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生除了大学的学生可以不用上早自习外,不管是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都是要上的,特别是江慕青这种即将毕业面临升学的学生,所以就算江慕青起来的时候已经快要到上学的时间了,太阳也才刚刚露了个脸,还没有把温暖完全带给大地,空气中还有晚上冷冽的味道。
但是对于一向习惯早起且生在北方的江慕青同学这点儿冷不算什么,甚至今天为什么破天荒的起来晚了也不是江慕青急于抓到的东西,江慕青现在浆糊般的脑子里有的只有早上那个美妙的梦,同时江慕青突然间记起爸爸总是讲的一些他自己的经历:
那年江爸刚参加工作,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邮政局是一个隐蔽式的家族式企业,外面的人看没什么,但是只要你进去就会发现,原来邮政局里面人与人之间都有着层层的亲戚关系,不是这个是那个的小叔子,就是那个是这个的大姨姐。而且那时候的邮政局对待不是家族人员是排斥和挤压的,江爸他们那批人正好在上高中的时候赶上特殊时期,导致江爸高中知识没有学习多少就开始了特殊时期、大串联等等一系列的活动,据爸爸的记忆特殊时期就是把他们的课本换成了毛主席语录,然后天天学习毛主席思想当然不学习后面的邓老理论三个代表等等,因为那时还没有呢。
据江爸回忆,那场激情岁月最让江爸记忆深刻的事是那会儿大串联时他免费旅游的情景,那时全国的火车随便上,全国的饭店随便吃,一分钱也不用花,江爸还说他们到了北京天安门差一点就见到了伟大的毛主席。
那场大串联很是壮观,坐火车上天安门见毛主席的人非常的多,以至于火车上简直是个大型肉罐头,里面的人挤人,一丝缝隙也没有,就连座位下、行李架上都睡满了人,江爸说那时他兴奋的好几天没睡,也同时站了好几天才到的北京。
江慕青不得不佩服那时的人的那股子热情,这几天不睡觉,认不得虚脱啊,可江爸那些人那会儿还有精力下火车后就直奔天安门广场去膜拜伟大领袖呢。
后来特殊时期结束后,江爸他们这批人也不能继续上学了,国家就开始给这批人分配工作,江爸和他们班上的另外几个人就被分到了邮政局,其他的人分配的五花八门的,哪都有,有钢铁厂的,选煤厂的,化肥厂的,还有分到饭店的,江慕青听到这个当时就笑了出来,这是好不容易混个高中生结果当厨子去了啊!要知道那个年代能上高中那都是将来的名牌大学苗子呢,不像现在别说高中生了,大学生都是遍地都是,那个年代选拨人才可是非常严苛的呢。
结果江爸的回答让江慕青有了哭笑不得的感觉,那时候能够分到饭店那是好多人都羡慕的紧的事情呢。原来那时正好是新中国成立不久,人们的生活很艰苦,一年到头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在饭菜里见到点儿油星,在饭店工作势必可以拿回家一些剩下的肉之类的油水,所以那些高材生都争先恐后的想要去饭店工作。
江慕青不得不说邓老老人家真的是中华民族的功臣呢,一个改革开放的政策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上了致富的路呢。
工作分配后,一开始江爸和这些人都准备好好干工作的,但是就是因为他们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所以一开始他们就被排斥在了这个圈子的外面,经过了一开始的努力,后来的彷徨,到最后的自暴自弃,他们这些人开始没有什么上进心了,整体就是干那点儿自己范围内的活儿,保证完成就行,也不管好坏了,后来他们中有的人还被分到锅炉房去烧锅炉呢,不过那个烧锅炉的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因为烧锅炉的管着整个邮政局大院儿的取暖设备,所以这个人就总是偷奸耍滑,看见哪个暖气片不顺眼就把它给拆下来,然后报公帐换片新的,然后这片换下来的暖气片不就废了吗,得,这人就把它卖给了收破烂的,那个时候的暖气片时纯铁制造的,特沉,不像后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连带要求高,带动起来的技术也提高后的的合金暖气片,换来钱,就找来这几个当初一起分配来的几个不得意的兄弟,狂吃海喝几顿,钱花没了,就再拆暖气片,再狂吃海喝。
江慕青记得江爸和自己说的时候说了句公道话,那些卖废铁的暖气片都是九成新的暖气片呢,卖废铁换来的钱还不够原来的五十分之一呢,白瞎了。
想到这个卖废铁江慕青突然想起来,记得上一世江慕青最好的朋友孙红英就住在一个造纸厂附近,江慕青上初中的时候,因为家里比较远,很多时候都是去她家里午休的,孙红英和她的家人都待江慕青非常的好,江慕青跟她的家人处的非常好,江慕青上一世经常到她家留宿吃饭的。
这个朋友可贵的是不仅长得非常漂亮,一双毛绒绒的大眼睛和天生非常漂亮有型的自然卷,惹得班级里很多女生羡慕的紧呢。而且孙红艳还不是那种以貌取人的人,那个时候江慕青脸上长满了青春痘,别的女生都离他远远的。
班级里和她好的就只有这个城里的朋友和江慕青的发小兼邻居张凤斌了,所以三个人那时候是铁三角呢。放假的时候江慕青、张凤斌、孙红英经常挤在孙红英的那张小床上谈天说地。江慕青还能感觉的到当时三个人谈论年级里哪个男生最帅时的害羞与兴奋,王致远是那时候她们谈论最多的人,但是也是后来发生那件事后她们最讨厌的人。而孙妈妈那时总是在厨房给她们准备好吃的,孙妈妈的拿手好菜就是咸菜炒肉丁,是江慕青初中时口里最美好的回忆。
“小英,吃完饭你带着小青她俩去那个纸厂看看,看看是不是也能弄到一些纸厂不用的废纸,拿回来还能当演草纸呢!”孙妈妈一边给江慕青和张凤斌夹菜一边吩咐女儿,今天听隔壁的李婶说昨天她家小子就拿回来好大一摞的白纸,她都给装订成了好几个大本呢。
“造纸厂吗?那里怎么能弄到废纸?不是有人看着吗?”孙红英很奇怪,那里可是不是容易能进去的,更别提还能从里面拿到东西。
“我也不清楚,听隔壁李婶说的,造纸厂倒闭了,好几个月发不出工资,工人都不看场子了,听说还有人偷偷的把场子里的机器拿出去卖废铁呢。你们吃完饭就当溜达玩儿了,要是能弄回来没准儿还能给你们做几个本子用呢。”这年头,墙倒众人推是很正常的事情。
“行,我们去看看。”三个女孩把这次溜达当成了历险了,回味起了小兵张嘎智斗日本鬼子的事情。
江慕青想啊想,终于让她想到那个梦的启示了,那就是江爸的经验和那个午后孙妈妈唠叨的话。自己家买不起那么大的工厂,但是可以买下那些卖做废铁的机器啊。这样不仅成本低,而且自己家现在有这么大一面山,有的是地方放机器,这样厂房就不是现成的了。山上多的是灌木丛,原料的问题也不是问题了。
想到就做,江慕青马上跑到饭桌上问江爸。
“爸爸,废铁多少钱一斤啊?”
“三毛钱一斤,你问这个干什么?”
“呵呵,没什么!”江慕青突然想起来现在离造纸厂倒闭还有两年呢!这事自己可不能说,因为实在说不清楚啊。
“你不是想把咱家锅盖拿去卖了吧?孩子他妈这两天儿可看好咱家锅盖啊!哈哈”江爸心情很好的调侃江妈和起晚的闺女。
江慕青也就只能努力和早饭奋斗,无视老爸,年纪老爸的闲着没事干,尽快结束这个既期待有煎熬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