠峻山调离梅北区委,专事指导全县各抗日团体的工作,领导农民开展“二五减租”,并发动建立无锡县手工业抗日联合会,会员发展到300余人。四月,惠峻山任中共梅南区委书记。五月参加新四军第6师组织的江南参观团,前往苏北学习根据地的建设经验。八月,因江南日伪军进行“清乡”,惠峻山从苏北一时无法回无锡,即去上海隐蔽在一家瓶塞厂当临时工,并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在工厂开展工运工作。

民国三十一年六月回到无锡家乡,任中共锡东县委委员兼秘书工作部部长,化装成算命先生、商人,串村走巷,以单线联系的方式接上了秘密党员的关系,领导他们坚持反“清乡”斗争。民国三十二年七月任中共锡东县委组织部长。民国三十三年初春,全面负责中共锡东县委的工作。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他在梅村、漕湖地区发动群众突击改造地形,征收公粮,准备新四军南下接收城市。十月改任锡东县特派员,单线领导秘密党员,坚持原地斗争。民国三十五年六月十七日,在梅村大西园村召开区特派员会议,听取各区反“清剿”斗争的汇报,当日晚在南三房村遭国民党无锡县东亭区和保安队100多人包围,他激战负伤,泅河突围,后因伤口感染破伤风,医治无效,于6月30日病逝,时年40岁。

惠志明(1907-1938),陕北“六马”闹革命故事中的“马四”,绰号长胡老马,陕西清涧小岔则人。少小聪明好学,熟读经书。1924年入县第一高小学习。1926年考入省立第4中学,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同年加入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受命回本村办民众小学,宣传革命思想,创建了党支部、团支部,发展了8名党员、10名团员。后任城区区委文书、书记。1934年离开家,进行公开革命活动。8月被选为清涧县革命委员会文化委员。10月,在被敌人追捕中,危急时刻,跳下悬崖,身负重伤,被一放羊老人救活。12月,父亲惠文华在县城被捕,敌人传话:如惠志明能回来,奖赏500大洋,还给官做,并将其父亲释放。他在敌人的引诱前,没有动摇,坚贞不屈,在遭敌人严刑拷打后被害,这更坚定了惠志明的革命信心。1935年春,延水县革委会成立,被选任主席。1936年任陕北西地特委宣传部长。1937年任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国民经济部部长。10月,调任陕甘宁边区党委巡视团主任,后为党委秘书长。1938年2月,因病服错药中毒身亡。

惠浴宇(1909-1989),原名惠美琬,江苏灌南县新安镇北惠庄人。幼年读小学、南京中学、东海中学,青少年时代起就投身于革命。1928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他与李超时、宋绮云等人共同创建了海州地区的党组织,任中共海州四县特别支部宣传委员。因革命需要,1929年秋,他到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0年4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1937年2月获释,10月奔赴延安,翌年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恢复了党籍。

抗日战争期间,历任新四军江南挺进纵队大队指导员、三支队政治部主任、中共苏中工委书记、苏北临时特委书记及特委副书记、江都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警卫团政委、新四军苏北指挥部3纵队7团政委、泰县县委书记兼县长、江(都)高(邮)中心县委书记兼行署主任、苏中一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苏浙二、四分区专员。他为建立、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苏中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华中二地委书记兼分区政委、苏中区党委委员、华东野战军11纵队政治部主任、三野10兵团29军政治部主任,转战大江南北,参加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苏州市委书记、市长兼苏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和苏南军区党委委员、苏北区党委常委及行政公署主任、南京市委书记、市长、江苏省委常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江苏省省长、华东局常委。被选为中共八大代表以及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1976年恢复工作,先后担任江苏省委政法小组组长、江苏省委常委、省革委会副主任,省政协主席。1980年重新担任江苏省省长,同时任省委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先后当选为党的12大、13大代表和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3年,主动退居二线,之后撰写了大量缅怀战友和革命事迹的文章,汇编出版了感人至深的《写心集》和《朋友人》。1989年7月8日,病逝于南京,终年81岁。

惠子俊(1911-1944),又名劳生,曾用名薛斯,陕西省西安市人。1918年秋在西安上小学,1926年春毕业后,先后在西安机器局兵工厂、河南巩县兵工厂做工。1933年春参加红军,在红26军革命根据地耀县照金薛家寨修械所做领导工作。初创时期,惠子俊带领工人随红军游击队边作战边收集工具和原材料。经过艰苦创业,修械所初具规模,被红军指战员誉为“军械部”、“后勤部”。193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10月,国民党孙友仁特务团、炮兵营及民团武装偷袭照金根据地。惠子俊带领突围出来的后勤人员、伤病员转移到陕甘交界的南梁一带。同月,红26军党委任命惠子俊为庆阳游击队指导员,后改任政治委员。1934年初,惠子俊和张秀山、强家珍、马仰西等率领游击队在庆北地区扫除地方反动武装,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抗粮、抗税。2月初,成立了庆北地区第一个农民联合会,同时成立了贫农团、雇农工会、赤卫军等群众组织,为开创庆北苏区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年5月,红42师党委调惠子俊任第二路游击队政委。他和总指挥杨琪领导保安、庆阳、合水、安塞等游击队完成扩军、筹款、建立根据地三大任务。8月,任中共陕甘边特委书记。11月,在陕甘边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工农监察委员会委员长。1935年2月,为加强粉碎国民党军队“围剿”的统一领导,中共陕甘边特委和陕北特委合并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惠子俊被推选为书记,谢子长、刘志丹等为委员,成为西北党的最高领导人。在以惠子俊为首的西北工委领导下,西北红军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根据地的“围剿”,解放了安定、靖边、赤安等6座县城,扩大了根据地,红军和游击队也得到很大发展。7月,受“左”倾路线的迫害,被免去西北工委书记,奉派任米西(今米脂县西部)县委书记。

同类推荐
  • 清帝之光绪

    清帝之光绪

    他,来自二十一世纪,却在无意之中穿越到了大清后期;他,本是一名登山运动员,却误打误撞的成了一代清帝;“我为清帝,大清必兴!”他,站在权利顶峰放声疾呼。立宪政,设议院,造火器,制轮船。他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引进中国,突破一层层的束缚,奋力扭转着中华百年的屈辱。
  • 铁血指挥官

    铁血指挥官

    在一个平行世界里,倭国联合西方列强大肆侵略扩张,在英雄的号召下,古老的天国奋起抵抗。带着富国强兵、积极防御的伟大理想,英雄进行军事变革,发现牛人,朝着统一祖国的远大目标不断前进。积极响应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网络文学创作通知,从筹备到创作已经六个月了,怀着认真的态度以及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去创作,弘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伟大的天国之梦,相信读者一定能感受到。
  • 南唐圣主

    南唐圣主

    李煜,历史上有名的“千古词帝”,一个只适合舞文弄墨,却不懂得治国的小国皇帝,最后只得将满腔的国仇家恨写进词里,不免让人惋惜!如果,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南唐,成为李煜的替身,是否会改变这个落魄皇帝的命运呢?接下来的历史又将如何演绎?《南唐圣主》为你揭晓答案!!!
  • 兴隋

    兴隋

    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究其原因只有当时的人知道。杨义一名现在的大学生穿越成隋朝靠山王的儿子,靠着自己的家世,再利用从现在学的知识经商、组建军队。泡尽天下美女,收武将、谋士。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外抗突厥、高丽,内剿灭反贼。
  • 历史的狼性征服:大唐开国的政治真相

    历史的狼性征服:大唐开国的政治真相

    “如果在太平盛世,李世民也和当时许多高干子弟一样,沿着主辈当官的规律一直走下去:考举人,顺利通过进士考试,如果不行,通过父亲的人脉得到一官半职,讨几房媳妇平平淡淡过完一生……”本书展现了一位90后在校大学生对历史、社会政治和人性的认识。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真正看透古代政治家的真实嘴脸。有表面温柔,实则暗藏玄机不顾人民死活进行战争的;有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号,实际为了自己地位稳定而打仗的,还有兄弟之间手足相残的。中国人的历史误读太深,看完本书,中国人会发现许多真相。
热门推荐
  • 豪门痞少:少爷有够难搞

    豪门痞少:少爷有够难搞

    什么,只要小的不要大的,哼!没门儿!要了人家的身,要了人家的心,就得负责到永远。找个土包子当孩子妈吧!爷就可以坐在总裁的宝座上花天酒地,坐拥整片森林了。怪怪!毛毛虫变身后为毛性格大变,还敢逃,看爷怎么“修理”你。
  • 100分的CEO

    100分的CEO

    如果说相遇是种缘分,那他们之间存在的肯定不止一种缘分。十五年前,她啥都不是,总在远远的地方凝视着他。一缕头发遮盖着半个轮廓,所以100分的他从未正眼瞧过她。十五年后,他依然魅力无法挡,招风引蝶的功力更急速上升。但含羞文静的她却不见了,受尽他的侮辱,历经家人的离异,她变得无比刚强,神采飞扬的程度逼得连100分的他都无法承受……
  • 旧山河

    旧山河

    “在平民看来,顺康年间,除了头顶上多根辫子,生活和从前,也没很大的不同,风俗依旧,人伦依旧,豆腐也还是原来的味道”。“土财主派儿子去念书做官,白胖胖的一个孩子出去,回来已变成儒士”。“家里有鬼,山上有神,哪个也得罪不起,所以进庙烧香,入观求签,还有几百个杂神,都得磕头,宜乎古人之半月板容易受伤也。”刀尔登的文风从容、收放有度,不铺张,见好就收,常被误以为是深刻,其实他追求的不是深刻,就是刁。
  • 流光夏至流光夏至之沧海尽头

    流光夏至流光夏至之沧海尽头

    盏茶片刻兵临城下,有谁知道那时候的辛酸;一袭红衣刺痛了双眸,又为了谁心碎;都说沧海有时尽,我愿在花开处,为你覆了天下......
  • 皇道修仙

    皇道修仙

    本以为只不过是偶然的相遇,却是命运的再度轮回!鬼神乱,仙魔惊,九界动荡,风雨飘摇!当他们再次重聚的时候,一切即将回归命运正途!(本书纯属虚构,与现实人物没有任何关联。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傲视孤独

    傲视孤独

    遥在上古时期有一盛世,被称为万古神修。出身名门的赵桀将在下一次天地之劫中带领众人从黑暗的世间寻出一丝光明,走向未来。
  • 游戏化都市

    游戏化都市

    似游戏却非游戏,依生活却改生活,被这场冠以游戏之名的盛宴里,生命将绽放出耀眼的光,用汗水浇注,用鲜血拼搏,只为谱写自己的传奇!!!
  • 电话那头有多远

    电话那头有多远

    三网合一的通信网络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一旦核心网络出现问题,将影响一切通信,这对于经济、金融和人们的生活将是个致命性的灾难。这一问题在某些大型的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由于行业垄断性较强、国有化等原因,经过2010年初改革后的通信业成了“CT”独家经营的产业。但它没有完善的备用系统,一旦核心系统出现问题,一个城市乃至一个省的通信将彻底中断,所有民用、商用乃至军用设备将变成聋子、瞎子……某些国际性组织正是看到了这些漏洞,他们正计划利用通信和生物等技术,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甚至控制它,一场隐形的战争即将在N城的CT电信大厦拉开序幕……
  • 神兵耀世

    神兵耀世

    芸芸众生,茫茫大陆。九星连接,星辰塔出。冰皇剑锋,开天裂土。黑冥鬼炎,冷入髓骨。无极之境,吾定沉浮。少年从平凡之地走出,一火一剑加一塔,笑傲大陆!
  • 七星泪

    七星泪

    九子争霸,只为天下。三皇五帝,各怀鬼胎。八王八后,转世重生。十位公主,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