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纸铠的制作终于走向了正轨,宁中直也放心了不少,既然府中来了贵客,他也不多作停留,随即又乘坐着马车返回了宁县。然而宁中直没想到的是,驾车的下人不知道为何依旧保持了出城时的速度,虽然这马车是为宁中直精心制作的,但是在如此颠簸的路上急速奔驰,车厢明显有些快要散架的倾向,宁县的百姓们看着宁中直的马车在石子路上呼啸而过,路边一个小吃铺的中年女人不禁啧啧道,“孩子他爹,您看咱们宁公子,就连坐马车都和那些官老爷们不一样,坐马车都急匆匆成这样,唉,咱们家二狗子到了学堂,也不知道能不能亲眼见次人家宁公子。”
一旁正在埋头擀面的老伴默不做声,还依旧不紧不慢地拉着手中的面团,看着沉默寡言的老伴,中年妇女赌气似的把手中的抹布扔在木桶里,这时一双小手捞起桶里的抹布,这双小手的主人明亮的眼睛透着纯真的气息。“石头,你怎么来了?我们家二狗子呢?该不是又让先生给留下打板子了吧,唉这孩子太调皮了,要是像你这么乖巧听话,婶婶就放心了。”
石头低头仔细地抹着桌子上的油污,一边回答道,“婶婶,二狗今天没有被先生责罚,只是路上让宁远军的一位将军给叫走了。”
“啊?!二狗子是不是冒犯人家将军了,哎呀,孩子他爹啊,你还揉面呢,咱们孩子都保不住了!”中年妇女顿时慌慌张张起来,收拾起摊子上的东西就准备去军营求情。
“婶婶,您别急,二狗今天是被人家折将军叫去学武的,不是让官兵抓了。”石头赶忙澄清道。
不想中年妇女却哭得更加厉害起来,“哎哟,天杀的野小子,干什么不好去当兵,我还指望着他金榜题名,他却去当那招人厌的丘巴。”说到伤心处,这位大妈坐在地上捶胸大哭起来,惹得铺子周围很快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这时围观中的不知是谁却喊道,“大娘,你何必伤心,如今当兵不刺字了,听说以后还能让子女去学堂里免费读书,您儿子投到军中也不见得是件坏事啊。”
中年妇女“噌”的站了起来,怒喝道,“谁说风凉话呢?不刺字怎么了?我就是不许我儿子去当兵!”刚说完,这才反应过来那人说的后半句,疑惑地问道:“真得可以免费读书?”一脸的不信。
“对,苏兄没听错。”宁中直笑着对对面的文士笑道。原来这贵客便是宁中直的好友苏轼和他弟弟苏辙,苏老泉一向喜谈兵事,这方面著述颇丰,《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是论述军事的文章。苏洵在世时,大宋西北三战三败,苏洵时常扼腕痛惜,故而去世前留下遗嘱,明言若大宋在西北与党项人作战取胜,苏轼、苏辙务必携其牌位到西北一观,也算了他的一桩心事。如今西北大战即将爆发的消息几乎人人皆知,惹得颇有苏洵遗风的苏家两兄弟心中不免痒痒,何况苏轼对宁中直信心满满,二人商议之下便决定携带父亲的牌位到西北一边为父亲继续守孝一边就近观察西北战事。两人四月初启程,十天后终于抵达了这个一年前还不存在的县府,一路打听着宁府位置,很快便找到位置。听说有人拜访,唯一尚在府中的王洛熙连忙到府门口迎接,他跟随宁中直进京时曾经见过苏轼,故而苏轼一到宁府,便马上派人去请宁中直回府。
苏轼扣着茶碗,思量着宁中直这么做的意图。毫无疑问,大宋朝重文轻武的习气已经由来已久,武人的地位提升一直大家的禁忌,宁中直如此大胆,竟然明目张胆的削除了歧视武人的刺字,又提供免费教育给士兵子弟,虽然这只是在宁县弹丸之地的“恣意妄为”,但是苏轼无疑清楚看到这种政策可能带来的可怕流言。
宁中直望着表情凝重的苏轼,不由轻轻一笑。“苏兄定是担心宁某这么做恐怕朝中非议,对么?”苏轼谨慎地点点头,宁中直继续道,“苏兄这几月在家中守孝,朝中的消息是有些不灵通了。我这宁远军不过是乡勇,月前朝中传来旨意,为了避免百姓抵制乡勇,所以朝廷取消了西北乡勇刺字的成法,宁某这里并非违了朝廷之法。”
苏轼听到这,不由心头一松,怨道,“中直怎么不早些说出来?害得苏某在这里为你担心。”说到这,苏轼话头一顿,又问道,“可免费提供读书的机会,这恐怕并非朝廷旨意吧?”
“呵呵,苏兄说的没错,这是宁某自作主张。”宁中直直截了当承认,这倒让苏轼有些意外。
“苏兄,既然你们两兄弟为伯父守孝,不知可否在学堂中为我教授几天我选中的几名得意的学生?”宁中直开了学堂后,虽然召了几名凤翔府的老书生为学童们讲课,可是有那么几名聪颖异常的孩子却早就没有合适的先生教授,全靠自己抽出时间点拨他们一二,这次“未来”的大文学家苏轼和他弟弟两人到来,自己岂能放过?
苏轼不禁一愣,自己到西北来是准备跟着宁中直观察作战的,没想到自己到宁府的椅子还没坐热,宁中直便让他去帮助教书。“苏兄,你莫不是看不起这些贫穷百姓家的孩子?”宁中直故意板起脸来,苏轼也是个热心肠,索性连忙道,“哪能、哪能。既然宁兄弟有心为这些百姓做善事,苏某便略尽绵薄之力吧。”
“苏兄既然同意了,不妨见见我的得意弟子,宁某敢担保你见了绝对不后悔能教授这样的天才。”宁中直见苏轼还有些犹豫,连忙趁热打铁道。
“洛熙,去把寄宿在李大婶他们家的石头叫来吧。”
“石头~石头~,宁公子叫你跟我到府上去,快啊,别收拾了,回来再收拾吧,我家公子急着呢。”王洛熙满头大汗的催促着,石头则仍旧帮着收拾并不算红火的摊位,一直盘坐在地上的李大婶这时连忙扶地站起来,夺过石头手中的抹布,急道,“石头,宁公子找你了,快去吧,婶婶晚上给你留碗牛肉面。”石头这才拍了拍身上的灰,跟已经有暴走前兆的王洛熙走向宁府。
---------------------------------------------
总算没失约,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