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74300000013

第13章 幕后

只想要赶快逃离出去——赶快——

李当时是这样所想,于是飞快地跑离了那座土丘,顺着一处缓坡,一口气的跑到了塞纳河上。也正是因为如此,李没能知道那座地宫里尚还发生了什么,也因此错过了跟真实的革命党人见面的机会,这个错失更造成了之后一个几乎致命的后果。

正当李在河边找到了一艘小舟,开往塞纳河的河口,正以为自己平安稳定了的时候。革命者们也找到了那个地宫。被人为的封住的出口挡不住火yao和铁铲的威力,大块的岩石被炸成一块的碎裂石头,塞满缝隙的湿土一百个青壮成年人只用十五分钟不到就干完了李可能必须挖上十年的工作。革命者们喊叫着冲进来,第一个冲入这个空荡荡地方的青年甚至还摔倒了。

人流迅速冲到了那个天井,和常人一样,他们被李所遗留下的,分别分类堆好了的那些财富惊呆了。大部分人都被这些亮闪闪的金属耀花了眼,而其中一些早些清醒过来的更是呼哨着赞美着圣母丢下手中的铲子和武器扑过去,扑倒在那些宝贝中间去。随后的所有人也全部都这么干了。一时间空旷的地下空间到处都是欢乐的海洋,穿着各式各样衣服,形形色色的革命者们玩笑着的把身下的金币用力地朝着天上洒,快乐的活像一群淘金时代的美国人。毕竟不是所有革命者都是为了“自由领导人民”。投身革命只是为了以后每日三餐有足够的面包吃,少缴些人头税和老婆孩子一起过上好日子罢了。

享受完了最开始的喧闹之后,闯入的革命者争相讨论着要怎么处理这些财富,一时间闹哄哄的,七嘴八舌。好似午后的大杂院。队伍中不时有人乘旁人不注意,往自己的口袋里塞上一串缀满宝石的项链或是抓上一把埃居。这只队伍的领导者却没有理会这些,甚至看都没看那些东西,心急火燎的将金币,宝石,还有那些极具历史价值的艺术品和金属器皿统统摔在一边,他的几个同伴跟他一样动作,寻找着隐藏在其中的某件东西。

可惜他们注定要失望了,直到将全部的财宝都丢出来,将整个地宫全部翻了个底朝天,也都没有找到他们的目标。

“混蛋!终究还是慢了一步了吗!”领导者胡乱的发着脾气,这里的戒指有很多,却没有找到他想要的那一枚,被装在封死得小箱子里,之前被李所取走的那一枚。气急败坏的抱怨着巴士底的典狱长,还有其他的什么人,脸都泛起了潮红。一旁的同伴劝导着他,毕竟今次并不是一无所获,那些财富就算是他们粗粗的估计下来光金币也至少价值几十万之巨。

“你根本不知道那枚戒指的价值和可怕之处!埃布尔!如果那枚戒指落在复辟分子的手里,后果不堪设想!这可是组织上亲口对我说的!……”领导者转移枪口开始对他的同伴说起那枚戒指的重要性,直到让听众都耳朵起茧。

“真该死,一定是被那个家伙先一步拿走了!这条波旁的忠犬!”领导者继续喋喋不休的抱怨,向他的同伴下达了命令。戒指一定是在他们搜寻之前就被典狱长带走了。现在只要找到他,就可以找到那枚戒指。

冷静下来之后,独个儿呆着的领导人才将眼光投入四处丢散的宝贝当中。确实,虽然戒指被人取走,可巴士底已经被他们攻下,甚至连法王都在他们的手中。可革命只要还在继续,就不能没有资金。没有钱,一切一切都是空谈。从这块儿让他心里稍微有所安慰多了。

随后随着革命的进程,革命党人在他们所控制的大街小巷贴上了通缉令,其中有一张便是摔落到地下河里的典狱长的相貌。而这时实际上拥有戒指的李,却早就乘着混乱从勒阿弗尔搭船逃往了英国,完全不知这其中他所不在场时发生的缘由。

这在幕后所发生的事,让李直到这枚戒指差点让他丧命为止。

同类推荐
  • 三国求生

    三国求生

    我狗血的穿越到了三国时期,亲眼印证了大汉王朝最后崩溃的过程,为了争得一线生机,我拼尽全力、、、、
  •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全书共七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新五代史》撰写时,增加了《旧五代史》所未能见到的史料,如《五代会要》、《五代史补》等,因此内容更加翔实。但《新五代史》对旧“志”部分大加繁削,则不足为训,故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
  • 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

    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

    美国人看《古墓丽影》,中国人看《古墓贼影》!全面展示从古到今的盗墓史实,深度披露历朝历代的盗墓谜案!讲述盗墓贼的前世今生,窥探古墓中的玄机秘闻,演绎墓内墓外的惊天真相。一部考据详尽、云谲波诡、震撼人心的中国盗墓传奇。讲述中国数千年历史中盗墓事实和真相,解说盗墓活动的兴起缘由、盗墓者的组成和身份、盗墓工具和盗墓技术、历次重大的盗墓风潮和骇人听闻的盗墓事件,披露古墓主人为防盗而采取的设置疑冢、虚墓,暗设机弩、毒烟、伏火等凶险奇异的反盗墓措施,还揭示了中国盗墓史上匪夷所思的“活见鬼”现象。
  • 世界历史博览1

    世界历史博览1

    当人类生活在洞穴,隐藏于悬崖的时候;当人类唯一的工具是石头的时候;当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食物而进行打猎的时候;当人类的衣服是以动物的皮做成的时候。那时没有城市,没有大型的建筑,没有现代生活中的安逸,从史前史到现代世界的跨时空旅程,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曲折而神奇的,为了使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世界历史,我们编著了这套《世界历史博览》。
  • 我的春秋不可能这么萌

    我的春秋不可能这么萌

    苏重城穿越到了战火纷飞的春秋乱世,正准备用历史知识大展拳脚的时候,却发现这并不是他所知道的‘春秋乱世’。城池被娘化了也就算了,诸侯被娘化了又是什么情况?晋国君主晋悼姬的神术技是【言出法随】?鲁国史官软妹子左秋茗的神术技是大预言术【洞见古今】?齐国相国小萝莉晏樱的被动神术技是点满技能树的【千载一圣】?想要统一诸夏,就必须要攻略城娘和诸侯姬?简而言之,这是一个人形自走对城宝具在春秋乱世开水晶宫的故事。…………PS;在你们上舰的时候,已经有人御城了。设定源于御城collection,这是一篇披着历史皮的日常吐槽系宅文,梗多慎入。
热门推荐
  • 翎天魔道

    翎天魔道

    天地之间何人在执棋?谁为棋手,谁又为棋?对弈之人,可曾想过这皆般风雨?棋手,如何?棋盘,又奈何?对弈之人,可曾想过,在棋子眼里,他们,亦是棋子棋落处,风云起,白子黑棋,杀阵四起。若对弈之人视我为子,我会以事实证明棋子,微小,倒也能改天换地,搅的天地满盘风雨一人,势微,但也能斩天论地,搅的天下烽火四起要逆这棋盘,吾一子,足矣要断这命格,吾一人,足亦
  • 唐诗宋词全鉴

    唐诗宋词全鉴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是一座浩大的文学艺术殿堂,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令人仰叹的高峰。它能丰富人的知识,陶冶人的情操,充实人的精神。本书精选了唐诗宋词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通过作者简介、原文、注释、鉴赏几个版块,进行了精准的阐释,便于读者更好地领悟唐诗宋词的美学内涵,由此增强内在的人文修养。
  • 老女再嫁

    老女再嫁

    二十七岁的年纪,怎样都不算年轻了。经历了七年之痒,被曾经山盟海誓的夫君以七年无所出的名义休弃,她心碎欲绝。本以为就这样了此残生,却没发现,有两道目光,已追随了她经年之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繁落景零

    神繁落景零

    冠冕堂皇的金碧都市,玷污肮脏的军事部门,神圣的言论,一位位拥有神的力量!来替世界拉下落幕!人类试图重享和平,黑心的人试图统治世界!诸神之力来自母体,能够限制诸神的母体力量拥有者,是怎样呢?
  • 凤羽倾天下

    凤羽倾天下

    凤羽艳:“你为什么那么爱我?”流云:“我就是爱你,不管是作为凛笙,还是流云的时候,我都爱你,无怨无悔,至死不渝,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刻不见如火燎原,看见你就想抱着你,拉着你,再亲亲你,那你为什么爱我。”凤羽艳:“油嘴滑舌,这股邪肆倒是一点儿都不见散了,我想我早就已经喜欢你了,只是我太笨,一直没发现,直到后来……发生那些事,见你那个样子,我的心很痛,看不到你更痛,见你受伤我都想死了,不管你是流云还是凛笙,还是现在的你。”流云:“呵呵,笨蛋。”无尘:“我只想问你,你当初救下我,你后悔么?”凤羽艳:“我不后悔,哪怕是我好几次,都想要杀了你。”
  • 灵官

    灵官

    明代所设的道官。《明史·职官志三》:“阁皁山、三茅山各灵官一人,正八品。”灵官: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灵异故事。
  • 末日之武神赵子龙

    末日之武神赵子龙

    末日来临,灾噩降临,碌碌无为的主角赵亮得武魂系统,召唤万古神将,横扫末日,怀揣梦想,为救远方亲人,破千军,战群雄,逐鹿天下,灾噩纪元看主角如何抱得美人归,独步天下
  • 阵压九天

    阵压九天

    一阵压人,两阵压妖,三阵压四方,四阵镇九州,五阵惊天地,六阵碎虚空,七阵破天地,八阵困金仙,九阵通万界,十阵压九天!都市少年,开启了一段通天之旅!一个波诡云谲的传奇!一段曲折离奇的人生!(本书已签约,请大家放心收藏阅读)
  • 郎心叵测

    郎心叵测

    叶朝朝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很擅长装傻。直到她有朝一日认识了齐睿,才突然明白,其实她是真的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戏里戏外看甄嬛品古诗词的意境

    戏里戏外看甄嬛品古诗词的意境

    本书整个故事,从人物到景致,从情节到细节,都暗藏诗意。本书通过细致的研究和提炼,找出蕴含在故事中的诗词,并结合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历史背景、人文底蕴等进行了彻底的剖析,再对所有关于《甄嬛传》的评论等等资料进行整合,最终成就了这一本以《甄嬛传》小说为主导的衍生诗词文学作品。这一个静好的秋日,且让你我在《甄嬛传》古色古香的文学风韵下,品一茗茶、燃一熏香,悠然而闲适地寻觅藏在那字里行间的唐宋风韵、古言风采,书中选出的六十二首古典诗词,句句出彩。每一首诗,都因为《甄嬛传》而韵味更浓,每一阙词,都因为《甄嬛传》而隐喻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