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赵大叔听得老人言辞恳切,也是动容。似是想起了自己的亲人。
待得此事说定,赵大叔又取过纸笔,录了两个药方。递了过去,对老人道:“这两副药还请方老代为配制。若还差了什么药草,可与我说。”
方老也自是知晓习武之人往往有那独门的药方,可以极大的改善人的体质,也不惊奇。接了过来,却见一张是“清心散”的方子。方用虎脑、虎睛,搭配一些清心宁神的药草,可以达到强壮心神的效用,又使人清醒,记性大涨。
另一张却是“虎髓丸”,主要取材自虎血及骨髓。能够强筯壮骨,比那虎骨酒一类的不知好过几许。偌大一只青虎,愣是被利用的罄尽。当真是敲骨吸髓。
交代完毕后,赵大叔便唤过方寻,径自回去自家的小院,开始传他武艺。
赵大叔的院子里还充斥着血腥气,不过方寻却也不再觉得难受。院子虽是干净,却随处摆放着一些野兽的骨头。猎人们一向相信,将猛兽的骨头摆在房屋周围,可以吓退那些进犯村子的野兽。赵大叔入乡随俗,院子里也摆了许多兽骨。只是这些兽骨却是被制成了各种小玩意儿,有的雕成了各种物事,有的竟被摆成了一些奇怪的小兽……
方寻平日里跟着赵叔厮混,却也能雕刻些东西。只是比起赵大叔的手艺还是差了许多。总是雕不出那种神韵来,赵大叔也只道这是限于见识的原因。也许正因为此,方寻才会向往那外面的世界。
那赵大叔进得院来,捞过凳子坐了下来。方寻虽是跟他习武,却是熟稔惯了的,哪里会执什么弟子礼,也坐了下来。赵大叔也不见怪,道:“先与你说清了,其实我的本事传不了你。”
方寻听了,也不言语,似是毫不在意。却听那赵大叔又说道:“武道与那仙道一般,也是讲求资质的。没有资质,便只能付出更多努力。你赵叔练的是火性功法,因此才是肤色泛红,等到将这红色褪的尽了,便是真正的大成。而你的体质则偏于土行。虽然如此,那也是突破后天才能老虑的事,现在的你只是打好基础便行了。赵叔的功法却是不能传你了,只因一脉相承,恐怕将来会影响你。不过还是有些基础的功法是温和的。不拘体质,俱可习练。”
言罢,传下一段口诀,道:“这是‘六字练腑法诀’,分为养腑、调腑、练腑三步,却是极为普及的一种武道基本功。”
此后数月,方寻便一直在赵大叔这里学艺,晚间便习练那“祝由心诀”。
且说那华服少年赵佶,下得青林山,取了坐骑,一路马不停蹄返回青丘城。赵家独据一方,于这青丘山脉中,无疑便是帝王般的权威。城中遍步着暗哨。赵佶到得城门口,早有马车来候。赵佶见到来人,扔过缰绳,跃上马车。径往城主府去。
来到城主府,却见父亲正在大堂与一众属下议事。却也不能失了礼数,只好着人通禀。准了之后,才得进入。赵佶备言前事,那城主赵简沉吟半晌,暗下思忖道:“不曾想这青丘山脉中还有如此高手!想我被封于此地时,也听闻这青丘山脉间卧虎藏龙。又有无穷猛兽,是个极险恶的地方。只是这些年来,励精图治,又剿匪无数,在这山间也养了这许多兵力。却一直没有招徕到先天高手。实为憾事!如今却得知此事,却不是渴睡时就有人送来枕头!”
赵简道:“听说那高手赠你一柄武器,拿来让我看看。”赵佶闻言将那匕首呈上。短剑又名匕首,只因其形状如匕,后来有了短刀,也称匕首。却是从此常有刀剑不分之事,有那细长如苇的单刀,也常被人称做剑。
那城主接了短剑,不由面露讶色。左右翻看了一番,却是长叹一声,将那短剑放下。神情恍惚,若有所思。
赵佶大奇,道:“父亲当真认识此人?”
赵简苦笑一声,道:“何止认识,他还于我有救命之恩。如今他既然没对你提起此事,又赠了这柄剑,想来也是不愿我去找他。只是没想到他已到达先天之境,当真是旷世奇才!此事再也休提,你等以后也不要冒犯那里就是。”
赵佶及下方众官属齐声称是。不过那赵佶却是起了心思:“想不到那人居然有如此来历!既是招徕不得,又与父亲有救命之恩,想来若要与他结识,还得从那少年入手才是。”
…………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是到了年终。方寻已是快十四岁了。
在这几个月里,赵大叔毫无保留的教导方寻。只是他的法子却太过急切了些。每隔上几天,便诵出一种功法叫方寻背下,那些功法艰涩无比,而赵大叔又叫他绝不可修炼。只能循序渐进,到了境界才可以练习。每日里方寻还要牢记赵叔说的一些武道理论。
开始时,方寻叫苦连天。后来“清心散”制成后,每日里服用,祝由心诀的进步越来越快。心神极是强大,越发不知疲倦起来,连带着记性也是大涨。只过得一月,方寻再听那些功法,只要过耳几遍就能复述出来。赵叔见状大喜。
自从方寻习武以来,也没那闲暇再去帮衬爷爷。不过老人却也没有因此变得更忙。只因老人也服了那两种药。不光祝由术用起来轻易不再费神,就连体力也是增长了许多。而方寻也是服了这些药的,加上从前导引术打下的底子。那‘六字练腑法诀’却是才十几天便即突破养腑的境界。又每日里跟随赵叔修炼,有赵大叔给他按摩推拿。只费了数月又突破了调腑之境,如今正是处在练腑的境界。到了练腑之境,每日里吃多少也不见饱,那赵大叔也只得连连进山,将那各种野兽流水价一般运到家中。
村里的猎人们不久后也听说方寻在跟那红脸汉子习武,俱各怀了心思。原来村里的武艺教习孙老头被扯掉了臂膀,已是残废了。村里的猎人们正自悲哀,却又传来那红脸汉子武艺高强消息。听得此人开始授徒,众人在那张松的带领下来了赵大叔的家中,声称愿拜师学艺。
那赵大叔推却不过,只传下一段口诀来,道:“这是‘易筯外壮十二式’,据传是那西方妖仙所传下的健身法门。依这些动作运转呼吸,加上饮那虎骨酒,能增无穷巨力。便空手也不惧那猛兽。只是日间要常练习那纵跃奔走的功夫,不然徒有力量,也是无用。”
众人大喜,良久才各自散去。
方寻疑惑道:“这‘易筯外壮十二式’连他们都可习得,为何我却不能?”
赵大叔却长叹一声,道:“此法虽能练出巨力,却也只是那猛兽一般的蛮力。而你要习武,自然不是有力量便能行的。况且脏腑练的好了,自然能有无穷力量,又能身轻若雁。比那一味的蛮力不知好过几许。”
方寻默然,晓得赵叔也是为自己好,况且时候到了,自然能学那些外门技艺。现在还是打基础的好。如今只在村里,要那拳脚之艺也是无用。
这一日,方寻正向赵大叔请教功法上的问题。却见赵大叔忽而沉默不语,正自诧异,却见赵大叔缓缓站起回过身,此时,那木门忽而“嘭啪”一声,炸成了粉。
一黑衣瘦削男子跨了进来,冷着脸,沉声说道:“我来了!可还记得七年之约?”
赵大叔皱眉道:“来便来了,怎么毁了这木门。只是想不到你来的这么快!”
方寻心下迟疑,暗忖道:“莫非是赵叔早年的仇家?看此人如此凶猛,不知赵叔能否打败他。只是我本领低微,不能帮到赵叔。”
却听得那黑衣人平淡的道:“你既要见我,我自然便能知道。我来了,你这个住处也没有必要存在了。只不知你现在本领如何!”
方寻听了这话,更是讶异:“竟是赵叔唤他来的。这是何故?”
正要询问赵大叔,抬起头来,却见到了诡异的一幕:那赵大叔的高大身躯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变矮。原本枣红的面庞也变的白净起来。粗如树枝,大如蒲扇的双手也变的白净纤细。方寻看得恐怖,汗毛都炸了起来,直唬的心怦怦跳。“这还是赵叔么?”
却听那黑衣汉子抚掌大笑,道:“想不到你居然在数月之间便到达先天大成的地步,难怪会主动唤我过来。”
方寻心下思量,这才恍然。赵叔原是提起过的。只是自己却没在意。如今赵叔既然到了先天大成,自然是脱胎换骨。方寻注目看去,那哪里还是粗犷豪放的赵大叔,分明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这时那赵大叔回过头来,道:“寻儿你今日不必练功,去帮衬方老罢!”
言罢,回过头来,对那黑衣人点点头。二人腾身而起,倏忽到了房顶,再一闪便到了屋后的竹林之上,脚尖点着竹枝,刹那间已是去的远了,方寻定睛细看,见那竹叶还在晃动,却哪里还有半个人影……
心下暗自焦急,方寻哪里还会回去帮衬老人。想也不想,就往后山上跑去。
(汗,改文好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