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90100000008

第8章

高杨按照父亲在在世时告诉他还有一个双胞胎兄弟,他先到合肥市福利院了解情况。

这个福利院前身,就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大饥荒时成立的孤儿院。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孤儿院工作人员早就不知去向。高杨几经周折,打听到当年一位在孤儿院当领导的女院长。老人先后当过孤儿院院长,市民政局科长、副局长,退休后随女儿、女婿到南京居住。他先到南京,找到老人,询问1960年有个老红军叫高大兵,从孤儿院领走一个双胞胎孤儿中的一个人。

院长说,怎么不记得。那个老红军夫妇因为不生孩子,响应政府号召,自愿领养一个孤儿,要我给他物色一个健康的男孩。我对他说,不少孤儿不是身体虚弱,就是有先天性疾病,可是有一对双胞胎婴儿身体健康,如果你愿意领养,就一起领去,不要把他兄弟拆散。他说,现在物资供应这样紧张,领养两个小孩,负担过重,孩子得不到足够营养,怎么能健康成长?我是老红军,每月25斤粮食定量,半斤肉,这和市民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另外供应二斤黄豆,我们准备把这二斤黄豆磨成豆浆,喂养孩子,如果领养两个孩子,肯定会营养不良。他说的很有道理,我就把双胞胎中的一个给了那位老红军,他的双胞胎兄弟长到两岁,一天早晨发现丢失了。当时大饥荒已经过去,物资供应有所增加,不少夫妇因为饥荒失去生育能力,想到孤儿院领养孩子,这个双胞胎兄弟长得较好,不少人想领养,我打算还是由那位老红军领去比较好,使双胞胎兄弟能够团员,正准备联系时,一天早晨发现孩子丢失了。为此我决定给保育员记大过处分。那保育员一气之下,辞职不干,回芜湖老家开饭馆。以后我们才知道,那丢失的孩子,其实是她偷偷地交给他的儿子,带回芜湖,因为她只有两个孙女,没有孙子,家庭生活比较困难,不符合领养孩子条件,只好采取这种办法。她儿子将孩子偷回去后,谎称是从长江边上捡来的遗弃孤儿,到派出所报上了户口。这是我几年后到芜湖出差,偶尔碰上被我处分的保育员,她如实告诉我的。她说她一点也不后悔当年这样做,现在这孩子已经13岁了,上初中一年级,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全家都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快20年了,我再也没有听说过那孩子的消息。可以肯定的是,他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工作不会有问题。

当高杨说出他就是那个老红军领养的孤儿后,老院长惊奇地看着他,喃喃地说:长得这么好,长得这么帅,个子这么高,真想不到啊!可惜的是不知道你们的亲生父母在哪里。他们要是知道你是他们遗弃的儿子,是多么后悔莫及啊!我记得你们不是被遗弃在大街上,也不是家里大人饿死了,把你们送到孤儿院的,而是合肥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接收一个马上快要临产的妇女,氧水已经破了,马上进产房生产,而且只有孕妇一人,看样子是到合肥要饭的流浪人员。孩子生下后第二天下午,那位妇女、也就是你母亲不辞而别,丢下你们兄弟二人,你们在医院住了一个月,送到孤儿院,来的时候,都很健康,说实话,我都想收留你们做孙子,无奈当时物资供应太紧张,大人普遍得浮肿病,实在没有能力抚养你们。过了大概三、四年,收养你的老红军到孤儿院来过一次,问那位双胞胎弟弟还在不在,如果还在,他愿意收养。当我们告知他那个孩子二岁多被人偷走了,老红军很后悔,说当时不应该只收养你一人,使你们兄弟分离。这就是我知道的全部情况。

听了老孤儿院院长的话,高杨确信自己还有一位兄弟,在芜湖,决定到芜湖。根据老人说那个收留他的胞兄弟的老保育员在芜湖开小饭馆,位置就在芜湖弋矶山医院旁边的长江岸边,高杨到芜湖时,弋矶山医院附近的长江边上,已经没有任何饭馆,也根本找不到那位老保育员。如果她还活着,也有八十多岁了。没有办法,只好求救当地公安机关。非常巧的是,从合肥到芜湖一定要过江,而渡口就在弋矶山医院旁边,那里专门设有一个派出所,长达50余年都没有改变,只是警员增多了,条件改善了。派出所户口资料非常齐全,现在已经完全用计算机管理,查询非常方便。高杨先查找1962年到1963年的人口登记,不到40分钟就找出一个户主名叫时兴的人,在1962年4月17日到派出所报告,说他清晨到江边打鱼,发现在轮船码头不远处有婴儿啼哭声,他走过去一看是一个约2岁男孩,用破棉被包着,于是他就抱回家,给他喂了点米汤,问派出所,孩子怎么办?当时派出所几乎每天都会遇到被送来的遗弃婴儿,然后都送到芜湖孤儿院。派出所告诉时兴,你送到孤儿院去吧。时兴说我愿意抚养行不行?当时的户籍警对他说:那好啊!你愿意抚养,我马上给你登记户口,你家就可以增加一人的粮食定量,还有各种票证、购物卷。这样,时兴就给那孩子取名时宜。1964年2月21日户口迁到中山路派出所。

高杨随女户籍警走进派出所微机室,打开计算机,查找时宜。计算机器显示器上马上出现5个叫时宜的人,其中有两人是女性,排除;三位男性中,一位已经61岁,一位只有四岁,剩下一位30岁,就是他要找的时宜。再看资料,父母已经去世,只剩下两个姐姐,皆已另立家庭。时宜现在是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汉语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为中文系教授,单身,住学校教师楼5号楼502室。

高杨直奔安徽师范大学。大学环境非常优美,教学楼和宿舍楼,都围绕赭山,有的建在山顶上,站在那里,滚滚长江和芜湖市尽收眼底。高杨没有更多心情欣赏这美景,急于找到时宜。

他找到了5号楼502室。可是多次按门铃,没有人开。这时,504室的门开了,出来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对高杨说:你不要再按门铃了,他不在家,这学期他没有课,向领导请假出去旅游。

高杨问:请问老伯,他到什么地方旅游?

老人说,大概在北京。他说要到北京图书馆查古汉语资料。他正在写一本有关这方面的专著。他现在是副教授,要评正教授,必须有一本学术水平较高的著作。

高杨问:老伯,你对他情况蛮熟悉的。老人说:我叫吴志强,是中文系主任,时宜当过我的研究生,我岂能不知?

由于是阴天,走廊比较黑,老人顺手揿亮了电灯,仔细地看着高杨,问,你是他什么人?怎么长得这么像时宜?可我没有听说过他有兄弟,只有两个姐姐,都在芜湖,我都见过。高杨回答说:对不起,我应该先报自己身份,不应该这样不礼貌地问这问那。我和时宜是远房的叔伯兄弟,我从小就过继给舅舅,没有和他联系过。最近我父母告诉我的秘密,我到芜湖出差,顺便来认认这位堂兄弟。我在东海市公安局工作。

吴教授说:是这样。时宜告诉过我们,他不是时家的人,是1963年他父母从孤儿院领来的。原来他不知道,父母也没有告诉过他。可是父亲因病住院急需输血,他去输血时,医院检查说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不能输,事后父母不得不告诉他实情。他很感激养父母,从小受到他们精心呵护,比两个姐姐还要好。他们家生活并不好,靠做饭馆小生意、打零工度日,可是仍然让他上学,使他受到良好教育。他两个姐姐,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挣钱回家供他读书。他工作后,写了不少文艺作品,赚了不少钱,帮助姐姐。可古汉语的著作比较少,现在正在努力写一本有分量的著作,为评定正教授职称做准备。

高杨不得不说谎,谎称是他叔伯兄弟。因为他还不知道时宜到哪里去了,那个死在东海被认为是他的人,就是时宜吗?他有不祥的预感。如果是他,为什么要冒充他去和孙丽接触?他难道不知道这是冒充不得的,骗局很快就会被揭穿,不应该是他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的行为呀!可那个死者如果不是他,为什么面貌那么和他相象,弄得他妻子都分不清呢?

高杨问老教授:他为什么还没有结婚?有女朋友吗?

老教授想了想说:由于他家庭原来比较贫困,在学习期间,一般贫困家庭的学生谈恋爱的较少,因为交女朋友是要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同时,他把学习、事业,放在优先地位,所以就没有谈恋爱吧。事业上有了一定成就之后,经济上也好转了,他把挣来的钱大多数用来孝顺父母和帮助两个姐姐,这几年他写了几本畅销书,赚了几十万,准备买房子给父母住,可父母相继去世。中文系毕业的女学生向他求爱的也不少,但是他还没有最后确定。我提醒过他,已经到了而立之年,该考虑婚姻问题,他说在两年内他会考虑这个问题的。

他们站在走廊里谈了这么久。这时老教授似乎反应过来,对他说:哎!我真糊涂。我们为什么不到我家里谈谈呢,站在这儿干啥?走!到我家去。高杨跟在老教授后面进了他的家。

三室一厅的住房,面积不大,被书籍塞满了,到处都是书。客厅兼书房里,更是被书籍挤得严严实实,如果同时进三、四个人无法容纳得下。高杨一进客厅,马上就被一张大幅照片吸引住了。站在那里看着。教授向他解释说,这是他带的四个研究生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后照的一张像。你肯定知道哪一位是你叔伯兄弟了。你看他长得多么像你。要不是你的带东海口音,我还以为你就是时宜呢?不过他性格有些内向,不像你这么开朗。

高杨仔细地端详站在教授左边的时宜的像,确实长得和他几乎一模一样。只是表情不同,眼神有点忧郁,好像有什么心思。这大概和小时候家庭贫困、心里受到压抑有关。死在东海梦园小区的那个人到底是不是他呢?只要进行DNA加以比对,就可以肯定下来。

高杨要设法回东海,秘密进行DNA鉴定,才能确定死者是不是时宜。高杨辞别老教授,住进中山路一家宾馆,策划下一步行动计划。

同类推荐
  • 灵魂招贷索

    灵魂招贷索

    他和美女开房,却无意中成了一个职业死尸理容人。恶魔、鬼魂、恶尸、阴魂……都成了他没办法拒绝的客户。读者朋友,这本小说现在还没达到签约的要求。为了让我有信心写下去,恳请诸位多关注、多投推荐、多留言吧!只有看到你们的脚印,我才有更大的动力。***************************************************在此推荐‘遂意而飞’小说《我在阴间等你》
  • D市灵异事件

    D市灵异事件

    溪边树,相思物。泪如冬雪凄凉故。天纱漫,流云畔,落花翩绽,水清鱼滥。淡、淡、淡。黄泉路,幽冥赴,奈何桥上人徒步。幽光璨,千魂犯,轻身沧焰,彼一为岸。伴、伴、伴。。。。
  • 捡只女鬼当老婆

    捡只女鬼当老婆

    我叫杜凌,生在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学习成绩从小到大都是是马马虎虎。却在高考前不就遇见了一个美女...喔!不对应该是一只喔!非逼着他拜她为师!!!妈妈呀你开玩笑的吧!就此他的人生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斗恶鬼.战僵尸.泡师傅...呃呃这个嘛结局肯定是一个字惨啊惨..............
  • 龙平荒城

    龙平荒城

    五个年轻人,进入一座充满离奇与恐怖的荒城面对他们的会是什么样的世界?而他们最终能活着回来吗?
  • 摸金日志

    摸金日志

    风水是中华文明一直以来都极为神秘的一个课题,不少人都花费一生精力也难以知其一二,一个摸金世家,一个平凡少年,凭着一本残缺术书,一身过人的胆识,展开了他们的盗墓与冒险之路,背上未知诅咒的他们,能否揭开所有迎面而来的未知谜题...
热门推荐
  • 遇唐

    遇唐

    在一场人生噩梦中,唐瑄意外穿越到唐朝成了个5岁女娃。可不料这一穿全然没穿出小说中的美好人生,爹不疼娘不爱,疑似哑巴还遭遇暴力……这桩桩件件简直就是全了倒霉蛋的顶级标配,看来这人生噩梦是远远没有结束,只是不知,她对着这注定炮灰的人生是否能扭转乾坤活出美好人生了。ps:本人架空非正史,不喜点x,请勿谩骂
  • 远古的霸主——恐龙

    远古的霸主——恐龙

    久远的时代,庞大的主宰者,神秘的史前世界,尚未破解的谜题。它们曾经是这个星球上的唯一霸主,它们曾经演绎了波澜壮阔的进化史。恐龙对人类来说是一群神秘的生物,它们生存于几百万年以前,主宰地球达一亿七千年之久。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上百种恐龙化石,它们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本书汇集了恐龙家族中的众多种类,分fqN类地介绍了它们的习性和特征,为青少年朋友打造一席美味的科普盛宴。
  • 绝世溺宠:圣手毒医

    绝世溺宠:圣手毒医

    枫云大陆有个传说,宁可自杀也绝不被她杀,她是人人得而避之,见儿闪之的女魔头。一张毒舌嘴能把人气死。片段一:洛铭钰看着从他面前走过的女儿:“你怎么现在才来?”某女疑惑:“咦?老头你怎么来了?”洛铭钰气的吐血,他很老么?片段二:“小姐小姐,外面有人找你。”洛芽匆匆跑来。某女悠闲地躺着贵妃椅上,吃着葡萄,喝着酒,好不惬意的道:“谁啊?来就来呗,大惊小怪干嘛,就算是皇帝老子来了我照样躺着!”洛芽面露难色,吞吞吐吐道:“是…是…”是了个半天。都没有是出个所以然来。某女怒了:“到底是谁啊?”突然一道磁性魅惑的声音响起:“我!”某女一愣,机械的转头,扯出无比难看的笑,然后转头跑路某妖孽挑眉,你以为你跑得掉。
  • 冥龙决

    冥龙决

    从灵元大陆的四大绝灵之地――蛮灵之地走出的少年,身怀绝世灵功之法,为身世之谜,而崛起。看他如何低调踏巅峰,成就一番传奇……
  • 前世今生笑繁华

    前世今生笑繁华

    她,一出生天地异变,整片天空像被血染红,大地上凶兽异动。世人皆以为她是乱世妖孽,从此过着黑暗的生活.......他,一出生父母双亡,却有着他人想要的崇高身份。世人皆以为他从小受尽荣华富贵,却不曾想他四面楚歌.......但当“她”已不是她,一切是否会扭转........当她或他的黑暗生活中照进了一抹阳光,他或她又是否会抓住呢?
  • 同性恋下的爱慕:盲爱

    同性恋下的爱慕:盲爱

    新书《双凤绝恋:秋水流溪》已经开始连载,请大家支持。谢谢!他和他是被世人所鄙视的同性恋;而她却和哥哥爱上了同一个男人。两男一女三人的感情复杂,颠覆道德孝礼,跳出了世俗传统观念。在他们两兄妹之间他该如何取舍?面对旁人异样目光和父母的逼迫,他该作何抉择?而和哥哥爱上同一男人的她又该如何选择?或许,他们不该相爱;或许,她不该爱上他;但,爱上了就注定无法自拔…
  • 纳家户历史人文调查

    纳家户历史人文调查

    中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长期聚居,多种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多样的文化体系,文化资源富集,文化积淀深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突出特色,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把文化力转化成经济力,加快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走一条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宁夏作为回族自治区,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中阿经贸合作论坛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突出回族文化资源特色和优势,大力推进回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化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 记忆红楼

    记忆红楼

    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策划、拍摄、制作长达三年之久。这部鸿篇巨制既承载了成千上万的中国电视观众的记忆,也是上百个演职人员对那段青春岁月……
  • tfboys之源之恋

    tfboys之源之恋

    几经周折,我们经历那么多坎坷,终于见到了彩虹
  • 孙中山先生传

    孙中山先生传

    一位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简任官员、国民党党史专家笔下的孙中山先生!本书注重整体,叙事比较确切扼要,裁剪适当,条理明晰。作者广泛搜集大量的资料,并经过认真考订,基础较为深厚,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一定的史料价值。原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中山大学教授段云章先生评价此书:“首先,虽非历史唯物主义者,但也较好地理解到时代潮流、社会环境和伟人言行的互动关系。其次,著者本着他自定的治史须”根据事实,加以论述“的原则,广泛考订资料,并做了实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