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71100000031

第31章 第七编品读朱由检(3)

中兴,举国上下都认为这个年轻的皇帝能够中兴,就连朱由检自己也相信自己能够中兴。但是,他比百姓更为清楚整个大明王朝的现状。朝廷内部虽然换了一些新人,但是想当初魏忠贤当政时多少人拍马屁建生祠,就连一些看起来正直的大臣如袁崇焕等都为魏忠贤建了生祠,这些个官员真的就那么靠得住吗?而且,魏阉的余党实际上并没有清除干净,也不可能被清除干净,魏忠贤很多事情都在熹宗的名义下做的,倘若要清算,那牵连甚广。清算干净了,朝廷也差不多空了。而且,在短时间内,朱由检根本不可能找到那么多的贤良之臣,他刚继位为帝,对朝政并不熟悉,对朝廷大臣也不熟悉,谁又是靠得住的人呢?仔细一思量,朱由检开始背后发凉了,他虽然凭着胆识消灭了盘踞在明朝内部的大毒瘤,清除了阉党,甚至设下了杜绝宦官专权的措施,但是,此时此刻的朱由检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谁又能够帮助他呢?他在一瞬间被推上帝位,根本没有所谓的私人势力,所有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从头开始虽然难,但是有时间也行啊,问题是已经没有时间了。大明天下已经在前朝的荒唐之中疮痍满目:阉党在时连地皮都要刮三尺,现在虽然抄没了一部分阉党的财产,但是,对于失去的库银来说还是少之又少;前几朝朝廷官吏延续下来的贪污腐败之风依旧存在;克扣军饷导致军队士气战斗力低下;地主贵族严重的土地兼并;天灾不断,生产停顿,农民还要遭受贪官污吏的盘剥,流民四起,而且,这些流民已经转变成了起义军;更为糟糕的是北边还有个强大的后金在对大明虎视眈眈。朱由检认为必须找个得力的助手对付后金,自己才能安心治国。不过,谁是最合适的人选呢?不久,他接受众人的举荐,选择了一个叫袁崇焕的儒生。这个儒生到底是不是朱由检可以信赖的人呢?

袁崇焕(公元1584~1630年)字元素,广东东莞人,万历进士,是一个标准的儒生,不过,袁崇焕与一般儒生不同的是,他“为人慷慨负胆略,好谈兵”,遇到退役的老兵就经常跟他们聊天,谈论边塞上的事情,所以,他对边塞情形比一般闭门读书的儒生了解得多,袁崇焕也因此“以边才自许”。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正月,袁崇焕奉例入京朝觐,御史侯恂慧眼识英雄,荐袁崇焕为兵部职方主事,负责镇守山海关。从此,他就节节高升,屡建战功。尤其是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正月,袁崇焕率领明兵取得了宁远大捷,重伤了后金国主努尔哈赤,从此后威名远播。不久后,袁崇焕再次获得锦州大捷,把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打得狼狈而归。宁、锦大战中,袁崇焕运筹帷幄,指挥有方,功不可没。但在明廷论功行赏时,魏忠贤贪了袁崇焕所有的功劳,对他不仅不封赏,反而诬他“不救锦州为暮气”。袁崇焕一怒之下,上疏乞休归乡。朱由检登基后,听取群臣建议,诏袁崇焕回京,并在平台亲自接见了他,与他商量平辽方略。朱由检问袁崇焕几年可以平辽。袁崇焕见皇帝对他如此信任,不由一时脑袋发热,“愿假以便宜,五年而建部可平,全辽可复奏”的话随口而出。朱由检听了五年可以平辽,正符合他急切希望肃清边境危机的心情,当下大喜,慷慨允诺:“五年复辽,便是方略,朕不吝封侯之赏,卿其努力以解天下倒悬之苦!卿子孙亦受其福。”

袁崇焕一句“五年复辽”说得豪气干云,但是却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当时,在场官员听了这话都暗自心惊,因为明军督抚多贪赃冒赎,克扣军饷,多次激起士兵哗变,军心涣散。锦州、大凌等要塞也已经失守,边防一触即溃。而在东北边境,后金军的实力大大胜于明军。力量对比悬殊,“五年复辽”的话的确是信口开河。给事中许誉卿甚至偷偷问袁崇焕为何有此信心,哪知道袁崇焕笑笑说“圣心焦劳,聊以是相慰耳”,就是看到皇帝太心急了,他忍不住说话宽慰。许誉卿听了大惊失色,忙说:“现在的圣上圣明,不可随意糊弄,你怎么如此轻率?圣上是认真的呀!”猛然间,袁崇焕背后发凉,这才醒悟到这个小皇帝并不是随便问问,要是完不成五年平辽的承诺,后果难以设想,但是,海口已经夸下,欺君是死罪,他又怎样才能完成五年平辽的承诺呢?袁崇焕急了,赶忙向朱由检提出要钱,要粮,要兵权等诸多要求,以确保自己能够达到“五年复辽”的计划。朱由检一一答应。袁崇焕又担心自己远离京师遭人妒陷,于是奏道:“以臣之力,制全辽而有余,调众口而不足。一出国便成万里,忌功妒能,夫岂无人。即凛凛于皇上法度,不以权掣臣之手,亦能以意见乱臣之方略。”袁崇焕这话说得相当不妥帖,随口就说别人会妒陷他,还要求不要任何人插手他的军务,要求大权独揽。大将大权独揽对于任何一个皇帝来说,都是难以容忍的,因为大权独揽的将领极有可能拥兵自重,不受国家管制,甚至犯上作乱。袁崇焕性格轻率,内心骄傲,根本没有考虑到皇帝应有的顾忌,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这些缺点都成为了他最后被杀的铺路石。朱由检听了袁崇焕这话自然不会觉得悦耳,但是为了边疆大事,他不仅准奏而且还赐袁崇焕尚方宝剑,准其先斩后奏。朱由检把恢复边疆的宏愿完全寄托在袁崇焕身上,袁崇焕承担了皇帝的殷切期望也就承担了天下百姓的殷切期望,这是如山的重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的袁崇焕走马上任了,朱由检亲自为其送行。袁崇焕心里也很明白,自己倘若失败,项上人头难保,所以,他非常担心皇帝会疑忌自己,于是再次恳请朱由检“任而勿贰,信而勿疑”,并再次强调“军中可惊可疑者殊多,但当论成败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朱由检皆“优诏答之”。袁崇焕一到宁远,即遇上了驻宁远的士兵因长期缺饷而哗变。他虽然惩治了贪虐的将领以抚军心,还将兵变为首者枭首示众,以严明军纪,但缺饷的问题仍旧没有得到解决。袁崇焕也知道朝廷已经没有了足够的饷银,所以上折子请求皇帝发“内帑”救急。“内帑”就是皇帝的私银。对于袁崇焕的这一请求,朱由检很为难,他即位前的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明朝的财政还有一百六十万两的亏空。袁崇焕上任之际,朱由检费尽心思才凑足了辽东的军事开销,给了他辽饷四百八十万两,米一百八十万担,另发内帑一百二十万两,铠甲四十万具,红夷大炮十门,其他弓箭军械无数……但在短短的时间里,袁崇焕竟然又问自己要钱,发“内帑”救急,怎能够不生气?但是,他为大局着想,依旧是准了,可是,潜藏在朱由检心中的火气却没有灭下去,要不是“五年平辽”的期望支撑着这个年轻的皇帝,他准是要大发一通火气的,不过,现在正是倚重袁崇焕的时候,凡事都不得不忍耐。袁崇焕在宁远的这段时间,修城增堡,置戍屯田,颇有成效。朱由检也对他的所作所为非常满意,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闰四月,袁崇焕便“叙春秋两防功,加太子太保,赐蟒衣、银币,荫锦衣千户”。只要你袁崇焕能够平辽,朕一定会尽力满足你,给你赏赐,朱由检如是想。但是很快,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了,让朱由检从安心转为了惊恐——袁崇焕杀了镇守皮岛的大帅毛文龙。

为什么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会让朱由检从安心转为惊恐呢?毛文龙,字镇南,浙江仁和人(今浙江省杭州),左都督,挂将军印,赐尚方剑,设军镇皮岛。皮岛(今海洋岛)又称东江,位于大海中,东西十五里,南北十里,不生草木,远南岸,近北岸,北岸海面八十里即抵后金界,其东北海为朝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以有效地牵制后金。当时明朝朝廷也认为:“毛文龙灭奴虽不足,牵奴则有余。”袁崇焕以十二罪私自动用尚方宝剑斩杀了毛文龙,的确是有故意专擅的意思,他想要绝对的大权来支配军队,重新管辖,但是,毛文龙不服管,这让袁崇焕很是恼火。朱由检虽然给了他尚方宝剑,让他便宜行事,但毛文龙不在袁崇焕的正式管辖内,且同样拥有尚方宝剑。同样拥有尚方宝剑的两个人,谁该斩谁呢?袁崇焕杀毛文龙所列举的十二条大罪,细细分析来都不怎么靠得住。比如一条是饷银索取过多,侵盗军粮,而实际上他杀了毛文龙后才发现要镇守东江,饷银不多根本不可能(“崇焕虽诛文龙,虑其部下为变,增饷银至十八万”)。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使得毛文龙的部下大多心生愤恨,朝廷官员也颇多异议。皮岛失去了主帅,军心不稳,越发不听管制,以至于后来有将领叛出。袁崇焕为了重新调整皮岛军队,统一管理,便上奏朱由检说:“东江一镇,牵制所必资。今定两协,马军十营,步军五,岁饷银四十二万,米十三万六千。”袁崇焕减少兵力却大量增加饷银的要求终于引起了朱由检的猜忌。本来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已经让朱由检惊骇袁崇焕过分的自作主张了,只是因为毛文龙已死,自己要依靠袁崇焕,追究责任也无益,所以只好“优旨褒答”,还“传谕暴文龙罪,以安崇焕心”。但是,现在袁崇焕竟然“兵减饷增”,毛文龙在的时候兵力没减也没有敢向朝廷伸手要那么多饷银,你袁崇焕什么意思?猜忌归猜忌,笼络还是要笼络。朱由检又一次让步,“特如其请”。毛文龙死后三个月,后全军队数十万分道入龙井关、大安口。袁崇焕当即派了大将守卫安抚。朱由检听说袁崇焕的大将到了蓟州,心里十分高兴,赶紧“温旨褒勉,发帑金犒将士,令尽统诸道援军”。朱由检对袁崇焕的倚重简直到了极致,袁崇焕的大将一派到蓟州,他就让这些人统领了各道援军,再一次增强了袁崇焕的兵力。朱由检这么倚重的袁崇焕究竟有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呢?

4.非杀不可

在历史上,袁崇焕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人物,有人将他抬举得跟岳飞一样高,认为他是民族英雄,并因此对朱由检杀害了袁崇焕一事大加痛骂;有人认为袁崇焕卖国求荣,活该受千刀万剐之刑;有人又认为袁崇焕不过是一介书生,无非是如赵括一般只会纸上谈兵,哪里打得来什么大仗;还有人各打五十大板,认为朱由检和袁崇焕都各有责任。明末的历史复杂便在于此,每一个历史人物都不再似缺乏史料的秦汉历史那样容易被脸谱化,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朱由检是复杂的,袁崇焕也是复杂的,而这两人主演的崇祯冤杀崇焕一案更是扑朔迷离。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皇太极亲率大军避开袁崇焕的防区,攻破了遵化、三屯营,明巡抚王元雅、总兵硃国彦自尽,后金军队直逼北京城下。朱由检对袁崇焕的信任已经完全丧失了。虽然袁崇焕带着大军来救驾,但他身为守边大将竟然让后金军队突破了边防,绕道蓟门入关,打到了京城。就光这条大罪,袁崇焕已经是非死不可了。朱由检心中五味杂陈,他给予了袁崇焕全然的信任,他不停地给他钱粮(因为国库空虚还多次从内库中拿钱),袁崇焕杀了守位边防的大帅,为了大局他也原谅了,可是袁崇焕是怎么做的呢?竟然让后金军队打到天子脚下来了,袁崇焕你还不该死么?但是,朱由检深知现在不是袁崇焕该死的时候,只要他没有用兵权威胁到自己头上的地步,他就不该死也不能死,后金军猖獗,还是需要这员大将的。只可惜,袁崇焕未能守住边关,让后金军队打到京城的事情已经触犯了众怒。这一次,京城外的大战已经让京城周边的百姓遭受了兵燹之灾,而京城之内的众多百姓也亲眼目睹了后金军队的残忍,心中恐惧不安,朝廷中的高官们又多置产在城外,后金军队一来,化为乌有。这所有人,谁能不恨,恨后金军,也恨让后金军队打到京城来的袁崇焕。于是朝议纷纷,弹劾袁崇焕的奏章如雪花一般飞到崇祯桌子上。田产被毁,财产受到损失等私心虽然不能明说,但是袁崇焕拥兵自重,肆意妄为,诬杀大帅都是事实,而且他曾经提倡和议,说不定和后金早有勾结。于是,上至朝廷官员,下到黎民百姓都对袁崇焕咬牙切齿,当时京城中甚至出现了“投了袁崇焕,鞑子跑一半”(文秉《烈皇小识》)的民谣,力主将袁崇焕投入大牢。不得已,朱由检只能顺从民心,将袁崇焕投入了大牢。袁崇焕在牢中关了八个月,朱由检多次动摇,想将袁崇焕放出来,重新镇守边疆。但是,一来京城民愤难平,二来自袁崇焕入狱后,他以前的军队竟然已经不服皇帝管了,到了最后非要袁崇焕的亲笔书信才能让那些大将听从命令。朱由检怎能不震惊?纵虎虽易,捉虎却难。袁崇焕掌管着大明一半以上的兵力,倘若反了,大明江山怎么经受得起呢?出于巩固统治和平息民愤的考虑,朱由检只能杀掉袁崇焕。

同类推荐
  • 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本书从古到今,以政治、历史、文化、科技等各界名人为本,讲述了121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有趣故事,使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全面了解俄罗斯大国千百年来逐渐发祥、繁衍,相互对立、统一,盛衰兴亡、日益演进的复杂历史。
  • 祁连山遗事

    祁连山遗事

    《祁连山遗事》是一部人物传记,讲诉一个在祁连山长大的任文锦医生磕磕碰碰的故事,年老中旬与蒲珠结为连理。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6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6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雍正传

    雍正传

    他并非康熙最宠爱的子嗣,也绝非众人最看好的阿哥,但就是他得到了所有人都垂涎欲滴的皇位。雍正的登基,究竟是圣意还是人为?本书将带给你最为新奇的答案。
  •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14岁入宫,历经12年的蹉跎,26岁却身处感业寺,只能青灯古佛。美人心中的那一计,让李治相思难忍,这才令武则天的人生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二次进宫后,武则天自导自演了一场惊心动魄、血腥残忍的权力大角逐:昭仪,皇后,天后,临朝称制,改唐为周,天下升平……如此82载,谁堪比之?武则天何以从单亲女孩成长为三国皇后,以女儿之身君临天下,令无数粉黛、朝臣尽折腰?不妨看看她的心术操练和宫斗绝技。畅销书作家池墨将通过《武则天发迹史》一书为读者揭秘武则天的发迹之路。
热门推荐
  • 与撒旦同行:替身王妃

    与撒旦同行:替身王妃

    简介:一个意外的穿越,她竟然遇到一个酷似她丈夫的男人拼命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却又被当成携宝的逃犯…在被审问的过程中,竟然又被误认为是厉王爷那莫名失踪的王妃如烟…被害受伤,太医诊治之下竟然已有3个月的身孕,结果又引来一场滔天误会…本书分三部:第一部:替身王妃第二部:真假王妃第三部:绝代王妃
  • 冰钰诀

    冰钰诀

    万年出一旷古奇迹,武功秘籍冰钰诀的出世令江湖人争相抢夺,苏妙戈自知祸因她起,决心定要拿回冰钰诀,没想到一入世就卷进武林是非中,爱恨茫茫无路,最后她是选择宠她无下限的尊师之子江无痕,还是选择暗自守护她从不说出口的英雄榜单第一名的摄政王夜墨寒?面对个性洒脱的夜轻染、多少年伴其左右的追影,她又该怎么做?如果爱你,我一定不会让你受到伤害。可惜我不会爱你,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
  • 逆天狂兵

    逆天狂兵

    一个打工仔,获得了王牌特种传承从此,绝色女总裁、豪门千金,都成为王者的女人
  • 守灵纪

    守灵纪

    一个整天无所事事的少年,因为一次偶然得到了一把剑和一股力量,故事,也从这里开始。
  • 修道补仙录

    修道补仙录

    在寻道的路上,诸多劫难纷至而来!不断崩塌的道路,催促着他不断前进!待他停下之时,四方寰宇之内皆无敌手!
  • 众神之祖

    众神之祖

    天有灵谓之神神有法谓之律夫吾所知之天地皆为五行所塑四灵为基吾愿效天地之法四肢为极视为灵以吾躯塑界是以天地大五行人体小五行众灵成道之时皆可与吾同证神道——神祖誓
  • 军长霸爱:扑倒小萌妻

    军长霸爱:扑倒小萌妻

    没有想到只是一次纯属拉错手了,结果招来一匹纯种小白狼白天衣冠夜里禽兽,顾念溪伸着小手指着他鼻问:“你不是说要等你的小真爱吗?缠着我干嘛啊……”他伸手揽着她的腰一脸餍足的说:“刚才不是行动告诉你了吗……而且……你好像挺乐得享受……”“额……有吗?”脸色一暗扑到继续:“看来记忆不够深刻……是我不够努力。”……………………………………(新人挖坑保证坑品!)
  • 极界.笛世

    极界.笛世

    璀璨的大陆上,笛洛家族带领着数百个家族建立着一个王国,多年来不断征战,直到成为这片大路上最强的王国。繁荣景象持续数万年,后人以笛洛的名字为家族代号,为“笛洛”家族,数万年后的自称魔族种群的降临改变了一切,笛克卡亚领导的王国也渐渐溃散,笛洛家族为保全国家不惜跟魔族签订条约,然而王国的皇子笛卡宁可修炼万年以来的禁忌也不愿向魔族低头。但魔终究是魔,强大的力量难以抵挡,直到神也介入这场纷争。
  • 妖怪奇闻志

    妖怪奇闻志

    群魔乱舞,魑魅魍魉的年代到底是人心作祟,亦或者怪力乱神?刀光剑影辨真假,论道舞剑共醉天涯少年狂傲,天地失色,斩妖除魔,天地苍茫轻剑快马,狼烟烈烈,血染长衫,梅花芯藏万象八卦,翻拍命格为谁潇洒她,前世灵魂是一名官宦小姐,父亲混迹官场,遭人算计,丁家一族惨被灭门,她借助法术还魂重生,为报死前的血仇,化身男儿身,陷入漫长而痛苦的复仇地狱,命运总爱开玩笑,在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一次次的抽丝剥茧,撕开那道锋利的真相。
  • 幻灵笔记

    幻灵笔记

    校花、美女,美少女,全在我的手心里.女警,护士,小白领,全在我的世界里!你大爷的,为什么每次施展能力,都要和美女那个才行…,我可是最后的三清道士啦,这是要作哪样啊!哎呀~~美女小鬼,你往哪里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