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9900000005

第5章 中国现代文学史与现代性(2)

在黑格尔对“现代性”作出的哲学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几个核心的范畴,这些核心的范畴事实上成了后来的哲学家谈论“现代性”时都必须言及、回避不了的话题。首先是理性。现代性的价值诉求建立在自己为自己创立规范的基础之上,然而,凭什么判定这种规范的合理性呢?传统已经作为与现代对立的方面而被离弃,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明确告诉我们说现在哲学家剩下的唯一权威只有这个主体的“我思”,即主体的理性精神。由于康德的哲学建立在为理性寻找先验概念的基础上,黑格尔把康德的三大批判理解为现代性自我理解的标准,并认为康德的理性原则还不彻底,因此,黑格尔提出“绝对理念”来作为新世界的精神现象,整个精神世界就是这个“绝对理念”逻辑推演下的产物。其次是现代性中的主体性和自由意识。正如哈贝马斯所指出的那样,在黑格尔那里,“现代世界的原则就是主体性的自由”哈贝马斯:《哈贝马斯论现代性》,《学术思想评论》,第3辑。。因为黑格尔说过,“主观自由的法,是划分古代和现代的转折点”哈贝马斯:《哈贝马斯论现代性》,《学术思想评论》,第3辑。。黑格尔还骄傲地宣称,这种主体性的自由是时代的伟大之处,他说:“我们时代的伟大之处在于,自由,作为自在自为的精神财富,受到了承认。”哈贝马斯:《现代性的概念》,《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0页。黑格尔所说的这种自由后来被哈贝马斯具体化为三种形态,即“作为科学的自由,人的自我决定的自由——任何观点如果不是他自己的,其规范断难被认同。还有自我实现的自由。”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2页。现代性话题的出现,基于人们的一种新的历史观,即那种现在与过去区别开来的“断裂”意识,这种“断裂”,主要指的是与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断裂”。在黑格尔之后,马克斯·韦伯又重新把现代性的问题置放到基督教的传统中来理解,并给予工具理性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合法性地位。韦伯分别通过《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和《儒教与道教》两部著作的理论阐述,论证了资本主义现代化为什么只出现在西方社会而没有出现在儒教中国的问题。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在他们的《启蒙辩证法》中,把工具理性的起源一直追溯到主观精神和自然的第一次分离那儿,他们认为,主观理性使得内在自然和外在自然都彻底工具化了,并最终取代了理性的位置,从而使理性完全变成了“工具理性”。这样,现代性批判的自我理解受到了极大限制,理性作用的无限膨胀使时代陷入困境之中。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从解构的角度对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展开批判,他们要一并解构的是西方一贯以来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在海德格尔看来,柏拉图和柏拉图主义的过错在于,他们在建立本体论时,遗忘了本体论前理解的意义背景,也就是遗忘了“存在”。维特根斯坦则看到,唯心主义传统放弃了语言实践的语境而获得了其基本概念,但是,语言意义的生成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只有在这个语言实践的语境当中,这些基本概念才能找到它们的位置并发挥功能。无论海德格尔还是维特根斯坦,都把自己的哲学思考建立在对“理性”质疑的视点上,他们试图在理性的背后寻找理性的他者,使历史恢复为存在的历史或语言的历史。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的学说为后现代理论家指引了一条背离理性的途径,福柯强调碎片、断裂,德里达对“延异”、“踪迹”的发现,利奥塔对宏大叙事的消解,都是把现代性得以存身的理性原则当成了他们批判的对象,当成了他们理论的突破口。

当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对现代性的理性绝对化倾向进行大肆讨伐时,在1981年的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发表了一篇题为《现代性:一项未完成的规划》的文章来为现代性辩护。在这篇文章中,哈贝马斯对德里达、福柯等人对现代性的批判作了坚决的反击,并指出各种后现代理论都带有非理性主义和反启蒙理论的意识形态色彩,“现代性”的历史任务并没有终结,现代性理论建设仍然是一项未完成的规划。哈贝马斯提出以“交往理性”作为现代性重建的批判武器。哈贝马斯认为,理性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基础,在各种文化语境中,“任何一个生活世界都用一种共同的文化知识、社会化模式、价值和规范来装饰它的成员”哈贝马斯:《现代性的概念》,《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页。,在进行交流的个体之间,“相互承认的交往自由和交往义务是一些对称的关系”,“第一人称视角与第二人称视角可以相互转化和相互补充”哈贝马斯:《现代性的概念》,《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致力于对现代性的反思和对时代困境的拯救,代表了西方现代性思想的最新成就,对我们今天理解中国的现代化和现代性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今天反思中国的现代化历程,重审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问题,本身就是一次“现代”性的事件,是对中国现代化和文学现代性未曾完成的事业的补充叙述。

波德莱尔与“现代性”

要深入地理解文学现代性的话语蕴涵,我们不能不把目光聚集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就是法国文学家波德莱尔。波德莱尔是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最后一缕夕阳,同时,因为他的《恶之花》开辟出的“以丑为美”这令人震惊的文学天地,波德莱尔也成了西方现代主义的新生的曙光。除文学创作之外,波德莱尔还写下了大量的文艺美学论文,在这些文章里,“现代性”并非是一个主打词汇,然而,或许因为波德莱尔在西方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或许因为他给予了“现代性”一词以前所未有的意义指涉,“现代性”显然又成了理解波德莱尔乃至整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关键词,成了我们理解审美现代性基本意义的重要站点。

1863年11月,法国《费加罗报》分3期连载了波德莱尔的美学论文《现代生活的画家》,在这篇美学论文里,波德莱尔通过论述法国画家贡斯当丹·居伊(Constantin Guys)的绘画创作,第一次使用了“现代性”这个语汇。波德莱尔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他寻找我们可以称为现代性的那种东西,因为再没有更好的词来表达我们现在谈的这个观念。对他来说,问题在于从流行的东西中提取它可能包含着的在历史中富有诗意的东西,从过渡中抽出永恒……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这种过渡的、短暂的,其变化如此频繁的成分,你们没有权利蔑视和忽略。如果取消它,你们势必要跌入一种抽象的、不可确定的美的虚无之中,这种美就像原罪之前的惟一的女人的那种美一样。……一句话,为了使任何现代性都值得变成古典性,必须把人类生活无意间置于其中的神秘美提炼出来。波德莱尔:《现代生活的画家》,《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4~425页。

在波德莱尔之前,“现代性”与文学艺术之间的关系是没有被挑明的,即使人们谈论文学的“现代性”,大都是借用这一语词在哲学和社会学上的意义来观照文学的。然而,自从波德莱尔在此处提出“现代性”起,对文学现代性的理解才有了新的说法。

波德莱尔提出的“现代性”观念,有着和社会现代性理论迥然不同的意义指向。如果说,社会现代性理论强调了进步的、直线向前的时间意识的话,波德莱尔的“现代性”则强调了文学艺术中的时间悖论,一切富有现代性的作品都是既反映了过渡、短暂、偶然的现实,又蕴含着永恒和不变,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性和古典性是交织在一起的。波德莱尔并没有给现代时期以特有的权利,相反,他认为,古代时期的艺术家也有着现代性,“每个古代的画家都有一种现代性,古代留下来的大部分美丽的肖像都穿着当时的衣服。他们是完全协调的,因为服装、发饰、举止、目光和微笑(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仪态、眼神和微笑)构成了全部生命力的整体”波德莱尔:《现代生活的画家》,《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4~425页。。这样,“现代性”作为现代人身份特征的不言自明性被消解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历史和时代的超越感,从而使艺术从固有的现代性观念中解放出来,重新回归自己的本位。对艺术家来说,任何时代都存在现代性,只要抓住它,才既抓住了短暂和偶然,又抓住了永恒和不变。这样,在不经意之间,波德莱尔用美学的手拍开了哲学的门,赋予“现代性”一词新的文化意蕴,“波德莱尔解除了(至少从表面上看)艺术现代性(虽然它是发展变化的,但它的本质总是一样的,因为每个时代都少不了它的存在)与历史现代性(它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种新变化,不属于以前的任何一个时期)之间的统一关系。这样说来,波德莱尔就将现代性这个概念一分为二:不管我们是否愿意,从今往后应该对两种现代性加以区分:一是‘波德莱尔’的现代性(它属于审美定义的范畴,涉及美学思考的范围),二是普遍意义的现代性(历史的、社会学的、哲学的等等)”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页。。

波德莱尔的“现代性”观念还从另一个角度对文学艺术的“传统”作了新的诠释。过去的一些文学艺术之所以流传下来,成为了我们今天的传统,就因为有“现代性”,“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仪态、眼神和微笑”,高明的艺术家捕捉到了它,才捕捉到了能够使艺术得以永恒的真谛。现代的文学艺术作品都将在时光的流逝中走入历史,能否成为古典的,成为未来的传统,就应该注重把握这种“现代性”,“把人类生活无意间置于其中的神秘美提炼出来”。并且,过去的艺术和现在的艺术都可能变成未来的传统,它们因为各自都具有现代性而成为古典,又因彼此的不同而共同存在于传统之中。

由此看来,波德莱尔的“现代性”观念与哲学和社会学领域所阐述的现代性理论存在很大的差异,尽管二者之间的差别是极为明显的,但波德莱尔在自己的文章中并没有明确指出他的“现代性”观念与当时流行的现代性理论之间有着怎样的意义关系。意味深长的事情发生在波德莱尔之后,当卡林内斯库阐释“两种现代性”的概念所指时,不是根据波德莱尔对“现代性”观念的理论表述,而是根据提出了审美“现代性”观念的波德莱尔本人的文学创作。我们知道,作为一个“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本雅明语),波德莱尔与他的时代总是格格不入,“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一种忤逆的不恭不敬的立场”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40页。,他的经典之作《恶之花》《巴黎的忧郁》等,借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游手好闲者、流氓阿飞、纨绔子弟以及拾垃圾者的生活,表现了“对资产阶级现代性的公开拒斥,以及它强烈的否定激情”。这样,卡林内斯库机敏地发现了这个秘密:波德莱尔的创作,就是对他提出的审美“现代性”观念的文学注脚。经卡林内斯库的一番阐释,审美现代性,也就成了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特征的理论概括。当国内学术界谈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时,大多直接借用了卡林内斯库的观点,恰恰忽略了波德莱尔本人对现代性的阐释。殊不知,波德莱尔对审美现代性的阐述,对我们准确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来说,也是极有意义的。从波德莱尔对审美现代性的阐述看来,现代性是一个开放的概念系统,只要作家的文学言说与人的生存、与时代的发展产生了密切关联,文学艺术作品描画了人的生存境遇,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脉搏,这些文学艺术作品都可能具有现代性。而卡林内斯库根据波德莱尔所归纳出的审美现代性,只是波德莱尔现代性概念中的一种表现形态。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代性

不管是哲学和社会学层面所解释的“现代性”,还是文学审美层面上的“现代性”定义,都对我们今天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有着极大的助益。由于中国现代历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中国现代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就面对着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从而表现出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迥然有异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在中国现代文学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中,既包含了世俗现代性的成分,又包含了审美现代性的成分;既不是纯粹世俗现代性的反映,又不是纯粹审美现代性的表达,从而显得斑驳陆离、繁复多样。中国现代文学的复杂性,对西方现代性理论提出了新的考验,就是说,任何一种现代性理论都无法覆盖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实际,而每一种现代性的理论又可能从某个角度照亮现代文学的一部分真实内容。在考察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关系的问题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既然中国现代文学是世俗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交汇着的奇花异果,那么我们应该从这两个视角上来分别加以审视。

同类推荐
  • 十年救赎生命如花

    十年救赎生命如花

    14岁时,她不幸患上一种被称作“不死的癌症”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被迫辍学,瘫痪在床。18岁时,为了不连累家人,她选择割腕自杀,但死神没有收留她。经历了死亡之后,面对年轻又黑暗的人生,她暗暗发誓要打破重重枷锁,要用自己残疾的身躯寻找一片自由的天空。他通过网络求职就业,自食其力,帮家里还债,供妹妹上学,筹集医疗费,还帮助病友,和他们亲如一家……她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本书讲述了一个重残女孩自我救赎的心灵历程,她用十年的时间使自己的生命达到了另一个高度。
  •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卷)》主要收录了余光中的算命瞎子、舟子的悲歌、昨夜你对我一笑、祈祷、珍妮的辫子、新月和孤星、西螺大桥、招魂的短笛、新大陆之晨、呼吸的需要、我之固体化、我的年轮等诗歌。
  • 无忧树

    无忧树

    在无情的自然规律面前,它与衰老抗争着,顽强地行进着愈来愈少的生命的旅途。虽然失去的总在失去着,却如一块石头失去许多而最后成为一尊雕像一样。历史老人的雕刀,使它愈是变得凝重、生动、练达,去完成它最圆满的一座墓碑。
  • 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

    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

    “文革”结束以后,中国文学结束了一体化的文学时代而走向了多元发展,作家的文化立场与价值取向迅速分化,小说的叙事艺术产生了革命性变化。本书立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主要探讨“文革”后中国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间的复杂纠结联系,即作家的不同文化立场如何决定了他们的不同审美选择与叙事艺术,其叙事艺术又以何种方式、并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文化立场的表达。通过对中国当代不同作家创作群体和代表性作家的研究,本书勾勒出了“文革”后中国文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理清了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的整体形貌与个体差异,并就有争议的当代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进行了及时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探讨。
  • 歌者在桥头

    歌者在桥头

    收录了著名作家梁晓声近两三年创作的散文随笔60余篇。被文坛定格为正义维护者和民众代言人的梁晓声,其散文随笔里无不充盈着一种理想的精神,道德的力量和批判的锋芒。这部新作的许多篇章,都从良知与美善出发,无情抨击和辛辣讽刺了社会转型期凭着背景关系、职务、权力等等,谋私暴富或为富不仁的"新贵们",既斥责了他们聚敛钱财的不择手段,也揭露了他们精神生活的苍白低下:相反,对那些终日为生计而奔波、而操劳,但活的有尊严、有追求的普通劳动者,那些身处底层但终不失仁义与质朴的沉默的大多数,却给予了深切的关爱与热情的礼赞。所表现出来的是梁晓声的悲悯情怀,批判精神,忧患意识和人生思考……
热门推荐
  • 凤凰长歌

    凤凰长歌

    她是天琢的美玉,却被命运枷锁,不惜借药毁身,红妆做蓝颜。他是天生的王者,却被流放北关,幸而上天惜才,生死出神将。他们是注定的凤凰,生与死,荣与共,不离不弃……
  • 少年终有成雄日

    少年终有成雄日

    我出生在一个二线城市,那时候我十八岁,读高二。我在学校有个青梅竹马的女朋友小依,因为我们都已经成年,所以父母都许可了我们的交往,等时候到了我们就结婚。没想到小依居然被一个天杀的富二代奸杀了!而且他利用他家的权势一手遮天,不仅逍遥法外,还设计车祸撞死了我父母,让我家破人亡……当我带着仇恨踏入社会时,我迷茫了。这个社会上究竟什么最重要?友情爱情亲情?我只知道我要血债血偿!
  • 秦宇奇异录

    秦宇奇异录

    世上一切东西都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另一面的世界,有很多未知,本文纯属虚构,写的不是很好请大家海涵
  • 宫锦

    宫锦

    宫锦到地红,霜心与头白!十三岁,尤澜族惨灭,她身负血海深仇,被迫入宫,经历残酷生死;十四岁,她假扮太监,青灯古佛,孤月凝眉;十八岁她成为龙锦卫中出色的一代女间,在血雨纷飞里,以年华逐锦,书爱恨情仇;一个人要怎样抉择对与错,善与恶,回眸处,几分离乱,几分痴梦,叹尘路苍茫身如水,满眼烟花似旧年!********************************丝丝的新书依然是架空历史类故事,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的书友们,也希望你们继续支持丝丝的新书,求点击、收藏、推荐~!4月的季度PK求票中!按下PK投票键,支持你们的承欢吧!
  • 翀情岁月

    翀情岁月

    初见动心,再见时,因为错误的决定使他无法有借口靠近她,辗转在几人中的爱情,谁才是她的命中注定?没有办法伤害每一个,更没办法爱每一个。摘选:偶尔严应繁会上来赶我去吃饭,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会偷偷藏起我的鸡蛋三明治和鲜牛奶,这样饥饿的肚子就不允许我不去食堂。然而如意和李珂这几个月都很忙的样子,很少出现四人吃饭的时候,反倒我成了小团体里的常客。
  • 娇妻太诱人

    娇妻太诱人

    她和他结婚四年,可这四年里,他除了疯狂的那一夜,再也没有出现;她苦守着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等到她最终想要放弃的时候,他却突然出现!他步步紧逼,直到她无路可退,“我宁愿毁了你,也不会让别人拥有你!”
  • 北征

    北征

    以金灭北宋为背景,讲述主人公的内心情感故事,内容纯属瞎掰。
  • 新增才子九云记

    新增才子九云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傲三界

    剑傲三界

    剑,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是兵器中的王者。宿命,一切早已被注定,人力无法抗拒。当剑与宿命交织在一起,由凡人步入修真界的刘云川是否有逆天改命的能力?究竟是人定胜天,还是天意不可违?
  • 枭雄笔记

    枭雄笔记

    唐悠上大学,受孔爷所托,帮他管理一间酒吧。由此,跟多个势力的接壤点逐一出现。作为南都这一代最出色的新星。唐悠又如何在SH掀起新一轮的风雨。而曾经救下的女孩,竟像琼瑶剧般,意外在几年后相见。种种的种种,在唐悠身边轮番上演。但从始至终,唐某人都没忘记自己的人生,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PS:娱乐小说,娱乐就好,娱乐之余,心情舒畅者,稍微鼓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