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33900000018

第18章 对庙底沟类型彩陶纹饰为柿花的解析(3)

由此可见经文中所记的“丹木”、“朱木”、“甘木”都带有浓郁的神秘色彩,然剔除其神秘的一面看其实质,它确实是当时真实的果树。据我掌握的资料和迄今所见治《山海经》的学者的言论,还没有人对“丹木”等果树的性质作过详尽的解释。对此,经我缜密的研究并细审经文的文义,给我的启迪是:首先从名称上所谓的“丹木”是指红色的果树,其次经文所言的“丹木五岁”是指这种果的习性或生长周期。前者所言红色的果树,在黄河流域,这种红色的果树只能是柿树,因为在秋季当柿子成熟,果实红透,树叶也随之红遍而层林尽染,从而便不难想象古人将柿树称为“丹木”的原因。又《山海经》中称“丹木五岁”者,这当是指这种果树的生长习性。就是说它的生长周期较长,开花结果的时间在五年左右。而柿子的生长周期,据我们在晋南对果农的调查所得,说柿树生长到结果大体是这个周期,可见《山海经》中说“丹木”为柿树的记述是可信的。

“丹木”所结出的果子,不但甜美而且其味如饴,自然为古人所看重,并把它置于很高的地位,为“黄帝是食是飨”的神物。那么庙底沟人将它奉为族群标志象征而被尊崇,是很自然的事。从而证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的母题纹饰为柿花,即《山海经·西次三经》中所记的“丹木”,这已在文献上寻觅到十分重要的书证。这里再从庙底沟类型所处的地理环境去阐明“丹木”是柿树,其花确是庙底沟类型彩陶的纹饰母题的证据。

二、“丹木”产地的地理环境

《山海经》记述的“丹木”的产地及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物标志及自然景观等,现在我们用这些记载去和现今庙底沟类型遗址中心所在地陕、晋、豫地区的相关情况作对照比较,去证实该类型彩陶母题纹饰属性是为柿花的可信性。所论拟有四个方面:

首先说“丹木”的产地,据《西山经》云:“西山华山之首……西次三山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之泽,西望帝之搏兽之丘,东望渊……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之山,临彼崇岳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文中所记的诸山、诸丘和诸泽,其名历经久远,且多有变革,都很难确指其地在现今的地理位置,但首山华山的地望则是明确的。又经文中所言的“河”或“河水”,为今日之黄河,已无疑问。而水名,据《西次二经》所记的“浴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此“浴水”,按唐代徐坚等人的《初学记》和《太平御览》并作洛,而洛水即今陕西东部的一条河流,东流注入黄河。《西山经》又谓“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而泾水流经今之陕西关中地区,东流而注入于渭河。可见《西山经》所记之水大部分确为当时确实存在的河流,其名沿袭较多。而山名则很多有变革,较为确指者,如《西次三经》首山的崇吾之山,是“在河之南”,由此推之其地望则应在今豫北一带。《山海经》所载的山山水水,与今之陕、晋、豫交汇的金三角的地望相合,说明《西山经》的地理位置正是这一带地区,而庙底沟类型的遗址都以此为中心而发展开来,故“丹木”为柿花在产地上得到确指。

在地形地貌上,《西次三经》所载的“不周之山”,有着十分突显的地形地貌。但是有关“不周山”的地望,徐旭生先生在其《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的附录三《读〈山海经〉札记》里说:“不周山未知何处。”屈原《离骚》中有一句云:“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说明古人认定的不周山大概是我国西北地区。因此有的研究者说此山地理位置是“泛指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西部诸山的总称”。其实《山海经》中所言的“不周山”,我曾在《昆仑·不周山地望考》(待刊稿)一文中考定,不周应该是先秦时期人们对晋南和其接壤的陕西东部山势走向和特殊地形地貌之称谓,就是说此山之所以称其不周者,当与晋西南的地理形势有极大的关系。即与运城盆地的地理形势有关。其地就山势而言,西临吕梁,东接中条(古之历山或雷首山),北为太岳山所隔,汾水在山西境内纵向由北向南注入黄河,很明显从这三山环抱,汾水南注入河,其地形地貌形成一个马蹄形的大缺口,基于南北雷首、吕梁两山不合,岂不正是“不周”吗?因此从地理形势考之,先秦时期古人称不周山者,正是由晋南运城地区特有的地形地貌而得名。

在地物标帜上,《西次三经》又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郭璞注云:“浑浑泡泡,水喷涌之声也。”与瀑布形声近。而“浑”与“泡”的古义,《说文解字》“浑,混流声”,貌又浊也,大也。“浑”古本作滚,大水流动之貌。而“泡”,《集韵》:“盛也”。

这一独特的地貌地物,哪里才有呢?历来《山海经》的注家无说。纵观黄河流域,唯独中游山西吉县的壶口瀑布的状形与此相吻合。之所以形成这一地貌,用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手段勘察得知,是由于黄河水流至内蒙古托克托县的河口镇后,受吕梁山阻挡,折向南流,将黄土高原切割开来,奔腾在晋陕峡谷之中。从托克托至禹门口的龙门,河段长735公里,落差达608米,地质情况大部分是二迭、三迭系的砂页岩石。该河段坡陡流急,着名的吉县壶口瀑布就在其中,此处河槽宽仅30米~50米,水面落差仅15米左右,洪流倾泻而下,泥浪喧腾,涛声震耳,水雾飞溅,真可谓“玉关九转一壶收”。这一独特的地貌,正是《西次三经》所载,河水“浑浑泡泡”的生动表述。

至于经文所言“河水所潜也”,同样也多困惑着不少《山海经》的注家,凡言“潜流”者,也无不说黄河之水从昆仑流出至积石山后一段潜注沙漠,然无迹可寻,以圆其说。对此,徐旭生先生说:“河水所潜。‘潜’字之谊,潜伏也,藏掖,然藏非必藏于地下。始着而中微,几如隐匿,亦可曰潜矣。”其实,所谓潜者,鄙见正是我们前面解释的壶口瀑布所形成的这一独特水域现象所致。因为黄河之水进入壶口时河床呈槽状,狭窄深邃,极似水流藏(潜)入地下,待河水出了晋陕峡谷后,水面豁然开阔,水流平缓,滩面宽阔,与上游相比,其水势截然不同,目睹其水在深邃的峡谷中流淌,其状自然可说水势如“潜”也。只有这样解释,方能符合实际。

在特产方面,古代山西晋南的地方特产除柿子果品外,就是河东盐池的盐了,关于这一矿物在《西次三经》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记载,其文曰:“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为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文中所谓的“玉膏”,我曾在《关于史前食盐问题的探讨》(待刊稿)一文中说它可能就是“河东”盐池天然结晶的盐粒。因为“沸沸汤汤”,正是“天生卤,卤生盐”,卤水的蒸发貌。同时经文又说:“是生玄玉,玉膏所出”,所谓“玄玉”,当即指卤水而言,黑褐色的卤水待蒸发后就成为色如白玉般玉膏状的白色盐块。此外再从这段经文的文义看,“玉膏”盐粒,在古人看来是珍贵神圣的食物,是黄帝才能享受并供奉神灵的东西。“黄帝是食是飨”,即此。所以,这一特产也有助于说明《西次三经》的地理位置。

凡上四例,均为我们明示了《西次三经》的地理位置。其地域范围大致为今陕、晋、豫交汇的金三角地带,而这一地域亦正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中心所在。其地的自然生态和景观、地形地貌、地物标志、地方特产和考古文化等资料表明,古今大致也是相近的。这里只说现今经济树种的柿树。晋南古“河东”各地,陕西的关中,尤其是临潼、华县以及豫西的陕县、灵宝等地,均以盛产柿子而闻名于世。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母题纹饰是柿花,这从《山海经》里得到了有力的证明。这是在历史文献中探索庙底沟类型彩陶母题纹饰属性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从近现代柿树的分布和习性特征及其在古今社会中所具有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及由它所表现出来的人文涵义,进一步说明庙底沟类型彩陶母题纹属性是柿花的可信性。

(第四节)柿树的价值与人文意义

现代的社会,是古代社会历史的继续与发展。所以从认识论出发,只有认清了当代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古代。考古资料表明,就今之地理环境、生态和气候等方面,与距今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时代相比,尚无多大差别。植被中的树木像柿树,在当时自然也是一种常见的树种。

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黄河流域中游的陕、晋、豫地区,古往今来,栽种柿树的历史悠久。单就晋南而言,据《蒲州府志》和《永济市志》的记载:“柿为蒲人利,如古所谓木奴者矣。其植多者千树,少犹数百株。”而种植分布情形,在晋南是柿树连里,柿叶绿阴蔽日。沿中条山东西穿行,50多公里的地面上,处处遍布柿树。在豫西和陕西的关中地区,如华县、华阴、临潼等地,也是遍植柿树,其地的居民无不称柿树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

关于柿树的习性和生长情形,在晋南柿树一般有五年才能开花结果之说。这一事实恰与《西次三经》中的“丹木五岁”的记载相吻合。

柿树的外形,即其树干、枝叶和果实的形状特征,据我的观察,成年的柿树树干粗壮,树皮呈灰褐近红,外表多呈冰裂或鱼鳞状,极富特征。柿叶两端圆钝而尖,叶脉清晰。柿花呈四瓣,外形据《辞海》柿字条云:“呈钟形”。李时珍《本草纲目》云:柿叶大,圆而尖泽,四月开小花,色黄白,初结果为绿色,八九月成熟。柿蒂四瓣成十字形。果实呈馒头形,红透鲜艳。深秋柿都呈红色,所以古人称其为“丹木”,不是没有原因的。

柿树的品种,在晋南有两大类,俗称旱柿子和水柿子。品种很多,有猴头柿、珠柿、木柿、板柿、青柿等几十种。旱柿子果实较小,一般直径5厘米,高3厘米,朱红色,质软而甜。水柿子果实较大,体扁圆,直径一般约为8厘米,高5厘米,呈黄色,大者两个足有500克。果味甜如蜜,且味重绵长,加工成柿饼后,有细长晶亮的油丝,味道尤为鲜美。青柿子多年来是晋南人主要的种植品种。

此外,柿子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根据中医的介绍,柿子全身都是宝。现代科学分析表明,柿子所含的维生素和糖分较一般水果高两倍。古医书认为柿子能补虚劳。据《本草纲目》载:柿子味甘性寒,能清热去烦,止渴生津,润肺化痰,治疗热咳。《神农本草经》亦载:柿蒂也能入药,主治呃逆和夜尿。久服去臭气。据中医和民间的偏方,煮煎柿叶汤可治高血压、头昏晕,是民间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良药。同时用青柿子配制药物,能治口疮和多种疾病。柿子有如此高的药用价值,自然为古今人们所青睐。

柿树的人文意义。柿树不单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而且树阴蔽日,果实红艳美丽,深秋红叶尽染,是一道靓丽的自然景观。因此,晋地民俗认为柿树有七德:一寿长、二多荫、三无鸟巢、四不生虫、五霜叶红、六嘉果、七落叶肥大,给人民带来很大的福祉。故而柿树千百年来成为文学描写的对象、诗人颂歌的题材,如《西厢记》的“晓来谁染霜林醉”,“难传红叶诗”,就是以柿为景的诗。其佳作自元、明以来,在《永济市志·艺文诗卷》中辑录的尚有十首。像清人周景柱在其《蒲州柿林红叶》中云:“尽把珊瑚映红曛,瑶仙齐看石榴裙;无边红叶多情思,遮断青山锁白云”。可见柿树为古今人们所喜爱,并在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不难想象在远古生活资料比今尤为短缺的情况下,毫无疑问,古人把柿子看做吃之长寿的果品神物,所以才有《西次三经》的“黄帝是食是飨”、“天地鬼神是食是飨”的记载。可见《西次三经》所载的“丹木”,自今以往,在这一带地区,人们尚未发现能与它相比拟的果树的情况下,只能是我们所说的柿树。远古先民将柿树当做神树,其花视为神花,并用艺术的形式作为族群的偶像或象征符号不也是意料中的事吗?我在本节以动态的由今迄古的研究方法,说明庙底沟类型彩陶母题纹饰的属性是柿树柿花。并非如有的学者纹饰“谓花非花”,它确是花,但不是什么别的什么花,而是柿花这一动态的比较研究所提供的线索或证据,应该说是可信可取的。

(第五节)“柿花”的整合研究

有关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彩陶母题纹饰的属性问题,我在本章第一节已将花瓣的图形作了标型学的排比;在第三节中又以《山海经》历史文献为线索依据,做了一番分析和研究;又在第四节中对近现代陕、晋、豫地区柿树的形式或形态特征、经济价值和人文背景等进行了考察,认为庙底沟类型的彩陶母题纹饰的属性是柿花,并具体地描述了柿树花卉图像。兹将上述论点简要归纳如下:

其一,中国古代柿树的主要产地,是半干旱的黄河流域中游的陕、晋、豫地区,而这一地区的地理坐标,明确的标志地物是“华山”。《山海经·西山经》所称“西山华山之首”,就是说《西山经》所记的山列顺序是以华山开始的。而华山的地望,是在陕、晋、豫金三角的中心。其地也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中心所在。这是在庙底沟类型彩陶母题纹饰为柿树花卉与文献《山海经》记载吻合的前提。

其二,柿树的特征,《西次三经》所称为“丹木”,《西次四经》为“朱木”,其特征均与今陕、晋、豫的柿树的形状相吻合。

其三,柿树的生长时期,《西次三经》载:“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是说柿树的生长期,一般五年才能开花结果。而今晋南柿树的生长情况,据果农讲,从栽种到结果一般为五年,而嫁接技术好的品种在较短时期内便可开花结果。

其四,柿树的花卉和果实,《西次三经》中对柿树的描述云:“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就是说柿树的花为黄白色,红红的果实,味道极其甜美。而庙底沟类型彩陶花瓣纹的形式其初形是四瓣,也与文献记载一致。而五六瓣形式者,则是艺术抽象的图案化的结果。

其五,柿树(果实)的价值。《西次三经》云:“食之不饥”。柿子是当时古人心目中的“铁杆庄稼”,它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防止瘅病,同时又是供奉神灵的佳品。

柿树的经济价值,在近现代以及中古时期尚且如此,而对生活在上古甚至在史前时期的人们来说,也就可想而知了。当时的人们把它看做重要的食品,进而把它作为神灵、神圣的供品,也就不难理解了。

因此,将庙底沟类型彩陶的母题纹饰视为柿树(含花果)、以花作为图像的标志,当是可取可信的。一些研究者将庙底沟类型彩陶的母题纹饰视为由鱼纹或鸟纹变化而来,是半坡文化类型的一个发展。这种观点在认识论上,首先是缺乏历史文献的依据;其次是对纹饰产生的历史和地理环境缺乏认识。

庙底沟类型时期的人们,为什么要以柿花作为他们钟情描绘的对象,又为何把柿花作为当时彩陶的母题纹饰?其含义是什么?作为一个完整的研究课题,应当对上述问题给予一个圆满的解释和回答。这才能对仰韶文化在中国史前史中所承载的历史的内涵地位的评估而表现出它的重要的学术意义。

(第六节)柿花与“帝”的探讨

同类推荐
  • 那种风情

    那种风情

    本书收百余篇文章,分“灯影里的酥油茶”、“过客酒吧”、“成吉思汗镇”、“狂野之蓝”、“花语年龄”等7辑。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风弹琵琶,凋零了半城烟沙

    风弹琵琶,凋零了半城烟沙

    这是一套民国大师经典书系,收录数十位风格各异的民国大师的经典作品民国大师们都有着非凡的经历与成就,令人敬仰,引人好奇读者能从这套书中看到民国精英们的生活,领略民国时期的独特韵味。
  • 石头的生命

    石头的生命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散文数十篇,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 一片扁扁的阳光

    一片扁扁的阳光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南阳作家群新作丛书》包括《非斯》《白鱼儿》《第七个是灵魂》《蓝色寓言》等五个长篇小说,及《村子》《云上的日子》等十部散文。文坛老将行者的《非斯》再攀艺术高峰,带领读者在创世神话的奇境中,对宇宙和世界的存在作最根本的思考,试图在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建立桥梁。文坛常青树廖华歌的《村子》用爱去感知疼痛,解读村子永恒的语言。还有王俊义的《第七个是灵魂》、陈明远的《云上的日子》、池长生的《桐柏山寨》等大批佳作,也都受到读者的热烈好评。
热门推荐
  • 六十种曲灌园记

    六十种曲灌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世之天道风流

    异世之天道风流

    他,前世为天尊,受万仙敬仰;他,今世为人皇,为天下百姓;他,坐拥众位美女,铁汉柔情;他,头顶混沌钟,手执逆天剑,脚踏乾坤鼎,嚣张至极,统霸异界。若有谁敢触他逆麟,佛挡杀佛,神阻诛神。
  • 臆想的汽车梦

    臆想的汽车梦

    曾经,民族汽车的希望转眼,转眼间成了民族汽车的败类。强烈的落差让他无法承受,他选择了懦弱的自杀。这样就结束了吗?老天似乎跟他开了个玩笑。他重生了!带着前世的经验,怀着比前世更坚定的信念,他再一次,站上汽车这个舞台。凭借他国经济危机,他无耻的发起了国难财,他建立了强大的自主汽车品牌,扛起了自主汽车反击外敌的大旗。他兼并捷豹路虎,收购悍马,只为红旗!他是敌人严重的恶狼,却又是普通大众眼中的良心,他是否能走到最后?请大家同臆想一起,拭目以待。
  • 任性总裁:就要说爱你

    任性总裁:就要说爱你

    一场舞会,没想到成了白鸽一生的劫。陆翊楠,刻在心头名字,在最难的时候是最深的慰藉。
  • 玄灵逆天录

    玄灵逆天录

    腰悬切菜刀,头顶五彩环跨虎行千里,豪气吞八荒纵横三界内,唯我肌肉男。人人头顶有玄灵,葛大少只有一把菜刀;灵修士灵符法宝在手,葛大少只有一身腱子肉;强者呼风唤雨,移山填海,葛大少只会打木人桩。但是,葛大少就是能抽丫的!
  • 我们的故事开始

    我们的故事开始

    一个富家女孩,陷入困境,爱上自己家的补课老师~一个普通家庭的男孩。经历几番波折,最终该如何选择,是进入政治联姻,还是垂死挣扎?
  • 地底迷宫系统

    地底迷宫系统

    褚尘,本是一介平凡魔人,无意间却是闯入了一处遗落的迷宫中,至此接手迷宫,成为一域魔王,展开了一段,繁衍魔物,捕获人类,炼制丹药,设置陷阱,扩建迷宫,抵御人族侵犯的旅途。“大王,外面那狐女又带兵来攻打迷宫了。”“什么?这次一定要抓住她提取些狐族基因强化下魔物。”“大王,外面发现一头巨龙是蒸了好呢,还是煮了好呢?”“抓回来做地叶藤的肥料。”“大王,隔壁迷宫的魔王又贡献来两个人类女勇者了。”“带到房间去。”
  • 师父在上:徒儿想以下犯上

    师父在上:徒儿想以下犯上

    她是让黑白两道都畏惧的鬼面杀手,却遭手下背叛,吞下万年仙草跳崖,却发现重获新生。他是让整个帝都乃至外界都害怕的少年天才,同辈之间无敌手,更让老一辈的人觉得心有余悸。这一世她被世人嘲笑,唯独他慧眼识珠,收她为徒,没想到却生了情愫。当她凤冠霞帔,却遭到世人所指。“顾秋凝,你这是大逆不道!居然嫁给你师父!”顾秋凝一声冷哼:“我嫁于谁于你们何干?只要我喜欢他,他也喜欢我,那即便是天道也奈何不了我!”当他为了救她,三千墨发一夜变白,心智更只有五岁,世人嘲笑骂他欺他,说他是怪物,也只有她不离不弃。“只要你不离,只要我不弃,就没有人敢染指你,前半生你宠我入骨,这回换我宠你。”
  • 申天

    申天

    他只是一个孤儿,但他有梦想,有信仰。12岁他父母找到他,但他却迷茫了。......我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多多见谅。
  • 求生电影世界

    求生电影世界

    宇宙中有一种人类未知的超级智慧生物,他们自诩为神,且分派宇宙警察,管理着无限的浩瀚宇宙!地球这颗美丽星球日益衰老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宇宙警察实地考察后,认为人类是一种自私,狂妄,无知的生物,迟早会毁灭地球!必须消灭!而神最近喜欢上了地球上的电影,认为人类大多应该还是像电影中那样,伟大,坚强,宽容和充满爱!所以,为了检验真伪,神想出了一个办法!把真实的人类,放到电影的世界中,来检验他们真实的人性!来决定要不要清除掉地球上的人类!喜欢看电影的学生王家辉和喜欢玩游戏的闫鹏飞就这么中奖了,进入电影世界,竟意外承担起了拯救地球的重任,且看他们会如何在电影世界中艰难求生,拯救世界!新人新书,请多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