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鼎帝国后鼎王朝末年金龙族统治腐败,天下烽烟四起。
龙鼎帝国建立后,实行封国制,龙鼎帝国内建立了十个王国。千年后,十国中的八国被灭,只剩下紫龙国和玄龙国两国。紫龙国占有雄州的东泽郡和荆南郡,玄龙国占有玄州的玄朔郡。九州其余的地域为龙鼎帝国皇族所有。国灭之后,各国遗民皆欲卷土重来,再建故国。同时,被龙鼎帝国灭掉的人族隆盛帝国的遗民也欲推翻龙族统治,重建人族国家。
孤风出生后的第二年,也就是龙桓帝建熙十五年,龙族纪元1190年,桓帝病死于宫中,太子即位为帝,史称龙顺帝。顺帝改明年为承平元年。13915顺帝继位后,赋敛、徭役日益繁重,用法更为严苛,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
承平七年,风龙会在辰州广昌府秘密成立,帮主是御风龙。御风龙是青龙族后裔,原名青羽龙。以御风之术见长,故化名为御风龙。风龙会诸头领名字中中间一字皆为风字。御风龙一心欲重建青龙国,故暗自招兵买马、积蓄力量。
承平十二年,风龙会副帮主兴风龙与帮主御风龙因某事决裂,带领会中亲众赴璘州建兴郡,秘密建立龙兴会,自为帮主。
承平十三年,兴风龙在建兴郡首先起事。未久,攻下璘州全境,杀璘州牧及二郡郡守。兴风龙建立龙兴帝国,其自立为龙兴帝,建元龙兴,以承平十三年为龙兴元年。改建兴府为兴都龙兴府,改建兴郡为龙兴郡。令广天龙为广宁郡郡守,封其为广宁侯。令怒焰龙为龙兴郡郡守。之后,风龙会会众在河东郡、广昌郡、建昌郡举义。未久,攻下三郡全境,杀辰州牧及三郡郡守。御风龙建立青龙帝国,其自立为青帝,恢复本名青羽龙。建元青龙,改广昌府为青都风会城,取风云际会之义,暗合风龙会之名。命厉风龙为河东郡郡守,烈风龙为建昌郡郡守,啸风龙为广昌郡郡守,封追风龙为大将。
顺帝以金燚龙为大将军,令其率军镇守帝都烈旭城。又在各主要关口设置都尉驻防。下诏各地严防,命各州郡准备作战、训练士兵、整点武器。又令清州牧发兵攻河东郡,天雄军攻广昌郡,紫龙国攻建昌郡及璘州。
承平十四年,河西郡、天岳郡、元昌郡、昭余郡义军蜂起。顺帝只好释放囚徒数十万人,令大将金鹏龙率领镇压东江郡义军。又令驻守于玄州东部北地郡的靖北军攻河西郡,令驻守于夏州东部建威郡的镇南军攻元昌郡,令泽州牧发兵攻昭余郡。河西郡义军向南退入荆西郡。天岳郡义军破天岳关向东攻入荆西郡,两军合兵一处,称荆西军。义军斩杀荆西郡郡守。靖北军退回,金鹏龙率军继续东攻荆西军。元昌郡义军被镇南军打败,余部西逃,加入昭余郡义军,镇南军继续西攻。紫龙王将东线兵马全部调到西线全力进攻荆西军。
承平十五年,龙兴帝兴风龙亲自率兵北攻建昌郡,郡守烈风龙不敌,逃回风会城,龙兴兵占领建昌郡。龙兴帝亲自率兵驻于建昌城,以防青帝南攻。紫龙兵与金鹏龙所率兵马打败荆西军,紫龙王将荆西军精锐编入紫龙兵,余部散去。13920紫龙兵分兵驻扎于荆西郡各地。金鹏龙率军退入天岳关,分兵驻扎于天岳郡天岳山脉西侧。昭余郡义军被镇南军和泽州兵击败,余部散去。至此,西部起义平定。龙兴帝国占有三郡之地,青龙帝国占有二郡之地。13915在这次起义中,紫龙国的兵力和地盘得到进一步的壮大。龙顺帝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下令金鹏龙加强防守。
龙鼎帝国开国皇帝龙泰帝所铸的九龙神鼎被视为龙族至宝,世人传说当年龙族十长老上岸之时盗得龙族至宝魁天胜剑,当时为龙族大长老的龙伯将此剑化为九柄神兵利刃。元鼎十三年,泰帝崩,昌帝即位,召开九王会,将五柄还在诸王手中的兵刃收归皇族所有。昌帝将魁天九刃中的七刃秘密封印于七个龙鼎之中,只留两刃作为护国神兵,以御侮镇乱。另外,皇族还有一柄龙族至宝龙灵剑,被泰帝立为护国神剑。另有传说,泰帝将上岸劫掠所得财宝,一半存于国库,一半藏于九州各处,在藏宝处设封印。元鼎三年,泰帝得到一块黑色灵石,命名为龙灵石。泰帝命人在龙灵石的正面刻九州地图,背面刻藏宝处解印诀,用龙灵剑将龙灵石劈为四块,有三块分别有了颜色,为青、紫、金色,另一块依旧为黑色。泰帝将青灵石赐予三皇子康王,紫灵石赐予四皇子宣王,玄灵石赐予二皇子西平郡王。令金灵石历代龙帝相传。四石合并可以解开宝藏之谜,或许宝藏和龙鼎还有关系。天下人皆知龙鼎和龙灵石的传言,但不知真假。此时,金龙族只有三鼎,其余皆不知所踪。金龙族也只有一块金灵石,其余三块也不知散落在天下的什么地方。天下人为了得到宝藏和鼎中的神兵费尽心机,但仍然没有其余六鼎和三石的消息。后鼎末年,龙鼎和龙灵石的传说将再次在江湖上掀起腥风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