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67100000002

第2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修改稿)

不问苍生问鬼神

周显王三年,秋,秦军包围了宜阳。前锋部队沿洛水北上,绕过韩军的防线直接开到了周的王畿,开始抢割成熟的麦子。

从周显王登极以来,三年中,秦兵已经数次入周,三次直逼王畿城下抢收麦子。这次秦军的声势和以往不同,他们在城外放火焚烧农舍,并且已经架起了云梯和望楼,摆出一付进攻的架势。

大批的国人涌进王城中避难,空地里搭满了临时修建的草舍窝棚,更多人无处安身,只好在路边挤做一堆。他们在刺骨的秋风中颤抖着,呻吟着,望着城外冲天的火光和浓烟,抱怨着,叹息着。弥漫在他们心头的更多的是麻木,不光是对这乱世的麻木,更是对随时光临的死亡的麻木。每天,在萧瑟的寒风中睡下,不知道还会不会看到明天的太阳。

城头上非常寂静,每隔十米设一处木墙,招募来的壮丁和士兵混编在一起,效仿秦军的编制,每三十人一队,守备一段城墙。由于秦兵驻扎在西岸,所以大德门那方面特别吃紧,城头上的篝火也比较稠密。各处的火光将天空映成了一片诡异的紫色。

周虽然是天子之国,但是并没有多少常备军,大司寇中行下令征募国人中的壮丁守城。至于吃的东西,周一直是靠借粟维持着朝廷的俸禄开销,府库中根本就没有余粮,全靠向城中的富户和商人借的些陈粟烂谷维持。就这样也只能维持士兵每天两顿稀粥。至于难民,也只好自求多福了。

老天好象也和这些人过不去,傍晚时分,天就开始下雨。拣来的柴全是湿的,篝火不但没旺起来,反而冒出许多烟来,熏得周围的人咳个不停。孟鲲抱着他的剑挤在火堆前强忍着,他上城墙之前,已经三天没有吃到东西了,仅仅依靠着这点篝火或许可以坚持到明天早上。可谁又知道明天会怎么样呢。他裹紧身上的衣服,努力蜷缩起身体,身边的瘦子察觉到了他的动作使劲地挤了过来,借机放松着自己麻木的手脚。孟鲲叹了口气,这倒霉的天气,人们互相挤挤还能暖和些。

外面的人一阵骚动,出去找吃的东西的仲律回来了,他原本只是个伍长,现在一下子管了三十多人,每天为了吃的就忙得焦头烂额。仲律手里提了一口半大的陶罐,大声吆喝着分开众人重新回到火堆前,找了个上风的位置一屁股重重地坐下,骂骂咧咧地吆喝着添柴。陶罐里散发着诱人的肉香。所有人的肚子都发出雷鸣般地叫声。秦军兵临城下,城中几万的灾民,连粥都不够喝,哪里来的肉呢。所有的人都疑惑地看着仲律,“是军马肉。”大汉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既然有了说辞,众人都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拿出自己的家伙开始分汤。本来他们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肉,至于是什么肉,这个时候根本没人在乎。“军马?”孟鲲无奈地笑了一声,昨天他就听说有的地方开始吃人了,鬼才相信是军马呢。他没有加入众人的行列,狠狠地咽了口唾沫把身子抱得更紧了。

仲律用手中的柴棍捅了捅他,“你不吃吗?”

“我不饿。”孟鲲说,可是肚子却不争气地抗议着。

“哼!”仲律冷笑了一声。难得饿成这样子还有如此的骨气。大个子从怀里掏出一束肉干扔到了他怀里。翁声翁气地说:“吃吧。”

这才是真正的马肉。孟鲲抓在手里大口地撕咬着。周围的人纷纷从碗后面投来嫉妒和羡慕的目光。

肚子里有了些食物,人们的心情也开始放得轻松了下,一边烤着火一边闲聊着。

“我听你的口音不象国人?怎么也上来守城了?”仲律撅了一段树枝,一边剔牙一边问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哪有什么国人、野人。”孟鲲的回答引来了大家的讪笑。这里,三十多人,有一多半不是国人,要不是为了吃上一口东西,谁来这里受罪呢。坐在他身边的瘦子讥讽道:“彼君子兮。”

孟鲲的脸有些红了,索性低头一言不发。众人也就不再理他,望着城外秦军的营火胡乱议论起来。

“那你倒说说看,秦军什么时候能退走?”仲律听身边的人七嘴八舌的说了半天,忽然转过头来问孟鲲。

孟鲲抬起头,看了看周围的人,叹了口气。

“近在这几日,远不过旬日,魏军一到,秦军必退。”见大家笑得更厉害,孟鲲急得红了脸提高了声音说道,“兵法曰:‘十则围之,倍则攻之。’秦军兵不过数万,根本就是在城下虚张声势,去年秦川大旱,秦王此时引兵而来,分明是就食周粟。”

“什么叫就食?”一个人问道。

“就是吃白食。”瘦子的话再次引得大家笑成一团。

在大家的笑声中,孟鲲的脸更红了。右手下意识地抓住了剑柄。“士,可杀,不可辱。”孟鲲低声说。他的话引来了更多的笑声。

“你们全吃饱了是吧!”仲律一把扔掉手中的柴棍,大声呵斥着,“这是谁找的柴?”他冲着瘦子骂道,“去找点干柴火来,想冻死老子吗?还大半夜呢。”瘦子没奈何地嘀咕着起身走了。“你们,还有你们,全起来去巡逻去,每天两碗粥,是叫你们坐着看星星啊!”大家看队长突然发怒,忙不迭地四下散开了。孟鲲也跟在大家的后面起身去巡逻了。望着他有些单薄的背影,仲律长出了口气,刚才从他握剑的起手势就知道,他一定受过高人指点。这小子绝对不是一般人。

和拥挤混乱的街闾不同,硕大的宫殿里空无一人,显王依旧身着朝服坐于灯下。耻辱,羞愧,悲伤和无以复加的孤独撕咬着他的心。长久来为着支持摇摇欲倒的江山,他左支右绌,不光想着能使周避免灭亡,甚至还幻想能够中兴,他自己会成为“中兴之主”,因此他拼命挣扎,心力憔悴,原来白皙的两颊如今已显得苍白而憔悴,几道深深的鱼尾纹也刻上了眼角。

宫外,不知道是谁唱起了《黍离》,凄厉的歌声随着寒风飘荡在夜空。宫城上卫戍的国人在应和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一字字就象千均的巨锤,猛烈的打击着他脆弱的心。

显王望着侍立在一旁的大司寇: “秦军态势如何?”

“秦军已经抢收了王畿周围的粮食,看样子是要运回关中。”

“听说他们已经架好云梯?”

“臣以为,那不过是虚张声势,主要是怕我军趁机出城。不过为了预防万一,臣已经下令全城戒严,在城墙上树起了木墙。”

“韩国和魏国那里怎么样?有什么消息过来吗?”

“韩国已经出兵增援宜阳,魏国的军队也正赶往王畿到时候,魏攻于前,韩断路于后,秦军必败。”

“城中米粟还可以支持几天?”

“臣已经向城中的富户和商人借粟,勉力维持,尚可支撑十日。”

大司寇中行嗣对答如流,让显王心中有了几分宽慰。

“臣以为,此番秦军入寇实是韩国祸水东引之计,为绝日后之患,还请陛下正式册封韩、赵、魏为诸侯,命韩国守备王畿西境······”

“这以后再从长计议吧。”显王打断了司寇的话,他心里自有打算:韩国想以邻为壑,借机取事,朕偏不让他韩王得逞。便你韩国能祸水东引,我就不能?显王是铁了心不打算出兵了,任凭秦军为祸王畿,我就不相信,魏国能袖手旁观。

“只怕以后······”

“谁能打败秦军,谁就为三晋之长。”显王自有打算,所谓制人而不制于人,诱之以爵,不如诱之以利。若能以秦国引三晋相争,日后或许可以从中取利。吞并三晋重整大周,这才是显王最关心的事情,至于秦国,在显王看来,不过与当初犬戎仿佛。他相信,自己这番心思恐怕不是这些臣子可以了解的。

“臣告退。”看看显王并不听自己的劝谏,中行嗣自觉无话可说,行礼告退。

其实显王的心思他全明白,日前宗正大夫姬服就和自己评价过当今天子。自恃才高,根本就听不进臣下劝谏。他迟迟不正式册封三晋,谁都知道当今天子另有打算。如今想借秦国引三晋相争。他叹了口气,只怕是到头又是空欢喜一场。

送走大司寇以后,显王起身踱步到殿外,凄冷的秋风非但没有使他的心绪平静,反而更增添了他的愁绪。内侍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手里捧着狐裘,嗫嚅着:“大王,这······”显王并没有理他,只是望着被火光映红的秋夜,不停地喃喃自语:“天意亡周乎?”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能收敛起在臣下面前的自信和刚毅,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能真正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回答他的是更加悲惨凄厉的歌声。

丹陛下,九尊硕大的青铜大鼎象九尊巨兽,蹲踞在那里冷眼旁观着。显王抬起头来才能看到九鼎的腹部,巨大的狰狞的花纹仿佛要恶狠狠的扑面压下来。

“九鼎乃是社稷之根本。”

显王想起父亲临死前的叮咛,两只枯黄的手指死命的伸着,似乎要戳破重重的宫闱。“社稷之根本啊!”垂死的老人哀叹着,似乎心有不甘。抚mo着大鼎的显王惨然的笑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显王的思绪。一名内宦急匆匆地跑来,老远就跪下,声音里几乎是带着哭腔:“宗正大夫姬服连夜出城投奔秦军去了。”

显王觉得自己的身体晃了一晃。他强打住精神应道:“朕知道了。”

报信的内侍还跪在那里等着下文,身后的中门侍小声地提醒:“姬服背祖弃宗,请大王下令······”“朕知道了,你去办吧。”他厌恶地挥了挥手让众人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们都下去吧,朕要一个人静静。”

周之宗正,与其说是国臣,不如说是天子的家臣,掌管着天子的宗谱。虽然在这之前姬服几次劝谏自己没被采纳,但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时候他会弃国而去。“列祖列宗在上啊!”看着最后一个身影消失在黑暗中,他终于向着苍天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哀号。刚才好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信心全随着绝望的哭声烟消云散了。

*******************************

洛水岸边的秦军大营里,秦献公正和群臣秉烛夜谈。温暖的炭火,柔软的狐裘,让人忘记了所有的不快和疲惫。

“我听说周之九鼎乃大禹集天下方国精铜所铸,一鼎要九万人才能拖动,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说话的是秦国的大司马乞术。他一直坐在炭火和灯烛照不到的角落里,把瘦小的身体藏在狐裘之中,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九鼎自有夏以来一直就是王权的象征,不是臣下和诸侯可以动问的。想到秦军此次包围王畿姬服不由长叹,自王室东迁,诸侯屡次兴兵问鼎,看来天下真的要改朝换代了。

“先生因何发叹啊?”宜安候挥手禀退了帐中的侍女。

“周政虽失,周德未绝,天下之事,在德不在鼎。”姬服的话招来了秦国大臣的哄笑。

公子稷把樽中的酒泼到了地上,轻蔑的问道:“周有何德于民?”

“公子所言极是,自幽王以来,王权陵替,天下纷扰,九州空有华夏之名而诸侯各自裂土相争。我秦王虽身居西戎但心悬万民,愿重整镐京以正天下。周若有德可命一军与我王会猎于牧野。”秦司空卫鱼的话很明白,他就差说当今周天子是桀纣之君了。姬服偷偷看了看坐在上位的献公,他只是面带微笑的坐在那里,对这番放肆的话不置可否。

“想来秦国君臣一定把我当作了说客。”姬服摇头叹息,心里暗自揣测,“今天如果不费番口舌恐怕难免鼎锯之灾。”

“何为德?”姬服喝了口樽中的米酒稍微润了润喉咙忽然发问道。

“民心。”

姬服对说话的左庶长报以嗤笑。“此为政。所以我说周失其政。”

他的回答果然引起了众人的兴致。献公终于开了口。“何谓德?先生请赐教。”

于是姬服放下了手中的酒樽,长跪而起侃侃而谈:“自古以来,德配五行,上应于天帝,下应于万民。故王曰天子。夏以木德,其时颛顼为天帝,句芒为天辅。传国一千六百年。商以金德,其时少昊为天帝,传国一千二百余年。到我周文、武之时,其德为火,祝融为天帝。传国今已愈八百年。虽失其政未失其德。秦未得天眷,纵加兵于周也奈何九鼎不何。”见众人无语,姬服干脆站起身形,“九鼎乃社稷之根本,九州之屏障,禹王用之盟于万仙,商汤用之祭于桑林,文王用之约于昆仑,先贤致圣,或差役鬼神,或有神庇,如夏之禹王、周之姜尚,此二人皆昆仑上仙。九鼎之重不下于泰山。凡夫俗子岂可妄言据之?”

姬服一席话说得众人默默。他环顾帐中:“权且不言九鼎之轻重,臣为大王说眼下之得失:以我度之,近在几日,赵,魏必然加兵于秦,远在旬月,齐、楚必绝途于后,为大王计,莫如尽收王畿之麦,然后回军宜阳,或可全师而还函谷。”刚才进帐前姬服已经仔细观察过秦军的辎重:虽然营中树起了不少云梯和望楼,但是根据他的估计,要想攻下洛邑,这些远远不够,而且秦军正在把抢收的粮食装车,显然不是要久攻的样子。根据他的估计,秦军此来和上几次一样,只是就食而已。所谓问鼎之事,不过是做个姿态。只是初来乍到,他不好直言,只好旁敲侧击。

乞术终于从角落里走了出来:“诡言天地是假,片言折军是真。”听到乞术的评论,献公的脸上也浮现出一丝不快。姬服也快步走到秦王面前:

“此虽人事,岂非天意?”

“天道渺渺,何足道哉。”献公的语气咄咄逼人。

“不言天道,臣请为大王说韩国一石三鸟之计。”

******************

显王连问了两卜都是大凶。宫殿里的空气似乎凝结了,所有的人大气也不敢出。“再算一遍。”显王压抑着怒火。太卜不说话,只是叩头行礼,然后退下,坐到几案后继续占卜。第一次是“陷卦”,第二次是“困卦”,显王想,难道国运真的陷入困境了吗?他在即位最初几年,希望做一代“中兴英主”的信心很强,锐气很盛。那时他对于国运的衰落虽然心存忧虑,却不像近几年来这样害怕。甚至认为是上天对他的考验。但是近几年,兵连祸结,他认为是上天给他的警告和国家的不祥之兆,胆战心惊,仿徨不寐。

太卜很快算完了,卦象用蓍草摆好放在红漆的盒子里献给周王。“是什么?”显王已经懒的看了。太卜不发一言,只是趴在那里看着地面。中门侍燕辛掀开盖在上面的红布。是“否卦”,他不由发出惊呼。“又是凶!”显王大叫道,愤怒的看着下跪的太卜。恶狠狠的喊道“说,这是怎么回事?”,“臣勉尽人力。”太卜回答。“我问你为什么全是凶!全是不吉!”显王扯着嗓子大叫,他气得浑身颤抖。

“否极泰来呢。”燕辛插嘴说。显王回身给了他一个大嘴巴。“闭嘴,我没问你。”看到显王头上青筋乱跳,燕辛吓得赶忙跪倒在地。显王的震怒和责问,太卜完全没有料到,简直像冷不防当头顶挨一闷棍。吓得脸色灰白,四肢微微战栗。他鼓着勇气回答说:“这是天意啊。”。“天意?天意在朕。”显王大怒。“你也敢妄言天意。”他一脚踢开燕辛,冲门外大叫:“来人啊,把他给我拉出去烹了!”眼见显王如此震怒,几名力士急忙冲进把太卜从地上拖起,褫去衣冠,推了出去。燕辛跪在地上,连连叩头说:

“陛下!太卜虽然有罪,恳陛下念他数年辛劳,不无微劳。卜祀之事,亦系天意,恳陛下……”显王没等他说完,愤愤的拂袖而去。其实显王不过是迁怒于人,他只是恨为什么上天会如此折磨他,赐于他雄心壮志的同时,又让他治理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国家。

同类推荐
  • 主帝

    主帝

    他是黑暗中的夜行者,光明中的救赎者大地为他颤抖,天空为他呼号,大海为他开路,万物生灵皆听他的号令恶魔害怕他的威名,天使希望他的到来,人类朝拜他的圣体,精灵追随着他的脚步..
  • 天意我意

    天意我意

    碎裂灵脉,重新开始,身处世家,惊天崛起,锋芒毕露!修炼之途,与天齐平,机缘奇遇,步步惊心,天意我意!
  • 异界七杀

    异界七杀

    布衣一怒,血溅五步!天子一怒,伏尸万里!纵观世人、皆面热心冷之辈!唯吾爱及爱吾者!凭手中之刀斩落阻我、挡我、诓我、诽我、谤我、辱我、欺我之徒!看一个嗜血的杀手穿越到异世界的征战之旅,他将带领这个世界走向辉煌?还是毁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道天神话

    道天神话

    天地初开,万物混沌不可名。神、仙、人先后出世,创万物于世间,立诸天万界为环宇。后神界崩,神族消逝不得而见。仙族遂主天地沉浮。人族之祖,女娲伏羲等幸得窥破一角未来,得知人族大劫将至,需寻破解之法。百般寻求之后,女娲伏羲得诸天第一圣器指点,率人族所有上古圣贤,血祭于泰山之巅.............时光匆匆而逝,由于两千年前上古所有圣贤的血祭,人族之中修行之道渐渐断绝。几乎少有大能之辈,赢弱之势日益彰显。诸天万界尽皆欲奴人族,然人族幸得上古结界星阵守护,方才保得一片栖息之地。少年生于大荒之中,看他如何改变人命运,书写道天神话..........(一切精彩尽在道天神话.............)
  • 傲天邪尊

    傲天邪尊

    一部神诀可修炼成神,一本天书可拥天下。皇朝之争,妖魔风云,神界情史。傲天在手,天下我走。持剑望星问月,笑看一代邪尊。幽冥之森走出的少年,从山野刁民到一代邪尊的蜕变史。
热门推荐
  • 我的特战生涯

    我的特战生涯

    从小就被同龄人当作“沙袋”来练习拳脚的小胖子吴克,在考学无望以及父亲“军人梦”的强烈愿望之下,他毅然选择了走进军营来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经过了新兵连、防暴班、普通连队的几重如炼狱般的训练之后,吴克体内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并且如愿以偿地成为中国特种部队的一员。对于特种兵本人来说,记忆最深的应该是时间沉淀之后的关于人生与战争的思考和反思。
  • 剑控天下

    剑控天下

    天才?只要秦乾一出手,所谓的天才就成了天生的蠢材,不论男女老幼。想人之不敢想,做人之不敢做,老子玩的就是敢为天下先!什么神级丹药,炒豆子吧;什么绝世宝剑,水果刀而已;还有炼制了几万年的宝药,当降火凉茶喝正好合适……咦,好像有蛟龙,是清蒸好呢,还是油炸好?“超级天才?丫的,天生的超级神级病还差不多……”
  • 海幢阿字无禅师语录

    海幢阿字无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前域

    前域

    少年张夕,某天在大街上偶遇一个自称天枢子的算卦老人。凭借着相信科学的良好品格,张夕很顺理成章的无视了老人。但是,之后发生的一切,让张夕明白了……自己并不是唯一的一个异种!
  • 还债闺蜜

    还债闺蜜

    她即将成婚,却跌入石洞,灵魂离体。婚前已有悔意的她想重新整理与未婚夫和闺蜜之间的关系,恰遇未知世界的神秘人给她重生的机会,并且让她具备了感知身边人心理和用意念交流的本领,本欲大干一场的她却发现自己虽然华丽的“穿”了,却不是“穿”回去做自己,而是阴差阳错的“穿”到了一只不能动的青铜古蝉摆件身上,只能依赖主人改变自己的命运。天哪,谁来告诉她到底该怎么办,该如何还债给她的男女闺蜜?
  • 阴暗事件

    阴暗事件

    毕业工作时,因一起交通事故把我打回“原形”,只在家慢慢康复。机缘巧合,认识了俞。因多年前的某大事件,使得我们焦头烂额,不过慢慢的,那事件也浮出水面……
  • 古云谣昊阳

    古云谣昊阳

    穿越是种幸福,还是难言的伤痛?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莫怨江湖多风雨,青丝寥寥几多愁。少年梦,英雄情,何事传千古?回首再看来时路,爱恨迢迢何时休。痴女恨,鸳鸯苦,谁人与我同?
  • 心态决定状态:以最佳的状态迎接生活的挑战

    心态决定状态:以最佳的状态迎接生活的挑战

    心态决定了一个人的状态,能攀多高,能走多远,都是心态问题。心有多高,生命状态就有多高;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内心空虚;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内心充满着力量。内心的力量是成功的关键。它带给我们勇气,带给我们自信,带给我们智慧。
  • 注视

    注视

    别想躲,也别想找到我,因为,我一直在看着你的心。
  • 清宸绝恋海兰珠传

    清宸绝恋海兰珠传

    当科尔沁草原上美玉般的格格遇上前清王朝叱咤风云的帝王将会擦出怎样惊天动地的爱情火花?一段千古难解的帝妃之恋,一段悱恻缠绵的铭心爱情,一切精彩,尽在《海兰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