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33600000032

第32章 城市·文化(1)

第一(节) 孔子之礼制与中国酒文化

山西因其历史悠久、遗存丰富、文化灿烂、影响深远,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以及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太原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有着悠久厚重大气磅礴的历史文化和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成为华夏文明史上光辉灿烂的一章。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以礼论酒,是孔子思想一个重要的理念。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称孔子为酒之饮宗,是因为饮酒与祭祀、与孔子创立的中国礼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孔子是儒家学术思想的奠基者、创始人,晚年致力于教育,将中国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经孔子整理删修的《诗经》《尚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典籍。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称:周“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史记·太史公自序》)这几种经书,再加上孔门弟子集注的孔子语录体《论语》,大体上能够看出孔子提倡的礼制与中国酒文化的关系,以及孔子的礼制思想对中国酒文化的深远影响。

《诗经》称:“饮酒,乃学问之事,非饮食之事也。”《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刘子之言:“勤礼莫如致敬,尽国莫如敦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和征伐,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凡祭祀、庆典、出征、凯旋、外交等等,必设佳宴,必置美酒。百姓动土盖房、奠基竣工、婚庆喜宴、接风洗尘等等,也离不开美酒助兴。同辈人、同好者之间,也常常借酒助兴,畅叙人生。孔子“所重:民、食、丧、祭”,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篇》)。重视“民、食、丧、祭”四事,孔子强调各种仪式都应合乎礼制要求,其中也包括酒类器物的陈列。《礼记》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一部言论汇集,《礼记·乡饮酒义》中对酒食的摆放,酒宴中的入座、举杯、举爵、敬祖、答礼等等,都有一定之规。关于酒和酒器的陈列,《礼记·礼运篇》说:“故玄酒在室,醴酤(酢)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这也是孔子以礼论酒的一个特点,由神及人,由人及酒,通过祀礼活动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井然有序的和谐氛围。

中国酿酒和饮酒的历史悠久,《淮南子·说林训》称:“清醠之美,始于耒耜”。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人类因有了饮食之礼而区分尊卑贵贱。中国从有纪年始,便有酿造和宴饮的记载,历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以及传统社会划分的士农工商百姓阶层的人,都为中国的酒文化增添了许多精彩内容。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冬至,明太祖朱元璋祭祀昊天于圜丘,“皇帝诣神位前跪,圭,上香,祭酒,奠爵,出圭”。“皇帝受爵,祭酒,饮福酒,以爵置于坫。”(《明史·礼志二》)明太祖是中国历史上靠农民起义取得帝王之位的少数几人,然而他在敬天祭地、尊神崇礼的礼制活动方面毫不逊色。

然而,“孔子百觚”的记载让人咋舌。有学者考证,孔子身长九尺,约合现时1.90米左右,酒量很大。“孔子百觚”缘出何处?《孔丛子》记载:“平原君与子高饮,强子高酒,曰:‘有谚云:尧舜千钟,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饮百,古之圣贤无不能饮,子何辞焉?’子高曰:以予所闻,圣贤以道德兼人,未闻饮酒。”学界不少人也认为,孔子去世时子思年龄尚小,书中所记孔子嫡孙子思的话语因此也受到一些怀疑。孔子二十世孙孔融在其《难曹操禁酒书》中称:“尧不千钟,无以建太平;孔不百觚,无以堪上圣”。东汉思想家王充对“文王千钟,孔子百觚”的说法也有疑义(《论衡·语增篇》),但孔子是一位饮酒之士毫无疑义。

孔子饮酒也是很有讲究的。《论语·乡党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节),孔子提到不食色不正、味不正、割不正等等不洁之物,同时又说“惟酒无量,不及乱。估酒市脯不食。”酒为礼而设,重要的场合中如不用酒则显得粗鄙简陋,有愧先祖,有愧亲朋。然而饮酒多至乱了礼仪法度则又失去了人的尊严,失去了应有的礼貌。惟有用酒而又不失礼仪,才是应该遵循的合理标准。

《论语》中有关酒的记载寥寥几笔,却寓意深刻,分量不轻。“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篇》)孔子对子夏讲,凡有酒食,必先礼让年长者食用。《论语·乡党篇》还记载:“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这是孔子讲究饮酒文化礼制的再一次体现。坐席时尊长让贤,有酒食,礼让长者,酒宴结束时,也要礼让长者,让年长者先离席位,维护尊者、贤者、长者的地位,以及饮酒氛围中的和谐。孟子在齐襄王时,曾经三为祭酒职。《史记·集解》称:“礼‘饮酒必祭,示有先也’,故称祭酒,尊也。”酒宴中礼让尊者、贤者、长者,向尊者、贤者、长者敬酒,表示敬意,是中国酒文化一以贯之的礼制思想,也是营造和谐社会环境的要求。

青铜酒尊

当孔子看到不符合西周礼制的酒器时,发出了“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篇》)的叹息,这是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的一种诠释。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是“仁”和“礼”,仁是思想道德标准,礼是行为的准则,孔子在五千言二十篇的《论语》中,“礼”字出现了74次,但孔子没有给“礼”下过任何概括性的定义,他认为礼贯穿于任何时代的任何事物,是指导人们具体行为的准则。对礼的理解因人的教育背景、家庭环境和修养水平的不同又有理解上的差异和执行中的差异,但是等级、长幼、适度等等原则是贯穿孔子的礼制思想始终。所以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篇》)。在孔子看来,礼是治国的根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礼记·哀公问篇》中还讲:“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

把酒临风,曲水流觞,煮酒论英雄,数千年来中国酒文化被演绎得丰富多彩,醇香绵长。《汉书·食货志》称:“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百礼之会,非酒不行。”帝王将相,庶民百姓,都享受着美酒带给生命的多姿多彩与愉悦情趣。饮酒的意义常常超出饮酒本身。国家的各类盛典,百姓的重要活动,通常都设佳宴,待宾客,以表隆重,以示礼(节)。饮酒的过程,常常是文化的传播过程,其中不乏思想的交流,智慧的展示,信息的分享,身体的较量,感情的联络。酒文化中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制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饮酒有(节)制,喝酒有礼(节),对于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构建和谐社会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立足本土开掘地方文化产业——太原日报记者雷鸣对话本书作者

记者:去年山西省社科院课题组出省进行了发展山西文化产业的调研,并且撰写了关于《山西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选择及对策研究》报告,你们为什么会有一次这样的调研?

孙丽萍:山西省社科院院党组一直都在关注着山西的文化发展,山西的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厚,有着非常大的发展潜力。深入挖掘和研究山西历史文化资源,也是我的本职工作。近几年,我参加了山西建设文化强省以及?“华夏文明看山西”的一些活动,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比较关注,也思考了一些相关的问题。去年,我们在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后,认真研究和分析了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国情和省情,对发展山西文化产业的迫切性、突破口以及战略选择等问题的认识更加清晰了。广东社科院的领导对我们的课题进行了具体指导和设计,两省社科院联合形成了最后提交省委、省政府领导参考决策的《山西文化产业的战略选择与对策研究》报告。

记者:广东、湖南等地都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演绎着现代的文化产业传奇,请您谈谈考察、观摩后一些直接的感受。

孙丽萍:我们前去考察的省市,可以说是得风气之先、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地方。比如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处于经济发展的前沿。广东新闻报刊出版业和音像制品的生产始终在全国保持领先的地位。当年较早完成自办发行的广州日报社里流传着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广州日报》就已经在市场上了!”而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等七报两刊享誉海内外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口号是“办中国最好的报纸”、“高度决定影响力”。南方报业集团的钟广明总经理认为,南方集团的成功,来自于优秀的办报人群体,“人的素质决定了你的团体有什么样的战斗力”。这两大报业集团,近两三年的利润都在二三十亿左右。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背后是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人员的素质、办报的理念、创新的思维以及推出文化产品的速度和力量等等因素的支撑。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一经亮相,湖南某出版社迅速投入一本书的制作,仅用8天时间,完成了从新闻热点到纸质媒介的全部过程。推出以后,4个月的销量超过了200万册。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经过考察,我们感受到南方诸省在文化产业方面的优势,感受到文化产业对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在上海、广州、深圳、长沙等地,人们对山西、对太原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惊羡之余,每每提及近年来我们在影视剧和舞台剧目取得的巨大成功和影响,期望我们有更多的优秀作品面世,消除重工业经济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等等。一个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时代正在来临,发展文化产业对提升人的素质、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山西省要择优扶强,以丰厚的人文资源为依托,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记者:山西文化产业目前居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孙丽萍:从2001年以来,围绕“华夏文明看山西”主题概念的文化活动相继展开,在北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文化宣传演出活动,连续6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成功举办,山西的文化影响力日渐增强,山西的文化自信也空前提高。以晋商为主题的一批优秀影视剧、经典舞台剧,唤起人们对山西这个曾经是“海内最富”省份的记忆,带动了山西文艺精品创作的新一轮高潮。以山西博物院、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等为标志的一大批基础文化设施的建成,各地的文化(节)庆活动如火如荼,山西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山西出版集团、新华书店发行集团等相继组建成功,推动了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民营文化企业异军突起,如绵山旅游景区的成功运营,山西师范学院《语文报》的发行量超过200万,成为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目前,山西文化产业的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略高于全国2.45%的平均水平,居于中部六省的中等水平。山西与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省市如上海等地相比,差距依然明显,比如,上海的文化产业增加值2006年达到581.38亿元,北京新近调整了目标,2010年文化产业预计占到全市GDP的9%。根据山西省统计局的数字,2006年山西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24.7亿元,占全省GDP的2.6%。而与我们同属中部的湖南省,200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337.89亿元,占全省GDP的4.5%。

记者:发展文化产业在我看来是千头万绪,您认为发展山西文化产业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孙丽萍: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和研究,我认为文化产业中的许多门类,诸如广告业等,在山西眼下并不具备发展的优势,所以不能成为重点选择,而应该以丰厚的人文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山西的文化旅游业、休闲娱乐业以及文化演艺业。山西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77处,数量居全国之首。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列入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名城多处,再加上山西近年来多次重大考古发现,全省的优质文化资源由此得到全面提升。而全面发掘这些文化资源、为山西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优质原料的任务则显得非常紧迫。

记者:任何事情都需要人的参与活动,文化产业更需要高端精英人才的创新、创意和管理,您认为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特殊人才?

孙丽萍: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专业创意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复合经营人才,都不可缺少。山西的文化产业人才需求处于饥渴状态。创新人才的不足直接导致了文化原创作品的数量有限、精品有限,而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短缺使得山西文化产业大多无法将资源转化为文化消费终端产品,比如,山西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景点虽说占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有的景区却没有一流的管理人员跟进,就会造成景区舒适度的欠缺和文明度不高的结果。另一方面,目前山西对外文化交流的高级人才也十分奇缺,有时甚至会影响到一些大的文化活动的开展。而文化的交流性是与生俱有的传播特性所决定,通过与省外、国外的多样化渠道的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民间文化以及文化产品的贸易,从而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太原要有所作为,肩负起带动全省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重任

记者:您对山西文化产业发展、太原文化产业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

孙丽萍:山西文化产业必须在今后三五年内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文化经济化”的道路,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文化产业的高增长、高环保特性,走出山西跨越式的发展道路。特别要结合山西的具体情况,针对约束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由政府主导在组织、机构、机制、体制、政策、措施、融资、人才等方面为山西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好的环境和保障服务体系,着力开发利用好山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选准关键点位,实施品牌战略,让创新精神以及资源、知识、智力、信息、创意、资本等等产业要素迅速进入山西文化产业,推进山西文化产业科学健康又快又好地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在煤焦生产对山西生态环境已经造成巨大破坏之后,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再去破坏文化资源,特别是山西文化资源的文物古建这些不可复生的精华,对这类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更加谨慎。在山西应该杜绝新的人造景观,以免失去原本就有的文化资源优势,真文物古建筑的优势是其他省区无法相比的。要避免各市县在没有高等级的规划出台以前就片面地拆除老建筑修筑新景观,避免粗俗浅薄的文化旅游景点再造工程。

同类推荐
  • 走近最初的自己

    走近最初的自己

    这是一本关于单车骑川藏的书,这也是一本渴望回归真实自我的书。书中主要描述了作者在川藏线上的见闻,这些见闻并非流水账般平铺而来,它们好似一抹一抹的色彩,点亮着作者在川藏线上前行的艰辛和感悟。作者作为一个即将迈入而立之年的80后,单车骑川藏的举动,既是作者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行为,也是这代人敢作敢为、完善自我的精神写照。书中作者起初试图通过骑行来卸去现实的压力与烦恼,抹去当下生活中的种种不快与愁思,却在不断回忆与追寻的过程中,走近了本真与最初的自己。
  • 世界我知道·亚洲——朝鲜

    世界我知道·亚洲——朝鲜

    本书中内容丰富、文笔活泼、信息完整。它全面地反映了朝鲜的风光与民俗。
  • 北京的梦影星尘

    北京的梦影星尘

    本书在描摹众多的名胜古迹同时,也力图捕捞这些尘封的脚印,为读者做地理与人文的双重导游。历经沧桑的皇宫王府、寺庙碑塔、城楼戏园、古墓名陵,如星罗棋布,构成一笔令人抚今思昔的文化遗产。作者十年磨剑,在历史与现实间来回穿梭,努力描绘一幅人间城廓的精神地图。北京不仅是著名的古都,而且是世界上最具文化特质的城市之一,无数的才子、大师在此驻留过。
  • 出门在外

    出门在外

    当背上行囊,打点亲人絮絮不休的叮咛和牵挂,踏上外出的旅途时,外面世界的光怪陆离,令人既兴奋惊奇又懵懵困惑。出门在外时,你有可能四处碰壁,学迷惘,失落。这时,你需要得到指点,学习一些切实的出门常识,才能跨过生活中的磕磕绊绊,穿越生命的丛林,更好地在外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出门在外:独闯天下的38堂必修课》针对出门求学、出差、外出打工经商、旅行度假、探亲访友等各类人群,精编了大量最新、最实用、最完备的外出常识,使出门者在遇到难题时,能够及时地得到解答和指导。
  • 遇见,在青春的途中

    遇见,在青春的途中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游记散文类文学作品,记录了她在赤坎、南澳、周庄、汕头、西湖、香港等地旅行中最美的遇见。
热门推荐
  • 旋风少女之我是李恩梦

    旋风少女之我是李恩梦

    这本书因为实名制一直通不过所以我就用另一个号重新写了一本叫《旋风少女之偷跑的爱恋》前几张的内容和这个一模一样,不要建议
  • 心机奶爸成长日记

    心机奶爸成长日记

    当80后的我们还未摆脱小皇帝,小公主的光环时,突然我们都已经成为了抚养下一代的任务。初当人父,顿时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神奇,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种种无法解释的困惑,每天总有解释不完的为什么与不会吧。
  • 本事方续集

    本事方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黑道千金PK校园恶少

    黑道千金PK校园恶少

    他,人前花心,人后冰冷,残忍就如同恶魔。她,温柔,可爱。可以说是非常痴情的一个人。这是一场爱恨交织的爱恋。第二部【钟情一声,首席溺宠旧爱】作者/指尖染香
  • 直指黑道

    直指黑道

    兄弟有难,我欲狂扫天下,亲人有难,我欲杀尽一切,国家有难,我欲平反世界,热血沸腾,我欲直指天下,称霸世界,俯瞰芸芸。看兄弟五人如何将人生无限辉煌!
  • 修真学概论

    修真学概论

    这世道,既不是恶者称霸,也不是善者为王,乃是俗人当道!俗人者,徘徊于善恶是非之间,一念间可为善,利欲熏心时亦作恶,不可以常理衡量!一个自认为是俗人的穿越者,本以为修真者俱都是世外高人,懵懵懂懂地闯入修真界,才发现修真界也是俗人当道,不得不踏上一条追寻大道正法和探知修真奥秘的奇幻之旅。灵气、煞气、灵力、法力等究竟是何物?法术、玄术、元术、神通等又该如何施展?执掌大道正法的究竟是神、魔、仙、佛、圣、巫,还是混沌天机?圣灵教以圣灵之术,借用真龙、凤凰、麒麟、鲲鹏、天蛇等真妖种族的威能,所信仰的圣主和守护的禁秘是什么?被重重迷雾隔绝的大陆之外,隐藏着什么?Ps1:自编世界设定,非传统模式,只求自圆其说!Ps2:不想再改简介了,这个还吸引不到你吗?
  • 妃倾天下:上神的惊世宠妃

    妃倾天下:上神的惊世宠妃

    【一世情劫】虐恋版(欢迎砸推荐票)从人间到妖界,她跟着他堕落;从妖界到魔界,她为他堕落;从魔界到仙界,她让他堕落。“你把你的心给了我,可是我的呢?”青末站在神宫外:“你从来没在乎过我的感受!”话语落,青蓝色的绫缎深入她的胸口。“不——!”那一刻伴随着男人的怒吼和不舍,神宫下了一场红色的雨,落了三天三夜。从此这个叫青末的上神便消失了,没了心的人还能活吗?尘染只知道,他得到了一切,可却也失去了一切。那一世,他还梦中徘徊,看见她一世安好,笑着,闹着,舞着,最后,他哭了,直到那一刻才明白她想要的是什么。
  • 当冬夜渐暖

    当冬夜渐暖

    与妹妹的男友发生了······,惹上霸道总裁,各路程咬金纷纷拦路喊打喊杀。这一次,他和她的情路将何去何从。
  • 精灵的复仇

    精灵的复仇

    娱乐圈的游戏,带着面具的厮杀。音乐的精灵,展开一段复仇之路。是末路,还是幸福的开始……她的生活是平淡而幸福的,可是,上天为什么要她爱的人背叛她。为什么所有人都抛弃了她将她推入地狱深渊……她不会原谅那些人的。今天在她身上加受的痛苦,她一定要讨回来!十倍的奉还!天才音乐少女林音在遭受众人的背叛之后,从地狱重新爬起来,席卷属于她的全新世界。褪去当年那个善良单纯的小女生外表,她以完美动人的美貌和无坚不摧的实力重新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她要去追逐属于她的巅峰之梦,同时也要去完成那条复仇之路。她是音乐的精灵,她的世界,不容践踏。她的复仇之路,就此展开……
  • 命运协奏曲之五大陆传说

    命运协奏曲之五大陆传说

    这是被封存在云上浮城—英灵殿众多历史中的一个,我相信你会喜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