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好痛,从她说两人没有什么关系开始,就好像有人用钝锯一点一点拉着我的心。这比我受过的所有伤加起来还重,曾以为若翩杀死师父时心已痛到极致,此刻才体会到,原来最痛的是她说和自己没有关系,她爱的是那个皇帝。
原来她一直没忘啊,没有忘记皇宫,没有忘记那个给她带来巨大伤害的男人。在她睁开眼茫然不知的问“我是谁”的时候,我以为自己真的可以拥有新生的她,给她一个新的身份,从自己名字里取一字叫她修言,仿佛我们两人之间就可以拴近一点。
如今这一切多可笑,自己沉醉在梦境里整整一年时间,今日才知道她从来不是修言,她曾经是皇帝的女人,现在是皇帝的犯人,从来没有属于我一天。
还记得去年接了楼主的命令在皇宫刺查情报,除了趁夜晚出动,白天都藏身在冷宫。那是个最佳的藏身之所,平时几乎没有人来,疯疯癫癫的女人们谁也不会注意到我的行踪。我要做的是监视皇帝在御书房的一举一动,一并报告给楼主,由他向雇主转达。
日子本来悠闲自在,可是有一天,一个女子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到冷宫发号施令,居然让那些疯女人做绣活、种菜。又是胸大无脑的后宫女人瞎折腾。我嗤之以鼻,却在听完她的规划后两眼发亮,凭我的直觉,这个方法可行。
果然,熟悉的冷宫突然变了模样,原本颓废等死的女人们像重新焕发新生,我的日子不好过了,必须时时刻刻提防着被她们发现,有几次不小心弄出的声响让她们差点起了疑心。
那个女子经常到冷宫来忙东忙西,一点架子都没有,有时甚至和那些女人们一起做绣活,她是皇帝最宠爱的淑妃啊,不是该和别的妃子明争暗斗想法在皇上那里邀宠的吗,这真是一个特别的女子,闲暇之余,我开始对她上了心。
白天藏身的时间过的很慢,很无聊,一直紧绷的情绪也让人快要发疯。我突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起,等她来变成自己最期待的事。她有时会留宿在这里,我渐渐发现一个规律,只要她来,皇帝就不在御书房,而是召了别的妃子侍寝了。她来冷宫的次数越来越多,是不是就意味着皇帝待她不如以前了。每次她留宿在这里,我都在床前悄悄的观察她熟睡的脸,那翘卷的睫毛如蝶翅轻颤,还有即使熟睡也遮盖不住的淡淡忧愁。这个女子多么珍贵,那个皇帝到底想要什么呢,尽管他佳丽三千,却不懂得欣赏女人。
那天她的宫女慌慌张张把她叫回去,我担心她有事,趁着夜色尾随其后。皇帝见面便是一番斥责,她不得不委曲求全的应对,一个小宫女跑进去叫着她家主子有喜了,她站在空荡荡的大厅里,望着皇帝离去的背影怅然若失,他甚至连和她连和她说句话都顾不得。
她默默出了寝宫,想找个僻静的角落好好疗伤,可是到处都是欢庆皇帝有子的气氛,这么大的皇宫她连个可以藏起来的地方都没有。我在想这个女人到底有多坚强,却见她蹲下捂住脸压抑的哭着,泪水从指缝中滑落。她的身影那么小,像是被人遗弃的小猫,尽管白天尊荣无比,可此刻只有我一个刺客知道她的脆弱。她显得那样孤单无助。
我想她不适合皇宫,第一次,我有了带她离开的念头,外面天高海阔才是她的世界,在那里她可以笑的更美。
可是我怯懦了。我是有任务在身的刺客,是一个活在黑暗里的人,她是万人之上的淑妃,尽管受些委屈,但皇帝不曾亏待她。她甚至不知道我的存在。我憎恨自己那时的软弱,如果不顾忌那么多,当时就带她出来,她就不会受那么多的苦。
我不满足于在冷宫中枯燥的等她,这变成最难熬的折磨。我开始主动到永和宫,看她的日常作息,看她一颦一笑。有几次撞到皇帝在她宫中就寝,虽然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却让我心如刀割。他叫她怡儿,看着她脸上盛开的桃花,我什么都不能做,她是属于别人的女人,这是不争的事实。我给了她一个只有我自己能叫的名字——言儿,除了我没人知道,她是只属于我自己的言儿。
后宫中是非很多,一些莫名失踪的宫女就陈尸在枝繁叶茂的后花园和某口弃用多年的荒井中。我很担心她不能自保。
她在宫中并没什么好友,唯一相交的就是云容华,那是个娇弱的似乎不堪一击的女子,可我对她没什么好感,甚至有些戒备。和若翩的相处让我对这种女子天生有种警觉。
由于情报的准确及时,雇主决定和我单线联系。见了面我才知道他是兵权在握的明王爷,其实我早该猜到的,能对皇帝的一举一动如此关心的除了有能力夺权的明王还会有谁?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明朝要变天了。
他让我交一张字条给他女儿,淑妃。让她按着字条的交代去做。他说。
原来言儿就是我雇主的女儿,她和明王一直暗中往来?一时难以接受,但平静下来想想,她是对的。没有明王的支持她孤身一人如何在宫中立足?虽然担心她卷入一场纷争,但有了明王护航,她的安全我不用担心了。
为免暴露身份,我夜晚潜入,将字条悄悄放在她枕下。看着她熟睡的脸,不知道今后的路会怎样走,也许任务结束后再没有见她的机会,我允许自己放肆了一回,将唇轻轻的贴在她的额头,温暖的触感。这一吻,是上天给我的最好的恩赐。
此后我和明王见面的次数多了,不知出于什么心理我偷看了每张字条的内容。倭使进京的时候明王让言儿在皇帝面前主战,借此夺回他被收回的部分兵权。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后宫中哪个妃子不是以自己的家族利益为重,况且倭寇数次扰边,此仗不打是不行的。我等着看大明和倭国之间爆发战争。
我的言儿再次让我出乎意料,她并没有按照明王交代的做,尽管宴席上一声令下绑了倭国的使臣,她却向皇帝进言以少林武僧对抗倭国强盗。这果然是一招妙棋,她站在皇帝的立场上既抵御外患又平息内忧,明王知道后大怒,在我面前斥责她吃里扒外。我却是欣喜的,我没看错她,她与其他想方设法为自家谋福利的妃子不同,她心里装的,是整个朝廷。
然而我心里还有丝丝的酸楚,她这样做,是因为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