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31900000030

第30章 群雄讨董

公元一八九年,因天子刘辨暂未改元,而刘协年号未得承认,故仍称孝灵皇帝中平年号。六年,秋九月,刘辨在陈留广传诏书,号召天下诸侯勒兵来陈留,共讨董贼。

诏书曰:“朕谨以忠义昭示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擅立伪君;霸占宫阙,灭国逞凶;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特召四方英雄,共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诏书到日,可速奉行!”

却说董卓自得吕布相投,以为天下已入掌中。自此每夜入宫,**宫女,夜宿龙床。一日,董卓引军出城,行至阳城地方,见到村民社赛,男女皆集。董卓竟命军士围住,将男性尽皆杀之,又劫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回。将至洛阳,又于城门外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

李儒见之,大加谏阻,可惜董卓早已志得意满,不听规劝。李儒乃以刘辨在陈留训练兵马之事相告,董卓方省,遂聚集众将,商讨攻伐刘辨之事。

吕布初投董卓,蒙其厚待,早有立功之心,遂言道:“义父只需与我五千飞熊军,儿必取刘辨首级而归。”

董卓闻言大喜,正要分拨兵马,却有探马急报,伪帝刘辨于陈留发布诏令,遍传四方,号召天下群雄聚兵陈留,图谋攻打京师。

董卓等大惊,正仓皇失措间,李儒道:“岳父勿忧,儒有一计,或可奏效。”

董卓大喜,急道:“文优试言之。”

李儒道:“刘辨所依仗者,天子之位也。今岳父手中亦有天子,刘辨可以遍传天子诏,岳父亦可仿效之。前者,岳父曾广选名士赴各州郡牧守,此时正可用之。”

李肃亦道:“军师之言是也,可密令韩馥等于各处关隘严守,阻塞道路,众诸侯到不得陈留,只得回返,主公再命吕将军引大军擒斩刘辨,大事可定。”

董卓闻言,心中之忧顿解,赶紧依照李儒之言,拟下诏书,又附上三公之印,令军士发往四方。

局势的发展却并未如李儒所料,四方诸侯接到两边诏书,附从董卓者甚微,保持中立者亦有,不过更多的是积极响应刘辨。

首先响应刘辨的,是助军左校尉、右中郎将、行东平太守黄忠。黄忠于青徐剿讨黄巾,已得大胜,接到诏书,急引本部兵马并青徐郡兵二万,往陈留汇合。此为第一镇。

第二镇,助军右校尉、行河东太守徐晃。却说董卓与白波黄巾交通,两面夹击徐晃,幸在徐晃沉稳应对,虽损失惨重,却并未败亡,后得郭嘉相助,逐渐重整旧日气象。接到刘辨诏书,欲奔陈留,毕竟道路为董卓所阻,又要防备白波军,只能屯驻河东,威慑洛阳。

第三镇,太尉、青州刺史皇甫嵩,引兵二万。

第四镇,太傅、颍川太守卢植,引兵二万。

第五镇,骠骑将军、汉中太守董重。原来在刘宏重置州牧后,刘辨恐刘焉割据益州,恰逢米贼作乱东川,在取得董后的同意后,特遣董重权领汉中太守,一则为牵制刘焉,二则以防何进加害。接到刘辨诏书,引兵三万前来。

第六镇,中军校尉、武官中郎将、渤海太守袁绍,引兵三万。

第七镇,下军校尉、北平太守公孙瓒。刘辨封公孙瓒为下军校尉后,急令其往洛阳赴任,只是将近洛阳,恰逢事变,遂又回返幽州。此时闻刘辨相召,遂引兵一万五千而来。

第八阵,冀州刺史韩馥,引兵二万。

第九镇,豫州刺史孔伷,引兵一万五千。

第十镇,兖州刺史刘岱,引兵二万。

第十一镇,河内太守王匡,引兵一万。

第十二镇,东郡太守乔瑁,引兵一万。

第十三镇,山阳太守袁遗,引兵一万。

第十四镇,济北相鲍信,引兵二万。

第十五镇,北海太守孔融,引兵一万。

第十六镇,广陵太守张超,引兵一万。

第十七镇,上党太守张杨,引兵一万。

第十八镇,徐州刺史陶谦,引兵三万。

第十九镇,武威太守马腾。因董卓阻挡,马腾也无法前赴陈留,只得汇合韩遂等引兵马数万攻打三辅。

第二十镇,长沙太守孙坚,引兵二万。

比之原本历史上的十八路诸侯,如今少了曹操、袁术、张邈,却又多了黄忠、徐晃、皇甫嵩、卢植、董重五人,一共二十一路兵马。曹操、张邈兵马自然归在刘辨麾下,至于袁术,自从和何进之谋失败后,逃至南阳,又闻多处兵马响应刘辨,必经过南阳,遂又逃至淮南。

本来还有一些兵马想要前来勤王,如荆州刺史王睿。孙坚途经襄阳时,曾邀王睿一同出兵。由于王睿与武陵太守曹寅不和,便宣言要孙坚杀死曹寅才会出兵。曹寅怕孙坚真的会杀他,于是伪造“案行使者”的檄文,列举王睿的罪状,叫孙坚逮捕王睿,来个先斩后奏。孙坚误信为真,便返回襄阳,打算擒拿王睿。王睿走投无路,吞金自杀。

刘辨闻知此事,大怒,有心惩治孙坚,奈何荀彧言道:“孙文台既来会盟,足见其忠义之心,况此时还需借助其力,倘若杀之,只恐诸侯寒心。”刘辨只得暂时隐忍。

幽州牧刘虞、益州牧刘焉等则因改置州牧之事与刘辨有隙,恐其借机报复,刘焉更在益州私造天子乘舆,早有不臣之心,故而不敢前来。

除却徐晃、马腾不能到达外,其余众诸侯皆陆续而至,各自安营下寨,接连二百余里。刘辨遂宰牛杀马,大会诸侯。时刘辨北邙五营兵马已扩至一万五千:白马营三千,狼骑营五千,强弓营三千,陷阵营一千,锦帆营三千,又有张邈的陈留郡兵及陆续招来的人马,总数已达到五万。再加上其余十九路人马,总数已近四十万,已然与董卓持平,甚至超出。

刘辨既为天子,各路人马自然奉刘辨为尊,刘辨一一封赏毕,开始商议进兵之策。

董何二后亦在列中。

曹操得刘辨授意,首先慷慨陈词:“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陛下恐社稷沦丧,特纠合义兵,并赴国难。望诸公齐心戮力,莫生二志。”辞气激昂,董何二后闻言,涕泗横流。

众诸侯亦涕泪满面,赶紧下拜,宣誓忠诚。其中自然不乏干嚎啕而并无一滴眼泪者。

皇甫嵩高呼道:“若生异心,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众诸侯亦齐唱数遍。

众人唱罢,董后道:“尔等既来勤王,还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

众人赶紧应诺。

刘辨又道:“国有国法,军有军规,此次进兵讨贼,功必赏,罪必罚。望各宜遵守,勿得违犯。”

众人再下拜应诺。

待众人起身,刘辨令道:“尚书令荀彧何在?”

荀彧出列,刘辨道:“朕命汝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

“诺!”荀彧接令,退回列中。

刘辨又道:“大军既出,须以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卿等心中可有人选?”

黄忠、公孙瓒、孙坚皆出列:“臣愿为先锋!”

“汉升骁勇,伯圭善战,文台亦是勇烈,当真教朕为难。”刘辨见三人出列,又因三人皆可为先锋,故而有些为难。

曹操道:“孙太守人称江东猛虎,更兼早年曾与董贼一道随司空张温征剿羌乱,熟谙西凉兵之战法,臣以为孙太守担任先锋,最为合适不过。”

刘辨也有心试试孙坚之能,故而同意。毕竟不像历史上由袁术总督粮草,现在自然不会再有克扣孙坚粮草的事发生,孙坚才能到底如何,一战便知。

孙坚遂领本部兵马,直扑汜水关而去。

刘辨又想到,历史上,鲍信因怕被孙坚夺得头功,乃令其弟鲍忠私自领兵前去挑战,结果被华雄一刀斩于马下。恐历史重演,刘辨遂令曹操叮嘱鲍信、鲍忠,不可擅自出战。

刘辨这边先不提,却说董卓闻之刘辨聚齐二十一路兵马,惶恐不已,又大骂韩馥等不忠不义,急召众将升帐议事。

李儒将局势陈述完毕,都亭侯吕布挺身出,道:“父亲勿虑。关外诸侯,布视之如同草芥。儿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

董卓闻言哈哈大笑,道:“吾有奉先,可高枕无忧矣!”

笑未毕,吕布正欲转身出帐,华雄又出列,高声道:“杀鸡焉用牛刀?此事不须吕将军亲往,吾斩刘辨及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董卓闻言大喜,加封华雄为中郎将。又拨马步军五万,同李肃、胡轸、赵岑星夜赴关迎敌。

却说孙坚引本部兵马直至汜水关前,自己则在麾下程普、韩当、黄盖、祖茂四将的陪同之下打量关防。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使一条铁脊蛇矛,黄盖字公覆,零陵人,使铁鞭,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使一口大刀,祖茂字大荣,吴郡富春人,使双刀。

孙坚自称孙武子之后,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身披银铠,头裹赤帻,持古锭刀,骑花鬃马,好不威风。孙坚十七岁时,与其父行舟至钱塘,见海贼十余人,劫取商人财物,正于岸上分赃。孙坚乃谓其父曰:“此贼可擒也。”遂奋力提刀上岸,扬声大叫,东西指挥,佯作唤人状。海贼以为官兵至,尽弃财物奔走。孙坚赶上,杀死一贼,由是郡县知名,被荐为校尉。后会稽妖贼许昌造反,自称“阳明皇帝”,聚众数万,坚与郡司马招募勇士千余人,会合州郡破之,斩许昌并其子许韶。扬州刺史臧旻上表奏其功,除坚为盐渎丞,又除盱眙丞、下邳丞。

孙坚等正在观望,却见关上列出几将。孙坚因曾与董卓共事,识得华雄,遂遥指华雄骂道:“助恶匹夫,何不早降!”

华雄大怒,令副将胡轸引兵五千出关迎战。

程普飞马挺矛,直取胡轸。斗不数合,程普刺中胡轸咽喉,死于马下。孙坚见机,赶紧挥军直上,西凉兵马因主将已死,溃不成军。孙坚直杀至关下,华雄早已关闭城门,又不分敌我,乱箭齐发,孙坚见无法趁势破关,遂后退三十里扎寨。

几日间,双方又交战数场,各有胜负,战事陷入胶着。

不知孙坚能否取下汜水,请看下章分解。

(第三十章完)

同类推荐
  • 末汉

    末汉

    徐治,一个青史无名的小将,本来他会永远沉寂,却不料遇到了自一千八百年后穿越而来的貂蝉,从此历史易辙。且看徐治在波云诡谲的乱世之中,谱写一曲最为悲壮的——末汉。
  • 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世界史

    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世界史

    《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世界史》内容主要包括:古河文明之旅、人类文明的曙光、神秘的国度、古希腊和古罗马、黎明前的黑夜、中世纪早期、苏醒的大象、欧洲的复兴、主角的亮相、列强登上历史舞台、革命的狂飙、时代的悲与喜、豺狼的表演、两次世界大战、按“规矩”办事、逐渐形成的世界格局。
  • 中国朝鲜族

    中国朝鲜族

    介绍的是少数民族朝鲜族,书中主题鲜明,图文并茂,创意新颖。如有关家庭礼仪、取名习俗、婚姻习俗、节庆习俗等社会文化的介绍,让读者在趣读中增长知识,引发想象。
  • 历史快餐.七世纪:翰海唐风

    历史快餐.七世纪:翰海唐风

    7世纪世界诞生了两个超级帝国,一个是风姿飒爽的唐王朝,另一个是瀚海中走出来的阿拉伯帝国。印度的戒日王朝相形则逊色许多。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在中华大地,隋王朝扮演了800年前秦王朝一样的角色,两个王朝都成为后继王朝的铺路者。在农民起义浪潮中脱颖而出的唐王朝经历了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随后经过武则天精心治理,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讨伐高丽的战争就是对军事力量的一种炫耀。在文化上,唐王朝魅力无比,浩荡唐风连大洋也不能阻挡,许多落后民族争相效仿、学习唐帝国,大化改新就是其中的代表。阿拉伯帝国在7世纪如同彗星般崛起,经过一系列的扩张,到欧麦尔一世的时候进入鼎盛时期。
  • 无双志

    无双志

    陈风练功尽阶失败穿越,应劫缘会女娲,开始三国争霸之路…本书结合三国志、三国群英传、三国杀、梦三国、三国无双(猛将传、无双大蛇、联合突击)…等多系列的优秀元素。在无双割草的同时伴有大量的尔虞我诈与儿女情长。让我们一起重温那征战不休的三国。
热门推荐
  • 仙侠志之青鸟

    仙侠志之青鸟

    一个是铁血的帝王,一个是坠落凡尘的仙子,一次偶然的际会,却将两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那一日,她在望心崖上,心弦初动,却是命运弄人,终将此生尽付于他;那一夜,他红烛账下,举案成双,却是此意难平,江山虽在,美人难回;那一刻,她在薄姑城下,烈焰焚身,却是此生不悔,忘川河畔千帆过,奈何桥头永相随。这分分秒秒,生生世世,纵是飞蛾扑火,蜡炬成灰,只愿许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坐看千帆过,且为鸳鸯行。ps:这本书本来是女频,但是一个朋友说更适合男频,所有,札西就凌乱了,虐心有木有,既然男女通吃,感情自然会很丰富,战斗场面也会很宏大,大大们放心收藏。
  • 晚清有个李鸿章

    晚清有个李鸿章

    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传记,作者更是将李鸿章作为一个符号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晚清重臣李鸿章,以其风云变幻的一生成为晚清时期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去世不久,大儒梁启超便为他立传。李鸿章一个以喜剧的方式进入世界,却以悲剧终场的命运的宠儿。说他是命运的宠儿,是因为上天在铸造李鸿章的时候,充分彰显了人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神秘性。我写作李鸿章的动机却是非常明确的,那源于清醒和困惑的交织——一种极端的清醒,也是一种极端的困惑。这种困惑与清醒是相联系的,更是相融合的。它不仅仅是对李鸿章本身的困惑和清醒,是对中国文化的困惑与清醒,同时也是对于世界以及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困惑与清醒。
  • 终极天尊

    终极天尊

    灵气修真术(亦即天尊之术)一共有十四层境界,凡欲练就最高境界者,必须集合醉翡翠、日月神刀、封神石、歪嘴鹰、神仙鞋、幻影弓等六样独一无二的宝物,宝物皆有修炼自我的秘诀,只要集全这六样宝物,逐层修炼,修成正果,达至最高境界者,必可成为一代天尊。
  • 决战超新星

    决战超新星

    无论你看到了什么,请记住这只是一本书,坚守你的三观!有些东西也许震撼到你,请牢记它未必是真的!
  • 伤寒论纲目

    伤寒论纲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清醒,带明星走出,黑暗

    清醒,带明星走出,黑暗

    一个明星若非的开始很好,但是不听奶奶的劝说,所以眼睛失明············
  • 成王之路之小孩的故事

    成王之路之小孩的故事

    讲述了主人公(苏辉)的一生和如何成王之路
  • 唯一逆袭计划

    唯一逆袭计划

    一个不起眼的中等生,经历了不起眼的十多年苦读,意外考取了在全国同样不起眼,在本省却响当当的高等学府。经历了不期而遇的爆红、友情和爱情种种,慌乱的男孩儿冷静下来决心开启自己的逆袭计划...
  • 时光荏苒,稍纵即逝

    时光荏苒,稍纵即逝

    世界上最令人惊喜的是我原来以为根本没有机会靠近的人竟然爱上了我。
  • EXO的宝贝妹妹

    EXO的宝贝妹妹

    “冷菱!!!”“哈哈~你们来追我啊”“你给我过来!”“我为什么要过去呢!”“因为你要嫁给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