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4600000020

第20章 和谐的教育(3)

很多人由于受到“严父慈母”传统观念的影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做父亲就应该说一不二,觉得当爸爸的就得让孩子怕。于是,不少父亲对孩子从小要求非常严格,甚至是严厉,想让孩子什么都听他的。

陈鹤琴是我国着名的教育家,他谈到他的父亲对他非常严厉,6岁以前他未曾和父亲一同吃过饭。他特别怕他父亲,一听说父亲要来了,“正如同听见轰雷一般,吓得魂飞九天之外……”他父亲死后几十年,那可怕情景还印在脑海里。陈鹤琴认为:“父子不做伴侣,则父子间容易发生隔膜。父不爱子,子也不爱父,名虽是父子,但实际上是陌路人。子女一见了他的父亲,就不敢出声,父亲问他一句,他就说一句,不问则不说;叫他立则立,叫他坐则坐;叫他进则进,叫他退则退。天真烂漫的一个小孩子,此时竟同木鸡一般了。”

也许孩子小时候还怕父亲,可是越大越不怕了,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比如,当父亲对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可能他当面是听了,背后却继续我行我素。如果父亲气急了,也许会训斥孩子一顿,甚至打孩子一顿。孩子嘴上不说什么,但父亲应该看得出来,孩子心里对父亲的意见更大了,和父亲的心理距离更远了。

这样的父子关系,显然孩子不会对父亲说心里话。父亲不了解孩子,教育自然难以适合孩子的实际。这样严厉的父亲,常常是怕孩子轻视自己,不尊重自己。结果呢?当然是事与愿违。于是,很多“严父”产生了这样的疑惑:究竟怎样扮演父亲这个角色才能既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又能使父子感情融洽呢?

作为父亲,应该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那时父亲过分严厉,有时不问青红皂白就训斥一顿的时候,你从内心是更尊重父亲,还是更疏远呢?自己不也是觉得父亲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比原来低了些吗?相反的,父亲跟自己谈心,关怀自己的时候,你才发自内心地觉得父亲高大,父亲慈祥,才发自内心地尊重父亲,敬爱父亲。自己有了什么心里话才愿跟父亲说,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最想要的就是听听父亲的意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做了父亲,就该经常想一想我们小时候希望自己的父亲怎样对待自己。

因此,扮演好“慈父”的角色,与扮演“严父”同等重要。这样说,并不是表示“严父”的角色不重要,其实,作为父亲也不能一味地慈祥,该严的时候,还是要严。

一般来说,父子关系不和谐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过严,一种是过于溺爱,上面说的父亲属于过严的父亲。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孩子过于溺爱。

溺爱孩子的父亲,也是怕孩子不尊重自己,怕孩子轻视自己。岂不知,真理多走了一小步就会成为谬误。爱,无疑能得到孩子的重视、尊重,但爱多走了一步就成了溺爱。该坚持的原则不坚持,明知孩子言行错误也不制止,那样孩子只会轻视自己的父亲,只会更不尊重自己的父亲。比如,孩子犯了错误,母亲管不了,爷爷不愿管,这时,您便要进入严父的角色,不能迁就孩子的错误,要设法帮助孩子想出改正错误的办法。这样,孩子以后再面对歧路时,就会想到:爸爸不让我走错路,而告诫自己不往错路上踏出第一步。

点评

一个称职的父亲,要善于扮演多种角色,可以是严父,可以是慈父,可以是良师,可以是益友,可以是生理保健医生,可以是心理诊疗医生,可以是图书管理员,也可以是运动场上的教练员。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你能够扮演的角色越多,和孩子的感情越深,你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就越高大,自己也生活得越快乐,对人生会感悟得越来越透彻。可以说,成功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

人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这句话里隐藏着太多人类本能的秘密。有的人总是失败,其实并不是因为比别人笨,而是没有好习惯来引导、完善自己的行为。实际上,习惯的力量无穷大,足以把一个人拉向坟墓,或者把他推向成功的巅峰。

一次采访中,当记者问到科学家们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时,一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出人意料地回答说:是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学者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及时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注意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学者的答话,得到了其他科学家的普遍认同。

另有一位科学家说:在实验室,没有“我”,只有“我们”,一切伟大成果都属于“我们”,而不是某一个“我”。——这种群体意识不正是得益于从小养成“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的习惯吗?

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时井然有序,连助手不慎把一个烧杯转了个儿,他都严肃地指出,并说:“最小的一点错误会导致最大的损失。”这话不正是来源于幼儿园里的那句“东西要放整齐”的教导吗?

由此可见,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们有多么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者处世。它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好习惯可以让我们插上翅膀,飞往天堂;坏习惯可以让我们挂上锁链,走向地狱。遗憾的是,当我们被锁链束缚时,却从来不知道钥匙其实就在自己手中。

事实上,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稳定,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90%的学生来说,学习好坏,智力因素只占20%,非智力因素占80%。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这些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

大凡学习尖子,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教师都有同感。

学习习惯对孩子有着绝对的影响力,它一旦养成,便极具稳定性,不会轻易发生改变。于是,习惯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孩子的意识,决定着其思维和行为的方式,左右着孩子在学业上的成败。很多父母总是对别人家孩子的成绩羡慕不已。但是有没有想过,是什么成就了那些高才生,让他们在平庸中脱颖而出,出人头地的?

是的,是习惯,优良的学习习惯!

一位勤奋惯了的学生,不用别人说,他也会自觉学习。如果外人强迫他停止学习,去打游戏机,他会觉得不习惯,甚至厌烦别人的打扰,拒绝去打游戏机。

一位懒惰惯了的学生,别人不说,他总是懒得动,家长老师逼得没办法了,才学一点;外力一停,立即又不动了。

透过每位成绩优良孩子的外表,确实发现他们身上非同一般的特质。那就是,他们拥有比一般孩子更好的学习习惯,并以此来支配他们的求学生涯。于是,我们得到这样的结论:习惯左右了成绩,习惯改变了命运。

习惯是一种力,是一种能量。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能使事情变得省力,变得容易。好习惯使人不由自主去学习、去工作、去助人,为什么?回答:学惯了,不学难受;干惯了,不干难受;帮惯了,见到人有困难不帮便难受。

坏习惯使人不知不觉地,很省力地,很轻松地去拖拉,去懒惰,去干扰人。他为什么那么做,细想起来,不为什么,就是拖惯了,懒惯了,干扰惯了,不干扰也难受。很多孩子便属于这种情况。冷一阵子,热一阵子,无一定计划,无一定规律地生活、学习,习惯了。

习惯是命运的影子。一个孩子也许没有过人的天赋,但是,一旦他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样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提高,使他的成绩一日千里。

那么,该怎样改正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呢?

要培养孩子的习惯,当然不能批评一通,训斥一通,上一通政治课,讲一番大道理就完事。重要的是要从孩子的行为入手,引导孩子把决心、把口号落实到行动上。正如一条谚语所说: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好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必须靠学习、靠毅力、靠坚持来培养。

有些习惯需要随时注意培养,比如有规律的作息习惯、勤奋工作的习惯、每天锻炼身体的习惯等。只要能持之以恒,时间久了,就会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

打个比方,培养好习惯有点像练武。在武侠小说里,大凡练武之人都讲究内外兼修。所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对于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是一样,只有由内而外训练才能最有效果。否则,如果从内心就抵触这些行为,就算勉强坚持做了,也只能徒具形式,成为花架子而已,很难真正养成习惯。

古时有位皇帝,为了表现节俭,于是在崭新的龙袍上缝了一块补丁。结果大臣们纷纷效仿,一时间“补丁服”成了最时尚的衣装。而在私下里,无论皇帝还是官员,照样生活糜烂、挥霍无度。——这样的“好习惯”,不要也罢。

人贵在自觉,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只有内在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精神上积极向上,落实在实际行动中,才能够持久。古人闻鸡起舞,头悬梁、锥刺股地读书,决不是为了作秀,而是听从了内心的召唤。

有些好习惯,比如每天早起、坚持锻炼、果断做事不拖延,一开始是自觉自愿的行为。重复的次数多了,自觉就变成了自然,进而才成为习惯。但光注意内在的修养还不够,还要注意外在的锻炼。好的行为只有每天重复去做,才能真正成为习惯。一句话,就是重复,再重复。这是自我修炼,也是自我教育。

从外在的形式看,好习惯的培养带有一定的强迫性。比如,周末做完功课再出去玩,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但有些孩子就是懒得去做。这时候,父母就必须强迫他去完成。这样,经过多次重复,这种习惯自然就养成了。也许坚持一两个月后,一到周末,根本不用想,他就自动去做功课了,就跟条件反射似的。这种不用经过大脑的行为,就是习惯。就像人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一样自然。

总之,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生意义重大。因此,一定要由内而外,去培养、去锻炼,直至习惯成自然。

点评

俗话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习惯是行为不断重复制造出来,并根据自然法则养成的。同时,习惯的养成,又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过程。外在的重复锻炼和内在的修养,二者缺一不可。

同类推荐
  • 能言善辩(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能言善辩(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本书旨在通过故事的形式,帮助青少年同学们认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 失眠的海

    失眠的海

    本书是触动梦想系列之一,主要选取了100个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真情故事。充满真情的一个个小故事,读来启迪智慧,开启心灵,激励读者坚定自己的理想、目标,并为此努力奋斗。
  • 晋升力:老鸟不会告诉菜鸟的提振秘密

    晋升力:老鸟不会告诉菜鸟的提振秘密

    本书由美国最富盛名的成功励志导师奥里森·马登所著,从对职场的规律和细节的解读入手,向读者传授作者多年积累的经验,告诉读者在职场如何利用个性,复制强大内在力,彻底告别职场低迷。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其重点是启发读者发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教会读者发掘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力量,而不是被大众的价值观洗脑。
  • 人生要找到踏实的感觉

    人生要找到踏实的感觉

    本书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工作生活中如何施以包容的心态,获得快乐与幸福感,将各种故事与现实生活紧密衔接,给人以精神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
  • 有一种智慧叫以退为进

    有一种智慧叫以退为进

    本书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一种做人处世的生活态度,以退为进。用举例说明的方式阐述了当人们遇到工作生活的困难时,与其盲目冲动,不如退而思策,等待时机。
热门推荐
  • 世界圣心谭

    世界圣心谭

    公元三千载,黄昏掀起,神战终结。两百年后,诸神复苏,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湮灭文明。两百年后,人类奋起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猎神!诸神黄昏之夜,于圣心城之巅,诸神作乱之时,迷惘的少年立下了惊天的誓言,“总有一天,我要弑的这世界无神。”
  • 猫咪公主:爱上花心王子

    猫咪公主:爱上花心王子

    猫家小公主,猫小施,在十二岁的生日宴上,对陆家的小公子陆炅一间钟情。从此之后,有陆炅的地方就有猫小施。“猫小施,我都说过多少次了,我不喜欢你,以前不喜欢,现在不喜欢,以后也不会喜欢。”陆炅看着眼前身穿公主裙的猫小施道。“没关系,我喜欢你就够了。”猫小施笑的格外甜美。陆炅,不论多久,我都会站在你身后,等你爱上我。
  • 帝国征服史

    帝国征服史

    王迪穿越了,受金手指的指引穿越到了原始社会。成为了原始人中的家长,那时部落还没诞生,猛兽还在横行,他身负提升种族文明的任务。于是建设、征服、统一、扩张,成为了他人生的主题,他所开创的帝国影响着整个星空,缔造了渊源亿万年的地球文明谱系。这一切的开始源于某天正在博物馆观看原始人化石的王迪神秘的消失了,唯一的遗物是地上遗落的一张演讲底稿,上面写着“原始人的征服史”.....
  • 单刀流

    单刀流

    性别不重要,重要的是内涵。等级不重要,重要的是技巧。女人不重要,因为。。。
  • 青涩少年

    青涩少年

    随着时代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已非常繁荣,市场活跃,物欲横流,少数少年学生禁不住物欲诱惑只顾眼前利益不愿夯实基础,厌学弃学外出闯荡……
  • 侠遇良缘

    侠遇良缘

    他是温和不失霸气,多情不失刚毅的侠客。他愿为朋友两肋插刀,为兄弟赴汤蹈火,为所爱之人愿做天下人不敢做之事。原本以侠客之心步入江湖,毕生以狭义为一生所求,但却困于情字之上。
  • 爱之神

    爱之神

    本文讲述的是男女主人公偶然间相遇,并穿越到两千年前大秦朝,而后回到现实世界中发生的爱情故事。面对天赐良缘,面对神的信物,他做如何选择?
  • 打工狂想曲

    打工狂想曲

    初出茅庐的乡村酸腐少年,来到未知的都市,历经现实生活,嬉笑怒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个少年的成长日记,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生活的酸甜苦辣。。。。。
  • 扭曲世界

    扭曲世界

    21世纪的高中生,学习压力巨大,面对非人类的学霸们,再如何努力也难以超越。面对着百无聊赖的生活,总希望生活可以有些改变,有点新意。哪怕是世界末日降临也比天天上课睡觉玩手机有趣。也许有一天,当你睁眼发现你不是在闷热的教室。看不见学霸的影子,没有家长的唠叨,没有高考的压力。有的是你从未触摸过的幻想中的国度。。
  • 那一年的夏季

    那一年的夏季

    她答应他的,她会等他的,可最后,她还是不能伴他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