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那个被弄脏的犹太人看到身上干净的犹太人时,认为自己一定也像他一样干净,而干净的人看到脏人时,也同样会认为自己一定和他一样脏,所以结果是干净的人要去洗澡。”
朋友余兴未尽,接着问我:“他们继续一同走着但后来不幸的是他们又掉进了另一个大烟囱,情况和上次一样,你猜这次哪一个会去澡堂?”
“这还用说吗,一定又是那个干净的人!”
“哈!你又错了,因为干净的人上一次洗澡时发现自己并不脏,而那个脏人则明白了为什么干净的人要去洗澡,所以这次是那个脏人去洗澡了。”
哦,我若有所悟……
我的朋友仍然没有要罢休的意思:“他们再一次掉进大烟囱,去洗澡的是哪一个?”
“啊?是那个脏人。不,可能是那个干净的人!”
“哦!你依然不可理喻,你还是错了!你见过两个人一起掉进同一个烟囱,结果却是一个干净、一个脏的事情吗?”
穷是一种切肤没齿的感受,富是一种矜持倨傲的状态。穷人赞羡富人积累财富的结果,却忽略了富人通达财路的智慧。
由穷到富的转变,几乎是所有人的憧憬,但如果只有致富的勇气,而缺乏致富的思想和手段,那么,富有殷实,只是聊以自慰的幻想。穷人不能站在原地慨叹命运不济。穷人只有站在富人堆里,汲取他们致富的思想,吸收他们成功的经验,才能真正实现彻底脱贫。
穷人,更需要智慧!
给自己建房子
有个老木匠在一家建筑公司干了整整一辈子。他准备退休,一天他告诉老板,因为年纪不饶人,他决定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一直很欣赏这位勤劳朴实的好员工,对他真有点舍不得,问他是否愿意为公司再尽最后一份力,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没有推辞,说可以。
老木匠一向工作严谨,问心无愧。可最后这次,他有些犹豫了。工作一辈子,家里几乎没有什么积蓄,别人都住进了高楼大厦,而自己依然囊中羞涩。
按照老板的旨意,工作如期开工了。只是老木匠的心早已不在工作上了,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
房子很快建好了。
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你为公司干了一辈子,我很感谢你,这所房子应该属于你。”老木匠顿时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他们日复一日、漫不经心地“建造”着自己的生活,这种建造,不是发自内心的,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的、应付的。无论干什么事,他们都变得十分慵懒,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总是不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等他们发现自己的处境是如此的危险时,他们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做事时都要像在给自己建房子一样,想想自己的房子,想想自己每天敲进去的每一颗钉,想想亲手加上去每一块板……
用自己的智慧好好建造生命吧!如果你偷懒,如果你省料,最终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致命的博弈
两个歹徒凑在一起做了许多坏事,一天,终于被警察给逮住了。他们分别被关在两个独立的,但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同时接受审讯。一番拷问后,警察一无所获。在这种情形下,警察向两个囚犯提供了两条可以任意选择的方案:
方案一,与警察合作,供出他同伙的全部罪行。这一方案的诱人之处在于,在背叛同伙的同时,揭发者不仅可以重新获得自由,而且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丰厚的奖金。他的同伙就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并且为了加重惩罚,还要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
方案二,与同伙合作,保持沉默。这一方案同样存在一个诱人之处,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拒不承认的话,警方会因证据不足,无法给他们定罪。
两个囚犯有些困惑,他们真的不知该怎么办。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选择互相背叛?
一个审讯室里,甲犯人陷入了深思中。他想到,理论上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获得自由。但甲犯很聪明,他马上意识到他对同伙没有足够的信心,他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不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带着一笔丰厚的奖赏扬长而去,让他独自一人品尝着坐牢的滋味。这种想法在他的脑子里愈来愈膨胀。他意识到,他的同伙也不是个白痴,他一定也会这样来设想自己的。所以甲犯很快做出了他认为唯一理性的选择,那就是背叛同伙,把同伙的一切罪行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抢在他之前这样干了的话,那么那个带奖出狱的幸运者就不一定是他了。
另一间审讯室里,同样的事同时发生了。
事实的结果是,这两个囚犯按照不顾一切的逻辑得到了最硬的也是最糟糕的报应:坐牢。
人和动物一样,都有着赤裸裸的利己欲望,这种欲望在伟大的生命面前会显得更加丑陋,更加的让人望而生畏。
脱掉外套
一个女孩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老板炒了鱿鱼。中午,她坐在离单位很近的喷泉旁边的一条长木椅上,独自神伤。
她感到上帝将她毫不留情地拒之门外了,转眼间,生活变得暗淡无光毫无生机。环顾四周,人们都步履匆匆,各自为自己的事业幸福地忙碌着,她感到有些无法接受。这时她发现离自己不远处有一个小男孩看着她的后背咯咯地发笑,她就好奇地问小男孩:“你为什么发笑呢?”
“因为这条长木椅的椅背是早晨刚刚漆过的,我想看看你站起来时背是什么样子的,你已经是我等来的第五个笨家伙了。”小男孩说话时努力掩盖着一脸得意的神情。
女孩一怔,猛地想到:“昔日那些好落井下石的同事不正和这可恶的小家伙一样躲在我的身后以窥探我的失败和落魄为乐吗?我决不能让他们的用心得逞,我决不能丧失我的人格和尊严!”
女孩咬着嘴唇,想了想,突然指着前面对那个小男孩说:“你看那里,那里有人在卖糖人呢。”
等小男孩证实了自己受到愚弄时,他有点恼怒地转过脸,却惊奇地发现女孩已经把外套脱了,并拿在手里,她身上穿的鹅黄的绒衣让她看起来更青春更漂亮。小男孩甩甩手,嘟着嘴,失望地跑开了。
生活中的失意随处可见,真的就如那些油漆未干的椅背,在不经意间让你苦恼不已。但是如果你真的很不幸,已经坐上了,也别沮丧,贵在你以一种“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心态学会去面对。脱掉你脆弱的不堪一击的外套,你会发现,崭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捉襟见肘时
从创业时开始,宏伟公司一直是同行中的佼佼者、蒸蒸日上的企业界大明星。遗憾的是,今年的赢余出现了大幅滑落。当然这不能怪员工,因为大家为公司拼命的干劲儿,丝毫不亚于往年,甚至可以说,由于人人意识到存在的不景气,员工干得比以前还要卖力。
一时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愈发加重了董事长心头的负担,因为马上到年关了,按照惯例,年终奖金最少是两个月的工资,多的时候,甚至可以加倍。今年可有点惨了,挪来挪去,最多只能每人发给一个月的奖金。“多年以来被惯坏了的员工,应不会满意的,他们的士气真不知要怎样滑落!”
董事长忧心地对总经理说:“许多员工都以为今年依旧最少加两个月奖金,恐怕有的人已将飞机票、新家具都定好了,只等拿奖金就可以出去度假或付账单呢!”
总经理也忧心忡忡:“好像给孩子们糖吃,他们习惯每次都得到一大把,现在突然改成两颗,孩子们一定会吵闹的。”
“对了!说起分糖,”董事长突然触动灵机,“你倒使我想起小时候到店里买糖的情形。那时我总喜欢找固定一个店员,因为别的店员都先抓一大把放到秤里,多了,再一颗一颗往外拿。那个我比较喜欢的店员,则每次都抓不足重量,然后一颗一颗往里加。说实在话,当时我也明白,我买到的糖到最后是没什么差异,但我还是喜欢后者。”
没过两天,平静的公司里突然传来一条让人心惊肉跳的小道消息——“由于公司遇到了危机,年底要实行大规模的裁员。”顿时人心惶惶了。每个人都在猜,自己会不会属于被裁掉的对象。最基层的员工想:“自古以来裁员都是由下面杀起。”上面的主管则想:“我的聘用薪水最高,只怕会先从我这里开刀!”
一天,总经理召集大家就裁员问题做了进一步宣布:“公司虽然遇到了难处,但一想大家同船共济了这么多年,再怎么危险,也不愿牺牲一同患难的同事,遗憾的是年终奖金,是不可能发放了。”
听说不裁员,人人都放下了吊在嗓子眼儿里的大石头。人们都被不用卷铺盖的惊喜充实着,他们对没有年终奖金似乎并不太关心。
眼看除夕将至,人人都做了今年勤俭过年的打算,彼此约好拜年不送礼不请客,以共渡难关。
突然又有一天,董事长召集各单位主管紧急会议。眼睁睁地看着主管们匆匆上楼,员工们面面相觑,心里都有点儿忐忑不安:“难道老总又变了卦?”
几分钟过后,主管们纷纷冲进自己的办公室,兴奋地高喊着:“有了!有了!今年还有年终奖金,整整一个月啊,马上发给大家,让大家好好过个年!”
整个公司大楼一片沸腾,连坐在顶楼的董事长,都感觉到了地板的震动……
给孩子一个惊喜,能激发其活力;给朋友一个惊喜,能增进友谊;给家人一个惊喜,能带来无比的欢乐;给同事一个惊喜,能融洽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声轻轻的问候,一份贴心的关怀,能给人意想不到的温暖。
人们在准备失去一样东西的时候,忽然得到它,一定会非常开心,非常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