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33900000024

第24章 《山海经》、仰韶文化与炎、黄二帝(4)

因此从以上的记载,可知黄帝族迁徙的走向主要是东、西、北三个方向,亦正与传世文献《国语》所载黄帝后裔姬姓的周人于周初封同姓诸侯大多在黄河北岸的河东、河内的封国地理位置吻合。例如《郑语》载史伯曰:“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北有卫燕狄鲜虞……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东有齐鲁曹宋腾薛邹莒。”这些分布在黄河北岸及以东下游的姬姓封国,虽不敢妄言他们就是当时黄帝时代东徙支系的后裔。但在空间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血缘和地缘间关系的密切。这一点徐旭生曾“疑惑那里面有一部分为黄帝氏族东迁时沿留下的分族”是有“的”而发,有一定道理的。这是《山海经》里有关黄帝氏族子孙繁衍的史影,在先秦早期文献的《国语》记载中也反映出黄帝族子孙繁衍、枝繁叶茂的史实。

据《国语·晋语四》的记载:“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文中“姓”和“宗”,据《说文解字》第十二下,女部:“姓,人所生也”,黄帝为姬姓,又《说文解字》七下,宀部:“宗,尊祖庙也”,即家族。可见黄帝氏族所繁衍的后裔族系种姓纷繁庞杂。而分出去的子孙,从《山海经》中所见都分布在东、西、北三面的情形看,便揭示出黄帝族发祥地应在分出去支系所处地理位置的中部。就是说黄帝族崛起地是在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即在今陕西关中东部地区。这一点亦在考古学上得到有力的支持。

黄帝族崛起于黄土高原的考古学信息,主要是我们注意到这一现象,即仰韶文化的分布其中心是在黄河流域中上游的陕、晋、豫地区,其中陕西关中东侧的华县、华阴一带庙底沟类型尤为密集,此地并且还是该文化半坡、庙底沟两个主要类型的核心地域。这一现象绝非偶然,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如果我们认为作为群体象征符号的“黄”(为土)、“帝”(为花)是黄帝氏族集团的文化符号的话,那么黄帝氏族发祥于黄土高原的陕西关中东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分布情况则是对以上认识一个有力的支持。

至于黄帝氏的发展,司马迁在《史记》里已给了一个梗概的叙述:“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可见黄帝氏的后代子孙增殖繁衍甚多。太史公对黄帝氏子孙分布情况,应该说是有所本的,非无稽之说。这与黄帝族年代相当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相比拟,亦得到了相应的印证。从庙底沟类型的发展趋势走向看,西到甘肃,北达燕山南北,东逾海岱,南已越长江,分布地域不限于黄河中上游,已跨越大半个中国。黄河上下,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受到庙底沟类型彩陶花卉纹母题文化的影响。如果说民族主要是依据语言和文化来划分的话,庙底沟彩陶花卉纹的这种扩散或传播,便可视为其他族群或部落对其文化的认同。而文化的认同就是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所以我们说庙底沟文化可以认为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早的一次融合,这种融合促进了黄帝族的发展和华夏文明的形成。

(第四节)从《山海经》看黄帝时代的社会

本节同样以《山海经》为蓝本,对黄帝时代的社会作一扼要的检讨,以说明黄帝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科学实践活动、文化、社会习俗等情况,下面分11个方面予以概述:

其一,自然环境。阅读《山海经》的《五藏山经》,使人感到似乎进入了一个自然生态宁静、地理环境优美的世界。从《南山经》到《中山经》所记载的内容看,满目山山水水,山上是荆棘丛生,林木郁郁葱葱,其间有多种走兽飞禽,江河泽薮里游动着各种鱼类。这些山间水里的生物,即为当时原始人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无论是树木花草,还是鸟兽虫鱼,其中不少都是原始人的医药用材和进行宗教祭祀活动的“牺牲”或“供品”。

此外,再看《海经》的内容,大抵都记载着许多氏族、部落方国和他们所在的地理位置,从中可以看到这些氏族或方国人们的体质形态、族系生殖繁衍和人们生产、生活、科学实践、创造文字、历象、作乐律、兴医药以及其社会习俗与精神文化等等。然所记事,无不粗野纯朴。

因此,由《山经》与《海经》两大部分所记事物看,前者主要是讲山山水水的地理形势和山上、水中存在的动植物;后者主要是讲当时古人群体的形态和天体等异物异事。其形式和题材,殊为简易,但物与人的概念,可谓“泾渭分明”,甚有条理。

其二,社会组织形态。若要对黄帝族所处的社会有所认识,首先就有必要从《山海经》所记黄帝族的历史背景及其时自然生态和地理环境有所了解,然后结合考古文化才能有一个近乎历史真实的认识。

在历史文献方面,据《国语·鲁语上》:“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说明黄帝时代,酋长与氏族成员间的关系仍属于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原始社会阶段。这一史实,也在考古学文化上有明确的物证。例如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多人二次合葬墓向东发展,为豫西和晋南地区的庙底沟类型文化所沿袭,表现黄帝时代也盛行这种葬式。多人二次合葬墓是当时对偶婚制的反映,即在母系制度下氏族间的一群男子与另一氏族间的一群女子互为婚姻的产物。《国语·晋语四》载“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是其书证。可见黄帝时代的早期仍还保持着母系氏族社会的一些特征。

其三,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山海经》中所见基本上为三种:

在渔猎方面:据《海外南经》云:“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又“长臂国在其东,捕鱼水中,两手各操一鱼”。以鱼为食者,在《海经》中大凡五见,如《大荒北经》云:“无肠之国,是任姓……食鱼。”文中“任”姓,与上《晋语四》载黄帝之裔有“任”姓者合。

在狩猎方面:据《大荒北经》载:“弄明生白犬……是为犬戎,肉食。”这是以狩猎或畜牧为其生活来源者。

在农业方面,以食黍或食谷为生者,在《海经》大凡七见,例如《大荒北经》载:“有毛民之国,依姓,食黍。”又《大荒西经》载:“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

《海经》所记的“任”姓、“依”姓、“姬”姓的氏族或方国,与前面《晋语四》所载黄帝后裔得姓的十二姓中的“任”姓、“依”姓、“姬”姓子孙相吻合,说明这些食鱼、食肉、食谷的氏族方国为黄帝的后裔。同时也说明这些后世子孙的生产生活方式尚且如此,则黄帝时代肯定以渔猎、狩猎或畜牧和农业为其主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其子孙的经济生活之所以不尽相同,则是囿于他们所处的地域自然条件或习俗等诸多原因所致。

其四,科学实践活动。《山海经》里所记原始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不断完善了原始社会初民对世界的认识。初民的科学实践活动表现了他们勇于探索、不断追求的可贵精神。其事例很多,这里仅举夸父追日一例,即可见其一斑。据《海外北经》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这是原始人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太阳东升西落远行的情景。夸父从太阳升起之处去追赶太阳日落之处,最后力竭而渴死。这虽是一则神话,却反映了初民对自然现象的探索精神。

其五,创造“文字”。《山海经》的记录形式,是图画文字,其来源是《山海经》的编辑和作者采自先秦时代民间口耳相传的历史逸闻和图画文字。其字体的形式和特点犹如今日云南纳西族的“人则图人”、“物则图物”的“东巴文”。这种属于原始先民的语言记录符号的图画文字,在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中都有发现。形体结构,除在陶器上刻画横竖的符号外,属于彩绘图像者当以仰韶文化的阎村和洪山庙陶瓮上所绘制的“耒”、“耜”和“梳”等“物则图物”具有“图画文字”功能的彩绘图像最为典型。黄帝时代是中国图形文字产生的时代,《山海经》的记录形式和仰韶文化中的一些图像,就是文献和实物的互为见证。

同类推荐
  • 搏浪天涯

    搏浪天涯

    收在这部集子里的,是作者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
  • 愿作如是观

    愿作如是观

    特立独行的思想者精神家园的守护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次文化盛宴,三十年集之愿作如是观收录的是陈家琪的哲学研究文集,这里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这是他们个人的独特道路,也是我们时代的独特风貌。
  • 虚拟的九十九个夜晚

    虚拟的九十九个夜晚

    本书将收录的诗篇分为3辑:无关春天、宁夏书、虚拟的九十九个夜晚。
  •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共分六章:第一章重在考证“晚唐”、“晚唐体”两个术语在宋代的出现时间及其文化背景,第二章的研究对象是宋初晚唐体。第三章谈及的是北宋真宗以后至南宋光宗以前的这段时间,第四章是对永嘉四灵的研究。第五章谈的是南宋后期的晚唐体创作及相关问题。第六章是对宋代晚唐体诗歌特色的总结。宋代晚唐体诗人作诗态度近乎狂热,他们重五律、轻古体,偏好于描写秋季暮夜的山水竹石,喜好白描为诗,重中间二联,诗歌呈现出清新平淡的美学特点。
  • 自从有了你

    自从有了你

    本书分为“枝叶之间”、“亲情再现”、“心灵赞助”、“不见霓虹的探寻”四辑,收入散文67篇,包括“疼痛的河滩”、“犹豫的一刀”、“胡杨的黄与怪”、“大漠戈壁的隐士”等。
热门推荐
  • 夕阳之恋

    夕阳之恋

    司徒湫烁为了得到辰磁,不择手段,毁掉了辰磁与张子涛的爱情。辰磁痛不欲生,在雨里晕死过去。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华丽的房间内,菲佣告诉她,她现在在瑞士,司徒家。司徒湫烁告诉辰磁,他们已经是夫妻了,辰磁根本就不喜欢湫烁,她对他只有厌恶。而辰磁却在相处中被司徒湫烁的睿智,温柔,和对她不顾一切的爱打动了。而当辰磁发现自己怀孕想要给司徒湫烁惊喜的时候,司徒湫烁在辰磁的妹妹辰馨挑拨下误会了辰磁,以为他跟柏林有暧昧。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司徒湫烁差点“杀死”自己的孩子。而因此司徒湫烁相信了辰磁。辰馨不满足,阴险她让辰磁又心冷又生气,最后流产了。辰磁心灰意冷悄悄的离开了司徒家。几年后.....
  • 天刑帝

    天刑帝

    “你是谁?”尚还在稚年的青衣小童一脸呆呆的看着他。眼神中尽是茫然。白嫩细小得手指绕绕头发说道。“我有一卷天级功法,你想不想要?。”中年男子一袭白衣,没有回答也毫不介意对方只是一个幼童,将手放于背后,眼神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小童艰难的绕着后脑勺,仿佛整个大脑都有些不够用了,这对他而言无亦于是一个奇怪的问题,就好像有人突然问他想不想要烧鸡一样,他还年幼根本无法理解帝皇是怎么样的。慢慢的小童才答到。“想”白衣男子轻轻点点头,神色淡然,右手长袖一挥,一道流光打入小童脑海中。方才轻言道。“十年后来此处找我。”
  • 一品天医

    一品天医

    她是视财如命的无良黑医,他是能给她带来无数钱财的病人。她讨好他,帮他追小妞。他无视她,毁了她的桃花,最后还扑到了她。若干年后,她活的风生水起,事业很强大。他从天而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嫣染青槐

    嫣染青槐

    果然,就算我再怎么努力,依旧是无法看透你。我无法定义你是否爱我,我只知道,从最初的最初,看见你的第一眼,就是万劫不复。我的父母舍弃了我,但我相信,就算全世界都抛弃我,你依旧会站在那里,等风带来我的信息。
  • 鬼谷子一日一谋

    鬼谷子一日一谋

    产生于战国中期的《鬼谷子》是一部由鬼谷子讲授,后经苏秦、张仪等人补充、修改而成的集纵横家、兵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政治理论著作。鬼谷子的生平已无确考,最早提到他的《史记》认为鬼谷子是苏秦、张仪的老师,那么鬼谷子与苏秦、张仪同时代而稍前是可以肯定的。本书在对《鬼谷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这部奇书进行了较为精确的诠释和解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系统而详尽的阐述,使我们能更轻松地领略到《鬼谷子》谋略的精髓,用最简单的方式知晓成功的哲理。事实上,也只有拨开人生的迷雾,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 梦神空间

    梦神空间

    面对死亡,神界传说,到达永恒界就可以永生。为了进入永恒界的线索,神界爆发了激烈的战斗……21世纪都市,收藏爱好者李天鹿,买一块玉佩时,周围的人嘲笑他……记忆残缺的器灵、地球灵魂、废物少爷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筑梦e族群(书友群、清明梦资料群)228630179,欢迎大家来聊天happy……
  • 大雁精神2111

    大雁精神2111

    《大雁精神》作者:张金洋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7月字数:100千ISBN:978-7-5064-3944-2定价:16.80元
  • 中国式面子学

    中国式面子学

    鲁迅的杂文里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前来奔丧的人,因为没有得到亲人的待遇(戴白孝)而怀恨在心,认为太没面子,便召集了一些人,大闹了一场。结果本来是办丧事的灵堂,却变成了血肉横飞的战场。这件事被媒体挖出来后,在当地轰动一时。在中国人看来,面子是一个尤为珍贵的东西,伤什么也不能伤了面子。正如易中天先生所说,面子是咱中国人的宝贝,几乎主宰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人际关系,要靠面子来维持与处理,社会生活,要靠面子来决定与操作。
  • 办事兵法

    办事兵法

    几乎没有什么例外,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谋求生存与发展,所要依靠的,不外乎两种能力,一种是专业技术能力,一种是在社会上的办事能力。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尤其是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青年人,所缺少的不是专业技术能力,而是在社会上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和各种复杂关系的办事能力。
  • 吾欲罪天

    吾欲罪天

    罪天,罪地,罪苍生罪天何须多辞由?挥袖且战且温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