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97400000030

第30章 惠姓人物(7)

1950年1月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长后,主持成立榆林地区防沙造林局,营造防护林,对该地治沙起了初步示范作用。1952年8月,任华南垦殖局副局长;翌年,调任海南党委书记兼海南垦殖局局长,协助叶剑英开辟新中国橡胶事业。1954年4月,任中央林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56年9月出席党的八大。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总结、推广河北连片植树经验,使全国很快进入大规模造林新阶段。1958年,当湖北黄梅出现第一个社办林场时,他及时支持这一新生事物,旋于全国推开。是年9月,主持全国林木速生丰产现场会,深入重点林区,探索发展之路,促进了速生丰产林营造。60年代初,提出建立大片国营林业基地构想,得到周恩来总理肯定。1964年11月,当选为全国三届人大代表。为提高西北森林覆盖率,中权亲赴黄河流域山区,现场观察,精心研究,1966年2月向中央建议成立西北林业建设兵团,经批准,他兼任兵团司令员,推动了西北防护林营造和黄河中游水保工作。1967年夏,受中央委托,主持起草《关于加强山林保护管理,制止破坏山林树木的通知》,9月23日经毛泽东批示下达。1968年4月1日,因受林彪、四人帮迫害,不幸逝世。1978年5月平反昭雪,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惠占荣(1916-1984),陕西清涧东惠家园则村人。13岁时父母双亡,随祖母长大,颠沛流离、备受辛酸。1928年加入共青团。1933年参加红2支队,1934年8月加入共产党,同年,由地方转入红军,先后参加了劳山、直罗镇和平型关等着名战役。1940年,随黄克诚将军赴苏豫皖,在新四军4师10旅28团任营长。1942年,任淮河分区独立团团长。1945年9月,八路军挥师北上,进军东北,他任第四野战军39军117师351团团长。1947年,在德惠战斗中,身负重伤,乘坐担架,指挥作战,受到刘震、吴信泉等首长的称赞。伤势刚好,即随军转战,参加了辽宁、平津和渡江等大战。战斗中舍生忘死,英勇顽强,指挥若定。

全国解放后,担任解放军大连俄文专科学校校长。1955年授衔大校,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自由勋章。继任预备师师长,率部入川。1957年,周恩来总理委任其为康定军分区司令员,在康定平叛中,功绩卓着。1965年调任成都军区后勤部政委。身居高位,本色不改。退居二线后,任成都军区政治部顾问。1984年11月18日,逝世于成都。

惠毅然(1918-),陕西延安市甘泉县大劳山村人,祖籍清涧。就读西安第一师范学校。1936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延安抗大学习结束后,1937年9月,东渡黄河,编入八路军115师补充团,后改编为八路军晋西支队一团,参加过王家池伏击战。1939年12月,晋西反阎锡山顽固派斗争胜利后,部队转战3000余里,东进到敌后鲁西范县,与八路军肖华支队会师后,改编为115师教导3旅,毅然在3旅8团任组织股长,兼总支书记。1942年7月在汶上县战斗中,身中三弹,经3个月治疗痊愈,调任七团政治部副主任,一年后升为主任。1945年5月在解放东平县战斗中,又一次负重伤,一块炮弹片打破右肩胛骨,经6次手术,才取出弹片,但右肩致残,离开野战部队。1945年12月调任冀鲁豫军区一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946年8月调任豫皖苏军区一分区政治部主任。这期间参加了陇海、睢杞、淮海战役和反对敌人“围剿”的艰苦斗争。1949年初,一、三两个分区地方部队升级改编成18军54师,任政治部主任,后升任副政委。建师后参加了渡江作战、进军大西南、成都战役等。1950年10月进军西藏,在西藏工作了29年。曾任中共西藏工委昌都分工委书记,中共西藏工委常委、组织部长,西藏平叛民主改革期间兼任拉萨市委书记等职务。为争取西藏和平解放、西藏经济建设、党的建设、民主改革和选拔培养藏族干部做出了贡献。

(第二节)近现代人物(2)

“文革”中遭迫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恢复工作。1979年8月,调任安徽省委纪委书记,1985年5月离休。离休后,学习书画艺术,颇有造诣。着作有《风雨历程——惠毅然回忆录·诗书画集》(太白文艺出版社2003年出版)。

惠景棋(1920-),化名鲁农,天津市蓟县人。1920年3月生于河北省遵化县大田各庄村(解放后划归天津市蓟县,后被水库淹没,村民迁居出头岭镇田新庄村)。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革命。抗战时期,大部分时间在蓟遵兴联合县第八区区委工作。1940年1月,脱产在该区开辟工作,同八区群众一起同甘共苦,转战长城内外。从成立抗日救国会着手,发展党的组织,建立基层政权,特别是在1942年前后,敌人进行四次五次“治强”,环境更为艰苦,但八区工作始终屹立未垮,坚持到胜利。抗战后期,1944年调到香武宝联合县委工作,1945年3月转到部队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冀东军区18分区、15分区、野战第65军194师任宣传科长、65军政治部秘书科长等职。先后参加了平津战役、太原战役、兰州宁夏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在朝鲜参加第五次战役。1953年回国,历任65军195师政治部副主任、北京军区政治部副秘书长、石家庄步校政治部主任、山西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79年调总参三部政治部副主任,1983年离休。他戎马一生,为部队政治思想建设作出了贡献。

惠庶昌(1930-1967),陕西清涧师家园则人。父亲惠师源,民主人事,原在陕甘宁边区工作,建国后供职于新疆。

庶昌幼时就读于清涧县城,后上延安边区中学,是模范学生。1944年14岁时,在校加入共产党。1946年中央筹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被从学校抽回建团,一直从事青年工作。1946年后,历任清涧县青联主任、团委书记,陕甘宁边区团委宣传干事,陕北区团委宣传部副部长,团西北工委《新青年报》副主编。1951至1952年,在苏联中央团校学习1年,1954年任团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兼《陕西青年报》总编,1956年任团省委副书记,1960年任团省委书记、中共陕西省委委员。1962年在汉中蹲点时,兼任县委副书记。1964年8月,当选为共青团九届中央委员、常委、书记处书记。他还分别被选为陕西省三届政协委员和三届人大代表。庶昌忠于党的青运路线,长期分管和从事团的宣传教育及理论研究工作,经常深入下层,发现和解决问题,对陕西、西北乃至全国的青年事业作出了贡献。其勤奋苦钻,能书善文,曾在《红旗》、《陕西青年报》等报刊发表过不少文章,被誉为陕西才子。其工作以来未经大折,文革初期受冲击,被打成“走资派”,不幸于1967年6月4日含冤逝世。1978年10月昭雪平反,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惠德安满族,辽宁人,国民党少将,东北军高级将领。曾任张学良随身秘书,国民党秦皇岛、葫芦岛港口驻军副司令,联勤总部军官训练队队长,解放后为辽宁省人民政府参事。着有《张学良将军轶事》。

惠平(1930-2008),上海宝山人,1947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共产党,曾在华北联大政治班学习,1948年在中央社会部工作。建国后历任公安部副科长,华南办事处副处长,广东省调查局副局长、局长,公安部华南办事处副主任,公安部副部长,社会部副部长。1990年12月离休。2008年8月在广州逝世。

惠永正1939年生,江苏苏州人。国家科学技术部副部长、研究员、化学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历任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课题组组长、处长、副所长、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1984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罗格斯大学化学系任访问学者。以后在瑞士任访问教授。1990-1998年任国家科委副主任。1993年1月任国家新药与开发协调领导小组组长。1995年1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多年从事分子集合体化学和糖化学研究,发表论文13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全国科学大会奖。曾获“上海市首届十位科技精英”称号,是我国生物物理有机化学和计算机化学的倡导者之一,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惠宏安西安人,公安部警卫八局局长,1988年授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少将军衔。

惠锡(1940-),无锡市锡山区梅村镇人。1960年3月入伍,历任战士、干事、干部部部长、国防大学进修系主任,少将军衔。长期从事军队的干部组织工作。在4年的系主任的岗位上,培训了600多名师军职以上军官。

惠鲁生(1947-),女,祖籍江苏灌南县新安镇北惠庄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战争年代出生于山东省夏津县,随父亲周惠南下,在湖南长沙长大。1961年父调交通部任职,随迁居北京。高中毕业。因18岁时做过肺次切除手术,文化大革命中,未有下乡插队。1970-1974年在北京54中任教,1975年调任汾司厅学校革委会副主任。因工作出色,1981年调到东城区组织部工作。不久考入北大国际政治系学习。毕业后仍回东城区组织部工作。1983年9月升任组织部副部长,4个月后任部长。1990年10月升为东城区为副书记。1993年调任国家工商局私营经济司司长。在任期间深入调查研究,走访了四十多个县,为当地发展私营经济出主意想办法。使许多县受益匪浅。

2002年调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为推动贯彻食品管理法做出贡献。2008年1月退休。

惠念先(1881-1956),江苏丰县人。江北军校毕业后,参加辛亥革命,转战福建。辛亥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办学堂,开诊所。抗战爆发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带领家人与乡亲投身救国大业。曾代表地方党组织接待延安派来的抗大学生。任抗日义勇队第2纵队司令部联络处副处长、鱼台县贸易局主任、湖西边区统战局局长及中医义务处处长。

全国解放后,因年事已高,解甲归田,又办了两件大事。一是创办了“中和堂”药铺,自种几十种中草药,为老百姓解决了吃药难的问题;二是遍访3省6县,为“中和堂”惠姓创修了家谱。

惠世温(1904-1977),化名马万里,陕西清涧小岔则村人。家境贫寒,自幼为人耕牧,备受艰辛。1927年9月加入共产党。次年,在党领导下,发动群众开展抗粮抗税斗争,名扬乡里。1930年夏,任本村党支部书记。时陕北革命受“左”倾路线影响,处于低潮。世温不顾环境险恶,设法找到特委,参与陕北红军的创建活动。1932年10月红9支队成立后,任支队党的书记。后9支队受挫,改编为1支队,在强敌围击下,几经起伏,壮大起来。惠世温的名字蜚声陕北,成为榆林镇守使井岳秀悬赏缉拿的要犯。为防不测,改名马万里,从此真名不彰。1933年5月,受特委指示,北上神府组建3支队,任政委。不久,继任清涧城区区委书记。12月,调特委机关工作。翌年春,任清涧2支队政委。3月,赴绥德组建5支队,任政委。1934年9月白雪山牺牲后,复任2支队政委,指挥打了数次胜仗。11月至次年10月,先后担任红军陕北独立师2团、红27军84师2团政委和陕北红二、五纵队总政委。期间,在刘志丹指挥下,同兄弟部队共同作战,连克南沟岔、阎王砭、贺家湾、吴家寨子,取得陕北第二次反“围剿”胜利。1935年10月,任陕北红军补充师政委,中央红军入陕后,所部3000战士划归中央红军,并供军衣8000套。

抗日时期,万里先后担任陕北游击队司令员、靖边县长、定边保安处长、定边军分区司令员。全国解放后,历任延安军分区司令员、西安农机厂厂长、陕西省水土保持局局长、洛河工程局局长兼党委书记、榆林专署副专员等职。1972年任省革命委员会视察室专员。1977年5月31日病逝。

惠枫林(1911-1987),女,原名凤莲,祖籍陕西清涧王家湾村,父亲赶脚,逃荒迁居瓦窑堡(今子长)。因生活窘迫,15岁给破落地主当童养媳。1935年1月,参加革命,4月加入共产党。工作后,始学文化。初任安塞县妇女部长,延川县妇联主任,陕甘宁边区妇联常委、组织部长。1939年底,边区妇联从各地到延安参加革命的女知青中吸收工作人员16人,身为组织部长,她精心选拔,大胆使用。调任中共沈阳市北区区委副书记、中心县委书记,东北局妇委常委,嫩江省妇委书记。沈阳解放后,负责毛纺厂党的工作。带领党政工团和技术人员齐心协力,建立生产秩序,实行民主管理,开展劳动竞赛,工厂一派生机。后调任沈阳市纺织局党委书记。建国初,担任长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人事局局长、水电局人事处长。1954年调任电力工业部机关党委副书记,同科技人员广交朋友,促膝谈心,向领导部门反映了有价值的意见。后历任石泉水电工程局党委书记、西北电业局副局长、中央监委驻交通部监察组监察员、交通部纪检委委员等职。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八大代表。晚年健康状况不佳,患了肺癌。其不顾病情折磨,以极大的毅力坚持学习,关心党的事业,为陕甘宁边区妇运史提供了重要资料。1978年4月30日逝世于北京。

惠普(1912-1978),又名惠长恩,陕西安塞县高桥乡高庄人,祖籍横山武家坡。世代务农,幼时家贫,全家节衣缩食,送他到高小就读,后考入延安四中学习。1929年在安塞县立高小任教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安塞县第一批17名党员之一。积极参加第一个党支部创建工作,并两度选任党支部书记。

同类推荐
  • 风流三国2

    风流三国2

    特殊的背景,不见光明的生活,没有正式的身份,没有爱和所爱的人,没有过去和未来的人生。集悲剧于一生的主角在玩三国游戏时,意外穿越至东汉末年,永别组织阴影,又陷入乱世生存的挣扎。所见千里饿殍,所闻社稷飘零。终明民如蝼蚁,命似草芥!投身曹营建功勋,唯求大树便遮荫。欲将丹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功高震主招人妒,游龙觉醒天下惊。盗物者贼,盗人者奸,盗名者圣,盗鼎者王!新书《盗鼎三国》已经上传!敬请诸位支持……下面有传送。。
  • 我的春秋我做主

    我的春秋我做主

    读史可以省身,读史可以明志,然而这些都基于一个明确无误的前提,那就是史书必须给人以阅读的兴趣,或者说勇气。我从不妄加揣测每位读者的素养和偏好,但既然大家都说群众路线才是文艺的生命所在,那我相信,《我的春秋我做主》这篇文字,至少没有脱离顶层的召唤和底层的呼唤。如果您不吝第一次点击打开它,您一定能感受到我扑面而来的诚意。本文试图在历史的严肃性和观赏性之间寻求某种融合,一方面避免枯燥史料的堆砌和说教,另一方面也防止脱离历史本原而走上架空的道路。最终的目的,是以史料为基础,以争霸为主线,用通俗亲和的文体,用有血有肉的笔触,讲述春秋时期的地缘格局、人文景观和政治演变。希望您能够带着愉悦的心情读完它。
  • 楚汉争霸启示录

    楚汉争霸启示录

    决战垓下前,刘邦逢项羽必败,至少有四次,刘邦险成项羽刀下之鬼:公元前206年,鸿门宴,项羽已经把刀架在刘邦脖子上,却因一念之差,被刘邦借如厕遁走;公元前205年四月,彭城外,五十六万汉军一夜之间被项羽三万人马全歼,刘邦在风沙掩护下才侥幸脱险;公元前204年六月,荥阳城下,刘邦与部下换装后才艰难突出项羽重围,死里逃生。同年六月,刘邦在成皋又被项羽围困,陷入绝境,被迫抛下部队,孤身逃过黄河。直到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刘邦终于在垓下等来了唯一一次机会,他的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没有留给项羽任何机会,最终逼得霸王自刎乌江。
  • 鼎唐

    鼎唐

    一个意外穿越到唐朝的形意拳大师,意外地加入了安禄山的阵营,当他面对安禄山的激赏,他会如何抉择?对此,萧哲只有一句话:“我汉家天下,岂能容你胡人放肆!”且看他如何面对意料之中的动乱年代,如何在这一副壮阔的历史画卷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华美篇章!
  • 明朝奸臣

    明朝奸臣

    当清官可以两袖清风、刚正不阿、高风亮节,即便死了也是鞠躬尽瘁!当一个奸臣却老奸巨滑,居心叵测,心怀鬼胎,死了却是遗臭万年!可当清官难,当个奸臣更难。要做到只手遮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更是难上加难!杜明,这个不知历史的小民,就如一条泥鳅,穿梭在乱世之中,在权力和欲望中挣扎、在残暴和杀戮中生存、在忠诚和背叛中壮大,最终一步步走上权力的顶峰,不求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也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热门推荐
  • 妃你不可:摄政王的小呆妻

    妃你不可:摄政王的小呆妻

    他是北晋的摄政王。面容如玉,心肠如铁。却痴恋上一介平凡宫女,为了她,倾尽江山亦在所不惜。某男一脸痴情,执手相对,“天下是我的,而我,是你的。”某女嫌弃,“不要,你太粘人。”某男泪奔……不带这样欺负银的……
  • 相守一生,爱你一世

    相守一生,爱你一世

    “当我对你挥手时,便代表永远!”这句话,林浅的母亲说过。也从林浅的口中说出来过。
  • 做寻常人,养平常心

    做寻常人,养平常心

    快,快,快!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节奏。当我们被忙忙碌碌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来气时,是否内心会问过自己:忙碌是为了什么?怎么做才能得到幸福、感受快乐?在本书中你就会找到答案——做寻常人,养平常心。平平淡淡就是生活的真意,顺其自然,率性地神圣,就能感悟到生活给予我们的美好。
  • 遗落的名人往事

    遗落的名人往事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契约驭灵师

    契约驭灵师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仅拥有逆天的颜值,更让人为之感慨的是这群年轻人拥有的智慧与才华。在不同的领域他们均可以称得上是人中龙凤前程无量,但偏偏均不为凡尘俗世所累,显赫的家世和多金的背景,让他们拥有的是对这个世界的无限好奇,也因为这些满载的好奇心,让他们开始了一段匪夷所思,惊心动魄,险象环生却又无限美好的探宝之旅……
  • tfboys墨染之血

    tfboys墨染之血

    她-------夏峥蕊他-------王俊凯洒落的细雨溅入眼帘,双目顿时湿了她仰天而笑...漫步走在街上...身边的长辈和挚友,虽已力尽却仍守在她的周围,脸上带着无悔的笑意。终于,只剩她一个人了。可她并不孤独,她的身上寄托了太多人的希望和梦想。
  • 八年樱花落

    八年樱花落

    樱花被风吹落,安晨曦闭上眼睛,泪还残留在脸上,使人感到无力:“慕逸辰,我再也不喜欢你了。”
  • 回忆当年从军过往

    回忆当年从军过往

    当我再一次踏入离别已久的小路时,我终于,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再次回到儿时的着落点,还记得六十五年前,一次意外让我家破人亡,当我再次回来时,就只剩下那古老的房子了,摸着那一切,却勾勒起以前的痛楚和恐惧。
  • 君恋:郡主世无双

    君恋:郡主世无双

    她是受尽宠爱的天之骄女,非皇女更胜皇女,京城贵族都道景公孙女温柔娴淑,是京中贵女的典范,可谁都不知道那样温柔娴淑的少女深藏大智慧,云淡风轻时可谋国。当遭遇刺杀的天之骄子巧遇外游的天之骄女,本是宫里点头之交,没想到看到她深藏着的模样,怀疑又被深深吸引。“你究竟是谁!”他气势逼人,通身华贵的高高在上。“蒙殿下厚爱,让我与殿下一路同行。”她垂眸不见运筹帷幄的笃定,嘴角轻轻一勾清淡依旧,不失一点气势。
  • 2013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

    2013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一滴泉小说、超短篇小说或百字小说等。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阿·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本书收录了2013年的微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