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70100000005

第5章 步兵的作用(5)

英格兰1296年对苏格兰的侵略没有遭到什么反抗,但爱德华国王却撤兵去与法国人交战。此时,一名苏格兰的小贵族威廉·华莱士被推选为苏格兰王国的护卫者。他征募军队,在斯特林桥(1297年)击败了残余的英格兰军队。这场战争的胜利主要是通过伏击这种有效的方式,华莱士首先诱使过于自信的英格兰骑兵进入一条狭长的堤道,然后以事先部署好的长枪兵向其发动排山倒海似的攻击。苏格兰人在战术上的局限性在1298年的福尔柯克战役中已暴露无遗。苏格兰人的阵形有着五百年前的皮克特人军阵的影子:大量的长枪兵配合一些剑客和盾牌手,其他人手持着战斧和钩镰枪。

这些勇士大多都不穿戴盔甲,只有前排的长枪兵头戴小的圆盔,身着最廉价的铠甲,即被称为“无袖皮军衣”的一种软质紧身外衣。他们的骑兵也很弱。爱德华为这场战役召集了3000名重型骑兵和2万名步兵。他的骑兵先击败了苏格兰的骑兵,使得他的投掷部队———十字弓兵和弓箭兵能够对苏格兰难以移动的密集枪阵、盾形兵阵以及手持矛、斧的步兵进行射击。当苏格兰军队开始畏缩的时候,英格兰骑兵开始策马驱散他们。战争的结果是一场大屠杀。

苏格兰军队开始呈现出他们似乎没有办法与英格兰军队进行对抗。1302年,法军在康特莱被佛兰芒人打败,这致使苏格兰人无法获得外援,促使一些显赫的贵族如罗伯特·布鲁斯,归顺于英格兰人。1304年,爱德华占领了战略要地斯特林堡,他的苏格兰对手开始溃退。

罗伯特·布鲁斯由于在争夺王位时谋杀了他的对手,被判为有罪之人,无法投降,只好去进行游击战争。1307年,他在劳顿山建立了自己的权威(爱德华去世的那一年)。

罗伯特·布鲁斯通过突袭和占领英格兰孤立城堡的手段,使得英军精疲力竭。爱德华二世缺乏他父亲所拥有的军事才能。1310年他对苏格兰的入侵,因布鲁斯的逃避战略而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到了1314年,战局变得十分关键,因为苏格兰人围困了斯特林,英格兰国王有义务去解救这座城堡。

1314年3月,爱德华从威尔士、英格兰中部和北部地区,召集了2500名骑兵和2万多名步兵。但到了仲夏的时候,到他保证解救斯特林的截止日期,步兵的数量已大大减少。这一现象可以从其父亲先前的战役中得出推论,即步兵没有义务为军队长时间地服务,他们通常不能坚持到最后战役发生之时,甚至会分期离开军队,这对于现代军队是不可思议的。同时,这些士兵也可能是新兵。但毫无疑问,军队的核心是由优良的步兵所组成的,例如从威尔士招募的3000名士兵中,包括1000名弓箭手。总的来看,军队总共有1.2万名士兵,大约一半是弓箭兵,再加上2000多名重型骑兵,这还是一支令人生畏的部队。与之相反,罗伯特·布鲁斯只招募了很少量的重型骑兵,大约300名轻型骑兵及1万名步兵,步兵的类型已在前文描述过了。他们的弓箭兵的力量也相对不足,在面对着大批装备优良的英格兰士兵时,显得相当的无能为力。罗伯特国王怎样才能避免16年前福尔柯克大屠杀惨剧的重演呢?

罗伯特国王也不能承受让爱德华解救城堡所带来的后果,因为那样会严重破坏他的威信,并将战争的先机让给英格兰人。因此,他必须利用现有的兵力进行创造性的部署。地形因素是苏格兰人所拥有的一项巨大的优势,英格兰人从南面抵达斯特灵之前,必须先穿越一片湿地。这是一块“冲积平原”,土地泥泞不堪,其间交叉着数条小溪和无数的泥塘,唯一坚固的土地是连接福尔柯克和斯特林的罗马大道。大道在城镇往南4.8公里(3英里)的地方穿过班诺克本小河沟。道路的地势还受到两旁树林的限制。如果英格兰军队试图避免受到制约,那他们必须向右侧移动。但右侧的土地却受福斯河潮水的影响,极度湿软,但那里有一条很有战略意义的小路,被人称为“干燥的小道”,英格兰军队可以通过它包抄苏格兰军队侧翼的阵地。

第一天起初,英格兰人并不知道这条“干燥的小道”的存在,因为在6月23日,他们的军队已小心翼翼地通过罗马大道,从那里涉过班诺克本小河沟。罗伯特国王事先在此处挖了很多坑穴。这些坑穴半径长达0.3米(1英尺),齐膝深,里面插着木桩,外面用掩盖物遮蔽起来。自罗马时代以来,这种防守手段被称作“捕狼陷阱”,它对于骑兵来说是致命的。这些坑穴遍布于路旁“开阔地带的整个区域,只要是他认为的英格兰军队向城堡进军所必经的地方”。为了不受这些陷阱的影响,英格兰骑兵只得从河边的浅滩继续前行。最终,保洪木的亨利发现自己遇上了苏格兰国王,遂与之展开了决斗。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结果对英格兰人很不利。当亨利挺枪冲向罗伯特时,国王迅速躲避了亨利的攻击,随后他携着战斧,猛冲向亨利。同时,苏格兰的步兵迅速占据了防守的位置。国王的英勇举动大大激励了他们的士气。这些步兵在战争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英格兰的罗伯特·克利福德爵士,率领着300名骑兵穿过了小河,远离了众多陷阱的平地,试图接近斯特林堡。可投入战斗的苏格兰步兵,只有500多人,他们采用密集枪阵来阻止英格兰人的进军。战争胜负的机会是大大倾向于英格兰骑兵的,但是苏格兰士兵将长枪的铁尖连成了一排,使得英格兰骑兵无法接近。一些地位显赫的骑士试图在破枪阵时被杀。英格兰弓箭手此时还与主力部队在一起,远远地落在后面,没有弓箭手的援助,骑兵对于坚固的步兵方阵是无能为力的。苏格兰军队高昂的士气,毫无疑问是被罗伯特国王的英勇举动所激励的,并使得英格兰先头部队无法轻易取得他们的目标。当夜色降临的时候,爱德华国王和英格兰主力部队抵达了战场,但由于时间太晚,已经无法展开进一步的攻击。

这一夜对于双方军队都是十分困难的。在苏格兰人一边,罗伯特国王原先的战略一直是避免与英格兰军队展开会战,现在不得不决定是否在野外空地上冒险作战。英格兰军队兵力远远超过自己,士兵装备精良,长弓兵的武器相当致命,在福尔柯克就曾摧毁了华莱士的军队。显然,罗伯特国王必须赌上自加冕以来所获得的一切。如果他决定明天作战的话,代价很可能是整个苏格兰军队以及他的生命。

英格兰人的思维也相当混乱。他们在过去的日子里一直强行军,要在仲夏这一截止日期前赶到斯特林,现在却发现他们不得不在一片沼泽上安营扎寨。士兵和战马需要清洁的水源,因而,骑士只好穿过班诺克本河沟去寻找,同时,大量的步兵却位于河的另一侧。或许,英格兰军队试图围绕着苏格兰军队的左翼展开行动,但这却是英格兰军在夜间展开后正好取得的效果。关键的是,重型骑兵似乎与配合他们的步兵分开了。罗伯特通过替英格兰军队服务的苏格兰骑士———亚历山大·山顿爵士处获悉英格兰军队的混乱状况。这名骑士夜间来到苏格兰军的营地,告诉国王,英格兰军队现在疲劳、混乱,没有斗志而且缺乏指挥。获悉这一重要情报后,罗伯特国王作出了一个大胆的战略决定,他将在第二天第一道阳光出现的时候,向英格兰军队发动攻击。

第二天苏格兰夏季的黎明来得总是很早,因而,大约在凌晨3点后,苏格兰军队就开始向英格兰军队移动。英格兰军队分块驻扎在班诺克本河边不平的地面上。骑兵好像集聚在干燥的小道,即河沟的北边,同时,步兵主力驻扎在河沟的南部和东部,即沼泽湿地和巴尔奎德洛克冲积平地。

事实上,并不能确定战争到底主要发生在班诺克本河靠近斯特林堡的一边,还是远离城堡的一边。因为要是后一种情况的话,苏格兰的密集枪阵就需要渡过河,并在河的另一端重新布阵。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当事人的观点,即步兵竟然敢主动攻击全副武装的骑士和重型骑兵。

根据一名亲眼看到这场战争的英格兰爵士托马斯·格雷(他在第一天战争就被苏格兰人所俘虏)所描述的:

苏格兰军队分成几部分进行作战,在日出的时候,排成三个步兵方阵向树林进军。他们勇敢地向英格兰军队展开行动,他们的战马被套上了嚼子。在一声巨大的警报之后,英格兰人上马作战,因为这些骑兵并不适应徒步战斗,但苏格兰人仿效了佛兰芒步兵在康特莱击败强大法国骑兵的经验。苏格兰人连成数排,用其密集枪阵向英格兰纵队发动攻击,英格兰骑兵挤作一团,他们的战马被长枪刺穿,骑兵十分恐慌,无法抵挡苏格兰步兵的攻击。英格兰的后卫部队随即撤回到班诺克本的河沟上,一个接一个地摔在了地上。至于英格兰弓箭兵,莱纳科斯特编年史对其有所记录,他们“被推到战线的前列,与苏格兰弓箭手展开了战斗,每一方都有不少的战士被杀或者受了伤,但是英格兰的长弓兵迅速对苏格兰人进行了齐射”。

这一胜利似乎并不能对剩下的战斗起到任何作用。然而,巴尔伯的布鲁斯却断言,大量的英格兰弓箭兵在侧翼的射击能够扰乱敌军,因为“他们射速相当快,要是射击能够一直持续下去,他们会给苏格兰人带来相当大的麻烦”。其他一些资料指出,苏格兰人小规模的骑兵,350人的部队对英格兰长弓兵的冲锋,或许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消除了这一大威胁。

但关于战斗的主体,英格兰骑兵似乎还是在独自战斗,这使得苏格兰人重复了第一天的胜利。在此情形下,英格兰的骑兵无处可逃,最后纷纷被刺穿在河岸和沼泽地。苏格兰人的密集枪阵不断前行,有时成楔形方阵,无情地驱赶着面前的骑兵。另一民间传奇故事称,有些骑着马的男孩和驻营的人也跟在苏格兰军队的后面,这使英格兰人确信苏格兰的增援部队已经到了,从而促使更多的英格兰军队逃跑。苏格兰人如此紧逼英格兰军队,以致差点就俘获了爱德华国王。一些苏格兰士兵曾抓住了英王马匹上的饰品,但爱德华国王猛力挥舞着他的权杖,将他们赶跑。英王的马被杀了,替他扛盾的罗杰·诺斯伯夫也被拽倒在地,成了俘虏。国王能安全逃离多亏了彭布罗克郡的伯爵吉艾斯·德阿戎特,他护卫着国王向斯特林堡撤离。

随后,由于无法容忍逃跑所带来的耻辱,德阿戎特重新回到了战场,最终战死在那里。斯特林堡主人菲利普·莫布雷爵士拒绝爱德华国王进堡避难,他准确地预测到,战争的结果是城堡将落到苏格兰人手中,他将爱德华国王呈献给了苏格兰人,英国人不得不为国王支付了大量赎金。随着爱德华国王逃离这灾难性的战场,他的军队也随之瓦解。根据巴尔伯的布鲁斯所言,班诺克本河被英军的尸体堵塞了,胜利的苏格兰士兵穿过它的时候,甚至鞋都是干的。

这场战役的胜利为罗伯特·布鲁斯在位期间与英格兰军队的交战中确立了一种精神优势。他再也没有冒险与英格兰军队进行大规模的交战,但仍在1319年和1322年分别两次击败了英格兰军队。在后一场战争中,爱德华率军向爱丁堡进发,但罗伯特奉行焦土政策,并在英格兰军队抵达前提前撤退。因此,英格兰军队开始缺乏粮草,然后不得不退回南方。苏格兰骑兵紧随其后,并不时发动突袭。在北约克郡,苏格兰军队赶上了英格兰军队的后卫部队,在奥白兰的里沃勒修道院,罗伯特指挥他的骑兵下马战斗,向山上发动冲锋。英格兰军队毫无准备,又遭到了失败。爱德华又差点成为俘虏,此外还损失了大量个人财产。

除此之外,罗伯特大多会限制自己的突袭行为。在1327年,他羞辱了少年爱德华三世率领的英格兰大军。罗伯特避免与英格兰军队交战,坐视英格兰军队在恶劣气候下因后勤补给不足而自动崩溃。显然,罗伯特在临终时给儿子大卫的忠告是,避免在开阔地带与英格兰军队进行会战,要坚持小规模突袭的战术。

不幸的是,无论是年轻的王子还是他的护卫者都没有把这一忠告放在心上。恢复元气的英格兰军队在爱德华三世的率领下,最大限度发挥长弓兵和下马重型骑兵的配合效果,在14世纪30年代,连续击败了苏格兰军队。最终,1346年,在杜尔汉城外内维尔十字架下,苏格兰国王对北部国民军发动冲击未果,被英格兰人所俘虏。事实证明,只要“英格兰体系”存在着,苏格兰人就无法战胜它。

班诺克本战役证明,一支指挥得当的步兵军队,甚至能战胜同时期最好的骑兵。步兵在康特莱和班诺克本所获的成功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教训:骑士阶层并不能在战场上发挥他理应发挥的优越作用。事实上,他们不得不求助于他们的伙伴———徒步士兵,由令人生畏的长弓兵来恢复阵形。

百年战争期间战术的发展尽管英格兰军队在班诺克本遭受到明显的失败,但他们仍继续演进弓箭兵在战场中的运用。班诺克本的战果证明,如果敌人显得非常富有侵略性时,投掷部队很难与骑兵的冲击结合起来。因此,在14世纪,弓箭手往往与下马骑士配合作战。一系列战例显示了这一作战体系是如何完善的。最初的场景出现在1332年对苏格兰人的战争中。一位王位争夺者———爱德华·巴里奥率领数百名流亡者,在靠近佩思的地方登陆,在那里,他们遭到了一支更强大的苏格兰军队的攻击。爱德华的军队以一种传统的纵列进行防御,弓箭手在两端的侧翼,重型骑兵在军队的后方,并预留了一小队骑兵作为后备军。过于自信的苏格兰人徒步发动进攻,在凭着人数的优势取得初步成功后,他们发现自己陷入并淹没在一片箭海中。战争的结果是一场大屠杀。数千名苏格兰人阵亡,包括一些精英的贵族。

同类推荐
  • 基本异界法

    基本异界法

    当通向魔法世界的传送门屹立在古老而又焕发生机的大地上时,面对着不怀好意的未知和蒙昧无知的臣民,拿起钢铁和硝烟像个英雄般平定一切?还是用跨时代的智慧去创造未来?真正的智者不会去选择胡萝卜和大棒中的其中之一,而是会将它们一起狠狠抓紧!本书QQ群484530568
  • 苍蓝的水平线

    苍蓝的水平线

    一望无际的汪洋,苍蓝的水平线,让我们在拂晓印刻下属于我们的胜利吧!
  •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军事在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对此,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早就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云云,就是这种认识的概括与揭示。与之相联系,中国军事历史也有丰厚的积淀,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构成部分。
  • 烽火东南亚

    烽火东南亚

    “当时日本就像是一个半大小子,不知死活地向对面俄国大汉频频挑衅,最后大汉恼火了。一拳将毛小予揍到河里。”一个日本老兵,形象地对诺门罕战争做了这样一个比喻。英国首相丘吉尔接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沉没及远东舰队覆灭的战报后哀叹:这是对他“一生中最沉重和最痛苦的打击”。山下奉文反对停止攻击,更反对撤退,他认为疲劳的将士停止攻击后会更疲劳,甚至意志崩溃。他又一次下了狠毒的命令:“立即集中炮火轰击居民区。”“失败的阴影象瘟疫一样在英军中蔓延,而且撤退很快就变得无法控制,越来越多的装备落在日军手中。日本空军战机可以在英国机场补充英国燃油,再飞往英国的阵地上投掷英国炸弹。”
  • 帝九域

    帝九域

    五十年前,妖域大肆侵略扩长。魔,鬼,中原三域人民拼死抵抗,合众抗击妖族。五十年后,风云再起
热门推荐
  • 独跨巅峰

    独跨巅峰

    主角冷天辰,重生到灵幻大陆,国家被灭,亲人被杀,靠自己努力走上世界巅峰,得到丹神(秦昊)的传承,“哈哈,和我比药,老子拿丹药砸死你”.....
  • 乾坤巷369号

    乾坤巷369号

    刚做鬼就被绑架,遇到一个有特殊癖好的老板就算了,腹黑的三尾鬼猫也来凑热闹,被迫成为囹圄的小工,完全是压榨劳动力啊!但是我是个敬业的魂,就算满满的负能量,大鬼小人上门来的时候,我也会笑脸相迎,但是,老板,你的手就不能消停点吗!!!
  • 静待云开

    静待云开

    你陪我走过的岁月叫青春,以友谊的名义去爱。有如所有的暗恋,你的岁月里的种种都是爱过我的痕迹,而我却浑然不觉。我们兜兜转转,其实,有一刻,我是恨你的。哪怕勇敢那么一点,只一点儿。我们之间的词,会不会就不是“错过”?现在,我会一直在这里。等待那,在云开时,最美的天空。
  • 远古迷情:砸个野人当老公

    远古迷情:砸个野人当老公

    穿越到原始深林,被野人捡了野人很好,包吃包喝包住,然而作为代价,她要陪吃陪喝陪睡!于是见面的第一天,野人就毫不客气的撕了她的衣服,分开她的双腿。作为报复,她将野人收集的皮毛割成一块块,将他抓来的兔子地鼠放生,生火差点烧了整个山洞。然而野人只是摸摸她的小脑袋,眼神温柔,似乎在说,宝贝,别闹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学生的人格维度与心理健康研究

    大学生的人格维度与心理健康研究

    作者在广泛参考国内外及港澳台专家关于心理健康标准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开放式问卷,大量搜集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的看法,据此制定出评判大学生人格特征的词汇表,让大学生自己作评价,最后作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出心理健康大学生的人格维度。另外,作者在深入研究心理健康大学生人格维度的基础上,还系统而详细地探讨了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大学生的孤独感与恋爱、大学生的焦虑与社会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生社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校园流行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价值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网上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朋辈心理咨询、大学生与强迫症、大学生与职业认同等问题。
  • 光——飞蛾扑火

    光——飞蛾扑火

    每个人生来都带着光,无论你会照亮世界,照亮他人,照亮自己还是微弱的连自己都无法照亮,无论你是可悲的挣扎,可笑的蹉跎,可怕的错过还是拼命的拥抱,用力的张扬,不顾一切的寻找,我们都有一束光,穷尽一生,只为找到它。我们都是飞蛾,又何惧扑火。留不住时光,抵不过怅惘。
  • 国际艺术品贸易

    国际艺术品贸易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深化加速了艺术品的跨国流通,艺术品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艺术品市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欧美等国掀起的艺术品投资潮,促进了对艺术品贸易中法律问题的研究。本书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及实证分析的方法,绕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和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问题,诸如进出口的法律规制、所有权问题、艺术品评估鉴定中的法律问题及国际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冲突与协调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一个国际艺术品贸易法律制度的研究框架。
  • 都市异能高手

    都市异能高手

    一世孤苦,心冰坚筑,再世为人,愿为自己的亲人、朋友,不顾一切,人,不要到失去后才后悔。
  • 城楼夜雨

    城楼夜雨

    吾心至吾道,吾行至吾道。醉酒当歌人生几何?得一知己死亦何妨?边写便构思,写的跑题了,写成都市的了。
  • 末日之世界战线

    末日之世界战线

    2061年未知的外星怪物降临地球,侵染了大部分地球圈的生物,异变出无数外星异兽。人类文明遭到巨大破坏,无数先进国家灭亡。残存下来的人类组成人类联盟龟缩一隅。在这末日的战场上,所有人类团结成统一战线,驾驶着巨型的人型战斗装甲和战斗要塞,向外星怪物发出了最后的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