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71100000033

第33章 第七编品读朱由检(5)

这些话虽然贴近事实,但是也不是事实。说他贴近事实是这些数据虽然都是有史可查的,但是从细来讲还是有谬误(比如杨嗣昌是患绝症死的而非自缢死,他曾在给朱由检的奏章中说“臣忧劳病瘁,奄奄垂毙”);说他不是事实是金庸先生说这话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当时的实际情况,有点站着说话不嫌腰疼的嫌疑。我们知道,魏忠贤虽然死了,但是他的余党并没有清除干净,不是朱由检不想清除而是他不敢清除;不是怕得罪人,而是魏阉当初腐化的官员面积太大了,一下子清空意味着整个大明朝廷也就空了。况且朱由检是一下子被推上皇位的,他对朝廷官员并不熟悉,可以说是忠奸难辨,良莠不齐,要想在糟糠之中选米粒实在是难上加难。另外,国家正处于险恶形势之中,内忧外患、天灾人祸,蜂拥并至,兵变民变迭相交起,内战外战轮番进行,他急需能够“扶危定倾”的栋梁之才辅助他。朱由检刚继位时选的内阁大臣中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都是魏忠贤时代的“遗臣”了。这里面就李国普还有点正直,其他三个都是阿谀奉承之徒,很快就被下面的官员弹劾了。内阁自然又得加增新成员,本来朝廷官员多是鱼目难得珍珠,要想挑好的进内阁就难上加难,所以,朱由检只能够用他们所能贡献的一点微力。这些官员刚进去时也许还行,但是没有多久魏忠贤时代学来的老毛病就犯了,但是,现在的朱由检没有以前的朱由校那么好骗,同时再加上朝廷官员的弹劾,这些犯了老毛病的官员也就只能滚蛋。在朱由检即位的头一年,内阁的九名成员已经被撤换了六人,而李国普见内阁大臣连连被弹劾,担心自己也会如此,故而申请辞职,朱由检力挽而未得。大明要是在太平时期,在位的官员平庸一些,可用也许就行了,但是,现在是国危的时候,朱由检要的不是一些唯唯诺诺,好说空话、漂亮话的大臣,他要的是能够匡扶社稷的良臣,帮他“扶危定倾”!可惜“至于扶危定倾,殆非易言也”。不得不提的是,朱由检自从认为袁崇焕辜负了他的信任后,对大臣的确没有以前那么信任了,为此,他动用了太监监军,走上了上一代皇帝走过的道路。朱由检对此举深感无奈,痛心地说“倘若你们这些臣子是真心真意为国办事,我何至于用他们?(诸臣若实心任事,朕亦何须此辈)”另外,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有着法制的,也不是单凭一个皇帝说罢就能罢,说杀就能杀的,尤其在明末,战乱频频,显然对官员追究责任的频率会更高。金庸先生还忘记了件事情,就是明朝士大夫的心理,他们如果自知犯有重大过失重大渎职罪,往往会自杀,这谈不上是不是逼死的,比如上面提到过的宁远兵变,当时的辽东巡抚毕自肃“自知治军无方,上疏引罪后”,就在中左所上吊自杀了。这时朱由检刚上任,还忙着惩治阉党,哪有闲工夫去逼死巡抚了。朱由检最推崇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他认为做一个皇帝就应像李世民一样性格有刚有柔,知道何时刚毅,何时宽厚。要说刚毅,朱由检对付魏忠贤,以及在后金军队打到北京城时的表现都可以算得上刚毅。同样的情况下,宋徽宗就显得懦弱得很,他把烂摊子扔给儿子,自己溜之大吉,而朱由检那时还只是个十八岁的少年,居然能够镇定自若地坐守京城,等着各地援军,最后任用孙承宗,打跑了后金。要说仁厚,最主要体现在他“修己以安百姓”上。崇祯八年大旱,朱由检不仅斋戒修省,而且以皇帝之尊在烈日下曝晒跪祷,说来也巧,次日风息雨降,他到左中门对群臣说:“虽然得雨,而禾苗多损,唯反躬修己,诚心爱民,庶可挽回天意。”为了不扰民,他还下令停止了江南织造府(江南织造府是专门负责皇室丝织品的采办及督造机构)。不过,朱由检这种“修己以安百姓”的方式也是他施政的一项弱点,即使在对待农民起义军的问题上,朱由检也是一味安抚,显得过于仁慈,他反复强调“寇亦我赤子,宜抚之”,然后又说“小民失业,甚至迫而从贼,自罹锋刃。谁非赤子,颠连若斯,谊切痌瘝,可胜悯恻”、“若肯归正,即为良民,嘉与维新,一体收恤”,甚至听说洪承畴把降而欲叛的王佐桂等数十人杀死的时候,他还大为光火:“王佐桂既降,何又杀之。”但是,明朝廷实际上是没有多少银子去安抚已经成为起义军的百姓的,所以,暴民表面上被安抚了,但不久后又重新起义,朱由检迫于无奈,只得改弦易辙,从一心招抚转变为剿抚结合。说起银子,在这里不免多唠叨几句。世人对朱由检的诟病之中,有一条是说他吝啬。说朱由检吝啬的原因起于一本叫《甲申纪事》的书。这本书是负责管理节慎库的工部员外郎赵士锦所写,他在书中提到李自成在京城找到了皇宫内库中的银子,派人驮往陕西,并宣扬万历八年后,“解内库银尚未动者,银尚存三千余万两,金一百五十万”。同时被俘的翰林院谕杨士聪也说:“内有镇库锭,五百两为一锭,铸有永乐年字,每驮二锭,无物包裹,黄白溢目。其寻常元宝则搭包□□。按贼入大内,括各库银共三千七百万两,金若干万……”许多史学家认为这两个人都是明朝的官员,所以他们的话很可信,于是采纳在自己的书中,如《明季北略》《渔樵纪闻》等都采纳了这种说法。这样一来,很多人就认定朱由检是个守财奴,因为他后宫中藏有那么多的银两,却舍不得拿出来充当辽饷,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朱由检自小失母,在宫中并没有得到好的照顾,连一个可以给予系统教育的老师都没有,不懂的地方只能向太监请教。他小时候练字描红时,如果纸张较大而字帖的字较小的话,他一定会先将纸的一边对齐范本,写完后再把剩下的地方都写满,以免浪费。成为一国之君后,他为节约起见,常派人从民间采买物品,然后仔细地询问价格。另外,他多次裁减官员的用度,力图节省下每一分银子。在甲申之难中,守城的士卒每日仅得钱百文,伙食还得自理。朱由检曾穷搜内外库银,但只得区区二十万两。历史学家谈迁在《国榷》中痛惜地说“先帝减膳撒悬,布衣疏食,铜锡器具尽归军输,城破之日,内帑无数万金。贼淫掠既富,扬言皆得之大内,识者恨之!”当时的锦衣卫佥事王世德也说:“野史谓城破之时大内尚有积金十余库,不知十余库何名?承运库外有申字等十库存方物也……破城日惟车裕库珍宝存耳,乌有所谓十余库积金者?而纷纷谓上好聚敛,内帑不轻发,其不冤哉?”那三千七百万两白银,朱由检生前连见都没有见过。宫中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多白银,不是朱由检藏的,而是由宫中的太监所藏。李自成面对空空的皇宫内库自然是绝不相信会没钱,于是他对宦官严刑拷打。追赃第一天就处死了五百名官宦,朱由检怎会想到李自成这招呢,一批大内库银开始浮出水面。李自成还找到了魏忠贤藏在宫中的银子,《崇祯遗录》说魏忠贤在熹宗在位的七年中,“将神宗四十余年蓄积搜括无余,兵兴以来,帑藏空虚”,但是,其被朱由检抄家后,所没收的财产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不知去向。有一个出自明宫的老宦官曾描述过:“后乃知大内之所藏沈沈者,自逆阉大去,其籍守者,见上明察,恐阙而为罪,相戒弗闻!”(吴伟业《绥寇纪略》)那些宦官见魏忠贤倒了,怕连累自己,刻意对皇帝隐瞒了宫中藏有白银的事实。话说到这里,自然就不需要再如何多说为何朱由检在民生凋敝的时候还要加税了。他虽然心疼百姓,但是大明的国库,自己的私库都没有银子了,还有那么多为了国家作战的兵士要养活,还有那么多的朝廷官员要发俸禄,还有那么多的暴民需要抚慰……从哪里拿钱?

6.亡国烈帝

朱由检死之前,在自己的衣襟上留下血书:“朕自登极十七年,内地三陷,逆贼直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故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血书上一字字让他的对头李自成见了也觉得心酸无限,他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甲申传信录》中载朱由检在一次召集内阁六部九卿科道等高级官僚的御前会议上,感慨万分地说:“朕非亡国之君,事事乃亡国之象,祖宗栉风沐雨之天下,一朝失之,将何面目见祖宗于地下。”“朕非亡国之君,事事乃亡国之象”这话说得是无限悲凉,只可惜就如明清一代宗师孟森说的那样,“思宗在万历之前,非亡国之君,在天启之后,则必亡而已”。就在那次会议召开之时,李自成的农民军已经渡过黄河横扫山西了。

李自成(公元1606~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原名鸿基。万历三十四年八月廿一(公元1606年9月22日)生于陕西延安府米脂县李继迁寨。他在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被裁辍业后在米脂号召饥民起义,率众投农民军首领不沾泥,继投高迎祥,号八队闯将。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他到了山西后,又攻往陕西,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李自成被击败后没有多久又东山再起,在宁州(今甘肃宁县)击杀明副总兵艾万年等,旋在真宁(今正宁西南)再败明军,迫总兵曹文诏自杀。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在高迎祥被俘杀后,李自成被推为闯王,领众“以走致敌”,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法,屡败明军,最后在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正月,定国号大顺,建元永昌,称大顺王,改西安为西京。不久,李自成率师强渡黄河,东进山西,连破汾州、太原,于宁武关(在今山西宁武境)与明军血战数日,击杀明总兵周遇吉,然后相继进占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昌平(今属北京)。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打北京城,这一年是甲申年,所以被称为甲申之变。朱由检在甲申之变中,采取了什么样的举动呢?朱由检在李自成打往北京时屡次召集群臣商量对策,但群臣无策,只是相对流泪。李自成攻破北京外城后,朱由检心酸难抑,知道社稷无望,只得亲自下诏书。朱由检在这份诏书中反省了自己的错误说自己“政不加修,祸乱日甚。抑贤人在下位与,抑不肖者未远与;至干天怒,积怨于民下”,他并没有将责任推卸,到这个时候也仍旧认为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是赤子,之所以走到现在由“赤子化为盗贼”,皆是因自己当政的不成功。当时李自成派人去见朱由检,要求他将皇位禅让给自己,朱由检怒不可遏,便决定御驾亲征,“亲率六师以往,国家重务,悉委太子”(《崇祯实录》),并号召臣民中有奋发忠勇或助粮草、器械、骡马、舟车的跟随一起去御敌。他召驸马都尉巩永图用家丁护送太子南行,召王承恩整顿内员和亲征事宜,自己召集内阁大臣开会,这些大臣还不知道外城已破,口中安慰说:“皇上之福,自当无虑!如其不利,臣等率兵巷战,誓不负国。”当夜,朱由检一夜无眠。就在朱由检在床上辗转反侧之时,太监王相尧领内兵千人开宣武门投降了李自成,不久,内城亦陷。有人连忙将这事告诉给朱由检,朱由检忙问:“大营兵安在?李国桢何往?”那人说大营兵四处逃窜,劝告朱由检赶紧逃跑,然后自己先一溜烟跑了,朱由检在身后怎么叫也叫不回来。大势已去,朱由检满心忧伤,带着自己的贴身太监王承恩幸南宫,登万岁山,望着满天的烽火,百感交集,不停徘徊在万岁山(煤山)上。

朱由检回到乾清宫,下诏让内阁命令“成国公朱纯臣提督内外诸军事,夹辅东宫”。朱由检这么做已经完全放弃了自己,只是希冀大臣能够辅助南逃的太子重建大明。当时他召周皇后和一名袁姓妃子同坐对饮,慷慨绝绝,口中却仍旧在哀怜百姓“所痛者,我阖城百姓耳!”后来,他把皇后生的三个孩子托付给她娘家,对皇后说“大事去矣,尔宜死!”然后三人相对泣下,周围的宫人也不由唏嘘泪流。朱由检挥手遣退宫人,让他们各自谋生。周皇后抱着自己的三个儿子痛哭许久后,叫人带走,然后从容自缢。袁贵妃随即跟随皇后自尽(不过没有死成,后来又苏醒了)。宫中好几个嫔妃也相继殉国。朱由检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召集到身边,看着年仅十五岁的女儿,朱由检心中无比酸痛,叹息一声道“尔何生我家!”用左袖掩面,侧着头挥剑砍去,当时昭仁公主立刻被砍死,长平公主被砍断了左臂。朱由检看着血泊中的女儿,热泪盈眶,双手战栗,再也不忍下手。朱由检换下了跟随自己十七年的龙袍,取下了头上带着的冠冕,穿着一身布袍,与王承恩一起策马经过了东华门、齐化门、安定门,最后进入内苑,登万岁山寿皇亭。此时,江河凋零,夜风凄凄,朱由检最后环顾了一下自己的江山,叹息一声,在万岁山一棵歪脖子树上断送了自己憔悴十七年的生命。王承恩跟随御驾,也上吊自杀了。朱由检死之前,在自己的衣襟上留下血书:“朕自登极十七年,内地三陷,逆贼直偪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故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血书上一字字让他的对头李自成见了也觉得心酸无限,他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除了王承恩追随朱由检殉国之外,当时还有大学士范景文、户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华、协理京营兵部右侍郎王家彦、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右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义渠、太常寺少卿吴麟征、右庶子周凤翔、左谕德马世奇(妾朱氏、李氏从)、左中允刘理顺(妻万氏、妾李氏从)、简讨汪伟(妻耿氏从)、太仆寺丞申佳胤、户科给事中吴甘来、御史王章、陈良谟(妾时氏从)、陈纯德、吏部员外郎许直、兵部主事成德(母张氏从)、兵部主事金铉(母章氏从)、新乐侯刘文炳、左都督刘文耀、襄城伯李国祯、惠安伯张庆臻、驸马都尉巩永图俱跟随自己的天子而去。李自成攻入皇宫后见到了披发赤足的崇祯吊在万岁山上,就派人将他与自缢的周皇后并放在一起,带到昌平,启开了田贵妃的墓埋葬了他们。大明数百年江山划上了一个句号。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四月,清兵(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攻破了山海关,五月,攻入京城,将朱由检重新按照帝王礼仪改葬,还命令臣民为他服丧三日,谥为庄烈愍皇帝,陵为思陵。而在太子建立的南明,则谥思宗烈皇帝。他的庙号为思宗,后改为毅宗。

《明史》是清人编纂,照道理来说新朝修史往往会贬低前朝的末代皇帝,让他承担起亡国的责任,好让前朝子民臣服新朝。一个坏皇帝自然不值得臣民留恋,但是朱由检一生勤政,为国为民,呕心沥血,就连《明史》也赞叹他在神宗和熹宗之后,是“慨然有为”的一代帝王,他在“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只可惜大势已去,即使是朱由检兢兢业业,勤政为民,也是积弱难挽。当时,朝廷内门户纷争不断,疆场上“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即使是面对这样的烂摊子,朱由检在位的十七年,也是“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清人认为明朝气数已尽,但是朱由检宁可自杀也不愿意自侮其身,所以“为亡国之义烈矣”。

明亡解读

大明早在朱由检即位的时候就已经败了,明朝中期以后,贪官污吏不但上蠹国课,下剥贫民,而且趋炎附势,上下姑息,以至于有令不行,有法不依,政府的行政效率和行政能力都不断下降。万历后期,吏治腐败无加。从内阁权臣到地方官吏,都利用职权,上下通同,巧取豪夺,贪污受贿蔚然成风。有个叫赵志皋的动辄受千金之贿,另一个叫张位的“黩货如蝇,每次讨缺不下数十,多者千金,少则数百金。”(《万历邸抄》)弥漫全社会的腐败堕落风气,直接威胁到社会秩序的稳定,正如时人感慨“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员贪,皇帝也贪。神宗,单在万历二十七年的五天之内,就搜括了矿税商税二百万两。可是神宗贪的这些银子又全部进了宦官的腰包。神宗重用太监(柏杨称明朝为“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宦官大时代”),让太监作为皇帝代表到处搜刮,所收上来的钱全部放进自己的私人仓库,称为“内库”。太监宛如出笼的猛虎,他们在将税上缴给皇帝的同时,也要给自己积累财富,给明朝老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明朝开始溃烂。国库在这些仓鼠的偷盗下本就空虚,可是“屋漏偏逢连绵雨”,大明天灾不断。在万历48个年份里,有灾荒记载的占25年。而天启、崇祯年间,又是灾荒连绵,甚至奇荒大作。如陕北延安府,崇祯元年一年无雨,乃至草木枯焦。是年八九月间,人间已食山间蓬草。至十月以后,则蓬草殆尽,人民只好剥树皮吃。年终,树皮都吃完了,人民开始挖掘山中黏土吃,不数日因腹胀下坠而死的人比比皆是,情状悲惨。朱由检即位前后,陕西正逢大旱,百姓无以为生。朱由检及其朝廷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朱由检拨银1万4千两赈济,崇祯四年(1631年),又从内库中拿出10万两赈济,结果被乱民们抢走。

朝廷拿不出更多的钱来救济灾民,最终爆发了陕北农民起义。朱由检的一生是值得人哀叹的,他之不幸在于生在了大明末世。朱由检一即位就知道自己接下的是一个烂摊子,但是他无畏无惧,用十七岁的少年意气挑起了别的哥哥们不敢挑起的大明天下,他爱民如子,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力图给百姓一个欣欣向荣的大明,让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可惜病入膏肓的大明,已经回天乏术。朱由检在位的十七年,日日忧心,不曾有丝毫享乐,到了最后也只能在大明这风中残烛熄灭之时,断送了自己一生的憔悴。

朱由检大事记

公元1610年

⊙朱由检生,母贤妃刘氏,早薨。

公元1622年

⊙封信王。

公元1625年

⊙出居信王府邸。

公元1627年

⊙八月,明熹宗朱由校病逝于乾清宫,年23岁。

⊙朱由检即位。追谥生母贤妃为孝纯皇后,册妃周氏为皇后。

⊙十一月,安置魏忠贤于凤阳。魏忠贤自缢死。

公元1628年

⊙正月,戮魏忠贤及其党崔呈秀尸。

⊙七月,亲召袁崇焕于平台。

⊙八月,定制,每日在文华殿与辅臣共同处理朝政。

⊙十月,皇太极攻打林丹汗,开始绥服漠南蒙古。

⊙西北大饥荒,李自成乱起。

公元1629年

⊙正月,定逆案。

⊙二月,长子朱慈烺生。

⊙三月,蓟州兵变。

⊙五月,议改历法。

⊙六月,袁崇焕杀毛文龙于双岛。

⊙久旱,朱由检斋居文华殿,敕群臣修省。

⊙十一月,后金兵入遵化。

⊙十一月,京师戒严。后金兵进攻德胜门。

⊙十二月,逮捕袁崇焕于平台。总兵官祖大寿兵败,东出关。

公元1630年

⊙立皇长子慈烺为皇太子。

⊙久旱,斋居文华殿,谕百官修省。

⊙五月,后金兵败归。

⊙六月,米脂张献忠聚众起义。

⊙八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巡抚延绥副都御史洪承畴、总兵官杜文焕在清涧打败张献忠。

公元1631年

⊙大雪,民饥,农民起义不断。

公元1632年

⊙八月,皇三子朱慈灿生,后封定王。

公元1633年

⊙六月,皇四子朱慈焕生,后封永王。

⊙七月,驻台荷兰侵略军侵犯厦门,福建巡抚邹维琏委郑芝龙为前锋,于九月在澎湖大屿、金门料罗击败荷军。

公元1634年

⊙正月,广鹿岛副将尚可喜降后金。

⊙暹罗入贡。

⊙安南、暹罗、琉球入贡。

公元1635年

⊙洪承畴出关讨伐农民起义军。

⊙安南、暹罗、琉球入贡。

公元1636年

⊙安南、暹罗、琉球入贡。

公元1637年

⊙正月,南京地震。

⊙二月,朝鲜降清。

⊙四月,后金军队攻克皮岛。

⊙敕群臣洁己爱民,以回天意。

⊙六月,两畿、山西大旱。

⊙七月,山东、河南遭遇蝗灾,民大饥。

⊙安南、琉球入贡。

公元1638年

⊙两畿、山东、河南大旱,并有蝗灾。

⊙九月,陕西、山西旱饥。

⊙清兵入墙子岭,京师戒严。

⊙吐鲁番、琉球入贡。

公元1639年

⊙正月,后金军队入济南。

⊙六月,畿内、山东、河南、山西旱蝗。

⊙琉球入贡。

公元1640年

⊙两畿、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大旱加蝗灾,造成人吃人惨况。

公元1641年

⊙六月,两畿、山东、河南、浙江、湖广大旱加蝗灾,山东百姓为盗,四窜。

⊙八月,左良玉大败张献忠于信阳。

公元1642年

⊙二月,清兵攻克松山,洪承畴降。

⊙三月,祖大寿以锦州降清。

⊙十一月,下诏罪己,求直言,起用废将。

公元1643年

⊙凤阳屡次地震。

⊙暹罗、琉球、哈密入贡。

公元1644年

⊙正月初一日,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国号“大顺”。

⊙三月,李自成农民军攻陷北京城。

⊙十八日,朱由检自缢于万岁山。清兵入关,明亡。帝后梓宫葬昌平陵区,名思陵。

同类推荐
  • 时尚就是我:可可·香奈儿传奇

    时尚就是我:可可·香奈儿传奇

    20岁的面容是与生俱来的,30岁的面容是生活塑造的,40岁的面容是我们自己负责的。可可香奈儿的单身宣言:假如终其一生,找不到最合适你的另一半,不要懊恼,更不用沮丧,冥冥之中,一定有个更大的使命在等待你——老天必定会赋予你特殊的才能,让你专注自己的特长。做出一番对全人类都更有裨益的事业来。婚姻反而会把你变小。所以,单身时请珍惜,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一个人,照样一生精彩。
  • 韦小宝自传

    韦小宝自传

    俺,韦小宝,历史上有无此人已不可考,多半由金庸老先生杜撰所出,所以俺的出世多亏了这位金大侠。俺一直以为韦小宝是金庸老先生笔下最重要的人物。俺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恐怕在二十世纪所有小说人物中可比的不多。在《鹿鼎记》中,金老爷子将中国封建时期下层社会对一个人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全都附加到俺身上,金老爷子没用儒家思想教化俺,没用道家思想洗涤俺,只用中国古代市井文化熏陶俺,让俺有了些流氓性质,有些了小人手段,有了些英雄气息,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俺这个不学无术的中国人的本性。
  •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我到达中国开始在《香港孖剌西报》的工作时,义和团运动已经发展到顶峰了。从外国记者和中国沿海居民的口中,我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慈禧太后是个嗜杀成性的老泼妇”或“慈禧太后是一个杀人女魔王”的话语。时代在不断变革中前进。近年来,我常常从美国人口中听到对慈禧的赞美。美国人毫不吝啬地给予慈禧太后以热情的赞美,我承认,我并不能解释清楚其中的缘由,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欧洲人对慈禧太后的厌恶。
  • 愿为德国效力:平民总理默克尔传

    愿为德国效力:平民总理默克尔传

    默克尔从一名不知名的平民少女成长为德国第一位女总理,在冷漠、枯燥、内敛,甚至没有女人味的外表下究竟住着一个怎样的灵魂,才能让她以不屈不挠的意志迈向权力之巅?本书用细致朴实的笔法展示了德国第一位女总理默克尔的的成长轨迹。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到处理危机的冷静,从联邦部长到党派领袖,最终,她以“我愿为德国人民服务”叩响人们的心扉,凭借着坚定的意志成为德国总理。作者用最平实的文字将这位遥远的领导人带到读者面前,展现了默克尔沉稳、镇定的形象,以及她勇敢、坚强、不服输的特性。
  • 20位商业巨子之财富人生

    20位商业巨子之财富人生

    生活中,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人生焕发出美丽的光辉,没有人不渴望成为生活中的强者,没有人会拒绝生活中种种美好的情感,更不会有人喜欢失败与悲伤。如何赢得一个成功的人生,创造生命的最大价值呢?让许多成功人士现身说法,为我们勾画了种种成功的模式,告诉我们如何来赢得财富,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生命的本身潜藏着的是什么样的力量等等。
热门推荐
  • 落花有泪之孔追陶逃

    落花有泪之孔追陶逃

    两家本就是世代邻居,大约在孔爸和陶爸的太太太太爷爷那代,俩老头子闲得慌,做了一个君子协定。以下是协议内容:我们孔家与陶家的儿媳都快生产了,她俩生的孩子若都是男的就结为兄弟,若都是女的就结为姐妹,若是一男一女就结为…可惜事与愿违两家都是生了一个男的,但两家仍旧关系不错。于是乎每代皆是如此,做个君子协定。可惜都生一个男的,结为兄弟。终于到了陶爸与孔爸一代,一男一女……
  • 绝品狂仙

    绝品狂仙

    小小少年立志修仙,只为泡上最美的仙女。邪宗妖女智谋天下,合纵连横,倾尽一池风月。正道三教,儒释道匡扶正义。邪派三宗,巫邪魔荼毒苍生。不一样仙侠,不一样的世界,看司马勤真如何一剑凌云,狂傲天下。
  • 后唐国士

    后唐国士

    同是大梁,这不是《琅琊榜》南北朝时的南梁,而是五代十国的后梁,同是崛起,这不是《芈月传》中战国的大秦,而是五代十国的后唐。一代才子陆离自幼目疾,双目失明,却心怀天下,饱读诗书的他告别了书院宁静的生活,为了平复战乱,匡扶大唐,开始了艰难的辅佐之路,经历了兵败、陷害、背叛、易主等层层磨难,最终成为一代国士!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TFBoys之恋上魔法少女

    TFBoys之恋上魔法少女

    本小说为【综影】,文中可能包含“守护甜心”.“TFBoys”...等的同人小说,可能有些人会说“动漫和现实的明星混合在一起也太不符合实际了吧!”没办法我是个“幻想家”.女主:樱梦蝶希、樱梦蝶悦、樱梦蝶玉男主: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情侣:蝶希&俊凯、蝶悦&王源、蝶玉&千玺十年前的约定,你们还记得吗?我们回来了!女主们来到了重庆八中与男主们再次相遇,男主们究竟是否记得小时候的约定呢?男女主们小时候会有过什么什么约定呢?现在会魔法的女主们会和有名的男主们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请看※TFBoys之爱上魔法少女※
  • 忆海遇冬未结冰

    忆海遇冬未结冰

    幻境,忆谷。漫天樱瓣落霞,只因一人未归。我于忆谷中浮沉,你于何处相思?或一箭射穿了华灵,或一剑斩碎了忆谷。...我尘封的记忆,能否为你而醒?....
  • 雨乘风而来

    雨乘风而来

    他是李世民的儿子,是被历史遗忘的人物,他淡泊名利,为人热心善良;她跆拳道、柔道、武术样样精通,却惨遭横祸,穿越到贞观年间为他所救。。。日渐相处中,她爱上了他,她认识到许多历史上的人物,却奇怪为何历史上没有他?
  • 携空间果实闯斗罗大陆

    携空间果实闯斗罗大陆

    【免费】{斗罗大陆··海贼王}楚中天,一地球倒霉死宅,在追看至《海贼王》后,猝死。携空间果实,化作无敌空间武魂,勇闯万年前的斗罗大陆【主世界】。魂兽地盘虐魂兽,逗逼要战打成狗,美女我要最美的,魂币统统是我的...无聊了?不用怕,来个空间穿越到狂热动漫《海贼王》世界【副世界】怒秀一波,探寻传说中的大秘宝onepiece,且看一介倒霉宅男,如何在异世闹翻天!!PS:感谢阅文的封面。本人超级喜欢【斗罗大陆】系列,也喜欢《海贼王》动漫,大二学生党预计花两年时间写完这本幻想书送给同样热爱的大家,欢迎文明吐槽!(注意!不少设定因时间点不同有正常差异!!本文非种马,Q群561055490)《寒暑假火热爆更》
  • 武炼诸天

    武炼诸天

    神龟相助,废体重修,逆天修武,登临巅峰。得天地奇遇,赢诸天造化,看尽人情冷暖,问鼎武道长生。他天才之资,无敌当代,为了家族浴血奋战,然,筋脉寸断,修为尽废后却被家族发配边荒,任其自生自灭。万古三十帝与皇,只字不言泪和殇,且看凌霄如何搅乱风雨,于血与骨的修途中崛起……
  • 为了不死而活着

    为了不死而活着

    我站在世界的最高点瞻仰天下,挥刀斩破苍穹,利刃刺伤光明。血洗黑暗,用沾满鲜血的手捧住第一缕和平的阳光洒下,众生对我俯首称臣,我君临天下,却找不到赐予我这一切的人。他们死在了过去的时光里,成为敌人的刀下冤魂。那是我的朋友。那是我的兄弟。那是我的爱人。那是我走上王位踏上的森森白骨。那时陪伴我的人啊,你们现在在哪?
  • 霸道妖孽:邪王宠妻

    霸道妖孽:邪王宠妻

    她是二十一世纪杀手界第一人,死后穿越到异世。废材?看她如何驭灵兽,夺宝器,抢美男!他是人人唾弃的二皇子,痴傻?从小隐瞒天赋,身份却另有隐情?当他遇到她“喂,小丫头做我娘子。”“我不嫁你。”“没事,我可嫁你。”【绝对宠文!更新慢不要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