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34400000014

第14章 思想纵横(3)

记得小时候,村里的赤脚医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让他娃把钱掏了,还要让他把难过受了。”联想到现在一些医生的医疗行为,不能不让人再次回忆起那个赤脚医生的话,这也反映出,现今有些医生的品格确实出了问题。今年春节前夕,有个人带着孩子到医院看感冒,一个副主任大夫做过简短的问讯后,又在胸前背后听诊一番,就决断地说:“去做个化验和透视。”“需要吗?”这个人心想,就一个小小的感冒,凭医生的医术和临床经验是完全可以开药的,于是就多问了这么一句话。“做一下吧。”医生坚决地说。

这是很多人看病都会遇到的开场白,并不奇怪,这个人也就陪着孩子去化验、透视。只要能把病看好,人不难受,才是最主要的。就这样,从化验、透视到开药、输液,总共花费160多元。但输液两天后,孩子的病并未见轻,反而发冷打摆子,正是年根那一天,那个医生也找不见,又在药店先后两次又买了20多元的药,同时采取大量喝水、出汗的土办法,又过了三天之后才算减轻。

这样的事笔者也曾亲身经历。那是2000年夏天的一个晚上,笔者浑身疼痛,两眼赤红,赶到医院的急诊室就诊。在急诊室输了三天液,没有效果。就转到内科继续治疗,又治疗了三天,这三天是化验、拍片,甚至到防疫站寻求疫苗,看是不是肺部有病变,并且又输了三天的液,同急诊室一样,还是不见减轻。此时已经花费近600元钱。隔天再到医院,见到一个熟人,他说:“你找找赵院长,人家是内科的权威,别在下边费时间啦!”于是,就找到医院的赵院长。他先后给开了两次药,总共花费了十二三元,服用后,病就好了。

听说过不少关于老百姓看病的事,我就想,作为医生,不论是医术,还是医德,哪一方面都不得含糊。

医生的品格,应该是救死扶伤,如果或临床医术不过关,或眼睛只盯着患者的钱,或二者同时并存,人民群众对医疗界的不满就可想而知了。值得庆幸的是,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医疗也是一个重要话题,国家卫生部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对医疗问题存在的原因等等也做了深刻的剖析。另据相关部门透露,由世界卫生组织等出台的六套备选医改方案将于四月底交到医改协调小组。对老百姓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好消息。希望医改方案里面也包含对医生的品格的医治,如此,医改定能成功。

其实,许多行业问题都源于人的品格问题。像政府机关,如果机关干部都能做到光明正大、公平正义,而不是尔虞我诈、蝇营狗苟,机关的精神风貌自然是朝气蓬勃。像房产业,房产商人诚信经营,不要恶意哄抬价格,就不会引起民怨。再看看教育界,收费高是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突出点,但比收费高更可怕的是,有的教师根本就没有起码的做人的品格,他们把本该在课堂上讲述的东西,有意识地不讲,然后要学生到他家里去补课,这样,他自己得到了外快,补课的学生可以接受到不曾讲的内容,而不去补课的学生就惨了,就会因此听不懂,因此不知所云,导致学业下降也就在所难免,更甚者就是讨厌学习。

可见,教师和医生这两个行业,要是坏了良心,给其加上祸国殃民的罪名一点也不为过。

总之,人的品格是做好各种事情的首要条件,也是弥补现存制度可能有的漏洞的必要条件。也许有人觉得,人的品格不好判断,其实也不难,从上边所述可以看出,判断人的品格的优劣好坏,就看其是心怀天下,一心为民,还是只顾眼前利益、个人利益。一个人只要从本性上,始终想着为社会、为人民说好话、办好事,就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人的品格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日积月累形成的,良好的品格需要从学习中来、培养中来。而我们平时的学习,不论是党政机关还是别的哪个行业,往往侧重于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并不注重品格这一方面的培养、改造,这就成了一个学习空白点,如果能够填补这个空白点,对于人的品格的塑造至关重要,更进一步形成良好的行业风气和社会风气,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会起到不可估量的强大作用。

登载于2009年1月9日联合早报网[5711]

(第七节)挂名文章当休

时下,一些基层领导写文章也成了一种时尚,报纸、杂志或一些书籍中,领导挂名的理论上的、探讨性的文章比比皆是。不过,挂的是领导的名,真正写的人却不一定是领导,有相当一部分领导是自己挂名,文章却让秘书或别的人代写。这种现象弊病甚多。

首先,领导不得不无所不能。

本来,作为一个领导,干好分内之事,做一个实干家即可。探讨性的、理论上的文章,留给专业人士或别的人去做,这是一种社会分工上的需要。如果什么都让领导干了,那不可能,也不现实,那还要那么些人都干什么去,难道都做领导去?我们应该承认,有的领导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如果他们又有精力去写一些理论性的、探讨性的文章,对我们的各项工作,对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都会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但如果没有精力和时间,也没必要非弄出个理论文章来显示,做好了分内之事,人民、社会会承认你的价值,而不会苛求你再做一个理论家。无所不能的人不是没有,而是没有必要。

其次,助长了抄袭之风。

探讨性的、理论上的文章不同于各种政策性的、会议性的材料。后者就是要有一定的规范性,也存在一定的共同性,不抄也不行,就像一位领导在看秘书写的材料时曾说的那样,秀才抄文章,一级抄一级,还能抄错?看看有没有要说的那句话就行了。而前者则需要有自己的新意,有自己的思想。但是,绝大部分代笔人并不具有领导的工作经验,以及思想深度和卓越见识,所写的文章难免东拼西凑,按这儿的套一套,那儿的抄一抄,能把当地的情况密切联系起来就是很好的了,这样的理论文章没有新意,千篇一律也就是自然的了。

第三,极易造成用人上的腐败。

近年来,在反经济腐败的同时,也时常提到精神腐败,领导挂名文章与此如出一辙。并且,这种精神腐败又很容易直接导致用人上的腐败。领导为了报答这些代笔人,往往在提拔调整干部的时候,对这些人予以优先考虑,特别照顾,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如果过分地偏重,就会造成这样的局面,为领导直接写挂名文章写材料就是工作,其他就不是工作,因而,这些代笔人在干部任免中不断受益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第四,也易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形成大量的领导挂名文章,与如今的一些媒体不无关系。有些媒体为了拉专版广告要钱方便,到处约领导挂名文章,推波助澜,无形中造成这样的局面。领导的一篇稿子,动辄几万元,很不符合一些地方百姓生活的实际状况。

领导不是全才,领导也没必要万能,尽自己的能力,干好自己的工作,就是一个好领导。一个领导,如果有操作理论文章的水平、能力、精力,就亲自出马,既展现自己的才华,又为社会人民多出一份力,多做一份贡献,正所谓仕而优则学。如果少却这份精力,何需充数。如果真想做个理论家,何不放手官位,潜心于此。领导,做好领导即可。

载于《山西内参》2008年3月1日第5期

写于2007年9月

(第八节)正确把握科学与发展的关系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科学与发展的关系。

这样说,是因为近两年来山西的各种事故不断,有的人在谈起科学发展时,总是将科学与发展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认识,认为发展就不可能没有牺牲、没有事故,不发展还谈什么科学。有的人在工作实践中,或者认为科学高不可攀,一说科学发展就不知从何下手。或者不切实际,不顾具体生活,片面强调所谓的科学。不能不说,这些都是对科学发展的一种误读误导。殊不知,科学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一对范畴,两者互相依存,不能分割。

那么,如何正确把握科学与发展的关系呢?

首先,要正确理解科学与发展的关系,以解决认识上的模糊不清问题。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当先理清科学与发展的概念,对科学发展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正确的认识,以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思想认识水平。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如果把科学与发展分开来讲,它们是不同质的东西,因而,两者没必要割裂或对立,把两者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都是一种概念理解上的错误。科学是一种正确的客观的方法和规律。而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一个过程。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要我们运用正确的客观的方法、规律去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对此,科学发展观所具有的深刻内涵,以及山西省委提出的安全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的经典解读,都需要我们从思想深处认真地研读、认识和理解。

科学与发展是一对紧密相连的范畴,把两者割裂开来认识,只会产生误解、曲解,只能获取表面上的意义。离开科学的发展,是盲目的、低级的、不安全的、不和谐的发展;离开发展的科学,是抽象的、脱离社会的、不实际的、不具体的科学。应该说,发展就应该是科学的,如果发展只是一个量上的简单叠加或减少,那只能是一种低级的变化,那就不成其为发展。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要学习好实践好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的首先就是我们思想认识上的偏见和阻力问题。

其次,积极寻求科学与发展的契合点,以解决工作中的无所适从问题。

因为对科学概念理解上的问题,有的人一提科学,就觉得高不可攀,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每天的工作中,关键看你怎么去认识,怎么去应用。如果将科学与发展割裂开来认识,对立起来应用,势必会无所适从,无法把握。要正确把握科学与发展的关系,就要把科学具体应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去。我们有很多单位,在科学与发展这方面已经寻找出良好的接合点,把科学发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以科学推进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的水平。

侯马市审计局通过多年的审计经验积累,新近推出了一项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科学办法——审计业务大会诊。就是将审计项目在审计人员审计后,交给由局领导和法规股等相关科室人员组成的审核组,进行全面会诊,对审计项目中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问题全面摸排、查考、挑毛病。这种办法有效地阻止了审计人员在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上可能发生的问题,全面提高了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人员素质。虽然有的审计人员因为受不了这种挑毛病式的办法,甚至说怪话发牢骚,诋毁审核人员,但这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精神,维护了审计局的总体声誉,保证了审计工作的总体质量。应该说,这是将科学发展有机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实践。

再次,把科学寓于最简单的发展中,以解决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要正确把握科学与发展的关系,必须从人民群众的具体的生产生活问题上着手。科学发展只有贴近生活实际,解决生活问题,才能纠正有的人政绩辉煌、威信不高的问题,才能防止有的人好大喜功,搞形式走过场,才能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现实中,有的人不论什么政策什么提法出现以后,都会高高挂在口头上,都会在高位置上寻求政策、提法与工作的一种结合,而对解决人民群众的具体生产生活这样的基本发展问题却刻意回避,甚至起码的民生问题都熟视无睹。这就失去了把握科学与发展关系的最佳契机,失去了实践好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条件。

笔者前些日子回了一趟农村老家,发现这个村村民吃水至今没有解决好。这个村前些年由村民各家自己出资400元安上了自来水。但自来水并不是打开龙头就能接到水,而是由管水人员一周、10天、半月、20天,甚至30天,这样不定期地放上一次水,村民不得不在一次接水过后,又在期盼中等待着下一次的放水,生怕错过了接水时间。水一来,各家各户如同打仗一般紧张,水桶水缸一大堆。由于该村处于半坡,住在高处的家户往往要等到住在低处的家户接满水了,才能接上水,这样就又多了一份忧虑,生怕接不了多点就停了水。由于间隔时间不定期,住在高处的村民不够吃水时,不得不再到低处去挑水吃。甚至有近八十岁的老人都无奈地在挑水。

像吃水这么简单的起码的生存问题都不能解决好,更谈什么科学发展?这个村的村干部在干什么?镇领导在干什么?县领导了解情况吗?

科学发展,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问题,才是对科学发展的最好诠释。

刊载于2009年7月18日《临汾日报·理论专刊》

(第九节)用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在发展,贵在科学。这一点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标来看,“科学发展上水平”,就是要提高发展的科学水平,这些年一直在讲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现在,在发展更上一层楼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出科学发展,这正是发展的可贵之处。“党员干部受教育”,受教育的关键之处就在于,要提高党员干部的科学素质,使每个党员干部都具有用科学的态度来更全面更客观更实际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确实存在一些不科学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事情,虽然全国各地都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依然有一些机构或者人,别说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利益面前,一马当先,怎么对自己有利怎么说,怎么对自己有利怎么做,有时甚至不顾事实真相,恶意诱导,故意偏离科学的轨道、客观的要求,在思想认识上存在明显的偏差、欠缺。

中央电视台12套节目《经济与法回放》栏目,在2009年4月19日下午就播报了这么一件事——《500市民的官司》。说的是南京某信用社内部人员盗用市民私人信息进行贷款诈骗1300多万元,虽然案件告破,相关人员也被逮捕,但该信用社却把这些市民告上了法庭,这些市民不胜其扰。

这件事的不科学之处在于该信用社在对追款对象的定位上出现了偏差。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个人信息的保密日益引起普遍关注。但是,正像门户制造越来越精良,门锁配置越来越高级,却挡不住小偷光顾一般,个人信息的保密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化的严重问题。不能忽视的是,在某个人信息丢失,甚至被恶意窃取、恶意利用之后,越来越多的责任却要其个人承担,人们往往或有意或无意地又把谴责的声音发泄到这个人身上,就像小偷从这个人家里偷了一把刀杀了人,却要这个人来偿命一样。显然,这样的道理是讲不通的。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会用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纠正不正确的做法。

同类推荐
  • 国家荣誉

    国家荣誉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揭开东突恐怖主义组织神秘面纱,再现新疆公安民警反恐斗争的长篇小说。
  • 伊势物语图典

    伊势物语图典

    《伊势物语》为日本最早的古典文学作品之一。主人公在原业平是平安时代歌人,六歌仙、三十六歌仙之一。他是个有名的风流美男子,将热情倾注在众多的女子身上。据古注,在原业平共与3733个女子相交。
  • 闻一多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闻一多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闻一多作品集》本书分为红烛、李白篇、雨夜篇等部分。
  • 菜花黄时

    菜花黄时

    《菜花黄时》是著名作家王海椿的作品自选集,所收作品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语言清雅婉转,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选入作品集的多数文章是广受青少年喜爱的经典篇章,历久弥新。作品的题材涉及成长、情感、励志、传奇、世态,情节扑朔迷离,结局出人预料,在挑战读者想象力极限的同时,更能引发读者的心灵的震颤和久久的回昧。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丰收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丰收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丛书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作品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热门推荐
  • 吴世勋,祝永不见

    吴世勋,祝永不见

    「勿入!作者已弃坑」不要进,此书过于玛丽苏!请移至筱筱第二坑《EXO之凤凰涅槃重生》蟹蟹~
  • 纪元混沌人生

    纪元混沌人生

    十九岁的莫绝兮,离开了自己修行的地方——天门;离开了自己的掌门师兄——李唤;来到了外面的世界——白水市;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白水一中荣誉班主任。??但是,莫绝兮可不是去做人民教师的。我可是花季的美男子,怎么能跟一些小孩子在一起呢?所以莫绝兮......?和青春美少女合租,调教美老师,摧残黑道辣女...
  • 老婆养成记

    老婆养成记

    这是一个呆萌女与腹黑男的故事。腹黑男很可恶,要她一个小萌女情何以堪啊,难道她就得坐以待毙,她偏不……有一颗善良的心,怎能让好人被冤,恶人横行?就连逃亡她也逃出了别样风情……
  • 邪妃轻狂:夫君站那儿别动

    邪妃轻狂:夫君站那儿别动

    她,前世为王。不料一朝穿越掉入狼群。不过美男在手,天下我有。说她是弃女?老娘不稀罕那什么渣爹。而且,你们的梦中情人都在我手里呢!前世为王,今生,我还是王!!!
  • 我的风和雨和夜和雷

    我的风和雨和夜和雷

    每年都会有那么几天,夜里风雨交加时而打雷,也就是这里我见到了你。
  • 援疆干部看哈密

    援疆干部看哈密

    如同候鸟,如同大雁,在共和国的版图上,以哈密为原点,一批批广东、河南援疆干部从南方,从中原,落脚在东天山脚下。从1998年开始,十五年间,换了无数的队员,但以哈密为终点的雁行,从未中断;以哈密发展为己任的援疆工作,接力向前。人过留名。如今的哈密大地,随处可见援疆的丰碑;哈密的各族群众,正在品尝着援疆事业结出的硕果。雁过留声。结集在这本散文集中的文章,是援疆干部在援疆事业之余,写下的喜怒哀乐,唱出的游子心声。援疆干部的散文,或高亢,或婉转;或热情澎湃,或哲思缜密,所倾诉的对象只有一个——哈密!
  • 吞噬世家

    吞噬世家

    读者QQ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92558511新书已经上传,沿用的还是这书的提纲,不过是僵尸系列,改正了情节太慢的毛病!新书书号1397017,书名《史前遗迹打捞者》大家把票和收藏放在这新书上吧!谢谢支持!字数45万多,已经上架,可以一看,也很值得养羊本书是第一人称写的,后来改了人称,但只改了一半,读者看了会觉得混乱。还是看新坑吧,那书也是亡灵僵尸系列哦!!!!
  • 十三十三

    十三十三

    现代女子那默芃在一个雷雨交加的白天,(o(∩_∩)o...可不是黑漆马糊的暗夜哦。)一不小心遭了雷劈,通过可望而不可及的九龙门,穿越到了康熙年间。非常不幸的是,本是满清贵族后裔的她,不但在现代社会没有享受过皇族的待遇,到了康熙时代,依旧没有成为谁家的格格,小姐。唉~~~命苦真的不能赖社会!被人收留做了奴婢的那默芃,改不了在现代社会养成的习性,虽然尽力克制着自己的脾气,可有时候还是不由自主不的把自己当奴婢。清丽可人的她,惹得张若霭,虎子,十三阿哥同时喜欢上了她,而那默芃又是对谁一见倾心呢?本书没有九龙夺嫡的惨烈,没有暗潮汹涌的宫斗,只想在平凡的琐事中,寻求一份人间的至纯真爱。
  • 狩明

    狩明

    南明永历政权覆亡后,一群不甘心作亡国奴的遗民,立志海外建国,保存中华文化。等国力强盛后,反攻大陆。他们在建国过程中遭遇重重阻力,满清和洋鬼子们的重重绞杀,也没能动摇他们的决心。他们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吗?
  • 黎明列车

    黎明列车

    陨石天降,世界为之震动,新能源?新能量?未知的元素改变了世界。人类不再是巅峰,流离在黑暗,倒下的只有弱者。一辆列车成为了世界的曙光,成为了新世界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