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49200000046

第46章 一行(1)

——最早测量地球大小的密宗高僧

乃光

一敏而好学再世颜回

弘道元年(683)一唐高宗死的这年,武功县令张擅家里生了个男孩。张擅是开国功臣郯国公张公谨的孙子,只当了个小小县令。

县令薪俸微薄,夫人产后体弱,无法哺乳,婴儿整日啼哭。幸有邻居王妈妈善良厚道,主动过来哺乳。说来也奇,小公子竟不怯生,噙着奶头吃饱即沉沉睡去。张擅松了口气儿,觉得儿子与王妈妈天生有缘。这事真顺,他更希望儿子将来不似自己这般惨淡,依“顺遂”之意,取名张遂。

小张遂聪明超群,读书悟性极高,别人苦背再三的文章,他一览即能成诵,过目不忘。他博览杂读,除塾师教授的经史子集外,对儒家、士大夫阶层视为下九流的历象、阴阳、五行等书,尤感兴趣。不幸尚未成年,父母双亡,王妈妈怜其贫弱,常来照顾周济。张遂非常感激,发誓说:“将来若有出头之日,定要好好报答您老人家。”

王妈妈笑道:“公子忘了老爷在世与你讲的‘韩信与漂母’的故事了?倘施恩图报,岂不成了放账之人?我不过盼着你将来成个人物罢了。”

他由此更敬重王妈妈,也更发愤读书。

武功有座道观,住持尹崇是个很睿智博学的人。这几十年里,李治和武则天争权,分别是倚重道、佛两界。道士们抬出晋代道士王浮所着《老子化胡经》,声言老子西行天竺,收释迦牟尼为徒,这个徒弟以后成为佛祖。

皇帝大喜,赶紧给被高祖皇帝李渊认作祖宗的老子立尊号为“玄元皇帝”。

佛徒们也不示弱,伪造《大云经》,诳说;则天皇后是弥勒下世。为武周革命大造先声。

两派争闹得不可开交,尹崇超然物外,连冷眼瞧这场争斗的兴趣都没有。只守着道观和几库珍贵藏书淡泊度日。

张遂既是开国功臣之后,又博览群书,对官场的诡诈、龌龊也极厌恶。

这一老一少,一个“不见可欲”,清静无为;一个眼界高远,不阿世俗;又都博学,故极为投契。张遂常到观中帮着整理典籍,尹崇也将秘不示人的三坟、五典等秘籍慷慨借他。

这一天,张遂说:“道长,可否将扬雄《太玄经》借与晚生?”西汉扬雄淡泊名利,曾主动向武帝刘彻申请停薪留职做学问。尹、张都钦慕其品行。

尹崇见他醉心学问,年未及冠就想读如此深奥的书,也很高兴。虽然怀疑能否看懂,还是将珍藏的《太玄经》取出给他。

不几天张遂来还书。尹崇想:“果然读不懂,知难而退了。”但仍勉励说:“《太玄经》确实深奥,太玄,太玄,重‘玄’为宗,贫道苦读多年尚不能通晓,常被绊住,公子不妨多读几日,也许就能解开一些了,何必这样急着还哩!”张遂微微笑道:“晚生诵读几遍,略有些心得,不知是否妥当,还望道长指教。”说着递过两卷手稿。

尹崇接过手稿,只见封面题签恭恭整整,一为《大衍玄图》,二为《义诀》。略一浏览,尹崇不禁大惊,连赞:“深得其旨,深得其旨。”急拉他坐下,讨论起《太玄经》来。

尹崇留下手稿细细披览,越看越觉后生可畏,《太玄经》里,凡深奥之处,张遂皆有极精到的见解。几天后,他找到张遂说:“张公子,你真是心慕手追啊!惜乎未与扬雄同时,否则……”张遂不等他说完即慨叹:“盛世修文,若非武帝恩准扬雄持禄专做学问,不以俗务相扰,也难有《太玄经》面世。”尹崇道:“扬雄保持禄位写《太玄经》,公子枵腹做学问,他从容,你窘迫,更难得啊!”

张遂喟然叹道:“知我者尹公,可惜此时非彼时,倘道长生在前朝,安知不是陶弘景一类人物!那这两卷手稿也许就有‘一割’之贵了。”

张遂说的陶弘景,原为南朝齐国的左卫殿中将军。齐亡梁兴,他从孙游岳学道,隐居茅山。梁武帝礼聘不出,常进山以朝廷大事咨询,人称“山中宰相”。

尹崇且不搭茬,缓缓说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家讲‘清静无为’,并非真无‘为’,只是诫有‘为’而折腾百姓。‘无为’是为了让国家和百姓清静,生息。若真‘无为’,文王被拘羑里也就不演《周易》了。为了天下清静,百姓丰裕,人皆应有所为。公子不应止于作‘一割’的‘铅刀’,更应大有所为……”

两卷手稿引得道长如此言谈,他颇为感动:“道长博学先达,句句真言,可而今之世混沌昏昧,宋之问,沈俭期,一个替张易之捧夜壶,一个替他作应制诗,文坛牛耳为此辈所执,我懒得去凑这份热闹,官场就更不用提了,不如守着一日三餐薄粥,亲聆道长謦欬,倒还好些。”

尹崇肃容道:“这正是我看重公子之处,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即使乱世亦是如此。眼下虽无‘为’,安知日后不会有大‘为’?诸葛孔明说:‘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否极泰来之日就是饱学清正之士用武之时。这些天你在观内整理了这些书籍,贫道省力不少,既然公子眼下无意仕进,不妨舍却三餐薄粥,陪着贫道吃素斋,你看可好?”

张遂本不是酸腐之人,见一日三餐有了保障,且有许多好书可看,一口答应下来。不久,他便搬进道观,从此心无旁鹜,一心整书。

这里藏书极杂极富,除了道教经典《玄珠录》、《遁甲四合图》、《抱朴子》、《太清丹经》、《道德经》等难以数计的经典之外,还有大量历象、阴阳、五行、算学之类的书籍,经史子集、诸子百家无所不包。张遂如鱼得水,白日埋头书堆,晚上陪尹崇闲聊,学问突飞猛进。在此期间,他根据道教理论和天文知识撰写了《天一太一经》。喜得尹崇见人就夸:“张公子是颜回再世。”张遂并不松懈,又开始撰写《太一局遁甲经》、《易论》,由此声名大振。

二洁身自好遁入空门

武周长安三年(703),掌权四十三年的武则天年迈体衰,忠于李唐皇朝的耆老旧臣和后党武氏家族都加紧了夺权准备。武则天异母兄——梁王武三思正监修国史,听说张遂的大名,欲将他网罗门下,特命人到武功去找他。

一行人到了张宅,却见“铁将军”把门。到隔壁打听,一个慈眉善眼的半老妇人迎上前来:“总爷们万福,不知到此有何吩咐?”

为首的长史说道:“我们是梁王派来接张遂到上都去的。”

“噢!是长安来的贵客呀!快请坐,快请坐,我这就给你们烧茶去。爷们辛苦一路,一定口焦舌燥……”

“噢!忘了告诉你们,贱姓王,我就是张公子的乳娘。”说着便向厨房走去。

这王妈妈长年和张府打交道,虽贫却极有见识。她看是武三思派来的人,便急忙来厨房低声吩咐儿子:“快去观里禀告公子,梁王派人来了。”

儿子从后门飞奔至观,张遂正伏案疾书《心机算术》。

“张公子,快!梁王派人来接你进京,娘让我来告知你!”

张遂一惊,站起身来:“人现在何处?”

“在我家里,娘正拖着他们。你见还是不见?快拿个主意,我好回去告娘。”

“当然不见,你快回去告娘,我给尹道长打个招呼,暂避一避。”

王妈妈正给梁王府一行人斟茶,儿子在厨房喊:“娘!,该续第三道水了吧?”知道儿子已报信回来,忽忙往厨房去。儿子附耳道:“公子出去躲避了。”

王妈妈捧着茶壶出来,那一行人的为首者道:“照你方才所讲,张公子他日常在观中整书,轻易不到别处去了?”

王妈妈含笑道:“可不是嘛,公子好学,见了书比什么都亲,这几年总在观中整书、看书、写书,人都搬到观中住了。留下这旧宅请老身替他照应,十天半月偶尔回来一次,忙了时,一月四十也未必能见他一面。”

长史一行人站起来,在王妈妈儿子的带领下,来到道观。只见香烟袅袅,烛光熊熊,尹道长正领着徒弟们做晚课。众人双目微闭,咿咿哑哑地念着经文。长史身后随从浮躁惯了,就想上前打断,被长史拦住:“不得唐突,且等一等。”

晚课结束后,长史到尹崇面前打躬:“敢问道长,张遂先生到哪儿去了?”

尹崇捋须问:“诸位找张公子何事!”

“当今梁王正监修国史,欲罗致天下英才,秉笔直书。闻说张公子大名,梁王礼贤下士,特派我们前来迎请。”

尹崇心里冷笑:“好个礼贤下士?!常讲‘不知何等名作好人,惟向我好者是好人’的,不正是这个武三思吗?”口中却说:“梁王来请,当属好事,可惜张公子外出借书去了,明日才能回来。”

这行人听得心里正躁,又听说明日回来才松了口气。惟有长史不动声色。对尹崇说:“烦劳道长引在下到张先生整书处看看。”

“请随我来。”尹崇一挥拂尘,引着长史一行向藏经阁走去。

“道长慧眼识人,比得上升玄先生王远知了。”长史看着藏经阁内被张遂分门别类,整得妥妥贴贴的几十柜书,半真半假地奉承。

“您谬奖了,王远知给高祖皇帝密传符命,兴唐有功,太宗就认定他必为英主。贫道只识得一个张遂,也是他锥处囊中自脱颖,何敢比王远知?”尹崇不冷不热地说。

长史翻看书案上未完成的手稿问:“这是张遂先生写的吗?”

“是呀!公子博学杂收,学富五车,这是他正撰写的《心机算术》手稿,宝贝着呐,寻常没人动的。还有这是他的床,困了则眠,醒时即写,太勤苦了。”

看着床上铺盖和未完成的手稿、以及枕边的衣物,长史这才相信张遂真是借书去了。也更觉得此行的必要,一定要把这个才高而勤奋的人请回去交给梁王。奔劳一日也实在是乏困,便向尹崇道别。

道长含笑道:“诸位暂到馆驿歇息也好,明日张公子回来,我即叫他去见你们。”

长史一行走后,张遂回到观中,他对尹崇说:“武三思那里,晚生决意不去,这种人陷害忠良,勾结朋党,给薛怀义拉马坠镫;略微读了几本书就胡诌歪诗奉承张昌宗,说是王子晋后身。王子晋是周灵王太子,弃太子位在中岳庙升仙。张昌宗算什么?面首优伶之类……”

尹崇缓缓说道:“公子所言极是。武三思无德无才,武周革命被封梁王,不过仗着后族外戚身份,又不是真正的天潢贵胄,这几年极不得人心。公子功臣之后,当然不能与这种人为伍。”道长缓了一下,又说道:“然则他们明日还要来的,这缓兵这计也只能搪塞一时。”

张遂搓手道:“我正想听听道长的高见,您年高德劭,还请明示。”

“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野,俗话说:灯下黑……”

“您的意思,让我到长安去?”

“正是。”道长颔首注视张遂。

“去投奔您的某个师兄弟?”张遂又问。

“非也,直接投奔恒景和尚。”当今皇帝重佛抑道,自前年十月驾返长安不久,恒景法师就被召至大内修福,眼下圣眷正隆,和他一起被召的天下高僧兼义行者二十余人,你正好混迹其中……”

“您和恒景法师有旧交?”张遂急切地问。

尹崇摇头:“素昧平生。”

“那晚生怎样去找他呢?”

“武三思能知公子之名,恒景必也知公子之名。你可面见大师直报家门。为机密计,此事不宜再加他人。”

张遂简略收拾了一下,留言尹崇告诉王妈妈自己行踪,然后乘夜色向上都而去。

第二天,当长史一行还在等着张遂归来时,他已在一百五十里外的长安城清禅寺里跪伏在恒景脚下了。七十岁的老法师自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奉旨出家,而今已有法腊五十四年,这是第二次被武则天召人大内为受戒师了。

“这么说,你真是郯国公之后了?”一番看似闲聊,实则一极富心机的考察式谈话,恒景终于相信这个二十一岁的后生是开国元老张公谨之后。他感慨地说:“‘玄武门之变’你曾祖助太宗皇帝诛建成,杀元吉,是九功臣之一,开国元老啊。”

“曾祖开国,晚辈逃亡。”张遂苦笑自嘲。

“太宗皇帝曾说:‘忠贤之后,多加顾全,今后你就改名敬贤吧。从明日起你就帮我整理经卷,我若人大内修福,你留在此抄经,无事莫出门。”

“晚生谨记法师教诲。”

恒景是个学问僧,十三年前曾随于阗国来的天智和尚译经。四年前(700)的五月,武则天改年号“圣历”为“久视”,驾幸嵩山石淙溪南畔的三阳宫,下诏实叉难陀为首翻译《大乘人楞伽经》,他担任“证义”这道工序。皇帝离开三阳宫,他们译经班子就到了洛阳佛授记寺。长安元年(701)十月,’皇帝从神都(洛阳)移驾上都(长安),他们又随驾到了京师清禅寺译经。除了《楞伽经》,还译《文殊授记》等共十九部经。老法师年事已高,既要人大内修福,还要参与译经,很是劳累。如今有了“敬贤”在身边帮忙,一下子轻松许多,所以很是欢喜。太子中舍贾应福担任译经监护,外人轻易不能进寺,“敬贤”也便安心多了。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恒景身边蓦然添了这样一位才具出众的后生,很快引起人们关注。武三思在大内见到恒景便打听“敬贤”。

老法师轻描淡写地说:“一个无名小子罢了,不值得梁王关顾。”

武三思修了八年国史,胸中有点儿文墨,很善于对付人,佯笑说:“律师怕是舍不得人才吧?”

恒景正色道:“言重了,梁王为国求贤,我岂舍不得一个无名小子?不过眼看就十月了,圣皇马上要回銮神都,您我俩人都忙,索性等十月回洛阳之后,再给您引见这小子不迟。不过那时只怕梁王法眼瞧不上,又得打发他走。”

武三思说:“那就十月吧。”

恒景回到清禅寺,字斟句酌地对“敬贤”说:“梁王想网罗你到他门下。”

“梁王知道我在这里?”

“他还不知你就是张遂,我推托说,到十月回銮以后再给他引荐你……”

“多谢律师您为我争得半月时间。”志向高远的张遂早就料到这种半幽闭式的清静不会长久。下一步该怎么办?十月迫在眼前,到洛阳后恒景更无法庇护自己了。大师将要落脚的佛授记寺的寺都,是由道士摇身变作和尚的原洛阳弘道馆主杜义。武氏临朝称制,杜义叛道附释,作《甄正论》大骂道教。则天大喜,亲赐法名——玄嶷,特赐僧寿三十岁,开了敕赐夏腊的先例。玄嶷在佛门顿为老成。佛教徒们说他“在草为英,在禽为雄”,也不知是颂扬还是挖苦这条“变色龙”。更糟的是洛阳武三思耳目更多,朝廊上不仅有几个侍御史,监察御史组成的“三思五狗”,更有与之“递相引致,干黩时政”的宗楚客,宗晋卿,纪处讷……

张遂正在沉思,恒景又说:“梁王为人阴险,猜嫉正士,人称曹操、司马懿,公子自己可要从长计议才好。”

恒景一句“从长计议”顿开茅塞,张遂毅然说道:“律师,请为晚生祝发,去掉这三千烦恼丝,世上就没有张遂.了。

“唉,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手,结友何须多……”恒景无奈地吟起了曹植的诗。

恒景为张遂削发授戒,法名“一行”取之于《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看着自己的长发纷纷落下,他感慨万端:“一行,一行,‘一’真能行就好了。”

从此恒景手下多了个高徒,世上少了个书生。

三才惊卢鸿游学天下

武周长安三年(700)十月,则天皇帝的车队浩浩荡荡向东开去。临近洛阳时,一个年轻沙弥趁混乱跳下车来,向嵩山潜行。他深深地呼吸着山中的新鲜空气,半年来几近幽闭的生活而今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武三思们正忙,怎么会注意一个朝山的小和尚呢?一行此行是到嵩阳寺投奔普寂和尚的。

据恒景介绍,普寂从小喜欢读经诵律,见解常与众不同。延载元年(694)他已四十四岁了,到荆州玉泉寺拜神秀为师,很受器重,毫无保留地教授他。久视年间,神秀被召东京论道,向皇帝推荐这个蒲州河东来的姓冯的俗家弟子,这时才度其为僧。虽已五十岁了,但面圣之后出家,实在是件很风光的事。神秀年近百岁,光大禅宗北宗的重任就落在普寂肩上。普寂出家虽然只有三年,门下皈依者甚众。据说“天下好释氏者,咸师事之”。倘举行法会,远近僧俗大众如期必至。

同类推荐
  • 北大的校长们

    北大的校长们

    北大是中国学术和文化的象征。主宰这所最高学府的校长绝不能是平常之辈。远一点来看,北大历届校长都是著名的学者,他们不仅是北大校长,而且是某一时期知识界的代表人物,在他们的身上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的思想潮流和社会趋势。他们是一群精神火种的播撒者,在他们的星火薪传下,北大一直绵延着不熄的文明之光。这不同于父母繁衍后代那种物质的遗传,而是人类灵魂的塑造与远播。
  • 举起这杯葡萄酒

    举起这杯葡萄酒

    书中的主人公鲁祥云,是目前中国葡萄酒界最具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家。他所建的酒堡——西夫拉姆酒堡,是现今世界上最好的酒堡之一。这个酒堡的建立,标志着西夫拉姆酒业已经成为中国葡萄酒界的一匹黑马。《举起这杯葡萄酒》展现了主人公鲁祥云从一个平凡的农民,经过了生活苦难与创业艰难的双重洗礼,成就了一番事业的奋斗历史。鲁祥云身上所特有的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对生活永不抱怨的态度,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闪烁着真正的人性光辉。平凡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在默默无闻的时候,在贫穷艰难无人喝彩的时候,能够不为环境所困,追逐梦想,一砂一石地累积,最终建成理想的大厦。而梦,则如彩云,从大厦的顶端铺向远方。
  • 纳训评传

    纳训评传

    《纳训评传》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纳训一生的爱国热情、理想与追求,以及曲折的人生经历、鲜为人知的遭际命运、不寻常的痛苦和欢乐,作了较全面、客观的描述,并对其文学翻译活动和各译本特色,及其在民族教育与中阿文翻译方面所做的贡献作了介绍。纳训,是我国现代译坛上一位卓有成就的阿拉伯文学翻译大家。
  • 邹容陈天华评传

    邹容陈天华评传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即“邹容评传”和“陈天华评传”。邹容与陈天华有着类似的悲剧人生,他们的英年早逝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遗憾。《邹容陈天华评传》通过对他们短暂人生历程的考察,描述了历史时代背景和不同的生活经历对他们思想认识和性情特征的影响:他们的热情、他们的激愤和他们的无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邹容与陈天华的思想集中在二人的政治主张上。《邹容陈天华评传》以邹容与陈天华的民主革命思想为核心,论述了二人在排满革命、建立民主政体、造就近代国民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进步主张。他们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 敦煌人物志

    敦煌人物志

    《敦煌人物志》共收录和敦煌有关的古代和近现代人物近500位,包括名臣武将、文人学者、高僧大德以及能工巧匠等,旨在反映敦煌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热门推荐
  • 闪婚蜜爱

    闪婚蜜爱

    他说:“你的择偶要求这些年变了吗?”他说:“要是没变的话,我好像刚好能达标。”他说:“既然大家都是大龄单身男女青年,不如凑合一下过日子。”唐糖从来没有想过,七年后还能遇见顾知书。唐糖从来没有想过,还能嫁给顾知书,圆了她七年前的梦。
  • 销售大师之杰弗里·吉特默销售思想精读全集

    销售大师之杰弗里·吉特默销售思想精读全集

    本书汇聚了销售大师杰弗里?吉特默销售思想的精粹,从优秀销售员应有的态度和理念到销售方法和技巧,兼容并包,没有晦涩的高深理论,只有通俗的阐述,每一个观点都直指销售的“要害”,大量的例证让人茅塞顿开,十四章的丰富内容打通销售过程所有环节的障碍,成就最非凡卓越的世界级销售员!
  • 武侠之一念成王

    武侠之一念成王

    “为何我不能练气!”李南唐不止一次这样抱怨道。在这个武侠世界中,作为一个草根,即使他在奋斗,在努力,也依然无济于事,因为他是个废人,他不能练气!世人耻笑我为废!来日我必将成王!不能练气又怎样?照样掀起血雨腥风!照样使人闻风丧胆!
  • 小雅的奏鸣曲

    小雅的奏鸣曲

    很轻松的一个故事·可以放松一下自己··很轻松的一个故事·可以放松一下自己··很轻松的一个故事·可以放松一下自己··
  • 胎藏梵字真言

    胎藏梵字真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智慧谋略文库·文人墨客智慧谋略文库

    智慧谋略文库·文人墨客智慧谋略文库

    本书分“乐施好善篇”、“以德为本篇”、“博古通今篇”等十部分。内容有:曾国藩祁门脱险、苏东波为秦少游解难、梁启超自愿当枪手等。
  • 致命的遗嘱

    致命的遗嘱

    富豪孟国富临终前留下了一份遗嘱交代自己身前巨额财产的分配方案,这引起了大儿子孟少强的强烈不满。凭什么自己打下的江山要与和父亲离异多年的母亲带走的弟弟分享。恨意难平之下,孟少强约弟弟孟建云私下谈一谈,哪知这一谈竟踏上了不归路,一场大火烧焦了孟少强的身体,孟建云对谋害哥哥的行为供认不讳,也因此身陷囹圄。哪知,这看似铁板钉钉的案子竟因一封为孟建云喊冤的匿名信而再起波澜。孟建云为什么要杀害哥哥?按照遗嘱,只要两兄弟有任何危害对方的行为,都会失去继承人资格,孟建云这样做图什么?案情疑点重重,好事的记者陈海柳踏上了寻找真相之路。
  • 我的21岁美女校花

    我的21岁美女校花

    在医院强占了一个小护士的身体,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个从小中医到流氓宗师的故事,为你揭露我从业以来最不为人知的秘密。我说过,犯我中医者,我就和他全家女性发展医患关系!
  • 花架王爷

    花架王爷

    身为一个人人尊重的王爷,竟然被一个小贼惦记上了!?还被强!被调戏!受了这样的奇耻大辱,当真是老天待我不公!
  • 女配来袭:桃花笑

    女配来袭:桃花笑

    当古代聪颖女碰上现代穿越女,孰输孰赢?李渔溪怎么也没想到,居然真有如此玄幻之事,苏婼居然是外来之魂。从开始的看戏者到最后的入戏,看着对手越来越高明的手段,李渔溪不敢大意,开始步步为营。苏婼几次三番的逃脱,让李渔溪不得不感叹对方的大运气。但对方既然一定要我李渔溪的命,那我就逆天而行,夺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