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84500000015

第15章 农政说三农

已是华灯初上,在太监提醒下,崇祯吩咐,晚膳简单些,就摆在文华殿,与徐爱卿共进晚餐。

餐桌上,徐光启的心情激动,多年的研究心得,终在崇祯朝能一吐为快,这食欲哪旺盛得起来;再有这御筵是荣誉,可不是让你照饱了吃的;在崇祯的连番劝说,放松了心情之下,才吃得个半饱。

崇祯最后将这一下午所听,总结了一下,就是“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崇祯对农政并不很熟,多是网络、电视上的道听途说,这领导的陈词总结,不免就借用了后世常提的“三农问题”之说法。

徐光启听到这“三农”的全新分类方式,不由得眼前一亮,今上真是“真龙天子”啊,“三农”含意之深刻,分类之清晰,真有醍醐灌顶之感。

“陛下所言,真是精辟独到,令臣茅塞顿开,三农,是对臣《农书》的最好总结概括。臣整理、修撰《农书》时,打算就以陛下所提议之三农为纲,重新分类整理,望陛下能随时不吝指导。”徐光启是没想到崇祯皇帝能有这般见解,既然皇帝有了英明的指导,做臣子的还不打蛇随棍上,可就太不会做人了。

崇祯可没想到,“三农”说法会有这样的影响,连忙表示:“朕不过是一时随心而说,爱卿对此却是数十年钻研,希望爱卿不要为朕所误导。”

“陛下英明,随心而说之三农,却对臣数十年研究有着提纲挈领之要义,使臣对农政理解更进一步,非是臣违心奉承之言,望陛下不必推辞。”徐光启暗自想到,皇帝能真下重视农政,这可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必须抓住这一契机,利用朝廷的力量,远胜自己一人的扑腾。

“既然爱卿不嫌朕才疏学浅,朕就不客气了。爱卿不要闲着,快吃,咱们边吃边谈。”崇祯见,只要自己一说话,徐光启就忙放下筷子倾听,摆得那几盘菜,似乎就没吃上几口。

“谢陛下。”徐光启再次拱手施礼,然后示意性地挟了两小筷子菜。

“爱卿随意,在朕这里不要客气。”崇祯还特意地站起身来,伸胳膊远远地挟了一筷子,没见徐光启能放松下来,边上太监却是急得手忙脚乱,以为皇帝嫌自己没侍候对呢?

唉……,吃个饭,都这么多事儿,刚才那一动作是适得其反了,可这都是皇家礼仪,弄得崇祯很是无奈。

“爱卿既然在天津垦荒有年,不如就以那里为榜样,按农书设想,以卿心中所想,建设全新农村样板,不知爱卿是否有此意向?”崇祯想起了后世的新农村建设,现在有明朝的专家指导,技术上虽会较后世有欠缺,但也希望能体现出这时最新的农业技术。

徐光启听到这里,心想:是啊!有了皇帝的支持,只要自己建起一个模范来,通过朝廷的行政命令,农政书院弟子的推广,自己农政救国的主张何愁不能实现。

崇祯见徐光启在那儿,呆呆地想着出神,就道:“爱卿不必为钱发愁,就是让朕出内帑来支持都可以,爱卿放心。”

“陛下误会了,臣不是为钱发愁。而是今日,陛下句句都说在了臣的心坎上,臣几十年的心血终有了结果,臣是有些不知说什么才好啊!”幸福来得太晚了些,徐光启真是不胜感慨。

“爱卿不必如此。是朱家对不起爱卿,迟迟不能善言纳谏,未能施展卿之所学造福于民,朕不过是略补前嫌,还望爱卿不要计较啊!”崇祯朝拥有这样的顶尖人才,却不能发挥所长,可不就是“老朱家”的错误么。

皇帝能说出这番话,在这时可是很难得的事情,徐光启哪敢坐在那里生受,忙起身再拜,“陛下言重,臣实在是不敢当。陛下万岁,万万岁。”

唉……,这顿饭吃得,自己不过是说了几句该说的话,就令老人家谢了再谢,看来,这前几十年还真是亏欠人家太多了。

崇祯从今天下午开始问对农事的时候,就一直在考虑该不该说一件事情,毕竟自己根本就无法解释,皇帝如何能懂得这些的,就算是有出处,那又在哪里呢?

崇祯在后世是是学环保的,对于如何实现农村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虽然这不是他的专业,还是很感兴趣的。中央台第七频道的农业节目,曾对其有过专访,当时他不知怎得就没换台,完全地看了一遍。

“养蚯蚓、蝇蛆,喂家禽、家畜”,这可是个无本万利的好买卖啊!用蚯蚓喂家畜,就不用占用一点儿粗粮了,还营养丰富,出栏更快,节目中介绍猪需要半年,而鸡只需三个月。崇祯不是养殖这个专业的,也就没实地考察过,更没亲身体验过,完全是道听途说;眼前有这么一个现成的农业专家,崇祯实在不想因为找不到个解释的理由,就放弃了这个农民生存、致富的好办法。

明末时期气候突变,北方的干旱、蝗灾接踵而至,缺粮引发了农民起义,并漫延大半个中国。筹措粮草救济是必须的,但利用新技术、新粮种,农民自身的生产自救更为重要。

崇祯足为难了两个时辰,就在赐筵快要结束,徐光启要告退之前,崇祯终于下了决心,不管别人的看法了,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再说。

崇祯当然记不住养蚯蚓蝇蛆的详细方法,电视中的介绍就不是非常的详细,但原理他还是记住大概了。有了概念的提示,这研究中的困难,就只能靠真正的农民、农业专家来解决了,他也只能做些提示。

养蚯蚓其实很简单。蚯蚓是雌雄同体,可以异体受精产卵,可以自体受精产卵。所以它的繁殖能力特别强。一般每年从3——5月开始产卵,在适宜的条件下,每月都能繁殖一代。蚯蚓还具有很强的自生能力,躯体受伤或断了,还能长出失去的部分。

养殖蚯蚓的饲料主要是粪便和草料。最好不要用普通泥土养,尤其不要用含沙多的泥土来养,这种土易板结,蚯蚓越养越小。粪便和草料在农村都不缺,然后按照6:4的比例,堆积发酵熟化,直到不酸不臭、无有毒气体,就可以喂养蚯蚓了。

蝇蛆养殖,这里不介绍了,原理相差不多,都是用粪便培养产卵和成蛆,只是粪便不需发酵。

蚯蚓可直接拌入草料中喂饲,蝇蛆可直接喂鸡;或者将其烫死后烘晒干,制成营养粉便于运输存储。

“爱卿不必惊讶,朕不过是受爱卿的农书启发,又想起幼时的一些玩弄,这才忽发奇想,也不知成与不成,还希望爱卿替朕试试。”崇祯装做好奇宝宝的模样,满是希冀地等着农业专家徐光启的评判。

“啊,是,嗯——,臣定会去试试的,就怕不合圣意,试验不成。”徐光启对崇祯的这番奇思妙想,彻底弄呆了。他在农业各方面有几十年的经验,曾认真地观察记录了上百各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农政思考详尽周全,也屡有妙想浮现,自认大明朝无出其右者,“自己可是大明朝最有学问的农民”,却被皇帝的这般怪异想法,而错愕不已。

“爱卿尽力就是了,朕的想法也不见得妥贴,还需爱卿来完善一下。”

“陛下放心,臣必不遗余力,以报圣上信任之恩。”徐光启想想皇帝对自己支持那么多,怎都要替皇帝尽心尽力地试验一回才行。

就这样,晚膳用完,二人又商谈到戌时已过,方才告一段落,徐光启告退而去。

想想今儿这一天,下午用脑过度,实在是累了,就是早起给太妃请安后,在乾清宫歇的一上午,还算是清闲。

上午,崇祯躺着看了几本折子,就看不下去了,心里老是惦念着:历史上的崇祯年间,朝政崩坏,更适逢千年难遇的小冰川期,天灾不断。

辽事虽难,只要袁崇焕出山,自己不去冤杀了,问题应该不大;内政问题、粮食问题,才是真正难以解决的。努力回忆着后世的三农问题,自新中国建立以来,都是如何解决的,也对照着日讲大臣的农政评说,真是思绪繁乱;大明朝没有经过新中国的彻底土改,那些后世的成功经验能拿过来用么?

还是先召几位内阁大臣,先商量一下,看有什么办法没有。

让崇祯没想到的是,简单的政事商议,却变成了大肆鼓吹改革之风。崇祯还没考虑过,现在就实行什么“新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还两眼一摸黑呢,哪敢瞎出什么政策;一个不合适的政策出台,受苦的可就是老百姓了,后世的自己是深有体会的;上天给了一个施展的舞台,自己可不能演砸了啊!

让崇祯想不到的是,徐光启带给他巨大的惊喜,为这所谓“新政”,提供了敲门砖,改革的第一步知道该怎么走了,“开发北方”。如果按照张居正改革之法进行,社会动荡不知这“明末”时期能否承受;未来的灾荒,现在也有了现成的、系统的“应急预案”。

难道,“崇祯改革”就这么开始了?

同类推荐
  • 话秋

    话秋

    唐有上道院,文功武治,桃李遍天下。将军有一子,入院而习,三年尽其书。且看他,与四方枭雄逐鹿天下,打得十二神宫高手满地找牙……
  • 三国忠义路

    三国忠义路

    三国时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大舞台,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的曹孟德,不知真情还是假意的刘玄德,以及拥有三江之险的孙氏家族,本书主角原本是个混黑道江湖大哥,对关二哥基本崇拜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每晚三柱香的敬拜,因为他认为出来混讲的就是义气,而当他穿越回去,却成为了冢中枯骨袁术的异姓兄弟,他能阻止袁术称帝,阻止小霸王征战江东嘛,在三国时代会遇到自己的一生至爱嘛,一切尽在三国忠义路。
  • 止战之雄

    止战之雄

    罗小军是个退役特种兵,当他无意间得到一个轮回盘之后,从此在无数个历史片段中出现。他的存在,便是为了阻止战争继续,让和平重现人间。在乱世之时,只有以战止战才能达到目的。无尽战火何时终结,且看罗小军轮回在各个历史重要节点当中的表现吧!
  • 瞧咱桃花沟这些年青人

    瞧咱桃花沟这些年青人

    在那极其惨烈、无比悲壮,艰难困苦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那些日子里,地处老革命根据地、胶东半岛西端的掖南县凤山区的军民们,为此付出了撼天地、动日月,波澜壮阔、可歌可泣之伟大斗争。他(她)们的鲜血染红了凤山大地!他(她)们生命的鲜花开遍了凤山山河!谨以此作尽力再现那段革命历史,献给那些曾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出生入死、英勇作战和努力工作的人们......
  • 彼岸花开:中国历史的另类独白

    彼岸花开:中国历史的另类独白

    本书用了一种非常另类的历史叙述方式。历史再加上一个“另类”来修饰的话,很可能成为一场与历史无关的“历史”。事实也是。历史只是一个背景,人物只是一个依托,情节只是戏剧性的连缀……说穿了,是创造而不是复述,创造了一个动听而又扣人心弦的故事。那是一个在历史的躯壳下,包裹着现代人进入过去,经历一场场盛衰兴亡、爱恨情仇、铁马秋风、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等历史场景的心路历程。
热门推荐
  • 大汉

    大汉

    谁说古人淳朴?刘彻利用我,卫子夫利用我,卫青利用我!利用我也就罢了,古人总该不会为难古人吧?然而,霍去病、李广、董仲舒哪一个都活的不自在,就连戾太子刘据都得抱我的大粗腿,这一家就是大汉最让人操心的一家子。
  • 绝世无双:重生战神王

    绝世无双:重生战神王

    她,莫雪樱,杀手榜第一,谁料惨遭毒手。她,星辰大陆月灵帝国的将军府嫡亲小姐,却是第一废材。且看杀手榜第一附身第一废材,莫雪樱吐槽:"老天不公平!"第一废材华丽变身,她可从不会听天由命。看她傲慢走天下。
  • 福音战士之最终剧本

    福音战士之最终剧本

    这是一篇脑洞已久的EVA同人文:如果nerv和seele的决战中nerv赢了,以后的世界会是怎么样呢?
  • 真名传

    真名传

    没时间写了,不好意思。斗转星移,日后在见,相安无事,小心火烛
  • 丑皇

    丑皇

    黑暗中有的不只是恶魔,也有比恶魔更恐怖的小丑!——丑皇
  • 阴阳术数之捉鬼人

    阴阳术数之捉鬼人

    一个又一个的突发事件都是那么的让人措手不及,神秘的老图书馆,奇怪的老头,不停增加的死亡人数。他只不过是好奇而已,却被卷入那个预谋中。不断的探索,一件又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件
  • 杀戮仙劫

    杀戮仙劫

    真正的食物链顶端,不是人类,而是凌驾于人类之上的修道者。全世界七十亿人类,供养起了整个修道界。每天,都有无以计数的钢铁,小麦,大米,肉类等物资,被运往各个修道门派。这些物资,则被炼成了一颗颗的灵丹妙药,变成了修道者的粮食。华夏的修道门派,名为昆仑。这个巨无霸一般的存在,在俗世三十四个省,每一个省都设立了一个武馆,这些武馆在为昆仑培养弟子,输送人才的同时,也充当着连接昆仑和俗世的桥梁,负责在俗世收集各种物资,运往昆仑。练皮,练肉,练骨,练髓四重境界,到达练髓境界,就可以称为宗师,就会被接引到昆仑,修习仙法!在京南省天极武馆,一个练皮境界的三级学员,在得到了一本名为‘星恒诀’的奇异功法之后,踏上了他以武入道的征途!前路艰险,荆棘满途,他以一颗正道之心,披荆斩棘,一路前行!打造不一样的仙侠!打造不一样的修真!
  • 凯源爱你不后悔

    凯源爱你不后悔

    他叫王俊凯,超强大气场的迷倒众人;他叫王源,以清新的嗓音抓住众人心;他王俊凯,偏偏是万众瞩目闪耀星星;他王源,却偏偏是毫无名气音乐老师;他王俊凯,偏偏喜欢上这位音乐老师;他王源,却偏偏是他讨厌酒吧的驻唱;一次次的偶然相遇,一次次的不顾一切;却偏偏爱上了他,两人身份悬殊,却要来一场没有祝福的禁忌之恋,结局会怎样?
  • 弑神传之龙神诀

    弑神传之龙神诀

    《龙神决》一部足以驰骋永恒大陆的无上功法。这部被争抢了千万的绝世功法却被一位从地球穿越来的年轻人偶然得到,继承龙神遗愿,推翻帝制,弑神称帝,靠的就是神功无双。“手握神诀功盖世,一指神功镇乾坤。经纶满腹天下闯,示下一名小秀才。”——《有功夫的文化人》,作者:宫羽。ps:本文纯属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作者没事喜欢秀一秀文采,虽然文采很low,但是就爱装逼,唉,没办法,谁让作者上过两天学不知道怎么得瑟好呢。故事不同于以往的玄幻类型,酷似都市又不同于都市,不喜勿喷,只管看好了)
  • 教师必备的十大职业能力

    教师必备的十大职业能力

    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本书从教学组织、掌握教材、驾驭课堂、语言表达、组织开展活动课、实际操作、教育科研、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和社会交往等十个方面对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进行了生动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融理论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