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1700000020

第20章 就声韵改革谈一谈我们的感想

辽宁沈阳辛成哲王守国

一、感觉声韵改革势在必行,但是进展缓慢,收效甚微

2001年2月28日中华诗词学会会长扩大会议,就已讨论通过了《21世纪初期中华诗词发展纲要》。《纲要》中指出:“声韵改革,势在必行”,“适应时代,深入生活,走向大众”等等。但是时间已过去了近10年的时间,声韵改革究竟做得怎么样呢?不只我们感觉进展缓慢,收效甚微,一些中华诗词学会的领导同志也承认进展缓慢,收效甚微。那么为什么会进展缓慢呢?是因为旧声韵好吗?不是的(平水韵的弊病后面再说),那么主要是因为惯性和轻车熟路吗?我们认为也不尽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事关大计,我们大家都不妨认真分析一下。我们认为应从人为因素多做分析研究,我们总感觉中华诗词学会者前辈们对声韵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十分统一,对诗词要“适应时代,深入生活,走向大众”的意义,有些老前辈就认识不够充分,以致不能采取有力措施,做积极的宣传和正确的引导。不少老前辈,不少老少诗友和一些主要诗刊编辑们多是认为能用平水韵中的窄韵并古声作诗词是高水平的,倍加青睐:而对于用新声新韵的认为是低水平的,难登‘大雅之堂’。清代科举考试时,有考试诗词项目,因莫须有的窄韵部设置,多少人才被埋没?多少考生不敢评说钦定的以平水韵,而诅咒十三元等该死……

为什么声韵改革,势在必行,很多人言行不一,言而不行,无奈地只得做两面派?尽管孙轶青已故会长等一再提倡,但仍然是‘我行我素’的局面,我们认为应当好好总结经验,以利今后。

我们觉得诗人毕振东在《用普通话写格律诗》(原载《中华诗词》2002年1期)一文中说的一些实话很能反映当今中华诗词时尚诗风。他说:“旧体诗词我乱涂胡抹摆弄了十年,一直以两面派的面孔出现,一边极力主张新声新韵,一边为登‘大雅之堂’又老老实实地用了入声字,押平水韵。我当两面派觉得很累,愿意写旧体诗词的朋友都当两面派,因为不想当的就得退步抽身早,旧体诗词阵营的卫士就越来越少。为了讨好诗词界的老前辈,我自己也是老老实实守着《平水韵》的旧律,一个人连自己摇旗呐喊的主张也不敢公开实行,这不是很大的悲哀吗?”,他还说曾跟在中华诗词连续发表作品的诗人华彩云通信研讨过声韵问题。毕彩云在回信中说:“不用平水韵,人家认为你不会作诗。”这不是很反映当今中华诗词的时尚诗风吗?更使我们触目惊心的是,在被誉为“培养和造就新一代诗词人战略工程”的首届青春诗会,魏新河为代表的九个省市19位青年诗人,大都采用平水韵、词林正韵写诗填词。不管是来自何地的诗人,皆楞吟谁也读不准的古声古韵。我们很难相信他们都很了解古声。也觉得学古声也绝非易事,不是吗?我们曾见平水韵中上声《十七筱》韵部中就有许多字,如挑、夭、娇、悄、獠、佻、缥、缭等等,经过语言演化,现在都是平声字,当今辞典字典中皆标注平声,没有上声。所以我不禁怀疑到他们所作平水韵格律诗词是不是两不像的格律诗词(有今声,有古声,古今声组合所成就的格律诗词)。费劲学习诸多过时的古声读法到底解决什么问题?是不是类似于削足适履?我曾询问一些写平水韵格律诗词的诗友,问过他们对字的古声是怎么学习的。他们大都说:“字的读声是在学校和查字典学的,入声字是学诗写诗过程中逐渐掌握的。”他们读带入声的诗词时,非入声处也皆以今声去读。

我们认为唐人作诗词,用唐声唐韵;宋人作诗词用宋声宋韵,今人做诗词用今声韵才是正常的。今人作诗多用平水韵,是不太正常的,令人奇怪的是不少征文要求使用新声韵的要注明用新声韵,而用平水韵的反不必注明。对写出的诗词,今人用今声去读,我们认为是正宗。征文的要求是不是反映当今的诗风,并且起一定的误导作用?

二、我们认为平水韵与新生韵相比实际上并不科学

其中重复设置韵部,其结果无益反成重重的桎梏和雷池;又有许多同韵部但不同韵也不相近;而列许许多多入声韵部,现代汉语没有入声,所以应该说平水韵是过时的。经典唐诗宋诗可不可以用今声去读呢?我们认为完全可以。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经典唐诗就是用今声标注的读声,并且补进了一些字的今人实用读法,如“不’补进上平声,“一”补进去声,“斜”补进XIA等今声读音,读起采仍然悦耳动听,讲求平仄声韵的根本目的,不就是要悦耳动听吗?唐宋经典诗词用今声读法,易于走向大众。

具体点说,例如:同发“dong”音的,东入一东韵部,而冬,咚却列入二冬韵部。同发“tong”音的,同、铜、桐、峒、童、僮、瞳、通列入—东韵部,而彤却入二冬韵部。同发“long”音韵笼、胧、栊、聋、垅、砻、泷、隆、窿列入一东韵部,而龙、茏却列入二冬韵部;同发“zhong”音的中、衷、忠、盅、终列入一东韵部,而钟、钟却入二冬韵部;同发“feng”音的风、枫、疯入一东韵部,而逢、缝、峰、锋、蜂、烽、封、葑、却入二冬韵部;同发“gong”音的公、工、功、攻、弓、宫等被列入一东韵部,而供、蚣却被列入二冬韵部;

同发“rong”音的戎、绒、融列入一东韵部,而蓉、榕、溶、茸却列入二冬韵部;

同发“song”音的菘、嵩被列入一东韵部,而松、淞列入二冬韵部。以上所举都是中国古汉语到现代汉语全未发生音变的字,为什么把本发同声的字被人为地分属两个韵部,给写诗增加桎梏作用呢?这种重复设置韵部情形仅此而已吗?

不!这种重复设置韵部情形覆盖面太大了!!

上平声的三江部与下平声的七阳部如此,上平声的四支韵部,五微部,八齐部和十灰韵部如此,上平的六鱼部和七虞韵部也是如此,上平的十—真部,十二文部和下平的十二侵部如此,下平的二萧、三肴和四豪韵部如此,下平的八庚部,九青部和十蒸韵部莫不如此。最严重的是上平的十三元部,十四寒部,十五删部和下平的一先部,十三覃部十四盐部,十五咸韵部等同韵的竟分成多达七个韵部,所以平水韵的基本韵的上平声和下平声的共三十个韵部,属于盲目设成韵部有二十六个多,这合适率不足15%。这样盲目的设置雷池桎梏重重的窄韵部的能不束缚人们的思想和写作吗?

另外,再谈谈同部不同韵也不相近的事,因篇幅关系这里只就十灰韵部的字为例,灾与堆,推与台,灰与哀,坏与培,崔与才,雷与来,诚然我们不太知道宋朝时一些字的读法,按宋朝时的读法也可能和合谐合辙而按今时的读法,即不同韵,也不合辙(不相近),故很难理解可以通押。再就是平水韵中有大量的入声,而在现代汉语中连一个入声字都没有,已经“入派三声”。(根据多年来语音演化,当年的入声字已都化为现在平声,上声和去声)。所以现代人读写格律诗词是不是应以今声今韵为正宗。平水韵读格律诗词,用今声去读就不合格律,读声不具备音谐之美,用古声读今人又难听懂其所言。国家为了便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语言交流等,推广倡导普通话,广播电视等都用普通话。为什么中华诗词却崇尚古声呢?我们觉得崇尚用桎梏重重的窄韵,用今人难以听懂的古声的这种诗风和作法,不合时宜。希望吟坛老前辈们,老少诗友们作认真考虑,对不正确的诗风和崇尚不该去推波助澜,而应设法尽早的改变。中华诗词要走向大众,走向学校,走向千家万户,以平水韵能行得通吗?在这里我们很想对湖北省的杨发兴先生,湖南省的毛定波先生,福建省的江山先生等吟长们表示敬佩,他们都生活在南方方言区,并且都有几十年的用旧韵写诗的经历,而现在都自觉地加入到用新声新韵写诗词的行列,为促进声韵改革,拥护声韵改革,为大众,为不误导子孙,都采取了认真负责的积极的态度,为诗词走向人民大众,作出了榜样。我们不禁联想到马凯国务委员在一次诗词座谈会上指出的:“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间,新体诗发生了‘井喷’现象,一下子涌现出一大批像《孩子,快抓住妈妈的手》等新体诗,感人之深,数量之大,速度之快,影响之大与格律诗词相比,格律诗词大为逊色,这难道不发人深省吗?现在做传统诗词的人远远多于写新体诗的人,就是因为莫须有的种种限制和桎梏,并目前的诗风,严重地限制和束缚了许许多多有真情实感的人,没得写出非常感人的诗作,不是吗?时至今日,主要诗刊刊登的诗词作品仍然是用平水韵的为主流,用新声韵的是少数,并需特别注明。这到底为什么呢?值得研究,现在70岁以下的人到底有多少人熟悉诗词作品中的古声,又有多少人熟悉平水韵?连一些青年人学写诗词也尽量地去用旧声韵,这真的是因轻车熟路吗?不见得吧?我们认为这其中有时尚的误导也标志着倡今知古,倡导做得不够。更令人不解的是先黑龙江的一诗词网站在诗教中留作业竟限用平水韵的十三元按平水韵写一首格律诗,否则不予考虑。我们不知道用莫须有的窄韵限制,用谁都不很熟悉的古声做诗词到底有什么好处?有利于写出精品力作吗?我们认为时尚旧声韵写诗词,这与“用韵要放宽”,“要注重意境”,“适应时代,深入生活,走向大众”是背道而驰的。中国有这样一句话:“急流之急,至于卷石者势也。”大家尽量用平水韵作诗词是不是形势所造成的?出现上述情况难道不说明十年来中华诗词的声韵改革进展缓慢,收效甚微吗?

三、我们对新韵书的感想

伟大的诗人毛泽东主张“押大致相同的韵”,并付诸实践,甚至为了诗的意境都宁可脱韵。例如毛泽东16岁时写过这样的一首咏蛙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阴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按平水韵,神属上平声十一真,声属下平声八庚)。鲁迅先生关于诗韵是这样说的:“诗要有韵,但不必依旧韵,只要顺口就好”。我们不能传承过去老教书先生喜好搬弄用窄韵作诗以显其才能的老学究的诗风,而应传承“诗言志”、“诗言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风。我们认为韵书中分若干韵部是要有利于艺术创作,适应诗词读声的声音美,不是为了故弄玄虚,故设雷池和障碍来束缚人们的写作。所以韵分若干韵部首先要根据《现代汉语拼音方案》的39个韵母,再根据音韵的韵腹,韵尾的相同,相近和不同,尽可能地减少韵部,在不太影响读音美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束缚,开阔人们用词的范围,以适于写出更好意境的作品,易学易作,最好能使具有小学语文程度的人就可以掌握诗词用韵和平仄规律,通过必要的诗教,就能自己读诗自己写诗。这样,我们相信数达过亿的大众爱好诗词文化,又有和谐盛世的社会环境,同唐诗兴旺情形类似,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出现一中华诗词文化的伟大复兴!对于目前所见到的韵书,我们认为18个工韵部的于海洲先生编著的《诗词曲韵宝典》和14个宽韵部《中华实用诗韵》都比较科学实用。从平水韵的106个韵部减至十几个韵部,大大地减去了莫有的重重束缚;大大地开阔了用词的范围,引发人们的灵感。为人们查找相关用词方便,《诗词曲韵宝典》在书的后面附以韵序检字表,更方便了使用者的检字。

所以我们希望中华诗词学会能组织一个班子,在现有韵书的基础上编出一部更实用,更有推广价值的新韵书,以适应中华诗词文化的伟大复兴!

同类推荐
  • 雁塔作证:楚雄师范学院校友

    雁塔作证:楚雄师范学院校友

    本书收录了80篇楚雄师范学院校友文集,抒发了他们对母校的眷恋、师恩的感激、求学的收获、奋斗的干苦、人生的感悟。
  • 我是一条只有七秒记忆的鱼

    我是一条只有七秒记忆的鱼

    对于我们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一套豪宅还是一段爱,一张永远刷不爆的银行卡还是一个肩膀,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头衔还是自己想要的自由……作者用自己的经历,或看过的书、电影、音乐中的片段,用探讨的姿态,娓娓道来,如此亲切、自然。在那些故事的影子里,我们看到了曾经的、现在的,或未来的自己。那些细节与片段是如此熟悉,但却很少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如今,它们被收藏在此,但愿能与你的世界在某一个瞬间存在共鸣。
  • 兵点沙场

    兵点沙场

    兵点的心中一直有两个理想,一是当兵一是写作。每个生命都需要燃烧,所以他立志从军;每个生命都需要表白,所以他热爱写作。他的军旅文章清新自然,质朴阳光,真情实感跃然纸上。他用他充满乡土气息的生花妙笔,写田间地头,写家长里短,写青山秀水 ,写乡里乡亲。
  • 用情点击

    用情点击

    本书以“点击广州时政,刻录广州映像”为主线,精选了作者近十几年来在报刊、网络上发表的新闻报道、评论、纪实作品,从高校教育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的双层视角,记录和评述了广州在高等教育、政治建设等各方面的表现。
  • 甜蜜哈密

    甜蜜哈密

    为了传承哈密绿洲的甜蜜传统,弘扬哈密盆地的甜蜜之风,歌颂哈密各族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甜蜜新生活,繁荣东天山文化,我们特编辑出版《甜蜜哈密》一书。文稿共收录各类书籍、报刊公开发表的有关甜蜜哈密的散文、特写五十三篇,歌颂哈密甜蜜生活的诗歌辞赋二十六首。选文和诗歌除几首古诗外,绝大部分皆为当代作者的作品,特别是土生土长的哈密作者的作品。愿此本集子为哈密的甜蜜事业、甜蜜生活增光添彩!
热门推荐
  • 不周传

    不周传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天地第一缕出现的五色光芒化作五种生灵,从此世间出现五种不同的统治,分为人、魔、鬼、仙、佛五种流派。周山被创灵尊者打碎,从中走出妖猴悟空,从此世间不周。周,取周全之意,不周,从此世间再无圆满之事。我等生来自由身,为何有人高高在上。我要让这皇权不在压制吾身、我要这愚民思想不在蛊惑人心、我要这天地间顶层人物不在奴役世人。我等需要记住思想,而不是记住某人;我们不需要再用虔诚的心态去敬仰高高在上的生灵。我等需要的是一个思想、代表我们的思想。万物需要的是一种力量,属于自身的力量。既然残破的世间注定了日后的腐朽,我们为何不重新开辟出一片净土?
  • 金钻首席:我们离婚吧

    金钻首席:我们离婚吧

    “蓝阔你不得好死”“哈哈,我不得好死,我先让你生不如死”蓝阔吧江寻仍在茶几上,听见玻璃和江寻疼痛的声音“这就是你背叛我的下场,叫你听话一点,你怎么不听的,乖乖的根本不会受今天的苦”蓝阔已经被嫉妒冲昏了头脑“千万不要让我在看见你跟那个男人在一起,恩”希望大家会喜欢这篇文文
  • 时间旅行者之龙族

    时间旅行者之龙族

    上古神氏千璃一时无聊,竟穿越到龙族的世界,且看她在那掀起怎样的火花?
  • 清初海强图说

    清初海强图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落魄弃少

    落魄弃少

    少年其父为华夏四大家族林家当代家主,最年轻的一代枭雄35岁成为国家副主席,但却离奇的身亡,后判定为自然车祸引起,母亲被人污蔑与人通奸,少年并非林家人被赶出家门,8岁的少年和多病的母亲相依为命。一次从山崖坠落,被神秘老人所救。少年开始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生活,改变世人对自己和母亲的误解,查找父亲被杀的阴谋。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登上王者之巅
  • 灵士历程

    灵士历程

    红发,蓝眸,他有着与他人同的特点,他人是发眸同色,而他则是发眸异色,这究竟是好,是坏?他的故事究竟如何,他会与哪些人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他能否成为一个强者?
  • 狐符

    狐符

    修行九世的她一念之差由天界修行之地到了凡世,做了慕容府最低等的粗使丫鬟。她相貌平凡,却如经雕琢后的璞玉,逐渐焕发夺目光彩。一步步意外升级……紧随慕容公子身侧……得遇才子、杀手、王爷、皇上——她是大神之女,她亦是魔王之女,机缘巧合,她一点点强大了自己,最终。。。。。。。。
  • 武者龙珠行

    武者龙珠行

    在修炼习武如此衰弱的今天,真正的武者已经是一个遥远的传说。让我们看看一个渴望成为真正武者的武馆教练如何在战力爆表的龙珠世界成长吧。欢迎龙珠迷来。本书基本尊重原著,有些地方也会稍加调整,毕竟那是一个全宇宙都说日语的世界,起码也要说汉语吧。
  • 天罚刀

    天罚刀

    因笔者对《诛仙》太过沉迷,本书中会穿插一些诛仙人物与法宝以及经典词句。他一生坎坷,末了,静静回忆起来,只因年深日久,就连记忆也在消失,许多故人往事常常模糊不清,仿佛一片清冷的月光,每每午夜梦回,便从指缝间悄悄的溜去,爱恨情仇...一切的一切...罢了,至少,生命的尽头,那抹宛如仙子的白色身影,自己触手可及...
  • 梦里新疆不是客

    梦里新疆不是客

    作者依托在新疆工作的亲身经历,以一种游记体小说形式,记录了一个穿梭在新疆和北京的爱情故事。与此同时,小说以爱情故事为线索串接起新疆的大美风光:达板城印象,吐峪沟的震撼,赤铁城的星空,禾木的月光,烟雨那拉提,天泉之路,罗布泊无人区等……依循文字游弋于异域风情之中,追逐情节,感受动人的爱情故事,一定会产生无限暇想与向往。作者不仅仅停留于对新疆美轮美奂的在风光及主人公爱情故事的叙述,而是借由故事试图打破人们传统思维中对于新疆的认识,探讨更深层次的民族关系问题,也意在用文字架设一座促进新疆与内地沟通、理解的桥梁。走进新疆的大门并不难,但若是想真正的了解新疆,首先要做的是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