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33500000022

第22章 笛人篇(1)

笛坛人物之——冯子存

冯子存河北阳原县人,是大家都熟悉的笛界北派的代表人物。无论他在笛子演奏还是笛曲创作方面,都具有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冯老通过长期的演出实践,在“二人台”音乐风格的基础上,总结和发展了北方笛子的演奏技法。他的演奏高亢、嘹亮,具有典型的北方梆笛特色。

冯子存的笛子风格是在内蒙古民歌、山西梆子、二人台等民间音乐和戏曲的直接熏陶下形成的,体现了北方人民的性格和语言特点。歌唱性是他笛曲的特色,也可说是灵魂。冯子存平时演奏的力度是很强的,笛子到冯子存嘴下要高出几十个音分,甚至半个音。为增加演奏色彩,他用了“花舌”的技巧,在这基础上长、短、密、稀、软、硬各种花舌技巧应运而生。为了增强表现欢快、跳跃的情绪,各种吐音随之产生。为了能像唱的一样委婉、连贯,各种“滑”、“抹”、“揉”、“压”的技法得到了充分的显示。为了使某个音产生极强的力度,他用“剁”的技法,把“飞指”和“花舌”结合一起,又出现了“飞指花舌”音。为了描写风筝徐徐下落时的情景,开发出特殊的“六孔泛音”。为描写人悲痛时的哭泣,演奏出了“气冲音”等等。“打”、“带”、“颤”、“增”,及各种装饰音在冯子存的演奏中也随处可见。根据乐曲内容不同和表现的需要,把技巧有机地寓于乐曲当中,冯子存的长期演奏在这方面已形成了一套规律性的东西。这些在他后来的创作、演奏中得以充分证实。

冯子存创作另一特点是,大都采用在同一主题进行变奏,音乐语言主要以对答、模拟为主。在其演奏作品中,除在旋律上简化、加花外,另外很重要的是速度变化。除每段间有明显的变速外,在每一段内的速度自然增长也很明显,一般乐曲到结束前速度较快,情绪最为热烈。如:《五梆子》、《万年红》、《挂红灯》、《放风筝》等等。冯子存在其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成为北派笛子的领军人物,为笛子艺术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958年后,曾随中国艺术家代表团去芬兰、瑞典及港澳地区演出。他整理改编和创作的大量笛子曲,富有民间器乐的特点和强烈的泥土气息,出版有《冯子存笛子曲选》。

笛坛人物之——刘管乐

刘管乐,生于河北省安国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十岁起,在老师指导下,开始学吹笛子,仅一年时间,他已能演奏多段昆曲曲牌和《打倒列强》等当时广为流传的进步歌曲了。十二岁时,因家中没钱再供他上学,只能辍学赴京,在一家小店铺学徒当镟工。但他忘不了他的笛子,于是当他两年后返回家乡时,经人介绍,拜在一位还俗僧人的门下,继续学习笛子和管子、唢呐等乐器。同时,还和师父一道,过起了东奔西跑、饱尝艰辛的搭班卖艺的流浪生活。刘管乐的梆笛演奏艺术,早期受到冀中“老调梆子”的影响,后又在冀中鼓吹乐的基础上,融汇各家笛艺。正是在对民族民间音乐养分的尽情吸吮中,刘管乐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他的演奏洒脱、灵巧、朴实。在一些方面,如利用休止符换气,使气息充实饱满,让人感觉出乎意料,但又合于情理的(节)奏变化等,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的见解。可以说他的演奏艺术大大丰富了中国笛子艺术的宝库,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管乐是一位多产的笛曲作家。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影响深远。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两部作品专辑:《笛子独奏曲集》和《刘管乐笛子曲选》。其中1956年11月出版的《笛子独奏曲集》,是我国出版最早的个人笛曲专辑。他的作品常在中央和各地方广播电台播放,有的还被制成唱片和盒带。作品中尤以《荫中鸟》和《卖菜》最为着名。音乐形象生动、情绪活泼、风趣诙谐,曾风行全国。由于刘管乐具有丰富的民间音乐素养,因而,他的创作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作品的音调,多来自冀中吹歌、民歌与戏曲。同时,他还注意从少数民族音调和外来音调中吸取养分。然而创作中,他绝不停留在对民间素材一般意义的“形成”模拟,而是更重视对作品内容、情绪、意境的认真体察和准确把握,从而赋予民间音乐素材新的生命力。刘管乐还是一位乐器改革家,他深知笛子改良对笛子演奏艺术发展的重要作用。他和天津民族乐器厂王国栋合作研制的调音插口笛,已在全国推广。这种调音插口作法在箫、巴乌等其他民族乐器的制作中已被普遍采用。他研制的七孔、八孔、九孔笛,也受到广泛好评。刘管乐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笛子艺术事业,他曾在逝世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精湛的艺术魅力的产生,首先取决于从艺者对自身艺术的热爱和潜心的追求探索。”“我坚信新一代的笛子演奏者中那批全身心地热爱并终生醉心于此的‘痴才’们,终会打破‘观众不爱听,我也不愿演;我总不演,观众更加陌生疏远’的非良性循环,多创新,多演出,使笛子艺术永葆青春,征服越来越多的新一代观众的心!”铮铮言词,感人肺腑。

笛坛人物之——赵松庭

赵松庭,浙江东阳人。九岁学吹竹笛。曾任东阳中学、缙云师范学校音乐教师。建国后,历任解放军第二十一军文工团团员,浙江省歌舞团演奏员,浙江省艺术学校教员、艺术指导。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曾创吹笛循环换气法。创作笛子独奏曲《早晨》、《三五七》、《婺江风光》等。着有《横笛的频率计算与应用》、《温度与乐器间准问题》《笛艺春秋》、《笛子演奏基础教程》等着作,是我国第一位成功研制排笛、骨笛和铜管双笛的竹笛大师。

中国笛子有以秀美、典雅、华丽为特色的“南派”和以粗犷、明亮、刚劲特色的“北派”,赵松庭为了更好地表现时代精神,打破南北的界限,兼收两者之长,并借鉴西洋长笛的某些技巧,形成柔中有刚、刚柔并济的“浙派”。他还将唢呐的特殊循环换气法运用到笛子演奏上,丰富了笛子的表现手段。赵松庭的笛子艺术自成体系,包括演奏、创作、教学、科研、制作等方面。赵松庭在美学观点上主张“音乐技巧为表现内容服务,脱离内容表现的不能称为技巧。竹笛本身在不断发展,技巧也必须不断创新。技巧不论中外古今、南北西东,只要对内容表现有帮助,我们都要吸收。”赵松庭的笛艺虽然来自民间,未进过音乐院校,但他的文学修养与科技知识相当渊博,因而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较强;教材的编写也相当简明扼要,结构严谨,门下弟子成才率甚高。赵松庭为了弘扬民族音乐,不辞辛劳,四处奔波,是一位踏踏实实耕耘于民族乐坛的实干家。

笛坛人物之——陆春龄

陆春龄,素有“中国魔笛”美誉。不论在笛子演奏的领域或是在整个中国民乐界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越过半世纪的笛子教授生涯及艺术实践形成其独特的流派典范。其演奏气口之精微、指法之奥妙、音色之浓郁,皆为国内外乐坛及知音所尊崇,尤其在江南丝竹上,广蓄并纳,独树一帜的体系堪称笛界的一代宗师。他七岁即向一位皮匠师傅学笛,十几岁就参加了民间丝竹团体“紫韵国乐社”,1940年与友人组织“中国国乐团”。青年时期的陆春龄,为生活所迫,曾开过汽车,踏过三轮车,生活的辛劳并没有压倒他,除了借笛子来排遣胸中的积郁外,还借开车、踏车之便,寻师访友,磨砺自己。

陆春龄笛子艺术的独特风格,首先体现在气息的运用上。他的演奏受昆曲的影响很大,讲求“气沉丹田”。这种运气的方法是,呼吸借助腹肌和腰肌强劲的支持力,使吹奏时气息大小缓急得以控制自如。除了运气之外,他还特别注重用上手拇指向内顶,下手拇指向外推,以保持笛身的平衡,并以协调风门的远近、口风的松紧和力度大小的对比。正因为这样,他吹出的音色优美而醇厚,坚实而饱满,强而不躁,弱而不虚。陆春龄在他改编和创作的乐曲中,经常使用别人不大用的第二泛音(即十二度超吹)。因为在笛子上吹奏第二泛音,笛膜几乎是不振动的。此时笛子的音色不仅纯净,而且音量小,极容易表现静谧的气氛。此外,在装饰旋律的指法技巧方面,陆春龄除多用江南丝竹常用的赠音和打音,以增强音乐的韵味。另外,陆老十分注重小颤音和指震音的运用。小颤音的运用,可以使乐曲更加华丽、活泼,使旋律更加流畅。但是小颤音所占的时值很短要求手指颤动得细密而又均匀,难度比较大。由此可见,陆春龄在指颤音上是下过一番苦功的。美化、润饰音色的一个重要手法,便是使用震音。震音有两种,一种是气震音,一种是指震音笛子弱奏时,为保证音色的纯净,是不宜用气震音的。为了避免单调,陆春龄常常借用指震音来美化音色。此外,指震音既可以用单指,也可以用两三个,甚至五六个手指,加上手指扇动方法不同,以及手指距音孔远近的不等,都会造成不同的效果,从而丰富了乐曲的表现力。

笛坛人物之——简广易

简广易,1944年生于四川重庆,原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及中国广播艺术团民乐团独奏演员。简广易于九岁开始学笛子,并于196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最早师从现国家一级笛子演奏家,原重庆市歌舞团团长谢高翔先生,其后师从民间音乐家叶仰曦、段广义,以及着名笛子演奏家刘森。由于对笛子艺术的热爱,他在毕业后选择加入中国广播艺术团民乐团工作,他曾经录制出版的个人独奏专辑《家乡赞》及《简广义笛子曲集》,都广为社会大众喜爱,其中《牧民新歌》一曲更是风靡海内外,成为当时笛子曲的代表作,且列为中国广播艺术团之保留曲目。

随着一批批创作或是改编的曲目的问世,一些新的演奏技法亦相继出现。这当中有些人致力于乐器本身的改革,使之便于演奏半音和转调,而有些人则在原有的六孔上下工夫,通过手指、气息和舌头的控制,达到相同的目的。虽说后一种做法在近几年来有了更大的发展,但简广易是最早摸索这种改进方法的演奏家之一,通过《流浪者之歌》等风格很强的改编外国曲目的实验,成就了他在笛子演奏技法上的重大突破。简广易的演奏热情奔放、潇洒自如而又亲切近人,由他自己创编的笛子尤以富有生活情趣、通俗明快见长,许多乐曲不仅在前些年里广为流传,即使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简广易曾先后出访日本、德国、意大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他出色的演奏技巧和平易近人的演奏风格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并于1982年至1992年间赴法国深造,1992年5月在巴黎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在音乐会上演奏了笛、箫、埙、口笛、巴乌、葫芦丝等传统民族乐器,精湛的技艺、精彩的演出博得《欧洲时报》、《欧洲日报》等媒体给予的高度评价。

笛坛人物之——李镇

李镇,1944年出生于山西省河曲县。幼年时随家人迁居内蒙古。12岁起师承刘兴汉、黄尚元等学习笛艺,1965年毕业于内蒙古艺术学校。由于他积累了深厚的民间音乐基础,其笛韵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音乐特色及歌唱性的艺术风格。同时,又承新派笛艺宗师刘森先生之新派笛子神韵,广收博采、勤奋研究,在笛坛中独树一帜。

同类推荐
  • 闲情艺致

    闲情艺致

    安迪·沃霍尔的作品,你真的看得懂吗?欧洲顶级收藏家是如何创业的?艺术的就是美的吗?我们希望能找一种更精确的方式来表达艺术和生活带给人们的原始感动,产生共鸣并且更为珍惜。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明代儒风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明代儒风

    写字教育不仅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性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 音乐的故事

    音乐的故事

    《音乐的故事》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房龙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历史进行了梳理,并娓娓道出西方早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及近现代音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音乐家们的身世行迹。
  • 翡翠投资收藏手册

    翡翠投资收藏手册

    什么是翡翠?怎样挑选、购买一件值得收藏的翡翠饰品?如何在鱼龙混杂的翡翠饰品中鉴别真伪?面对琳琅满目的翡翠制品,大多数投资收藏者首先就会产生这些困惑。有鉴于此,《翡翠投资收藏手册》在介绍翡翠的种、色、皮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翡翠制品的加工过程、饰品种类;雕刻图案寓意及其收藏价值评价,重点介绍了翡翠A、B、C、D货和作伪翡翠的鉴别方法等内容。书中还对神秘的翡翠场口和脍炙人口的赌石作了介绍,从而揭示了翡翠赌石的真正本质。
  •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飞乐鸟所有色铅笔中颜色最多的高级手绘,与国际通用的颜色接轨,并由飞乐鸟最顶级的画师亲手创作。初高级画手一定要看噢!这本《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比一般中国人画画只用到24种颜色色足足增加了24种,与国际顶尖的画手所用到的颜色保持一致。只要这48种颜色在手,就可以画出任何一种颜色的物体。其次,本书仍然是从最初级的画线开始,一步一步教会你画好成熟的素描画,以及从入门到成熟的上色步骤,对于初高级画手或者业余画画的同学来说,是一次难得学习的机会。掌握这本书的主要知识点,可以给你瞬间就成为用色高手和色铅笔画画高手。
热门推荐
  • 雪际火冥

    雪际火冥

    传说中的雪际,在多年前降临在雪族皇室。世间争夺她时使她不幸“身亡"。使得在她被困期间一直陪伴她的火冥傅燃舍弃火族傅长老长子的身份,加入绯月组织,只为更强,他不想失去,想复仇。令人惊讶的是,她,再一次的出现了,以一个不一样的身份.........
  • 当现实照进梦想

    当现实照进梦想

    本书一方面给读者心灵上的指导,让迷茫的年轻人找到前进的方向,另一方面有实用的地方,比如:如何找工作,如何适应残酷的职场竞争,如何跳槽,如何增加收入和理财等。
  • 灵灭情怨

    灵灭情怨

    情情怨怨在红尘,仇仇恨恨难断痕。频频笑笑一世过,名名利利为何争。爱恨纠缠,独傲巅峰,才发现最终得到的比失去的多的多。。。
  • 金牌导演

    金牌导演

    徐力穿越了,穿越以后竟然得罪了大导演何冠倡,去应聘竟然被看门的老大爷挡在门外,穿越的第一天竟然就这么悲催,还好遇见了自己的好基友马壮,女神王组贤,从此徐力的人生辉煌而又精彩。穿越纸醉香江,走辉煌人生,著金牌导演。
  • 花剑飘零

    花剑飘零

    岳飞被害后,江湖血雨腥风,江铁衣、段青云,花飞雪、沙曼珠,四个年轻人在江湖风云中,逐步成长,成为江湖
  • 英雄联盟大变样

    英雄联盟大变样

    5人在玩游戏的时候,不慎穿越到了异国他乡而且身上,还拥有某种英雄特有的标志,一场英雄之战从这里开始……
  • 月婷之恋

    月婷之恋

    “王源,你爱我吗?”“我不爱!爱这个词好浅对你月婷婷的爱。”那个女孩听了王源的话笑了笑,那我们的约定,就等到十年以后来兑现,我要来找你,你要等着我。那个男孩“嗯。”十年以后,月婷婷忘记了之前的记忆,而是把王源当自己的偶像。可是另一个男孩会怎么想呢?那就是王俊凯!
  • 魔剑启示录

    魔剑启示录

    莫名的,杜夜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以武技为尚、魔法为尊的世界——星辰大陆危机四伏,权贵争夺,尔虞我诈,一点不比杜夜前世的世界差,利用在前世的知识,杜夜只想试图改变一下乏味无聊的生活而已,却在不经意间,卷入了皇权的是非争夺…………
  • 网游之宠物天堂

    网游之宠物天堂

    一个在宠物小精灵的网络游戏之中发生的一点点的故事.
  • 苏镇舞会

    苏镇舞会

    《苏镇舞会》发表于七月革命前夕的一八二九年,尚属巴尔扎克的试笔之作,但作家对复辟时期贵族尴尬地位的描写,已可谓入木三分。老贵族德·封丹纳伯爵对王室忠心耿耿,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表现得十分实际。他让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与资产者新贵联姻,为的是弥补自己财力的空虚,表现出他对江河日下的命运的清醒认识。三女爱米莉虽是最年轻的一个,但其观念之陈腐既甚于兄姐,也甚于老父。决不屈尊下嫁的门阀之见酿成了她的婚姻悲剧,使她失去了爱情的幸福,也失去了她所追求的虚荣。而审时度势,善于顺应潮流,且有务实精神的贵族后裔马克西米利安,却成了政治舞台和经济生活中的佼佼者。巴尔扎克对封建传统观念的嘲弄是辛辣的,对社会情势的把握是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