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71100000019

第19章 第四编品读杨广(4)

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杨广首征高丽。唐代研究学者岑仲勉先生认为杨广征高丽是“师出无名,无非好大喜功的思想在作怪。……此一战役应列为侵略性战争”。但当时杨广征伐高丽时称“高丽本为箕子(商纣王叔父)所封之地,今又不遵臣礼”,据现在考古发现公元前1056年左右,中国的周武王姬发灭亡了商朝,将朝鲜分封给了商朝的一个王族箕子,建立了朝鲜半岛上第一个政权。这个政权延续了800多年。公元前3世纪中叶,中国北方一个诸侯国——燕国的将领卫满率军灭亡了“箕子朝鲜”,建立了“卫满朝鲜”。随着对隋朝的研究,现在许多学者渐渐脱离了唐人对杨广评价的印象,认为辽河流域原属中国领土。所以,当隋朝统一中国之后,势必要领土主权,这才是隋伐高丽最根本的原因。不管是何原因,就当时杨广的动员情况来看,各地百姓都纷纷有组织或自发地聚集到幽燕地区。当时驿路山冈之上,遍行装甲武士。可见这次远征高丽是深得民心的。《辽阳文史资料》中记载大军到了辽河后,造浮桥三道,大战于东岸,高丽兵大败,退入辽东城(即襄平城)固守。杨广一面围城,一面安抚辽东人民,建置郡县,以为统治。这时,另有一支大军会师鸭绿江西岸,进逼平壤。但战斗不力,丧师30万,败回辽阳。因此,杨广于7月25日撤辽阳之围,引军归还,并以所收复之地,置辽东郡。实力强大的隋朝竟然败给了一个高丽小国,杨广会善罢甘休吗?第一次征高丽的失败给杨广的自尊心很大的打击,以至于“帝自八年以后,每夜眠恒惊悸,云有贼,令数妇人摇抚,乃得眠”,有些历史学家认为杨广之所以惊恐到需要妇人摇抚才能得眠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爆发的农民起义,但实际上大业七、八年间的农民起义尚处于初级阶段,影响规模都还不大,对于拥有精壮兵力和武功战略的杨广来说,平定农民起义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如前文所说,杨广是上天的宠儿,他文治武功无所不能,且颇有长远的历史眼光,同时做事雷厉风行,年纪轻轻就能统一全国,然后又成了九五至尊,为天下人之首,自然心中是非常自负的。征高丽的失败,让这个常胜将军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儿。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杨广二征高丽。他渡过辽河,挥军直下辽东城,利用飞楼撞、云梯、地道等一切工具和办法,四面俱进,昼夜不息。但就在隋军取得战争主动权,一切设施妥当,正待攻城之时,隋朝礼部尚书杨玄感以李密为谋主,聚众造反,“进逼东都洛阳,屯军上春门,隋朝达官子弟多附之”。杨广闻报,十分惊恐只得放弃攻打高丽,火速回师平定了杨玄感的叛乱。杨玄感的这次叛乱,虽然很快被平定,但隋朝的国内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毫无疑问,杨广开始大刀阔斧的建东都修运河已经积蓄了不少民怨,到了第一次征高丽时,他又征调“民伕二百万,以运送衣甲、粮食等。造海船的民工日夜站在水中,皮肤溃烂,腰以下生蛆,死者甚众”,在这次出征之前,就爆发了长白山农民起义,甚至山东、河北广大地区的人民纷起响应,起义军“多者十余万,少者数万人”攻郡县,杀长吏,不过当时的农民起义杨广并没有放在心上,心中只为征服高丽而焦躁。到了第二次征讨高丽失利后,隋朝国内的农民起义已是风起云涌,且两次征讨高丽已经使得隋国内的社会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以至于使得大业前期还繁荣富庶的隋朝出现“农村极度缺乏劳力和耕畜,大量土地荒芜,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难以生活下去”的悲惨景象。但是这些并没有动摇杨广征伐高丽的决心,到了大业十年(公元614年),他不顾国内危机四伏,再次亲征高丽。沿途已有大批士卒逃亡。不过此次隋军获得胜利,在平壤附近,隋朝的水军打败了高丽军队。高丽王高元大为恐惧,遣使请降。杨广见国内农民起义烽烟四起,无心再战,班师回朝。三征高丽,终于架空了隋朝,让大隋火速走向灭亡。不可否认,杨广是一个拥有文才武略的大气帝王,但是也正因为如此造成了他刚愎自用的性格。他认为“有德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在“德”和“功”之间,他选择了“功”,终于因用民过重,急功近利而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6.秃爪雄狮

李家的二公子李世民和杨家二公子杨广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太相似了,然而在后世史家笔下,一个是暴君,一个是明君。功与过,孰能分清?由唐朝人写下的《隋史》对杨广的评价真的是客观的吗?为何只有三子二女,始终眷恋他的正妻萧后的杨广却成了世人口中最荒淫的皇帝呢?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杨广看着山河破碎,心灰意冷,干脆从东都洛阳迁到了江都,命王世充挑选江淮民间美女充实后宫,每日以酒色取乐,麻痹自己。正如吕思勉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说“炀帝见中原已乱,无心北归,滞留江都”,此时的杨广是一个崩溃了的杨广,他要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已经损失殆尽,迁到江都是逃避,沉醉酒色也是逃避。“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杨广的这句诗该是他当时心情的最好写照。那时的他如同一头被磨秃了利爪的雄狮,黯然地呆在自己的宫殿中等待死亡的来临。江都是他霸业的兴起之地,在江都当扬州总管的日子是他青年时期最快活的日子,那时候他逸兴飞扬,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前景一片光明,而现在的他是临当西落的太阳。杨广是个活得很清醒的皇帝,到了此时,他早已知道迎接自己的会是什么,所以他才会引镜自照,对萧皇后说:“好头颈,谁当斫之!”末日已经到来,乾坤也无法扭转,时至今日,除了得过且过,除了金樽美酒,长袖美人,还有什么呢?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江都粮尽,杨广的随从卫士是关中人,谋划逃归故里。将军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宇文士及以及司马德勘、赵行枢、裴虔通等煽动隋军卫士发动政变,攻入宫中。那时的杨广面对这些昔日的臣子,心中五味杂陈,他问:“我犯了什么罪?”叛官们历数他的罪恶,杨广说:“我实在是对不起百姓,但是却没有对不起你们,你们跟随我享尽荣华富贵,却为何要对我这样?”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当叛官要杀死他时,杨广依旧保持着帝王的尊严,他说:“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怎能用刀杀,取毒酒来。”叛官们不许,杨广便解下巾带给叛官,然后被士兵拥入内室缢死。杨广死时五十岁,在位十三年。唐李渊登基后,为了表明隋唐革命是顺天应人,刻意强调杨广的恶政,他亲自以在朝天子的口吻赐杨广谥号为“炀”,这个谥号代表着“好内远礼,逆天虐民,去礼远众”,从此,杨广一代暴君,一代昏君的形象就初步确立了。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魏征编写《隋书》,对杨广的评价是“淫荒无度,法令滋章,教绝四维,刑参五虐,锄诛骨肉,屠剿忠良,受赏者莫见其功,为戮者不知其罪。……自肇有书契以迄于兹,宇宙崩离,生灵涂炭,丧身灭国,未有若期之盛也?”严厉之余,不免让人多想,说荒淫无度,杨广一生只有3个儿子2个女儿,且始终眷恋他的正妻萧后,没有人能取代她皇后的地位,而一代名君唐太宗却有14个儿子,21个女儿。历史上说杨广荒淫的有一点就是他宠幸了自己父亲的妃子宣华夫人,但是唐太宗也曾强娶弟媳为妻。说他造成生灵涂炭,李世民生前最后几年,也曾因为三征高丽搞得民穷国疲。李家的这个二公子跟杨家二公子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太相似了,后世史家笔下,一个是暴君,一个是明君,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是因为杨广作为亡国之君,被传统儒家史观评价得很低,二是因为杨广为了建立卓越功勋确实未多为百姓考虑,大损民力,第三个原因却是《隋史》是唐朝人所写,《唐史》也是唐朝人所写,因此这些史家的评述多带了主观思想,已经变得不客观了。有了史家评述为先,后代的文人开始对杨广此人大加演绎,增添其残暴荒淫的故事,比如《隋唐嘉话》《朝野佥载》《大业拾遗记》《开河记》《海山记》《隋史遗文》,等等,至于《迷楼记》《隋炀帝艳史》《醒世恒言第二十四卷隋炀帝逸游召谴》等书更是淫秽不堪,色情耸动,遂使杨广成为俚巷俗人心中最熟悉的淫乱帝王。更有后世学者以野史当正史,毫不加考究,全盘照抄,让杨广的荒唐形象更加确定化。到了现代,严厉批评隋炀帝的两个最主要原因,一是他弑父杀兄,人伦丧尽;二是他穷兵黩武,远征高丽。对于前一个说法,至今未找出确实的史料来加以证明,《隋书》应是开历代写隋代历史之先河,但是其中并未提及杨广弑父,司马光《资治通鉴》也仅记“俄尔上崩,故中外颇有疑论”,并未作充分肯定之结论。至于第二点,也应具体分析。隋炀帝初年全国有一百九十郡,一千二百五十五县,在籍户八百九十万余,人口四千六百余万,隋朝的国力达到极盛,要远征高丽是有充分条件的,从这一点来看杨广很有能力,并非一个绝对的残暴之君。

统观隋炀帝杨广的一生,他少年时风流俊朗,文采出众,19岁平陈,统一全国,随后治理江南,收归民心,可算得上是文才武略皆备,颇有帝王材质。而后继任大统,将隋朝治理得民富兵强,四海咸服,被尊称为“圣人可汗”,可谓原来是千古帝王的绝佳人选。只可惜后来三征高丽,弄得国力衰败,只能醉酒美色,麻痹自己。杨广一世英名,终毁在连年征战之上。

隋亡解读

学者黄冬云在最近的研究中认为隋二世而亡,与文、炀二帝的军事改革关系密切。“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但由于隋炀帝的为所欲为使其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弊端却暴露无遗。废地方总管府制、降府兵将帅名位、分十二府和兵部之权、内重外轻的兵力部署等举措虽能使军权高度集中,但在实施中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冲突,亦为政权的巩固留下了隐患,最终导致隋政权土崩瓦解,隋朝最终直接灭亡于军阀兵变。隋朝是一个国计富足的朝代,钱穆称:“隋室虽然短暂,然其国计之富足,每令治史者所盛赞。自汉以来,丁口之蕃息,仓廪府库之盛,莫如隋。”但是,杨广每年远出巡游,从行的有大批士兵、官吏和宫女,大业三年有一次竟达到五十万人。沿途郡县长官要负责整修道路,还要供应最精美的食品。为了杨广的挥霍,很多郡县官吏强迫农民预交几年的赋税。错误的经济政策是加速隋灭亡的又一因素,隋唐史专家岑仲勉先生认为:“隋亡以经济崩溃,农民起义为主因。”魏承思等也认为:“隋王朝的经济政策,只是一味追求增加财政收入,而不顾封建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使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化。”史载唐太宗曾问魏征,为什么杨广仅仅动用了全国一半左右的人力和财力去经营辽东就导致民怨沸腾,而大禹竭尽九州之财、力治天下山川,前后达十年之久,竟没有遭致反对和抱怨?魏征的回答是,大禹与杨广的差别在于“与民同利,故天下虽竭而民不怨”。杨广修建了各项巨大工程,发动了对高丽的三次战争,使“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于财”。所以说,杨广兴办的每一项工程,包括营东都、开运河、修长城、巡行等,表面上看对国家有利,但实际后果却是不顾民众死活的暴政。作为帝王,过于看重自己的功业,而忽略了其统治下的生存状态,这是有才无德者成为暴君的一条途径。在这种情况下,越是主观上想成为圣君的人,越是具备大英雄资质的人,就越能搅动天下,造成灾难性的后果。隋炀帝杨广就是这样一种帝王,想干好事、干大事,成圣王之业,但干好事的心太大,结果走向了反面,成了亡国之君。

杨广大事记

公元569年

⊙隋文帝杨坚次子杨广生,小名阿摐,又名杨英。

公元589年

⊙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进攻陈朝,完成了统一。

公元590年

⊙杨广奉命到江南任扬州总管,并平定了江南高智慧的叛乱。

公元600年

⊙十月,隋文帝废太子杨勇。

⊙十一月,立晋王杨广为太子。

公元603年

⊙游江都。

⊙杨广下令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长约1000千米的“永济渠”。

公元604年

⊙六月,隋文帝杨坚驾崩。

⊙七月,杨广在仁寿宫登基为帝,改元大业。

公元605年

⊙杨广营造东京洛阳,月役丁二百万。

⊙征发河南,淮北丁男百余万开凿通济渠,死亡殆半。

⊙隋将韦云起率突厥兵大败契丹。

公元607年

⊙七月,杨广征发丁男百余万修筑长城,二旬而罢,丁男死伤过半。

⊙八月,杨广率甲士50余万,马10万匹北巡。至榆林,启民可汗率诸部落酋长等三千五百人来朝。

公元608年

⊙杨广再次征发河南丁男百余万修筑渠道,死伤二十余万。

⊙到五原,出长城巡行到塞外。

公元609年

⊙杨广亲率大军从京都长安(今西安)到甘肃陇西巡视,然后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

⊙十月,杨广下诏各地,征集四方艺人至东都。

公元610年

⊙再游江都。

⊙东都发生弥勒教徒起义,旋即被镇压。

⊙杨广下令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当时的对外贸易港)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对邗沟进行了改造。

⊙十二月,南方朱崖爆发了农民起义。

公元611年

⊙西突厥处罗可汗入朝隋。

⊙杨广第一次东征高丽。

⊙二月,杨广亲率大军过辽水,围攻辽宽城,遭到了高丽的顽强抵抗。

⊙五月,统率九军共三十五万五千人进攻平壤的宇文述兵败,生还辽东者只有两千七百人。

⊙六月,在连续进攻无望的情况下,杨广开始准备撤军回国。

⊙七月,杨广下诏撤兵回国。

公元613年

⊙二月,杨广开始第二次东征高丽,隋军云集涿郡。

⊙四月,杨广再次亲率大军过辽水,围攻辽宽城。

⊙六月,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攻打东都。

⊙六月十四日,杨广得知消息后退兵。

⊙八月,杨玄感败亡。

公元614年

⊙二月,杨广发动了第三次东征高丽的战争。

⊙七月,高丽得知杨广再次来攻打,在无力进行战争的情况下,高丽遣使请降,并办送隋降将斛斯政。杨广趁势收兵。

公元615年

⊙八月,杨广北巡至雁门,东突厥始毕可汗(启民可汗之子)趁机发兵围广于雁门,企图称霸。杨广在宠臣宇文述父子建议下,下诏勤王。

⊙九月,杨广还东都。

公元616年

⊙杨广令秦王杨谅北征突厥以解决其后顾之忧。隋胜,杨广为表秦王之功赐大同之地予杨谅。

⊙三游江都。

公元617年

⊙三月,杨广下诏兴建丹阳宫,准备渡江南下。

公元618年

⊙三月,宇文述父子鼓动军队发生叛变,杀杨广于江都。

同类推荐
  • 风孰与高-于谦传

    风孰与高-于谦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明代文学家于谦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1976年,注定是新中国历史上不寻常的一年。有谁为彷徨的人民作主,有谁为受难的知识分子大声疾呼?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果断行动,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被软禁的邓小平得以恢复工作。在党和国家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形下,邓小平带领因经历十年动乱而不知何往的中国和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两个凡是”的重重阻力,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恢复高考,让知青回城,改变一代年轻人的命运;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中美建交,中英谈判,提出“一国两制”理论……1976—1984,他改变了一代年轻人的命运、改变了几代知识分子的境遇,改变了此后数代人的生活。
  • 静静的山

    静静的山

    她是被誉为:“高山雪莲”的奇女子,登顶过7座8000米雪山,足迹到地球三极。她曾遭遇雪崩,经历12级风,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她出生在一个小山村,却是上市公司“探路者”的联合创始人。登山、创业之外,她更热衷于环保并从事公益事业。她是王静,飞雪静静。
  • 一代圣贤——杜甫

    一代圣贤——杜甫

    本书对杜甫这样一位唐代伟大诗人的一生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探索这位伟大诗人的曲折成长道路,以及他的独特的内心世界。
热门推荐
  • 异界之魔武传奇

    异界之魔武传奇

    绚烂的魔法,强大的武士,邪恶的狼人,诡异的血族,高傲的龙骑士。这里是魔武大陆,一个充满传奇的世界。楚南,本是无法修魔法,最多到武徒的超级留学生,一朝觉醒身体鱼跃鸟飞,铸就惊世传奇
  • 奈叶同人之抉择之后

    奈叶同人之抉择之后

    故事为在魔法少女奈叶世界的故事,这也是对奈叶这部动漫的遗憾之情所写的。故事开头十分随笔,文笔也会随之变的更好,更新大概蛮久一次~一个拥有超级稀有能力的少年,不断面临着抉择,不断选择的故事!
  • 禅林疏语考证

    禅林疏语考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深宫那些事儿

    深宫那些事儿

    这个是写在宫中宫斗的,希望你们能够支持我,喜欢吧
  • 孤雪吟

    孤雪吟

    一场内战,她失去了所有,伤心欲绝,失望至极,带着妹妹,运用死去的人们的鲜血和血灵河,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 夏雨的约定

    夏雨的约定

    站在冰箱上的人类真的存在,不仅高冷而且还一点都不平易近人,但和他相处以后才发现原来他就是一个腹黑暖男喜欢一切萌物。腹黑,霸道,暖男这是大家公认的,可是当他生起气来完全变成了一个不讲理的霸道总裁。“以后不准你和其他男生说话”“如果他们要和我说话呢”“在他们面前你可以装哑巴”这根本是在为难方雨,可是如果她不听指不定这个霸道的醋坛子会怎么样。谁说两条平衡线就一定不会相交他就要打破这个说法。风筝断线象征的不是自由而是坠落,他和她会紧握手中的线不让彼此从自己手中坠落!本小说是青春校园的现言小说,并非是灵异悬疑!
  • 绝世道主

    绝世道主

    本是落难少年,机缘巧合之下,学会了两个字。‘衍’‘赋’两个代表着‘推衍’和‘赋予’能力的字。‘衍’可知过去,可推未来,可问凶吉,可断前程,可推衍出高级功法,可算出何地有天材地宝,面对阴谋,他不屑一笑,谈笑间,敌手灰飞烟灭。‘赋’可让妖兽提前有灵智,可点化千年枯木,可让江河湖海有灵,可让山川大泽有智。万物皆可点化,‘天’亦是万物。当他点化‘天’的时候,终于悟出了第三字……
  • 一分钟读懂幸福书

    一分钟读懂幸福书

    幸福不是孜孜以求得来的,不是费尽心机夺来的,不是出手阔绰换来的,它在内心平和的人生态度中,它在无欲无求的生活观念中。幸福是一种感觉,它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取决于人们的心态。幸福在于心境。如果每天看到、想到的都是生活中的负面因素,又怎么能够快乐起来呢?只有事事都退一步想,才能为自己营造出宽松的心境,才能活得开心,活得潇洒,活得快乐。
  • 梵天火罗九曜

    梵天火罗九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教苑新篇章

    教苑新篇章

    在如火如荼的课改实施过程中,一大批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教师逐渐成长起来。该书可以更好地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精神,探索小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总结小学教学研究成果,交流小学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