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摄政王千岁千岁千千岁,摄政王妃千岁千岁千千岁。”所有人均拜倒在地,连说了五个千岁。我们这桌倒不用行大礼,只是做平常请安的姿势便好了。“众卿平身。”宸皇的声音此时淡漠疏离,还带些不怒自威,再也寻不着刚刚对我说话时的温柔。这便是帝王吧,有时候需要将自己伪装得全身冰冷。
其实按照宸国的法律,摄政王不应该被称作千岁,但是宸皇曾经下过一条旨意——念摄政王夫妇为国事操劳,特加封土地万亩,位比太皇太后。
当时此旨意一出,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宸国四翼其它三人和众多宸国百姓成支持派,而以左相为首的朝廷诸多大臣和贵族们成一派,坚决反对。如今过去如此之久,人们却早已习惯了如此称父王,这是宸皇为了摄政王破的第几次例,都没有人能够数清了。
“今日好生热闹,好久没来这么齐过了。四世同堂呢,如此闲适,哀家倒是不适应了。”太皇太后微微笑着登上御坐旁的凤椅。太后接着也坐到了太皇太后的旁边,皇后保持着端庄贤惠的母仪风范的微笑,坐到了宸皇的一旁。
太皇太后说四世同堂时我有些疑惑,然后突然想起婉香曾经与我说过,太后并不是宸皇的母亲,而是庄宜太子的太子妃。宸皇昔日夺取皇位后,立她为太后,那种广大的胸襟让人不得不敬佩。宸皇的母妃若夫人早死,所以太皇太后则是昔日将宸皇带大的皇贵妃,也因而众皇子公主称太后为庄宜母后,称皇后为母后,称太皇太后为皇奶奶。
我只见过太皇太后,但是其它两位女子,一位略显年轻,那一定是皇后了。太后曾经是一等一的美人,但是因为庄宜太子大宸皇十岁,所以也不算年轻了,那她便一定是那个穿着华丽的金色缕衣的人。
“妤欢。将宓儿抱来给哀家看看,好久没有来宫里了。哀家也好久没有见到了。”太皇太后对着卓韫王妃招招手,然后她的目光突然触及我,闪过一丝惊喜。母妃也许是看见了,急忙的跑到太皇太后的身边,俯身对她说来些什么,太皇太后了然的点点头,再望过来时就没有多看我一眼。
“皇奶奶今儿是算高兴了吧,孙儿还有一个喜事要告诉皇奶奶和父王。”宸卓看着宓儿被抱上去后,走到御桌前行了一礼。“哦?你倒是说说看,什么喜事?”太皇太后始终带着慈祥的微笑,此时抱着宓儿更加显得喜气洋洋,而且还增添了一种儿孙满堂的老妇人身上的雍容华贵。
宸卓微微侧脸看了一眼宸轩,“要不让三弟来说,这可是三弟的好事。”“何足而谈?只是一些家事而以,宴会散了再说也不迟。”宸轩的表情仍然是淡淡的,仿佛多大的事情都不会影响他一丝一毫。“这怎么可能算是家事?”宸卓不依不饶的继续说道,“几位皇弟,你们说说,这可算是家事?”
“皇兄,这可是三弟家的事情,三弟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好了。”宸寰淡淡一笑,然后不着声色的将宸轩的话堵住。
“皇奶奶……”宸轩还说什么却被打断,“罢了,祈繁,他们不愿意说就算了吧。”太皇太后的脸上微有些不满,不过很快便被隐藏起来。
“今天朕宴请众位爱卿,一是想赏雪,二则是是朕想要宣布一件事情。”宸皇示意一旁的内侍将一个东西拿出来,“这是一份盟书,是朕与摄政王之间的契约。”周围立刻一片抽气之声,以及议论之声。他停顿了一会,然后朝我们这里看来,我疑惑的皱了皱眉头,难道与我们有关?我望了一眼他手上赤红色的锦锻,也不由得大吃一惊。
宸国律法规定,皇帝可以有三种诏书,一是圣旨,为明黄色,与龙袍同色,代表着皇帝的命令,不可违抗,人人可皆知。二是密柬,为藏青色,附有“一诏为天命”之说,除了皇帝下诏之人,其他人若知道了,必将死无葬身之地。而三则是最为重要的宸令,为赤红色,一个朝代几乎很少出现,除非是关系着国家生死的命令,或者说是最重要的遗诏等。从宸国建国这两百三十年来,除了淙帧十一年时有过一份宸令以外,便再也没有出现过。当时的宸贤宗在最后一口气时写下了一份宸令。于是便引发了淙帧三十年,七皇子手拿宸令从几百里外的封地毫无阻碍的走进京城,不费一兵一卒轻松的将皇位夺走的宓萧事变。
而现在,这份宸令又要出现了吗?而且宸皇似乎是想将这份宸令公众于世。
我们均面面相觑,宸皇微微收住目光,然后望着所有人说:“这份盟约也不仅仅是朕与摄政王的,更是与摄政王的爱女初暖郡主的。”
我大吃一惊,宸羽的目光也带上了一丝担忧,其他几位皇子齐刷刷的朝我望来,各有几分表情。
宸皇打开那份宸令,用他独有的声音念着,可是对于我来说,却是声声刺耳。“朕念及摄政王功高盖世,辅朕为民,排忧解难,抵外置内。遂封皇裔王,天下第一王,无一人媲之,念其女璎珞雪才艺双绝,天生丽质,遂告之众子,迎初暖为妻,方可继之皇位。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