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62400000003

第3章 巴比伦的千年兴衰(2)

此后的数百年里,巴比伦尼亚一直处于分裂和混乱的阶段,先后兴起伊辛第二王朝、海国第二王朝和巴兰王朝,同时还并存着许多小国。约在公元前11世纪以来,这一地区再次受到外来民族的入侵和统治。公元前8世纪中期,阿拉美亚人入侵,并在巴比伦尼亚建立统治,公元前729年,亚述人征服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因此,要说犹太人受到过巴比伦人的压迫,那么巴比伦人也先付出了许多。

巴比伦的陷落

亚述的士兵们搬运从巴比伦得到的战利品。这是描写这一场景的石头浮雕。刻于公元前7世纪。

最后的巴比伦

公元前626年至公元前539左右,另一支使用闪语的民族迁入两河流域,并建立了他们的王国——新巴比伦王国,他们就是迦勒底人。迦勒底人很可能是在公元前11世纪,定居在波斯湾一带,并逐渐融入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他们已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前626年,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萨尔为了反抗亚述人的暴力统治,在巴比伦城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随后征服了巴比伦尼亚地区的其他小国,成功地控制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而后他们与伊朗高原的米底人结盟共同对抗亚述。约公元前612年,新巴比伦和米底王国攻占亚述首都尼尼微,灭亡了亚述王国。这样,新巴比伦就控制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

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时期,新巴比伦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他在外交上继续与米底王国结盟,军事上东征西讨,戎马一生。他先后远征叙利亚,打败埃及大军,攻入巴勒斯坦,围困耶路撒冷。公元前597年,他攻陷犹太人首都,将数千犹太人俘虏到两河流域。公元前587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再次远征巴勒斯坦,围困耶路撒冷一年,城陷之后,他彻底洗劫和毁灭了这座城市,犹太人也再次被掳到巴比伦尼亚地区,史称“巴比伦之囚”。此时的巴比伦王国的领土不再限制在两河流域地区,巴比伦达到了历史的巅峰。此时的巴比伦已经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商业、农业和手工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后,尼布甲尼撒二世大兴土木,重建了新城,修建了举世瞩目的“空中花园”。

但是好景不长,在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后,新巴比伦陷入政治分裂的危机,王位更换频繁,约公元前556年,一位阿拉美尼亚籍的国王即位,他开始信奉阿拉美尼亚的神灵。宗教观念的改变激怒了巴比伦的祭司,内部矛盾日渐明显。而波斯人此时已逐渐强大起来,吞并了米底和小亚的吕底亚国,切断了巴比伦的贸易路线,新巴比伦陷入了最大的危机。

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居鲁士率军攻入两河流域南部,围攻巴比伦城,祭司对统治不满,主动献城,波斯人很快占领了巴比伦城。就这样经过短暂的辉煌,巴比伦就此覆灭。

亚述王国

亚述Assyria(约前2500—前612年),古代西亚奴隶制国家。由于它的主神、首都和宗教圣城称作阿淑尔而得名。位于底格里斯河中游,新亚述时期版图北起乌拉尔图,东南兼及埃兰,西抵地中海岸,西南到埃及北界。境内农业发达,盛产各种金属,且位于古代西亚各国主要商路之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对其以后发展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奴隶制大帝国,具有重要意义。

亚述的守护神

亚述(Assyria)的根据地是以底格里斯河流域的4座大城为基础建立的。这4座大城是亚述尔(Assur),即今之卡拉埃特沙加特(Kalaatsherghat),埃尔比勒(Arbela),即今之伊尔比尔(Irbil);卡拉奇(Kalakh),即今之尼姆鲁德(Nimrud);尼尼微,即今之库扬基科(Kuyunjik)。在亚述,曾经发掘到史前人所用的黑曜石刀片,及附有简单图案的黑陶。就这两种古物判断,这儿也可能是亚洲人最早的发源地之一。靠近尼尼微有一个乡村叫泰普加瓦里(TepeGawra),曾有一个考古队在这儿发掘到一座古城,古城里有神庙,有坟墓,有雕刻精致的圆柱形印章,有梳子,有珠宝,有骰子。根据这些文物推断,古城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700年。

亚述,源于亚述尔。亚述尔本是当地居民之神。到建城时,即以神名称城,最后,乃用以称整个国家。亚述尔为亚述古都,但因其地近沙漠非常燠热,又有强邻巴比伦,易受其侵扰,故稍后即迁都尼尼微。尼尼微也因神得名。尼纳(Nina)之于亚述,相当于伊什塔尔(Ishtar)之于巴比伦。尼尼微在极盛时代有居民30万。在号称万王之王的亚述巴尼拔时代,西亚君主前来朝贡者不可胜数。

亚述人民有闪族人及非闪族人两种。闪族人多半从南而来——有的来自巴比伦,有的来自阿卡德——文化程度较高。非闪族人多半从西而来,文化程度较低。非闪族人中,有赫梯(Hittite,或称米坦尼安)及卡底斯人(Kurdish,高加索的山地人)。和巴比伦一样,亚述的语言,主要以苏美尔语言为主干,另加上地方方言而成。至于风俗习惯,由于环境艰苦,他们不像巴比伦人那样耽于享乐。亚述从兴至灭,其最大之特色为武力至上。他们所羡慕的人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勇士。亚述的历史充满下面这些两极对立的现象:统治或被统治;征服或被征服;血腥的胜利或悲惨的失败。亚述先世本为巴比伦藩属,后因巴比伦受制于加喜特人,乃趁机独立壮大。壮大后的亚述,其王甚至有自称“统治万有之主”者。在人类史上,亚述有不少君主名声非常显赫。

古亚述时期(约前2500—前1500年)又称阿淑尔城邦时期

阿淑尔城邦的居民最初为印欧语系的胡里特人,后来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等进入此地,他们逐渐与原有居民融合,形成亚述人。其语言为阿卡德语之亚述方言,文字为楔形文字。当阿卡德王国与乌尔第三王朝强盛时,亚述受它统治。公元前2006年获得独立。古亚述最高机构为阿淑尔城邦贵族长老会议。首领称“伊沙库”或称“鲁巴乌”,掌管宗教、公共建筑,召集长老会议。公务人员有一年一任的号里木的名年官(即以其名名其任职之年),管理财政经济,由抽签选出。土地为公社所有,定期分配给大家族使用,很少买卖。奴隶较少,社会主要劳动者为承担公社义务的自由民。中介贸易具有重要意义,部分贵族和商人从事商业和高利贷活动而致富。约公元前2000—前1000年,奴隶制大地产逐渐形成。对外侵略加强了伊沙库的地位。约公元前17世纪初,沙姆希·阿达德一世占领由阿卡德北部至地中海的广大区域,自称天下之王。他死后,古巴比伦强大起来,亚述遭到严重的打击。至公元前16世纪,胡里特人(大概来自伊朗高原的西北部)在两河流域北部建立起米坦尼王国,控制了亚述。从此,亚述处于半独立状态,先后沦为古巴比伦王国和米坦尼王国之藩属,古亚述时期至此宣告结束。

中亚述时期(约前1400—前1078年)

公元前1400年左右,米坦尼遭到赫梯沉重打击后趋于衰落,亚述乘机独立,开始了中亚述时期。此后,亚述王权加强,长老会议失去作用,其政体由贵族寡头共和制过渡到君主专制。亚述再起,引起赫梯人的严重不安,赫梯人力图挑拨离间亚述与巴比伦加喜特王朝的关系,但没有成功。

公元前13世纪前半期,正当赫梯人与埃及人斗争激烈的时候,亚述王亚述乌巴利特一世(约前1365—前1330年)击败米坦尼,建立强大的亚述帝国,史称古亚述帝国。此后亚述统治者采用亚述王的称号,并继续向外扩张,击败喀西特巴比伦,并将米坦尼的领土降为行省。图库尔蒂·尼努尔塔一世(约前1294—约前1208年)击败赫梯帝国和巴比伦,占领整个两河流域,并把首都从阿淑尔迁往图库尔蒂·尼努尔塔镇。

此后,亚述还有过几个首都,但阿淑尔城仍然是帝国宗教中心,在政治生活中起重大作用。中亚述时期,政体已过渡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名年官和长老会议只具形式,专属于国王的官吏已经产生。国家常备军已存在,其来源主要是自由民。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大土地所有者和商人高利贷者及大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除战俘和外地买来的奴隶外,还存在债务奴隶。

中亚述在提格拉·帕拉萨一世时期(公元前1115—前1077年在位)曾强大一时,向南征服了巴比伦,向西达地中海东岸。但约在公元前11世纪,亚述在遭到阿拉米人(属塞姆族)的进攻后,陷于四分五裂。阿拉米人成批移居到两河流域,但亚述人所建立的许多孤立居住地仍保留下来。阿拉米人定居两河流域之后,逐渐与当地居民同化。

公元前11世纪时,阿拉米人对亚述的攻击减少了。到公元前10世纪末,恢复了元气的亚述才开始转入反攻。至公元前9世纪前半期,在亚述王纳西拔二世(公元前883—前859年在位)的领导下,亚述打败了阿拉米人的城邦,并给予北面的乌拉尔图王国以沉重的打击。纳西拔二世奠定了未来亚述帝国的基础。

亚述纳西拔二世统治着广阔的国土

新亚述时期(前935—前612年)即新亚述帝国

公元前10世纪,亚述进入铁器时代。铁器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为其长期对外战争提供了充足的兵源和给养。征战初期以掠夺为目的,以极度凶残为特色。

自亚述纳西拔二世后,亚述遭到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强烈反抗。与乌拉尔图王国的战争也屡遭失败,许多被征服地区重获独立。自沙尔马内塞尔三世(前858—前824年在位)以后,由于经济衰落、对外战争失败和统治阶级内讧,亚述进入危机时期。公元前746年,军事将领提格拉·帕拉萨夺得王位,提格拉·帕拉萨三世(公元前746—前724年)在新的条件下,加强了中央集权制,改组了军队,开始实行募兵制。他把常备军分为战车兵、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攻城兵、锱重兵以及工兵等专门兵种,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优良的军事体制。

改革后重新开始大规模扩张,提格拉·帕拉萨三世及后来的萨尔贡二世(公元前721—前705年)、辛那克里布(前704—前681在位年)、伊撒哈顿(前680—前669年在位),先后征服了小亚细亚东部、叙利亚、腓尼基、以色列和巴比伦,并摧毁了乌拉尔图强国,进入全盛时期。到公元前7世纪,亚述国王又侵入阿拉伯半岛,征服埃及,毁灭埃兰,在西亚历史上第一次把居住在西亚和北非很大一片领土上的各族结合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建立起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奴隶制大帝国。从此亚述神(战神)也代替了巴比伦主神马都克而成为最高神,这是征服者的军事权力在宗教思想上的反映。亚述帝国是靠残暴的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也是靠残暴的武力来维持的。除了高压手段以外,亚述还在各地上层分子中间扶植亲亚述的势力,物色代理人,利用他们充当傀儡来奴役当地人民。

亚述霸权的建立是与亚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量的自由公社居民、战士阶层的存在、较先进的军事体制以及有利于它扩张的国际局势分不开的。随着亚述帝国的建立,国内外的种种矛盾日益复杂、尖锐。被征服地区人民与亚述统治者的斗争也日益激化。叙利亚、腓尼基、巴比伦尼亚和埃及等地区不时爆发起义。

帝国最后一个强有力的国王亚述巴尼拔(公元前668—前627年)曾9次出征,镇压各地的起义,但终于未能阻止埃及的独立(公元前665年)。约在公元前1000年代初进入两河流域南端的迦勒底人(塞姆族)的势力也日益壮大,亚述帝国的处境越来越困难了。约在公元前630年,迦勒底人在他们的首领那波帕拉萨尔领导下在公元前626年占领巴比伦,建立新巴比伦王国,不久即与米底人结成了反亚述同盟。公元前612年,同盟军队先后攻陷了阿淑尔和尼尼微,彻底摧毁了亚述军队,亚述帝国灭亡后,其地为米底和巴比伦所分。

亚述文化博采西亚各国(主要是巴比伦)之长,且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尼姆鲁德、尼尼微、豪尔萨巴德等地均发现亚述时期的宏伟的宫既没有人居住,也没有牲畜生存。让我们明确地牢记,这预言写在巴比伦到达强盛和荣耀的100年之前。另一位先知耶利米在100年后,即在尼布甲尼撒王准备进攻耶路撒冷时预言巴比伦肯定覆灭:“我必使毁灭的风刮起,攻击巴比伦……巴比伦忽然倾覆毁坏……使列国和玛代君王,与省长和副省长,并他们所管全地之人,都预备攻击他……巴比伦必成为乱堆,为野狗的住处,令人惊骇、嗤笑,并且无人居住……巴比伦宽阔的城墙必全然倾倒;他高大的城门必被火焚烧……耶和华啊,你曾到这地方说:要剪除,甚至连人带牲畜没有在这里居住的,必永远荒凉……”最后,先知命令在预言书卷上绑上一块石头,扔到幼发拉底河里,宣布“巴比伦因耶和华所要降于他的灾祸,必如此沉下去,不再兴起……”在巴比伦掌权前100年书写的以赛亚书完全符合在巴比伦帝国和巴比伦市在鼎盛时期所书写的耶利米书。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这些预言听起来就好像现在预言说像伦敦、纽约和悉尼将被毁灭并永远荒芜一样。在核武器年代,这种命运并非难以想像;但以色列的预言发表在2500年之前,人们绝没有想过有可能完全毁灭。历史表明关于巴比伦命运的预言日益兑现了。第一批掠夺者是公元前6世纪的米堤亚人和波斯人。从那时起,巴比伦的荣耀开始衰退。后来是在亚历山大领导下的希腊人,然后是罗马人,之后是各个好战的部落如帕提亚人,阿拉伯人和鞑靼人。游牧民告诉我们,几个世纪来古巴比伦城实际的位置上是一堆废墟。直到考古学家在19世纪前半期开始发掘这一地点时,宏伟的神殿和大门,巨大的雕像才向世人展示巴比伦在他的时代曾是多么壮观啊。历史告诉我们巴比伦城“荣耀的王国”如何被毁灭、被荒芜,正像以色列先知们所说的那样。

毫不夸张地说,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字和文学是不朽的。这里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明她对人类文明史具有特殊重要的价值,二是由于其特殊的书写材料,它确实是“不朽的”。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神秘莫测,独具一格;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学脍炙人口,深刻隽永。

这里是《圣经》中所说的“伊甸园”,这里曾矗立着通天的巴比伦塔,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记载着地球大洪水和吉尔伽美什方舟的故事。

同类推荐
  •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研究嘉陵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文章30余篇,主要从嘉陵江历史地理及沿革、嘉陵江流域的经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就挖掘整理嘉陵江文化的历史资源,探寻嘉陵江文化的内涵、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本书的编著,以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同时还参考了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在书稿的编写过程中,林晓燕、陈雷、赵少峰、骆扬提供了大量资料,靳诺、胡喜云、刘瑞龙、姜世东对书稿作了校正工作,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本书从民俗学的角度,论述了重庆土家族的物质生态、交通运输、社会群落、人生礼仪、信仰崇拜、物质消费、节日、游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民俗状况。
  • 服饰的进化

    服饰的进化

    服饰,诞生在文明的源头。它的出现,标志着文明的开始。可以说,服饰,就是文明的一个LOGO。各个文明的碰撞、冲突、融合,推动了服饰的进化,促进了衣冠的聚会、色彩的狂欢。服饰史是一种存在,它又不仅仅只是一种存在。它又是一部变化史,一部流动的传承史。各种变异,各种改革,在它的腹心深处喧响。那里,交错着不同的空间与时间,上演着不同类型的“战争与和平”、不同形式的悲愁与喜悦。从远古到清末,服饰曲折地表达着人类;它以一种外在的形式,表达着民族的内在精神,表达着文化的内在层次。
  • 中华美德故事

    中华美德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热门推荐
  • 魂漂大宋

    魂漂大宋

    [起点女生网二组签约作品]留人间多少爱迎浮生千重变跟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她,一抹孤魂流落异世,美貌而聪慧……穿越大宋重写自己的人生画卷……他,辗转寻找内心真爱,通透而似妖……留守千年只为那一抹嫣红嫩紫……编者语:不管他们,偶才需要支持!
  • 重生之庸俗女的春天

    重生之庸俗女的春天

    有谁想过当给你一次机会回到20多年前,你知道这个世界高速发展的方向,那些行业会突飞猛进。甚至知道哪些明星会出名,哪些小说会大卖·哪些品牌什么时候出世·······等等好多好多。你会怎么做。莫颜死而复生发现自己回到20年前。她发誓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的生活。可阴差阳错她遇见了楚冥枫,改变了她某些想法。本对爱情不怎么感冒的她,却想尽一切办法追求楚冥枫。当莫颜筋疲力尽放弃的时候。楚冥枫却对她说“你就是我的太阳,你在的时候我可以光芒万丈,你没在的时候我在无尽的黑暗里无法走出。所以你必须生活在我的世界里。丫头你必须是我的。”················
  • 江湖之流沙

    江湖之流沙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莲光,错镂金环映日月。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南怀谨先生学问博大精深,教化涵盖儒,释,道,融会诸子百家,更及于医卜天文,诗词歌赋,其影响既深又远。在台湾,人们尊称他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一度名列“台湾十大最有影响力的人物”。然而,南怀瑾先生拒绝一切溢美之词,自谦为“凡人”。长期以来,流传最广的却是这个最普通的称谓——南老师,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可以这样称呼他!
  • 无上焚天

    无上焚天

    我若灭世,谁人敢拦?天若有怨,葬之何妨?神纹天下,八荒六合唯我独尊!一个蚍蜉王爷的心声…………。
  • 妖缠万惯

    妖缠万惯

    艳遇还是桃花劫?是坐怀不乱还是不行?美女还是妖精?——天啊,我就是来散散心,求你放过我吧!
  • 成功教师必知的22条军规

    成功教师必知的22条军规

    参考网络上很流行的“做教师的22条军规”的部分条款,结合新课程理念,以成功需要具备的素质为核心,参照国内外多位成功教师成长的案例,从教师职业素养和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分为“看清自己的职业特点”、“拥有一颗平常心”、“策划让未来更精彩”、“受欢迎是给教师的一枚勋章”、“抓住细节,成就专业”、“关注就要让学生感受到”、“互动激发学生快乐的思考”、“彰显个性的教学创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等成功教师必知的22条“军规”。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是每位老师一直努力追求的,成功的教师都有相同的成功法则。
  • The Deserted Woman

    The Deserted Wo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天涯完美

    爱天涯完美

    我,世界50强集团董事长的儿子。从小到大,要什么有什么。呵呵,看起来很幸福吧,但是,一场危机让我失去了姐姐。从此,我黯然销魂,每天只知道练武,很多人来劝我。但,全都被我的冷漠打回了原形。直到某一天……
  • 拽拽公子的校花恋人

    拽拽公子的校花恋人

    “学长,我们....分手吧。”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温柔的说着。“为...什么?”男生难过的问。“因为........这是对你的惩罚!”转瞬,女生的温柔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