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97400000004

第4章 惠姓源起(1)

(引子)

惠姓,像中华民族的许多姓氏一样,是个多源姓。上世纪80年代以前出版的姓氏书中,只有两三种说法。即以东周惠王的谥号为姓,以上古陆终之子惠连的名字为姓,少数民族汉化改姓。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倡导下,21世纪初姓氏研究进入高潮,对惠姓的起源说法越来越杂,有人归纳有15种之多,因而需要作一些正本清源的工作。现将我几年来考察探究的结果,作为一家之言,汇报于下。

第一,源起姬姓,以东周第5王姬阆的谥号为姓。周朝800年间,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姓氏大发展时期,有人推算到战国末期姓与氏可能达到六、七千个,被文字记载于姓氏书中的不及一半。这是由于作者生活的环境所限,不可能搜集那么全。惠姓的起源,现在能看到的最早文献是唐林宝着述的《元和姓纂》,只有一句话:“惠,周惠王支孙以谥为姓。”

接下来讲的是惠姓人物:“战国惠施为梁相,交趾太守惠乘、太仆惠根”等。惠作为氏,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了,战国史官着述的《世本》,记述了从三皇五帝到战国末期的帝王诸侯姓氏世系,汉代宋衷作过注,但到宋代失传,今人无法看到它的原貌,但唐宪宗时的林宝一定看到过《世本》,他写《元和姓纂》参考了此书,对惠姓起源的记载,可能来自此书(清人对《世本》有八种辑本,有详有略,各有特色,也互有矛盾,只能作参考)。

汉代氏姓合一,王符的《潜夫论》、应劭的《风俗通》对惠姓也没有记载,史游的《急就章》,三字一句,也称姓氏三字经,是普及读本。

虽然把惠姓列入200个姓内,并对惠的字义作了解释,但没有讲惠姓的起源。北齐魏收的《魏书·官氏志》、南齐王俭的《姓谱》也未有惠姓的起源。

唐初李世民命大臣们编的氏姓谱,也失传,不知对惠姓如何记载。到了宋代,姓氏书就多了,最权威的是郑樵的《通志·氏族略》,郑樵治学严谨,书中的“二十略”后世公认是其精华,他考证姓氏花了大力气,参阅了许多古籍,基本可信。《通志·氏族略·四》说:惠氏,姬姓,周惠王支孙,以谥为氏。几乎是对林宝说法的解释,直接点出了周惠王的姬姓。

周惠王,姓姬名阆,是周朝的第17代王,东周第5位王。在位从前676年至652年,共25年。春秋初期,经过西周末年的幽王之乱,作为诸侯之尊的周王室,权威日渐衰弱,直接统治的范围日趋缩小。平王初迁洛邑时,尚有方600里的土地,比列国大得多。后来有的送人,有的被诸侯吞并,有的被戎狄侵占,有的封给公卿大夫作采邑,到姬阆继位时“王畿”不及原来的一半。

王室基本没有实力,从而失去了天下共主的权威与号召力。姬阆继位的第2年,就发生了内乱。内乱是由他的叔父子颓与五大夫发动的,后台却是苏子。原来姬阆的祖父庄王在位时,宠爱一个小妾姚姬,姚姬生下一个儿子,叫子颓,深得庄王的喜爱,并使大夫蒍国作子颓的老师。传说子颓长大后,特别喜欢牛,他家里经常喂养着几百只牛。

子颓亲自喂养,吃的是五谷,披着绣花的锦袍,还给牛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文兽。凡有出入,子颓和随从从不骑马,而是骑牛,沿途随意践踏庄稼。姬阆的父亲厘王在世也管不了他。现在姬阆继位,子颓仗着自己是叔父,骄横愈盛,不把新天子放在眼里。

姬阆也很讨厌这个叔父。在姬阆继位的前几年,厘王时周大夫蒍国作乱,引晋国军队伐周邑夷,杀大夫夷诡诸,周公忌父出奔虢。姬阆继位后恢复了忌父的名位和夷地,没收了蒍国的园圃与大夫边伯的宫室,又夺了大夫子禽、祝跪、詹父的田地。于是五位大夫起来作乱,这一叛乱,得到周大夫苏子的支持。

苏子对桓王时夺去他的12邑给了郑国一事,一直心怀不满,就乘机策动五大夫共同拥立子颓攻击姬阆,结果失败。蒍国等逃至温(苏子之邑),苏子又拥着子颓投奔卫,得到卫国的支持,卫国联合南燕国伐周,拥立子颓为王。姬阆抵挡不住,逃奔郑国,居于栎。

此时郑国国君郑历公正想立威,就以勤王的名义,联合虢国伐周,杀了子颓与五大夫。姬阆恢复了王位,为了报答,将虎牢以东的地区赐给郑国,酒泉之地赐给虢国,于是王畿更小,与列国相差无几。面对王室衰微,王室的作用逐渐被强侯所代替的现实,周惠王十年,姬阆命其卿士召伯廖赴齐,赐命齐桓公为侯伯(即侯霸,诸侯首领),寄希望于齐桓公的支持。齐桓公不负厚望,尊崇周礼,带头“尊王攘夷”,各诸侯国君见齐桓公确实尊重周天子,不敢不来朝见,在姬阆统治的年代里,基本保持了周天子君临天下的尊严。

他仁爱、和善,死后史官根据谥法,对他一生做出评价,给他“惠”的谥号。嫡长子太子郑继位,为周襄王。其他支孙中,有的怀念他,以谥号惠为氏,惠氏作为姬姓的独立一支就这样出现了,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姬姓派生出的几十个氏之一。到了汉代,姓与氏合一,这就是惠姓的诞生。至于是姬阆的哪位支孙以惠为氏,是一位还是几位以惠为氏已无法考清。因而惠姓是从姬姓演化来的,周惠王姬阆被尊为惠姓人的始祖,从他死后的第一年算起,即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算起,到现在的公元2009年,已历2670年矣!按25年为一代递传,平均历106代了。

第二,源起魏氏,以战国时期魏国第3代国君魏罃的谥号为氏。

浙江暨阳《惠氏族谱》写道:余惠氏始祖名罃,原魏侯,实周时毕公高之后,封于魏都大梁,称惠王,遂以惠为氏,居扶风,后世子孙咸曰我惠姓人氏。

故有惠魏毕万世难婚之说也。魏罃,魏文侯之孙、魏武侯之子,战国时魏国第3代国君,即梁惠王。生于魏文侯四十七年(前400),前370年至前319年在位,执政51年。魏国自从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开始强盛起来,经过武侯26年的治理,进入鼎盛期。魏罃胸有大志,继位后继续进行改革:开创选拔“武卒”制度,制定“武卒”标准,按标准考察选拔录取,免除全家赋役和田宅赋税,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兴修水利,开发川泽,凿通人工运河鸿沟;魏惠王十年(前361)4月,把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东南),既避强秦又便于进取中原谋取霸业;用武力和外交手段互换土地,使中原土地连成一片,并获得了通往太行山的枳道。

通过这些措施,魏国实力大增,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不断在中原树威。惠王十五年(前355)赵伐卫,魏国救卫,派出10万军队包围赵都邯郸,并于次年10月攻破该城,打败赵国。赵成侯北走信都,向齐国求救。齐国以围魏救赵的方法救赵,魏国派迁庞涓带领8万军队回师,发生桂陵之战。此战魏将庞涓虽然被擒,但是魏军主力未受多大损失。

3年后魏国与韩国结盟,合攻包围襄陵城的齐、卫、宋联军,把联军打败,齐威王不得不请楚国大臣景舍调停求和。魏罃与赵成侯会于漳水,结缔盟约以和,魏国将邯郸归还给赵国。中原战局结束后,不久魏罃率领12国国君到成周九里朝见周天子,又在逢泽(今开封南)相会,自称为夏王,集中军力对付西方的秦国,迫使乘虚而入的秦国求和。

魏罃曾任思想家惠施为相、经济学家白圭理财、庞涓整军,后因对外惑,举棋不定,树敌太多,终被齐国战败。马陵兵败后,他听从惠施的“不如变服折节而朝齐”之谋,带着韩国国君与其他小国国君到徐州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单独称王,也承认他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这标志着魏国自魏文侯以来的霸主地位丧失。魏罃并改此年为后元年。晚年重振回力,厚币招贤,但因合纵对秦战争连连失利,国势日衰。后元十六年(前319)冬季,魏罃去世,享年82岁。死后谥号为惠王,一说惠成王。子孙中有的以惠为氏,成为惠姓的另一个源头。

魏罃,实为姬姓,魏氏。远祖毕公高,姓姬,名高,是周文王的第15子,武王伐纣后,封于毕国(今咸阳附近),为公爵,称毕公高。周成王时毕公在朝中有很高的地位,为顾命大臣,与周公一起辅佐康王,是使西周出现“成康之治”的功臣之一,他所作的《顾命》、《毕命》至今还在流传。后来失国,裔孙成为贫民,为了纪念故国,裔孙中有的以毕为姓。若干代后,到了春秋时期,裔孙中有个毕万,很有才干,仕于晋,成为大夫,公元前661年与赵夙一起帮助晋献公讨灭了霍、耿、魏三国,晋献公奖赏他,把魏(今山西芮城北)封给了他。

司马迁在《史记·魏世家》中说,毕万的子孙“依照他的封邑改称魏氏”。毕万生魏武子,魏武子生魏悼子,世为晋卿,11传至魏斯,于公元前403年,与韩、赵三家分晋,后封为诸侯,称魏文侯,魏惠王是文侯之孙,应为毕万的14代孙。因而魏、毕、惠三姓有血缘关系,共同的远祖是毕公高。所以有“惠毕魏万世难婚”之说。据暨阳惠氏族谱世系,交趾太守惠乘是魏惠王的裔孙。惠乘的后人当今生活在浙江诸暨、慈溪一带。魏惠王的裔孙有的迁居咸阳以西,和周惠王的裔孙一样,发展成扶风惠氏。

第三,汉化改姓,源于满蒙回等少数民族。

1.源于金库莫奚族。据清《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库莫奚族珠鲁氏,源出金国时期库莫奚族术鲁部,亦称述律部,世居赫舍里河(今吉林延边布尔哈图河),后逐渐融入女真族,成为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满语为“双”,后多冠汉姓为惠氏。《金史·国语解·姓氏》也有“吾鲁曰惠”的记载。

同类推荐
  • 三英十杰

    三英十杰

    三国,就是三国。这次的主角不是那曹操也不是刘备更不是那东吴的孙权,重生于汉末乱世,董卓还在做恶,天下暂未三分。乱世云涌,英雄辈出,这是一个相互争斗的时代,成王败寇,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 北陵七度郡王妃

    北陵七度郡王妃

    原本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却因一袭狼烟抹杀这一世的平静。原本单纯聪慧的郑氏之女一夜间记忆消散,带着仇人的名字淼淼长大,这满门的灾难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在初遇他的时候,他曾许她一世太平,可在烽火狼烟的乱世真能享受世外桃源般的太平盛世吗?在这到处覆盖阴谋诡计的地方,两个相爱的人是否真能独享太平盛世……
  • 汉末之无上帝业

    汉末之无上帝业

    汉末,天灾人祸,世家兼并,诸侯混战,七千万黎民到了西晋初年,只剩下不到一千万!乱世人如猪狗,可怜苍生。刘睿,一个带着二十一世纪的落魄皇家血脉,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存,为了遍地流民不再饿死,开始了他的抗争。机关算尽,不过是为了身边人的温饱,却一步步的借用各种势力机运,成为强者,叱咤三国。金戈铁马,一路血流成河,尸骸遍野,终于成就了强汉的威名,没有了随后的两晋南北朝,只有刘睿的大汉。塞外海外,遍插大汉旗帜,旌旗所指,所向披扉,天下臣服,一片血雨腥风几十载,四海之内,都变成大汉民族,再也没有所外蛮胡外蛮,不想改变的一律变成粪肥,绝无例外。就在刘睿坐了二十年皇帝,大汉蒸蒸日上的时候,突然把皇位传给儿子,自己带着众多美人儿还有属下,扬帆出海,那说,他要在遥远的美洲开创出另一个强汉,决不能把好地方留给别人。那一年,他五十岁,然后,又在美洲坐了二十年的皇帝。
  • 弄隋

    弄隋

    抠个床板也能抠到古代去,超极系统附送各种知识。偶尔开开外挂,间或收收古物。现代的小吊丝跑到隋朝呼风唤雨,大喊‘其实我的心很大,其实隋朝能装得下更多。’理想相当丰满,现实未必骨感.顺风顺水算什么?皇帝算什么?一统江山算什么?改变历史算什么?看现代吊丝如何将隋国版图一扩再扩,将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完全实现。看下去,您绝对不会后悔。喜欢的话,请收藏。觉得还值的话,请投推荐!感谢各位喜欢这本书的朋友们!
  • 新汉传

    新汉传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一个古人有着现代人的灵魂,他能结束这乱世,重新建立汉帝国,让接下来的五胡乱华不再发生,让四百年的黑暗分裂消于无形吗?敬请期待新汉传!(喜欢本书的请加入群三国英豪104129153)
热门推荐
  • 不灭神途

    不灭神途

    重回十六年前,曾经所有的遗憾,我都要弥补!神挡杀神,佛挡灭佛。弹指破天地,举手遮苍穹!
  • 映越辞

    映越辞

    朵朵桃花簌簌轻落,阳光尚好,流光飞转,懵懂的年少时光,爱上了你,命运安排,挣扎流泪,我们爱的没有错,为何还终归落寞?
  • 法弑天下

    法弑天下

    魔法师的存在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身为伟大的魔法师,他们所拥有的支配力量是我们凡人所梦寐以求却遥不可及的,只要挥挥魔杖,就能掌控命运之路。末法大陆,一个魔法的国度。吴用,一个没有法源的乡村小子。没有背景,没有家族,小人物却励志要踏上魔法的巅峰。(法弑天下群365165693)
  • 西汉游记

    西汉游记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市井之徒,流氓无奈,何以得天下
  • 诛仙破魔记

    诛仙破魔记

    神因为无聊而惹起了人间的一大片灾难……世间的人类因此大量缩减……为了生存与延续,人类将何去何从?高高在上的神是否将得到应有的审判?一切的一切……因你而存在
  • 乱世殇:璃歌繁华落

    乱世殇:璃歌繁华落

    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纵世间繁华纷扰,灯火阑珊,她要的也不过是一份闲看云卷云舒,与他白头偕老的执着。然,烽火起,笙箫乱,当一切尘埃落定,风雪刻碑,谁又会记得她?
  • 男神,滚一边去

    男神,滚一边去

    许姗姗在结婚的前夕才知道自己原来是个替身,还是丧尸爆发之后,立马被推进去的替死鬼。她狠,她怨,是那对不要脸欺骗了自己所有的狗男女,她恨不得让他们坠入地狱,尝尝生不如死的感觉,试试被一点点啃咬的痛苦。这是一篇重生复仇文,也是一篇改变自己,重新遇到真爱的励志文,好吧,我承认有点狗血。
  • 悸动的青春

    悸动的青春

    [花雨授权]二十岁的青春是悸动的青春!当属于年少轻狂的青涩岁月随着他们渐渐远去时,他仍然坚定地握着她的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对于他来说,最初的心动仍然是现在的心动!
  • 梦琉殇

    梦琉殇

    他们说,我是楚国最后的公主。他们说,我是他们的希望。……他说,我可以活的很快乐。他说,让我跟他走。直到他说。“玥儿,答应我……不要再……杀人……好不好”这是他在这世间留给她最后一句话远有青山,近离殇。回忆人间,梦琉殇。遥看人间早已恢复如初,友人远来相逢,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却唯独他永远消失在天地间,永寻不回。
  • 狐妖的凡缘

    狐妖的凡缘

    我守了你三世,找了你两世,你乱了我三世。这次我一定不会让你死去,我所要的无非是不在意世俗眼光。和你光明正大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