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篇,献给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地震遇难者,致以诚挚地哀悼!
(史实演义,海啸重灾提前十天;临时章节调整,简写变详述,望书友谅解!)
“杭、嘉、绍三府海啸,飘流去房屋数百万间,溺疫数十万人,灾民逾千万口,海宁、萧山尤甚。”
那一日,东海深处地震浪涌,怒海狂涛,陆地之上狂风猛雨,省府县所过之处,倒树摧林,坍墙坏屋,拔木扬沙,木石牌坊俱被风摆倒跌,压死人畜无数。
向东海近岸海面望去,黑风白雨中间,一片红光闪烁,渐渐自远而近,也不知风声、水声,但听一派似雷轰虎吼般近来,凡三五丈高似铜墙铁壁,势若排山倒海,扑面而来。
“海啸”,崇祯也顾不得再狎玩宫女了,急乘舆奔文华殿而去。
想起2004年底的印尼海啸,崇祯就不由得一阵心寒,真不知灾区到底如何?消息传到京城,想必已是灾后多日了,再等朝廷派官员过去救灾,岂不黄花菜都凉了。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江南七月暑热之地,更利于疫病发生。
辽东之事还未有眉目,北方旱灾眼见越来越烈,海啸还来火上浇油,崇祯的心情烦乱不堪;此时的他,再也感觉不到附身崇祯帝,是个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了。
阁臣、六部、六科、左都御史已是齐集文华殿。
韩爌至今仍未入朝,却是德高望重,为众人公推出任内阁首辅;崇祯也不好违背自己前时的决定,又需尊重各位大臣的意见,虽不知这位“韩爱卿”如何,却是发下一道圣旨,促请韩爌早日还朝。
内阁五辅臣齐聚未超过三天,由于两人被双规,阁臣仍是缺员不足状态;崇祯听说过的另一名人钱谦益,就众臣所请,准为礼部侍郎;朝臣的人事调整仍在继续,虽然崇祯并不熟悉这些人,但从吏部的履历、考成记录,也知多与东林相关。
“陛下,据十数府州急报,十三日风潮、海大溢,凡杭、嘉、严、宁、绍、温、台七府,淹田宅人畜无算。”首辅韩爌领率众臣。
“拿地图来”,众臣将早就备好的地图,令宦官悬挂起来。
崇祯起身来到图前,早有户部侍郎上前予以讲解。
长江以南,钱塘江南北两岸大部受灾;浙江沿海地区亦受灾严重,最南到达温州。海啸自钱塘江喇叭口倒灌而入,浪高逾十米,钱江南北一片荷泽,首当其冲的海宁、萧山,到现在还未收到当地县衙的急报,想必受灾更甚。
“这几府共有多少人?”崇祯紧盯着这幅山水画,根据后世的灾害情势,心中急速地计算着。
户部侍郎王家祯听到这里,既为皇帝能关注民情而欣慰,又为“这几府人口数量”心中不断思量:“回陛下,据户部统计,这七府人口近四百万。”
“哦?!”崇祯听得一愣,大半个浙江省,才四百万人,这也太少了吧!
江南不是富庶之地么?此地所收赋税总额,占我大明两成还多,难道那里的人均GDP很高,远超全国GDP平均数么?
“我朝人口总共有多少?”
户部侍郎王家祯听到这里,感觉出一丝危机,应声答到:“户部统计人口共有51655000多人,具体臣可回去再查。”
“嗯,不用了。”崇祯心中虽有一丝疑惑,但灾情紧急,但也未再细想这其中的玄机。
“诸位爱卿,可有何对策?”崇祯接着问道。
“陛下,臣恳请暂缓受海溢水灾的江南、浙北诸府之秋粮缴纳,改由明年夏季补足。”礼部侍郞钱谦益出班奏到。
钱谦益是江苏常熟人,万历三十八年一甲三名进士,今已四十六岁,是东林人士的领袖之一,江南士绅的代表。
东林人不断的平反复职,钱谦益作为东林骨干之一,出任朝廷重职礼部左侍郎;这才刚从家乡出来,进京未及旬日,不由得为家乡重灾忧心不已。
万历十七年,钱谦益尚年幼之际,曾遭遇过一次风潮海溢,“烈风怒涛,濒海郡县靡不为灾”,至今记忆深刻。此次似乎灾害更烈,受害更广,想必是急浪滔滔,房倒田淹尸飘,水皆腥赤。
钱谦益有些不敢往下想了,只有向佛祖祈求了,常熟不是受灾中心,希望会好一些。
“赋税暂缓,这是必然,但此为后议;先议议如何救治灾情、灾后重建吧?”崇祯回身看了眼这新就任的礼部左侍郎钱谦益,微微摆手。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灾害发生已过三日,这疫情如何避免?田淹绝收、房倒屋塌,这如何组织灾民自救;国库无银,如何赈济救治?”崇祯转过身来,心情忧急地看着群臣。
群臣也看着崇祯,没想到当今皇帝如此爱民如子。虽说崇祯登基以来一贯爱民,减免税赋徭役,是难得的名君;但这几句话,却令群臣惊异,崇祯不仅理解民情,更是了解体察民情。
钱谦益道:“可请太医院太医,随钦差前往。”
太医院、太医等相关医疗机构、人员,归礼部管辖。
礼部左侍郎钱谦益,又想到了什么,说道:“臣家乡苏州地区有一名医,吴有性,擅疫病诊治,每逢疫病常施医舍药,活人无数。”
阁臣刘鸿训早已看出钱谦益的不安之情,知其关切家乡灾情,一心报国之东林人士,现今援之以手,他日必有回报。
刘鸿训近前道:“陛下,礼部左侍郎钱谦益大人,熟悉江浙民情,由其钦差前往赈济安抚,可保无虞。”
“好,就依刘爱卿之意。就着户部拨银5万两,朕内帑出5万两,共10万两赈济救灾。”崇祯看了眼户部侍郎,续道:“钱爱卿此次前往赈济,定要以民为重,再从当地乡绅富户中筹措募捐。徐爱卿对灾害预防颇有心得,你可予参考,先写份详细的奏折,明日朕看过后,即予启程。”
“嗯……,先以救人为主,有了人,失去的还会回来。还有凡有传染征兆之疫病者,一律隔离救治;要饮用开水,所穿衣物要经过蒸煮;征集所有懂医之人,统一调度。”
“臣遵旨。”钱谦益躬身答道。
崇祯又看向内阁辅臣刘鸿训,道:“朝廷内的一切支应调配,就烦请刘爱卿了。”
“臣遵旨。”刘鸿训不由得对崇祯另眼相看,临危不乱,调度有方。
留下众臣商议救灾细节,粮草物资调配不提,单表崇祯回到乾清宫。
在宫门前下得肩舆,心情郁闷的崇祯看着巍峨严整的宫殿,没来由的一阵烦燥,随信步殿外走去,随侍人员连忙跟上。
本想静一静的崇祯,看着屁股后边一大堆的人,更是心烦,呵斥着不要跟着。随侍太监也是无奈,只得远远跟着。
大明朝真是多灾多难啊!
辽东战事,袁崇焕虽已应召,但这高额军费却还无从着落;新军训练、火器研制,仅是议定,还未开始;北方的旱灾,眼见是遏制不住,秋粮欠收已是定局;更令人烦的是,户部财政囊空如洗,欠税屡征不上,即使征到,也是杯水车薪;祸不单行,前面的麻烦事儿还没解决,就又发生了海啸,看样子又可能是十几万人的性命啊!
穿越附身之前,2008年中华大地,先是南方大面积的雨雪冰冻灾害,紧接就是四川汶县的7.8级大地震。虽说政府尽最大努力抢险救灾,但毕竟灾情严重,付出了沉重地人员伤亡代价。
那一幕幕感人肺腑、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英勇事迹,子弟兵的奋不顾身,奋勇争先的献血志愿;坍塌下急待救援的少女,不仅坚信会等到亲人们的全力救援,更安慰亲人们放心她会照顾好自己;失去亲人的痛苦,双双期盼救我的眼神,救援时无能为力的痛哭。
那时他仅能给以微薄之力,而今,作为湟湟天朝一帝,却无法在第一时间组织救援,只能任由人民在滔天波浪中挣扎,只能是事后的施粥收敛,那种愧然无力的感觉,汩汩间,更涌起揪心之痛,滚滚热泪,再也忍不住地倾出。
怎么办?我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