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3700000018

第18章 投资原则:黄金别变成石头(1)

打赌扔硬币

美国着名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萨缪尔森有一次和同事打赌扔硬币,如果出现他要的一面,他就赢1000美元,如果不是他要的那一面,则他付给同事2000美元。

听起来,这是一个对同事有利的打赌安排。因为,如果同事出资1000美元,就有50%的可能赢得2000美元,当然也有50%的可能将1000美元输掉,但其预期收益是500美元[50%×2000+50%×(-1000)=500]。

但同事拒绝了,“我不会和你打赌,因为我觉得1000美元的损失比2000美元的收益对我来说重要得多。但是如果说赌100次的话,我愿意。”换句话说,他同事的观点可更准确地表达为:“一次不足以出现我所需要的平均定律的结果,但100次就可以了。”

在一个标准的扔硬币实验中,扔10次、100次和1000次得到正面的比例都是50%,但扔1000次得到正面的比例比扔10次更接近50%,这就是平均定律。也就是说,重复多次这种相互独立且互不相关(下一次的结果与上一次结果无关)的打赌,同事的风险被控制住了,他将能稳定地获得这种“制度安排”的好处。

其实,同事更聪明的回答应该是:“让我们赌1000次,每次你用2美元赌我的1美元。”这时他的资产组合风险就被固定了,而且他的初始资金需要得很少,最多只要500美元(假定他在前500次都不走运,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这样,他等于是将500美元分散到1000个相同且相互独立的赌次中了,这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将接近于零。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了投资的理性!这也就是投资与赌博的区别:投资是经过“审慎计算”的赌博。对于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来说,收益的取得和风险的控制对于自身效用来说是同样重要的。

投资与赌博的区别在于:投资是经过“审慎计算”的赌博;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金钱这一物品似乎并不适用——钱通常是越多越好。

古语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散之有方。其中暗含了投资理性之意,也道出了理性地对待财富之理。

那么,什么是投资理性呢?在经济学中,理性是指人们具有最大化自身效用的特性。在投资领域,投资者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即风险厌恶(riskaversion)者、风险中性(riskneutral)者和风险爱好者(risklover)。对第一种人来说,投资理性表现为:如果不存在超额收益和风险溢价,他是不愿意投资于有风险的证券的;第二种人则只是按期望收益率来决定是否进行风险投资,风险的高低与风险中性者无关;而第三种人,则把风险的“乐趣”考虑在了自身效用中,所谓“玩的就是心跳”!

经济学家笔记

大部分投资者是风险厌恶者,尽管他们的风险厌恶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投资理性就表现为:收益能增加自身效用,而风险会减少效用,多承担一分风险,就需要多一分收益来补偿,风险和收益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

狮子和兔子

一只狮子发现一只兔子,追了它大半天,最终还是没追上。其他动物嘲笑狮子,狮子无奈地说:“我跑只不过是为了一顿晚餐,兔子跑却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我当然跑不赢它。”

一只狮子碰上一只兔子,奋力向它扑去。兔子自忖最终难逃狮子的魔爪,便撒腿向草地跑。一个追,一个跑,眼看兔子就要被狮子抓住,狮子却放弃了追兔子。因为狮子发现兔子把它引到一群绵羊面前。羊与兔比,狮子当然要舍兔而取羊,不为别的,只为羊的肉比兔多。

一只狮子遇上两只兔子,一只在前,一只在后。前面的善跑,后面的不善跑。后兔与前兔打招呼:你得挺住,多跑一会儿,把狮子拖累;等狮子再来追我时,我就能跑赢它了。最终的结果是,狮子徒劳无功,两只兔子安然无恙。要说明的是,后兔事后无偿为前兔供应了一个冬季的松子果。

一只吃饱了的狮子在闲逛时发现一只兔子。狮子想吃它,可胃撑得受不了;想放它,一则觉得便宜了它,二则有损森林之王的威严,实在不妥。聪明的兔子看出狮子的心思,说:“高贵的狮子先生,我实在不忍心让我那不太嫩也不太美的肉来使您饱涨的胃难受,可我也不忍心您因为不吃我而失去您的尊严。为了报答您,我决定给您‘回扣’——发现绵羊一定通知您,而您,只需假惺惺地追一追我,到没人的地方就放了我,就当您活动活动筋骨吧,如何?”狮子眯起眼想了想,果然是个好办法。于是兔子与狮子玩了一次友谊“赛跑”,事后兔子拿了“回扣”给狮子——它可不敢毁约,因为它知道,明年还得靠那只经常“吃饱”的狮子帮忙才能“生存”。

上面四只狮子碰巧同时遭遇上面的五只兔子,最终的结果是那只为了保住自己性命只知道跑却不知道想其他办法的兔子葬身狮口。因为它也许能跑赢一只狮子,但绝对不可能又跑赢其他的狮子。后来狮口余生的四只兔子碰头后总结“生存法则”,归纳为四点:第一,只靠自身力量绝对不行;第二,必要时可牺牲他人;第三,发挥集体的力量;第四,充分利用物质利益对敌对友的“亲和作用”。

这就是“兔子生存逻辑”。

从一个企业的角度看,在做不到行业领头羊的情况下,不要生搬硬套领头羊的各种运筹模式,必须学会寻找市场夹缝。因为市场总是会有缝隙的,它不可能是铁板一块。每一个产品,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只要我们认真去做,总会找到市场“缝隙”。有了这种“缝隙”意识,经营者的眼光就常常落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另辟蹊径,别出心裁,不随世俗,不“踩着别人的马蹄印子赶大车”,不贪利于一时而步人后尘,追风赶潮。当别人一窝蜂地上时兴商品时,他却悄悄地发掘传统产品的生机;当别人的双眼聚焦城市市场时,他的“火眼金睛”却盯上了广阔的农村市场。

经济学家笔记

一旦瞄准了“缝隙”市场,就不要“随大流”,而专心生产市场上有需要但目前尚无人制造的产品;就不“随风跑”,也不会“等着瞧”,而是像兔子一样以变应变,主动出击,使企业的投资方略像陀螺一样飞旋在市场竞争的舞台上。

杨东的人生哲学

杨东是一位冷库老板,曾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穷则思变,不怕挫折,敢于创新”是杨东的人生哲学。

从20年前当修补工开始,就一直不满足月薪40元的生活,想当一名企业家、大老板。市场开放以后,他如鱼得水,认为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经过深思熟虑,毅然辞掉公职,当上了个体户。他从36元起家,开始养鸡鸭,逐步发展到办孵化场、搞贩运水果生意,最后投资500万元建起6000平方米的冷库一座,成为名副其实的老板。这种滚雪球的办法,其间不知有多少挫折,他坚持住了,他挺过来了,他成功了。他从当“修补匠”开始,发展到拥有固定资产500万元,年实现产值250万元,销售200万元,利税20万元,集冷储水果、蔬菜,批发销售为一体的私营企业“大老板”。

杨东不被“收获”所迷,而是乘胜前进。今年上半年,他投资20万元在陕西开发了120亩苹果基地,又投资近10万元到安徽开发了300亩蒜苔基地,形成了产、储、销一体化生产经营格局。

我们常说的资源就是为做某件事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你所拥有的以及所能控制的。大部分资源表现为物质形态,如金钱、设备以及你所拥有的任何可见的财产。有些资源为无形资产,如创意、理念、知识、技能以及其他素质;还有些资源介于两者之间,如人际关系、某种资格或特殊的机遇等。

中国有句古语说:“多财善贾,长袖善舞。”拥有的资源越多,就越有可能获得成功,成为“赢家”。在赌场上,一个人本钱越多,赢的钱就可能越多。假使利润率相同,投资额是他人的10倍,获得的利润额也会高出10倍。资源丰富的同时也意味着拥有更大的潜力。微软公司每年花费30亿美元用于软件方面的研发,这使它可以开发性能更优越的产品,把对手远远抛在脑后。

拥有丰富的资源意味着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不景气是不可避免的,遇到这种情况,中小企业只能选择破产,大公司则会有更多回旋的余地,他们可以通过紧缩开支、裁员等措施熬过“严冬”。

更多的资源也意味着谈判中的优势地位。在与合作者谈判时,一个资金雄厚、渠道畅达的经销商可以凭借实力压低进价、减少成本,这无疑又增加了它在竞争中的优势。

如同自己的个人财产一样,资源既可以用来发展事业,也可以用来交换他人的资源。以杂志的出版为例,从一本杂志所刊登的广告,就可以知道这是不是一本成功的杂志。我们在逛书店时会发现,那些印刷精美、价格较贵、发行量广的杂志,刊登的往往都是一些国际、国内最着名品牌的广告,无论是创意还是品质都可称得上精良。高品质的设计和优秀的品牌广告可以带来良好的宣传效果,而良好的宣传效果又进一步促进杂志品质的提高,这就是马太效应的良性循环。

经济学家笔记

充分地占有尽可能多的资源,是利用滚雪球效应走向成功的又一条捷径。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和有效的投资方法使自己的资源迅速增值,使自己成为赢家。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滚雪球”过程:你赢了一次,就会强大起来,这意味着你有可能一直赢下去,并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钢铁大王的原则

1872年,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他的两座大型炼铁炉刚刚建成,建造的工程师告诉他:“现在发明了一种新的炼铁法,可使每一吨炼铁的成本降低50美分,可惜现在新炼铁炉已经完工,要是晚建一段时间就好了。”卡内基问:“新炼铁法确保能降低成本吗?”工程师回答:“没问题。”卡内基讲:“那就将新建的炼铁炉炸掉重建!”

当谈到成本,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节约,确实,节约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节约的价值还在于能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但如果把成本作为一种战略措施,仅仅理解为节约,那就必然限制了经营者的思考范围。成本与企业竞争战略联系起来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成本控制就是该花的一分不少,不该花的一分不花。在销售价格、销售数量以及销售收入既定的条件下,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实质上变为成本最小化目标,成本成为利润第一来源。

当前出现的一种现象是:企业经营形势不好,产品销路不畅,有些企业领导人就一头扎到了财务科,算起了小账。首先,回收资金不多,那就别做广告了;其次,为了减少开支,别出差了;再有,钱这么紧,还搞什么培训。可再想一想,不做广告,市场是否还能保持住?不出差,必要的关系断了怎么办?不培训,员工的素质怎么提高?企业由此可能进入恶性循环,结果是极大地削弱了竞争力。

在竞争中,企业是否处于成本领先地位,并不能简单地用某个绝对值来判断,而是这里有个投入产出比,应当是获得效益的成本比例。如果看起来是在某一方面增加了一些费用,而从总体上使效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仍然是赢得了成本领先。这里最明显的是广告费用的投入,那种不顾后果,力图用广告轰炸的方式打开市场是不可取的,但力图靠节约广告费来降低成本的作法同样荒唐,有人称这种作法是“想节约时间而不买手表”。还是要把成本控制与提高企业竞争力联系起来,成本控制才不会偏离方向。

国外许多着名的企业如日本丰田公司,在细小的生产管理环节上,从一点一滴做起降低成本,劳保用品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地换,办公纸正面用了还要用背面,厕所水箱里放块砖头用来节水,可每年的科技投入费用却大得惊人,开拓市场该花费的钱绝不含糊。总之,降低成本是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标相联系的,是为了企业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背离了这一基本目的,成本控制就失去了意义。

在市场竞争中发展的企业,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总是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一定的风险,有时成本是风险的代价。有一位美籍华人回国争取一笔买卖,按他的说法在美国已经濒临破产,因此必须做成这笔买卖。到北京住在王府饭店,别人问他:“为什么不节省一点?”他讲:”我要是住在招待所,谁跟我做大买卖呢?”他这样也可能争取不到机会,反而加重了他所面临的风险,可是不这样做,肯定就争取不到摆脱风险的机会。

成本与质量在企业经营中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都是不对的,需要经营者在竞争中权衡两者的关系,把握住其中的“度”。而权衡的原则,应是提高竞争力。值得注意的倾向性问题是,许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了产品质量。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问题,要取得战略上的竞争优势,还是应当将提高产品质量放在首位。

其实成本与质量也有统一的一面,成本实质上可以理解为企业所付出的代价,忽视质量会使企业付出高昂的代价。在国外工业生产中,目前流行一种所谓“1∶10∶100”的成本法则。就是说,假如在生产前发现一项缺陷而予以改正,只需花一元钱,如果此缺陷在生产线上发现,则需要花10倍的钱来改正;如果此缺陷在市场上被消费者发现,则需花上100倍、1000倍的代价。如果经营者能权衡一下可能付出的这种代价,就能处理好成本与质量的关系。

按照竞争要求实现成本控制,需要有一个长期的战略安排,从总体上实现控制目标。也许从短时间内还要加大投入,造成成本上升,但从长远考虑可以赢得成本领先优势,因而不能从一时一事上评价成本控制的成果。

经济学家笔记

要从战略上把握成本控制的过程需要企业家具有一定的胆识与魄力,需要权衡各种得失作出判断,需要确定有价值的目标按步骤演进,最后获得战略成果。企业只有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成本控制,才能确保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并使成本控制转化为竞争优势。

抓住注意力

早在1996年,英特尔的前总裁葛鲁夫就提出: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下世纪的主宰。

足球场上,贝克汉姆是时代的宠儿。他谱写了现代最完美的童话:英国最年轻的勋爵,家庭最忠诚的丈夫,球场上最锐利的屠刀,女性眼中最完美的王子,他最大限度地霸占了人们最有限的眼球。

如何像贝克汉姆那样吸引人的眼球呢?

同类推荐
  • 民营经济与区域发展(第七辑)

    民营经济与区域发展(第七辑)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从一个资源小省跃居经济总量规模全国第四位的经济大省,其经济发展的独特轨迹和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模式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用“浙江现象”或“浙江模式”来进行理论概括。“浙江模式”是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进程中,通过需求诱致型的和大胆超前的局部超前的经济体制改革所形成的一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浙江模式”的起源,从历史渊源来看,实际上是20世纪80年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衔接,区域性的商业文化传统和产业历史传统在“浙江模式”的起源和演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败走中国

    败走中国

    今天繁荣兴旺的中国市场吸引越来越多国外企业的目光,同时也已有不少中国企业走上了海外扩张之路。进入一个新市场总会面对未知的风险,如果总是依靠自己经历的种种失败来获得宝贵教训,这种高成本的做法是一个企业的“不能承受之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阅读本书,能够启示后来者少走弯路。
  • 中国经济崛起的10大秘密

    中国经济崛起的10大秘密

    《中国经济崛起的10大秘密:读懂中国模式》讲的是一个中国如何在世界体系中改变自身地位的故事。《中国经济崛起的10大秘密》对中国发展分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要素篇、科教篇、制度篇、前景篇;又对中国发展过程中的10大秘密进行揭秘,体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为中国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经济崛起的10大秘密:读懂中国模式》读者对象:22-35岁之间对财政、金融感兴趣的读者;35岁以上的成熟读者居多。
  • 竞争优势:浙江产业集群演变和发展研究

    竞争优势:浙江产业集群演变和发展研究

    本书回顾和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淅江经济发展的奇迹。全书运用产业集群及相关理论,对浙江“零资源”的产业集群、纺织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及台州、温州等地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考察了浙江10多个产业集群的发展的相关性,揭示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内在机制。
  • 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

    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

    一部人类文明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商业文明史。锦绣,不光是一个丽词,或许也是两种最贵重的商品。锦江、锦城、锦里、锦官驿……带锦字号的名字,给成都商业带来了锦绣华章。成都商脉,因锦江古老绵亘,因锦江乘风破浪,因锦江名扬四海。商业之脉,说到底,就是商人之脉。厘清了人脉,也就握住了商脉。锦江这个滔滔不息、流溢千年的河流大品牌,又滋养出了众多丽如锦绣的商业大品牌。把手放进城中锦水,我们就能摸到悠远绵长、流动不休的成都商脉。
热门推荐
  • 燕子笺

    燕子笺

    长篇平话小说《燕子笺》,十八回。不题撰人。叙唐扶风茂陵才子霍都梁,高才博学,文韬武略,在安史之乱中,与郦尚书之女飞云成婚;后中状元,又授了宏文馆学士兼河陇节度使,亦与妓女华行云结为夫妇,二妻双双得到封诰。
  • 后宫斗之棋逢对手

    后宫斗之棋逢对手

    岸琪面若芙蓉之貌,似牡花之盛开。贤蕙如兰蕙皇后,却惨遭奸妃洪桃之毒手,再有嚣张跋戾之菊妃暗中使计,害死纯良之女腊妃,原来刁蛮如艳妃也变为冰冷性情,本份如莺妃祸及伤残,唯有一枚暗棋(女主岸琪),在宫中如昙花盛开,脱泥藻而涤世。蓝颜神兽饕餮拥帝王之血,抗争魔教,巧被岸琪相救,免一时之难。后宫风起云涌,她是否能够洞若观火,乾坤在握?她让世人知道,一个柔弱的闺阁女子,不止知风月,也知乾坤!
  • 伤心地

    伤心地

    难道这就是我的命运,那就该是结束一切的时候了。天地老,红颜逝,为谁局开,人儿可归来?道不尽的长生梦,流不尽的热血情,颂一曲精彩绝伦的歌。
  • 世家子:公子太正经

    世家子:公子太正经

    她是天朝第一世家嫡女,是定国公和长公主的掌上明珠,却也是京城里撩猫逗狗无人敢娶正经人家谈之色变的轻佻千金。他出自天朝第一豪商之家,隐秘身份是穿二代,为人毫无纨绔之态,真正的君子端方,一直被勾搭从未被得手的正经人。谁也想不到这样两个人品相去甚远的人,竟然也能搅合在一起。
  • 花姓少年天真女

    花姓少年天真女

    遇见就是错过,错过才会重逢!早知今日,也不后悔当初!“妈,为什么我会姓花?”花惠湖拿着遥控器边换台边问旁边打理小狗花花的妈妈,林笑梅!林笑梅一点也不厌烦的回答道:“因为你是花澈的儿子,你不姓花,谁姓花!”
  • 管理者必备国学知识手册

    管理者必备国学知识手册

    管理学是西方的舶来品,中国历来不是重商主义的国家,国学和管理学,看似是毫不相容的。国学在当今社会,尤其是管理上,能有用武之地么?!甚至有人偏激地认为,在现代社会,国学已没有立足之处,国学就是那些之乎者也,毫不实用。事实上,如果你抛开对本国文明偏激的虚无主义,平心静气的接触、了解、熟悉本国固有的学术,就会知道国学的价值和影响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 霸道无限

    霸道无限

    举世无双的奇异融合之体,霸道绝伦的金红色霸气,在这个强者死,更强者生的世界里,他是否能逆揽狂云,独步九霄呢?
  • 玄脉异天

    玄脉异天

    他是当朝皇帝拾于百花林边的遗孤,天生体弱,投入中原第一修真大派,奈何得知自己经脉被封,终身不能修炼,江湖的纷争与情仇让他得知保护自己身边在乎之人需要多么强大的实力,在机缘之下得到一块奇特的寒玉,这让他看到自己体内不一般的力量,命运就此发生改变。心爱之人的离去与命运的折磨让他变得逆天,终要与那苍天斗上一斗。洪荒之行体内庞大的力量浮现,飞升仙界后绝世隐秘终于浮出水面,那体内被封经脉究竟是天命安排还是一场惊天预谋.......且看主角如何以一己玄脉之力纵横各界,与天地争!
  • 有一种美德叫微笑

    有一种美德叫微笑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有一种美德叫微笑;给宽容一个微笑;爱从一个微笑开始;把微笑送给自己;诚信——开往春天的地铁等。
  • tfboys之盛夏的爱出发

    tfboys之盛夏的爱出发

    在一年唯美的盛夏,一场剩下的爱恋,即将爆发。三个豪门千金看上TFBO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