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00600000115

第115章 最大的血案

刘鸿从容谈定的走到凳子旁边,指了指挂在上面高处的绳索,“二位爱卿没有说错,这凳子太矮了,站在上面,是无法从容的把脖子挂进绳套的,可是,这正是他自杀的证据之一。”

刘鸿这一句话说得所有的人都翻起了白眼,就连外面对刑狱一无所知的百姓都不由的有些晕倒的想法,就算他们没有自杀过,但凭空想想就知道,这句话显得多么的无知。

看来,皇帝爱民是爱民的,治国上也确实有一手,大汉到如今能挺过来,靠的都是这个皇帝,而且在这个皇帝的亲民政策下,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这一点没错,百姓都能感受到,但,这皇帝在典狱上却是没有什么天份。

刘鸿并不在意这些人想翻白眼又不敢翻的表情,依如此往的从容谈定,倒是看到法正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他倒是心怀大慰,法正还是不负他所望,在刑狱上的领悟力还是不错的。

“刚刚田主薄说的没错,刑诳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过于检验,这检一道,其中习味之深,朕也是初涉其中。”刘鸿慢慢的说道,说得田沮二人一愣,他们俩本来都以为皇帝根本就不懂得典狱之道,但现在看来,好像不是这样呀,要不然怎么能说出这么意味深长的话来。

“陛下之所论,有哪高山之嵬峨,发人深省。”田主薄上前一步,对刘鸿拱手说道:“然,罪臣依旧不解,还望陛下圣言洗耳,以开臣之愚智。”

“你来看,这人脖子上有一大片绳子擦痕,假设是有人从后面把绳子套在此人脖子上,勒住他,那怎么会有这个擦痕呢。”刘鸿指着王堂脖子上的擦痕说道。

“也有可能是凶手没有套好,套在下颌之处,用力一勒,绳子这才向喉咙之处滑去,由此才留下此擦痕。”田主薄沉呤了一下,有些不确定的说道,突然又猛的叫道:“不对,那这样伤痕应当是由上向下,而不是从喉咙处从下向上至下颌处了,这是何理?”

“正是。”刘鸿指了指,由喉咙处到下巴处的那一大片粗绳擦痕说道:“由此,可以证明田爱卿的说法并不正确。”

“但,陛下,这并不能证明此人是自杀的。”田主薄指了指过矮的凳子,这是判定王堂他杀的最好的证据,皇帝如果没有说清楚这个问题,就算皇帝杀了他,他也得跟皇帝争一争,刑狱他认为皇帝不应当学,但他也认为,刑狱确实有利于政事清明,所以他也会捍卫刑狱上的清白。

“没错,来,王起,你轻功不错,你过来。”刘鸿笑了笑,把王起叫过来,让他站在凳子上,主要是他看到一堆子的百姓都露出疑惑不解的神色,少不得给他们解释清楚,过不了多久这里有可能会发生一场大战,这时候民心最宝贵。

“王起,你与这人的身材相似,你站上去,用手拉住绳套。”刘鸿让王起站在凳子上,果然,王起的昂起头也无法够到打好圈子的绳套。

“你们都过来看看,假如王起就是王堂,那他要自杀,显然,他是没有办法把脖子套到打好的绳子里去的。”刘鸿指着像个傻子般站在凳子上发呆的王起说道,“那么,对于一个一心寻死的人来说,换一个高一点的凳子无疑是最好的做法了,可是,大家看看,厅堂里可不具备着这个条件。”

刘鸿手指环着大堂四周的家具指了指,众人随着他的目光看去,果然,大厅里的凳子都是那么一号,看来,这个王堂虽然富有得可以买得起大汉出产的奢侈品,但此人好似对高的凳子不太满意,买的都是比较低的。

最高的就是正堂两侧的太师椅了,可是,就算这个彰显身份的太师椅都好像是被砍过凳脚一般,都显得那么矮。

“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死者怎么办?”刘鸿拍了拍双手抓住绳套站在凳子上的王起,“王爱卿,如果你是死者,你怎么办。”

能怎么办,王起不由的抠了抠脑门,够又够不到,又没有比较高的凳子了,能怎么办,要自已一个剑客来想自杀的问题?想想,还不如一脑门撞死算了,王起不禁的有些对皇帝的奇思妙想有些跳脚。

咦,跳脚?跳!

“陛下,微臣会用跳,一跳就能进去。”王起非常高兴的说道,周围的人也马上齐齐的哦了一声,原来如此,大汉第一剑师的徒弟果然不一样,自杀都能想出这么好的招来!

“对,跳。”刘鸿呵呵笑了一声,挥手叫王起下来:“显然,王堂跟王起一样,也想到了这个办法,跳,用力一跳,就可以把脖子够进去了。”

“可是,那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了,大家来看看死者。”刘鸿示意田沮等人围过来,指了指死者:“你们看,这个王堂细皮嫩肉,脚又小又短,可没有王起那么好的轻功,所以,就算他跳起来,高度也不高,他刚好只够把脖子套进去,而套到的那个地方就是下颔处。”

“那么,这个时候,他要怎么办,于是,他就双手紧紧抓住绳套,试图用手的力量,把身体抬高,拼命的把绳子往喉咙处滑去了。”刘鸿指了指脖子处的那片擦痕说道:“于是便出现了从下巴处到喉咙处的擦伤,手上,同样也有,看得出来,他中间因为气力下,还停过一次,你看,他脖子处还有一道不深不浅的绳子停留的痕迹。”

“这些伤痕,都可以证明这一推论,相反,如果是他杀,这些伤痕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受力点不一样,那么伤痕的方向也不一样,那么,会不会是凶手伪造的呢?”刘鸿尽力的便得那些半明白半不明白的百姓们能更清楚的明白,这些话他可不是对他的手下说的,要是说到这里这些手下还不明白的话,也不值得刘鸿千方百计的把他们带出来了。

“不可能。”田主薄叹服的说道,他只是脾气比较臭,也不能称之为臭,他是那种,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的人,说得好听一点,叫做敢直言犯君的人,就跟以前的曹操一个样,但是人家曹操对同僚可就没有这个原则,而田主薄是对谁都一样,但这并不代表他傻,相反,他有一个很聪明的大脑。

而且,看来出来,他在这一堆的百姓中有着极品的威望,刚开始的时候,百姓都是比较愿意相信他的,从刚开始分析时,百姓都赞同此人的意见就可以看得出来。

毕竟,皇帝的威严是威严,皇帝是很得民心,可是,这个田主薄在这函谷关可是有不少日子了,是函谷关的直隶官员,而且,这个官员还很好,把整个函谷关治理的谨谨有条,那么百姓比较愿意相信他,也是情理之中了。

这个也再一次的反应了在古代,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矛盾之处,由于距离较远,交通不利,中央政权很难达到完整控制地主政权程度,往往会出现天高皇帝远的情景。

其是,这一点向来都是天朝政权的一大蔽病,就是今天也一样如此,往往一个乡镇干部,或是县长县委书记就像那个地方的皇帝一样。中央的政策一到地方,就是大变样。

在田主薄的详细解释下,百姓们都纷纷的露出原来如此的释然样子,不禁的纷纷对站在死者面前沉思的皇帝露出敬畏的目光。

要知道,短暂之前,他们还认为田主薄的说法是正确的,而皇帝根本就是胡乱猜测,为此,他们心理还为他们所敬爱的皇帝找了一个理由,大汉天子嘛,日理万机,国事繁重,哪还有时间来看这典狱之事。

本来,典狱之事,在古代历来都不是皇帝应当过问的,因为,典狱就意味着死人,而这,应当是皇帝避讳的,虽然每年勾结的犯人都是皇帝亲自勾结的,可是皇帝亲自勾结,也重照着礼仪避讳而来。

首先,要点燃烛台,要三根蜡烛,还要用朱笔,朱笔代表着红,代表着威严与神权和最重要的慎重,而蜡烛则意味着皇帝在勾结时,向天地鬼神祭祀。

这也是一个谨慎活儿,同样不能出差错,要不然,很有可能,被勾结的犯人死后就会阴灵缠身,对天子不利。

可是,看来,他们一直信任的田主薄看错了,而那个,他们刚刚还为他找理由的皇帝却是对的,那么联系起来,一个国事繁重,日理万机的皇帝,一个为民操劳不辞幸苦的皇帝,一个传说一天睡不到二个时辰的皇帝竟然对典狱这一块也那么精通,这代表着什么?

假如一个人被抓了起来,而审他的案子的人是铁面无私公正谦明的包青天,如果这个人是清白的,那么他一定不会担心,因为,包青天这三个字给人的意思就是好人不会被冤枉,而坏人,一定难逃法网。

同样,这包青天这三个字带给百姓的还是温暖和安全感,有包青天在,就不会有坏人,就不怕受到欺负,这是一个无以伦比的安全感,有一句话叫做,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里面就是这个意思。

同理,现在的皇帝带给众人的就是这种感觉,皇帝亲民归亲民,皇帝圣明归圣明,但是再怎么样,皇帝还是高高在上的,一言可决人生死,百姓对皇帝更多的还是畏多于惧。

可刚刚皇帝的露的这一手,就不一样了,一下子就让百姓百般敬爱与崇拜,皇帝就是皇帝,天子就是天子,比田主薄厉害多了,有皇帝在,啥也不用怕。

百姓沉寂于这种感觉中,直到急促又有些严厉的唤声在他们的耳边响起,百姓们这才纷纷的从这种美好的感觉里清醒过来,入眼的是一队士兵,当头的是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拥有着铁塔般的身材壮得一塌糊涂的肌肉。

当然,最惹人注目的不是这个大汉的爆炸般的力量感,也不是他后面那些看上去阴沉沉的亲随,而是他手上的一端令牌。

令牌是金色的,上面刻着一个硕大的令字,在这个令字的两旁各是一条五抓金龙,就算一个乡间小民也知道,能刻上龙的,都是皇帝的东西。

于是人群便纷纷的散开,大汉砰的一声跳下马来,地上立刻扬起一阵以他为中心的灰尘,仿佛这个大汉有一道冲击波般。

大汉劲直的走到禁军的护卫圈外,趴的一声跪了下来:“陛下。”

“哦,许褚,进来吧。”刘鸿被这打雷般的声音从沉思当中回过神来,他在思考着这个案子到底有没有什么特殊性,是不是具备了一些含意,虽然,已经确定了此人是自杀,但是考虑到国内的朝局,和国外马上就要来临的大战,加上这个王堂特殊的边境商人的身份,他需要考虑清楚里面的一丝一毫。

禁军们闪开一个圈子,许褚快步的走了进来,掏出一封信,刘鸿的眼晴里精光一闪,他认得这片牌子,这是留守在函谷关的夏候渊之物,他的军令。

信上面写着绝密的字样,接过信的刘鸿面上马上沉静了下来,而密切的注视着他的所有的人,包括外面一大堆百姓,也都沉静了下来,气氛一时间有些压抑。

在众目睽睽之下,皇帝折开了信,众人看得很清楚,皇帝的龙晴快速的扫了二眼,马上就收起了信,眼角,脸上,都露出威严的笑容。

是什么事,大家不知道,但一定是好事,百姓们从皇帝的眼里看到了这一点,不禁的也眉开眼笑起来,只要是好事,就好。

皇帝微笑着跟百姓们致着意,就在金根车前,也就是皇帝的銮架前,还回头跟跪了一大圈子的百姓们挥了挥手,在百姓巨大的敬意下,上了车驾。

而扶着皇帝上车驾的王起却敏锐的发现,皇帝的身子都有些软,全身都在微微的颤抖着,看来,又有一件大事发生了。

果然,当皇帝一上车之后,那股控制不住的怒火就像是猛然爆发的火山一般,皇帝砰的一声,重重一拳砸在了銮架上,巨大的力量下,銮架都不稳的抖了几下。

一张信纸无声的从皇帝的衬口里滑落,掉在了地上,一向都会跟在皇帝车架里的郭嘉等人捡了起来,而护卫在皇帝身侧的王起,无意中瞄到了一眼。

“五千原宫廷待女全部被残杀,,,,。”

王起没有看到多少,但只这一句话,他也忍不住的像郭嘉等人一样,脸上都露出愤怒和不敢相信的表情。

同类推荐
  • 梦里穿越轮回

    梦里穿越轮回

    2099年,24岁的齐飞大学毕业两年,工作是一名留校历史老师,喜欢研究古今所有历史,却认为历史经不起任何推敲,清楚再现轮回是他一直的向往,新世纪快到来时,他开始频繁做梦,每一梦都会上演轮回的故事,从入胎到出生,再到成长,经历死亡,轮回于他越来越清晰……
  • 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交通发展实现显著进步的历史阶段。秦汉交通建设对于此后交通史的进程有非常显著的积极影响。《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作者王子今总结了秦汉交通道路建设、津桥、车辆制作、运输动力开发、内河航运、近海航运和海外交通、造船业、都市交通等多方面的成就。对于秦汉主要文化区的交通结构、仓制和主要粮路、产业布局及运销区划、运输业、人口迁徙与人口流动、通信形式、域外交通等也有所论述。交通与秦汉政体的成立,交通与秦汉经济的运行,交通与秦汉文化的发育,在“秦汉文明的交通史背景”这一主题下有所说明。“秦汉人的交通心理与交通习尚”也作为历史文化考察的对象有所讨论。
  • 大秦保卫战

    大秦保卫战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公子扶苏说:再给我一次生命,我将...........。我说:复活吧!............群:1420756661
  • 舞墨弄清风

    舞墨弄清风

    在一个偏远的小镇子有个少年郎孜孜不倦的在读书...
  • 高岭地传奇

    高岭地传奇

    高岭地是辽宁宽甸的圣地,自古离奇传奇甚多,亦真亦幻摄人心魄。笔者历经二十年收集整理。现隆重展示。
热门推荐
  • 天门街西观荣王聘妃

    天门街西观荣王聘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泰国人

    泰国人

    本书从多个层面描述了泰国人的性格,探讨其国民性和民族性,书中还选择了一些能反映泰国人民生活和自然风貌的图片。
  • 孕妈妈每月胎教方案

    孕妈妈每月胎教方案

    本书介绍了胎教前奏曲以及各个月份应该如何进行胎教。主要内容包括:语言胎教、环境胎教、趣味胎教、音乐胎教和营养胎教等。
  • 绝望,只是梦一场

    绝望,只是梦一场

    这是一本励志小说,教你学会怎么面对困难。故事中的女主人公也许跟你很像(当然只指针对某些人)她会教你怎么从困境中走出来,重新获得快乐。
  • 仗剑审判

    仗剑审判

    “世间之人皆无情无义,我所能依靠的只有修炼之道,而我能信任的只有我手中的剑......”
  • 宝藏之谜百科

    宝藏之谜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人类,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卓越

    卓越

    本书提炼出卓越管理者的26个智慧,深刻剖析了大量成功案例,以独特见解涵盖了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 贵族王子的独家公主

    贵族王子的独家公主

    她和他的身份很多,却没有显示出来,经历过一件件揪心的事情,他和她又走上了前方未知的道路,他们的旁边,有着那些一直支持他们的真正朋友,鼓励着他们帮助着他们……
  • 迷时

    迷时

    时间是什么?我游荡在过去寻找时间的真谛,却看到了本不可预知的未来。是谁赐予了我时间?我似乎不属于现在,过去的印记在旅途中愈加清晰。到底是谁!当漫天星尘闪耀之时,当大地上遍布星骸之影时。也就是我启程的日子。我要去找他,去到那时间的尽头。
  • 堕仙

    堕仙

    她要上蜀山修仙,只是为了“卧底”救出那条救了她一命、答应护她一世的千年白蛇!却不想白蛇没救出来,却救活了一位被钉死在诛仙柱上的出尘罪仙,成为他徒弟。这是一个,千年白蛇与蜀山修仙小女娃你报我的恩、我报你的恩,报着报着就抱到了一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