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2800000010

第10章 对“野人”的考证(4)

1951年,在喜马拉雅山的冰天雪地上,英国登山家西普顿把“雪人”的脚印拍摄下来,得到了清晰的照片。这脚印长31公分,宽17.5公分,脚拇趾粗大,第二个脚趾细长,趾茎部相连结,根据脚印来分析,这是一种直立行走的猿类动物。这一照片的获得,被称之为是“雪人”研究中心的一个重大突破。

1954年,英国探险队最大的收获,是在喜马拉雅山的寺庙里找到了两块据说是从“雪人”头上取下来的带发的头皮。在喜马拉雅山地区的一座寺庙里,每当举行宗教仪式时,庙里的僧侣就在头上戴着据说是从“雪人”头盖上撕下来的两块夹杂着褐色和火红色长毛的毛皮装扮“雪人”。探险队征得僧侣的同意,对头皮进行了测量和拍照。因为是寺庙中的圣物,英国人只从头皮上采集了几根毛发。这两块头皮传说是一雌一雄,大小和形状颇为相似,一块毛发齐全,另一块有的部位已光秃无毛了。它的顶部尖耸,毛发呈淡火红色,也有的呈乌褐色,据推算头皮保存已有三百五十多年了。

1959年,在珠穆朗玛峰地区的海拔6000米的雪地上,发现了“雪人”的脚印,大小与穿着登山鞋踩的脚印相似。据说,这是迄今发现的“雪人”留下的海拔最高的足印。

为了配合珠穆朗玛峰地区的科学考察,中国科学院等有关单位也派出专业科技人员,对“雪人”进行专题调查。5月20日晚上,考察队员尚玉昌正在营帐中记日记,突然听到山谷里响起两声枪响,只见藏族翻译气喘吁吁地跑来,大声喊:“雪人!雪人!”原来一个“雪人”从山谷下面往山顶走,全身长满了毛。翻译赶紧连放两枪,但因天黑而未打中,“雪人”连跑带跳地逃走了。

6月24日,在卡玛河谷中游的莎鸡塘,“雪人”咬断了一头牦牛的喉咙,并吸食牦牛的血,使之致死。接到一个住在我国境内的尼泊尔边民的报告,我国的考察队立即赶到现场,果然见到一头死牦牛躺在地上。考察队对四周进行了严密的搜索,在被害的牦牛附近,找到了一根长15.5厘米、呈棕色的毛。尼泊尔边民说,这就是“雪人”的毛。考察队将毛带回北京检验后,证明与采自北京动物园的牦牛、猩猩、棕熊和恒河猴的毛,在形态上确实不同。这个发现是十分珍贵和重要的。只是目前还难以肯定这根毛就是“雪人”的遗物。

顿·维兰兹是1970年夏天登上珠穆朗玛峰顶的登山英雄。后来他就登山过程中的见闻写了一本书,其中谈到了“雪人”。“当时我正在寻找架设帐篷的地点,以便过夜。我们走近山腰,突然听到山后传来一声像鸟一样的叫声。这时一个舍巴族向导正在我身边,他慌忙对我说:‘先生,耶提来了!’我赶忙回过头四下环视,然而向山项望去,只见两只黑色的乌鸦仓惶地飞起,一个黑色的身躯出现在一块洼地旁,向我们这边窥视着。我正考虑万一它向我们进攻将如何应付,这时它跑了。我们放下心来,又重新布置帐篷。次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山的南坡,发现雪地上有一行巨大的脚印,脚印长约46厘米,这天夜晚,明月高悬,将皑皑的雪山照得犹如白昼。我从帐篷的窗口探出头来,打算欣赏一下月景,此时,突然发现月光下一个身影在蠕动,此后,‘耶提’出现了,它有些像高级的猿猴,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十分可笑。它径直向一块我十分熟悉的地方走去。几个星期前我曾去过那里,当时雪已融化,那里到处是泥,只有一小片树丛,根据它的行动方向,我判断出,它可能去那里抱一些树枝。于是,我赶忙取过望远镜,紧紧地盯着它。借着月光,我分辨出它的身体为黑色,样子很像是高级猿猴。20分钟后,‘耶提’好像感到有人在盯着它,于是飞快地向山脚跑去。”

20世纪70年代,英国人威廉·奈特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也曾有幸在很近的距离对他认为是“可憎的雪人”的怪物进行观察。在一位当地向导带领下,他和一位欧洲人,带着由四五十个劳工组成的一支队伍,从西藏回来,行进在从甘托克通往色当琴的小路上。他们想走高处的山路,但是向导特辛·瓦格底说,劳工们怕对付不了“山鬼”,因此,只好走低处那崎岖不平的沿着河流向前伸延的山间小道,当到达甘托克附近时,要爬一段坡,威廉·奈特的同伴带着劳工们走在前面,而他则在距离他们大约半里的后面跟着,这时他们离下面的甘托克城大约半里。

“走到一片开阔地面,我停下来,让我的马喘口气。我跳下马,松一松马的肚带,遥望即将落山的夕阳。正在我若有所思的时候,突然听到轻微的声响。我四下张望,看到在大约10~20步之外,有一个像人的东西。我想,那就是珠穆朗玛峰考察队所说的长毛人,也就是西藏人称呼的‘可憎的雪人一。

“据我回忆,这个‘雪人’身高略低于1.8米,在严寒中几乎全身赤裸着。当时正值11月份,他浑身皮肤呈浅色,头上生有一束头发,脸上毛少,双足很大,脚趾张开,有一双大而令人生畏的手。它的双臂、大小腿、胸部和背部的肌肉非常发达。它手中拿着一个什么东西,看来像一张原始形态的弓。它站在那儿,并没有看到我。我大约观察了5~6分钟,后来才明白,原来它正在注视着远在山坡下的什么人或野兽。大约又过了5分钟之后,他突然奔下山坡,简直在飞跑,速度之快,令我至今难忘。”

沙勒是研究喜马拉雅山青藏绵羊和雪豹的动物学家,他并没有期望能幸运地看到一个“雪人”。不过,高原上森林茂密的河谷,类似尼泊尔西部阿鲁谷地那边的密林地带是“雪人”经常出没之地,而在他所到的那种边远地区,连登山运动员和旅游者也没有到过,根本不会预料有“野人”存在。然而,他在1979年出版的一本题为《雪豹》的着作中,确记下了这样的一段经历:“一条河的支流从庞摩地方的伯昂村流下来,在一个河汉口的附近,急流穿过密林被崩塌的山石切断。在那灌木丛生的斜坡上,一个黑影从大石后跳出来。斜坡笼罩在清晨的阳光下,但我只来得及看一眼。这个东西大得像一头棕色大熊猫,躲藏之快像鹿一样,样子像狼或海豹那样可怕,动作比熊快得多。我用望远境看着毫无动静的巨石,感到在它后面躲着的那个神秘莫测的怪物。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晨光中的山脉和清澈的流水。”

北美洲的“大脚野人”

许多学者认为,世界上真有一种沙斯夸支大脚野人存在。他们多分布在美洲,并且有足够的人证、物证证实了他们的存在。

见过野人者如美洲的印第安人、白人牧人、捕兽人等,他们提供了许多有关野人的报道、照片、足印铸型(其中包括一个跛足的大脚野人的足印),在足印附近发现的粪便、毛发以及大足野人发音的录音带等。还搜集了许多与此有关的当地印第安人的民间传说。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罗杰·帕特逊拍摄的那部着名影片,摄下了一个看来是雌性的沙斯夸支。

在英属哥伦比亚佛雷泽河上游地方,住有姓查普曼的一户美洲印第安人。1940年某日,一个高8英尺的男性沙斯夸支野人进了村子。这个野人是从树林里出来的,然后走到农庄建筑物附近。查普曼太太起初以为是熊之类的动物,后来她看清楚了是个野人,吓得她拖住孩子们就跑。全家人知道此事后,回房舍查看,才发现在房子附近留下了长16英寸,宽8英寸的大足印,每步的长度达4英尺。屋里一大桶咸鱼被打翻,撒满地上。他们家见到的这个野人及体格大小,看来属于沙斯夸支男性。这次发现(值得指出的是沙斯夸支喜欢鱼),与前苏联在帕米尔的发现有同等重要价值。

1955年,在英属哥伦比亚米加山区,又有一次更有意义的发现。一位名叫威廉·罗的筑路工人(他还是一个有经验的猎手和看林人),见到一个女性沙斯夸支。这个野人高约6英尺3英寸,个头大,全身呈棕黑色,头发银色,乳房很大。有两支长臂和一双大脚。罗还注意到,她行走时像人一样,后脚先着地跨步,头的后部似稍高于前部,鼻子扁平,两个耳朵长得像人耳朵,小眼睛。她的脖子很短,几乎看不出来。还未等他仔细端详完,这个女野人已发现他就在其身旁,便赶快走开了。

巨大的足印,旁边是用来对比的一名成年男子的旅游鞋一个来自北欧的伐木工奥斯曼说,1924年,他在温哥华岛对面的托马港附近度过狩猎和宿营的假期时,曾经被一个沙斯夸支俘虏过。这段遭遇轰动一时,但他本人没有传播多少年,因为他认为别人不会相信那是真事。他肯定地说,有一个沙斯夸支野人在一天夜里,把他连同他的睡袋一起扛起,在山里走了大约25英里,最后到了四周是峭壁的深谷中的“一户人家”,家中有父亲、母亲、儿子和小女儿。他在“这户人家”中安全地住了六天,后来还是逃离了。他清楚地叙述了这家人的情况,他们既不生火也无工具。但奥斯曼强调他们有与人相同的地方。

最近,1978年6月6日上午8时,又有一次新发现,目睹者是两位年过50岁的高级地质考查工程师肯德尔和哈撒韦,他们二人都是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科学家,有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当天他们下了中途搭乘的卡车后,便登上华盛顿州喀斯喀特山北面的高峰,此山的高度大约是海拔4000英尺。当时天气晴朗,气温很低。两人根本未想到有关野人的事。突然,对面伐倒的灌木后有一个大黑影很快地闪现过去,引起了两人注意。起初他们以为是个人,后来才想到,此处没有伐木业,他们是在一处私人经营的小小的木材堆放场。再看时,他们发现那个家伙身材很大,像人一样地直立行走,并且故意躲在一块大木料后面。这个家伙皮肤黑色全身长毛。他们看到了它的头、双臂和宽肩膀,但仅一二秒钟它便跑掉了。由于太突然,两人惊得面面相觑,一时说不出话来。等他们明白过来,才快步走到野人消失的地方去找脚印。地面太硬,石头又多,什么也看不出。以前他们曾说过,那一带他们非常熟悉,不可能有野人出没,可是现在他们居然也相信,他们眼见的那个家伙就是沙斯夸支野人。

同类推荐
  • 科学的黑屋上

    科学的黑屋上

    本书丛书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回响、发掘生命的秘密、探寻太空的谜团、破解文明的神秘,所揭示的神奇绚丽的壮阔画卷,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将使我们的心灵感震颤.
  • 古代数学与物理学

    古代数学与物理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青少年一定要知道的奥运知识全集

    青少年一定要知道的奥运知识全集

    《青少年一定要知道的奥运知识全集》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从古代奥运会的诞生、波折到现代奥运会的重振、发展的不平凡历程;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奥运比赛项目体系设置、比赛规则、奥运礼仪、历届奥运最出彩的项目、最闪亮的人物、最有趣的故事、药絮以及青少年最想知道的奥运基本知识。
  • 探索未知丛书-卫生保健01

    探索未知丛书-卫生保健01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 动手做实验丛书--非金属实验改进设计实践

    动手做实验丛书--非金属实验改进设计实践

    本系列丛书主要介绍动手做实验,本书详细讲述非金属实验改进设计实践方式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倾世医妃媚百生

    倾世医妃媚百生

    她是中药世家的独生女,年纪轻轻却博古通今。她是西凉附属国的公主,倾世容颜却体弱多病。一朝穿越,她成了她。他是东宸令人闻风丧胆的冷血战神四王爷。她为了回到自己的世界,和亲东宸。她步步为营却步步沦陷。是劫,终归逃不过。
  • 妖男当道之鬼界

    妖男当道之鬼界

    这是一道符咒,控制了他的身他的心他的灵魂他的思绪他的五脏六腑他的奇经八脉。他为她痴狂,为她疯颠,一直到她诈死离开,都从未怀疑过她。软玉依旧在怀,却早已物是人非。他被欺骗、被利用、被背叛、被弑杀、被泯灭、被摧毁、被剁了肉身,灵魂镇于龙池湖中八百年。他变成了鬼,却永远得不到解脱。生生死死,爱恨情仇,兜兜转转,回到最初。一千年零一月的这个夜晚,月色朦胧,桃花纷飞,白雪飘扬。龙池山重逢,只为一决生死。他们之间的战争,是命中注定,是天意所谓。然而,人世别离,鬼魅再见,究竟,是谁害死了谁,又是谁,在救赎着谁?
  • 魁罡六锁秘法

    魁罡六锁秘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医手扎天:邪王盛宠小药妃

    医手扎天:邪王盛宠小药妃

    初见,他一脸不悦:“哪来的小胖妞?打死!!”。再见,他长臂一舒,拎着她轻笑:“偷亲我就跑,恩?倾慕本殿下,你就这点胆?”某女白眼一翻:“你行不行啊?”于是他凶性大发,最后问她,某女回答:“一般。”她是医学界奇才,一朝穿越成尚书府大小姐,从懦弱变强悍。炼药,宅斗宫斗朝堂斗,她统统搞掂。骂她丑女,瞎了狗眼!没看妖孽美男围着团团转。一个二个要搞死姐,姐偏要大放光芒,治各种不服。
  • 豪门偷欢:惹上恶魔总裁

    豪门偷欢:惹上恶魔总裁

    他让仇人‘中风’住进了医院,将仇家的女儿扯上婚床,他说:“我的报复,这才开始!”她爱他,用真心拼命捍卫内心中疯狂滋长的爱情玫瑰。只是最终,她得到的是浑身的伤痛。“对不起,不是我不坚持,只是,你给的伤,让我真正的无力再爱!”
  • 妖神陆

    妖神陆

    现代文明,人类与妖,暗流涌动,大山里出来的少年,如何在这复杂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路……
  • 花情轶事

    花情轶事

    独创诗歌(古体和现代并存),全是各人爱好,附庸风雅。声明:诗载心,词达意,方是我中华文字本色。闲来听花落,只把心声露。
  • 沉睡的僵尸

    沉睡的僵尸

    他说“他有最强壮的胸膛,愿意成为漂亮女人的港湾”他说“女人的身体是上帝的艺术品,我只是想近一点观察”如果他的手安分一点的话,他的话还是可以相信的。他从一座城市流浪到另一场城市,按他的意思他在追找生命的意义。他说他喜欢的风,因为他们自由。他说他喜欢月亮,因为它孤独。他说他喜欢女人的胸脯,因为它。。。。好吧不得不承认,他只是好色。
  • 三个天使契约书

    三个天使契约书

    继承父母天分,她理所当然的进了圣彼亚,却不料最终和三个美男结下不解之缘。他,画笔是武器,圣彼亚首屈一指的花心美男,性格却差的要死。他,理事长公子,典型的阔少爷。看似温柔,实际冷酷到底。他,贵族后裔,极品混血美男,天生的浪漫却掩盖不了过往血腥。谁比谁更爱她?!
  • 善报

    善报

    一个乡村小店的绝色美女,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遭到两个流氓的强奸后,送进医院成了植物人,与她有一面之缘的小摊主白天做生意,晚上在医院陪侍,美女居然在住了九个月的医院后,产下一对双胞胎儿子,而且自己也醒了。小摊主冲破重重阻力,娶下美女。日后,他的生意渐渐做大,造房买房,将双胞胎培养成“海归”人士,一家老小过得有声有色。夫妇俩平日里相敬如宾,关爱有加,三十余年,从不做对不起对方的事。他们还一贯做好事,不仅对双方老人呵护备至,而且对村人,对来他们店的打工者,都倍加爱护,因此,他们的声誉在地方上也赢得交口称赞,好人终归得到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