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偷偷给父亲方远留下三十两银子以后,方伦兜里边揣着剩下的七十两银子,独自一人朝柳州赶去。
方伦并没有和安西王爷他们同行,当然他这么做也是得到了安西王的允许的,在安西王通过陈侍卫给了他一封信笺以后,方伦回屋便打开看了看,接下来就定下了自己独自一人前行的计划。当夜,方伦趁着天还没亮的时候,和赵千打了声招呼,方伦就顺利的从临州城西门溜了出去。方伦这么小心也是以防万一,虽然有点偷偷摸摸的感觉,但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小心驶得万年船,就怕阴沟里翻船。谨慎一点是绝对没有错的。
临州离柳州倒不是很远,只有区区两天脚程的时间。方伦来这个世界以后,还是一下没有习惯走如此远的路程,更何况使用的还是纯十一路公交,一路上走走停停,路上遇见客栈也是一番休息,途中第二天到一个叫江镇的小城稍作休息。
花了足足三天,远远的方伦总算看见了不远处那柳州威武的城墙。和临州城想比较,这个作为大赵都城的柳州果然更为雄壮,仅仅是这面城墙,方伦就感觉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震惊。这让他联想到前世那些所谓的西安,洛阳,甚至是北京那些千年古都都不一样,至少在方伦前世,这些城是绝对没有这么高大的城墙的,就说是西安的城墙和现在映入方伦眼帘的这柳州城墙来比,却是稍微差了个档次。
柳州城门并没有临州城的那股秀气或者是小气,临州城因为一直以才子之乡而闻名,而城墙,城门多少也带有了那么一些书生气,因此城门什么之类的倒不是很高大。而柳州这座大赵的都城却是十分高大,按方伦估计至少得有三丈多高,而且城门口上面用石头刻画出的柳州两字却也是十足的霸气。三个字虽然不说笔走龙蛇,但是却隐隐的有一种压迫和气势。作为大赵的都城,柳州单就城门这一块来说,是没有辱没都城这个名号的。
这个时候,虽是进入晌午时分,但是城门口的行人却依旧十分的众多,而在柳州城门口前方的一百来米,却足足有个几百个摊位横立两侧,一路上纷纷扰扰,好不喧嚣。
方伦穿过两边的摊点,慢慢朝柳州城内进发。毕竟无战事太久了,城门口象征性的站了四个士兵,而且多是老弱之辈,三个五十来岁的老兵,剩下一个年级稍微小点,大概三十多,但是一脸的蜡黄,身材消瘦,不难本事绝对不咋地,估计是去多了烟花之地。
提到烟花之地,这个却是大赵朝的一个特色,不过自古以来,这些所谓的青楼似乎一直都存在着,而在这个世界,就说大赵一地,这些场所绝对让方伦触目惊心的,原先以为电视里那些秦淮湖畔胭脂客那些话语都是一种比喻或者是夸张,等他来到这个世界以后,他才发现,那些电视里,小说里甚至是历史上所描述的绝对没有夸大,甚至可以说是有所不及。
想到这,方伦脑海中不由想起当初他在春湖湖畔所观看到的那幕场景,那是多少画舫?方伦曾经无聊的去数过,但是后来却只好悻悻的放弃了,为何?无他,太多了,根本数不过来。无数的灯火相连,站在远处观看犹如一条火龙一般,而且这条龙还不小,不说连绵千里,至少几十里是绝对有的。想到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些附庸风雅的所谓才子摇着折扇,在画舫上讨论着风华雪月,这个大赵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却不是没有原因的。
当下微微叹口气,方伦便将脑海中这些想法抛之脑后,“想那么多做什么。”又是一声自嘲。
穿过长达近十米的城门以后,方伦身形不由微微一顿。人山人海,方伦只能想到这样一个词语。对,就是人山人海。原本前世他的祖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但是方伦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多的行人,只见从前方三米处脱离城墙位置开始,抬头一看,那黑漆漆的一片,都是人,其实方伦认为人多只是一种主观上的感觉罢了,毕竟两旁高耸的阁楼,而中间那不算太宽敞的街道,这么多人挤在一块,的确会给人人山人海的感觉,但是如果你细细数过去,也就是几万人罢了。毕竟柳州整个都城也就三百万人口而已。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个环境也是相当的喧闹,到处夹杂着小贩的叫卖声,方伦脑袋一阵乱嗡嗡。
乱,实在是太乱了。方伦只有这么一个感觉。无论是前生还是今世,方伦都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心里忍不住暗骂到:“真是够乱的!”想到这,脑海里顿时想到那副清明上河图,忍不住暗笑了一声:“这场面要是能画出来,那比清明上河图可牛多了。”暂且不说方伦此时脑海中的胡思乱想。
方伦在城门右侧不远处找到一个人并不是很多的巷子,由于巷子两侧都是阁楼,房屋,虽然现在正值太阳高照,但是却显得稍微有点阴暗,在这个巷子里摆摊做生意的没有多少人,而更多穿梭于其中的则是方伦这种进城的人,毕竟要想从主道通过,那实在是有些困难了。
“这位兄台,冒昧打听下,可知道抚顺客栈在哪?”方伦花了几分钟走出小巷以后,虽然耳边还能听到旁边主街上那喧闹的叫嚣声,但是相比刚才的情况,却是好了太多。当下拉过一位粗布麻衣的中年汉子问到。
“抚顺客栈?不远,你沿着这条路往前一直走,在第三个路口向右拐,接着一直走一小会估计就到了。”汉子见到方伦一身青衫,倒是十分的耐心的回答起来。
顺着汉子手指向的方向,方伦对着汉子道了下谢。
“第三个路口右拐。”方伦此时沿着这条汉子指向的大道走了大概有十多分钟,却连一个路口都没看到。想到汉子说的不远,心中更是冷汗连连。但是对刚才那汉子的话语,方伦倒是没有怀疑。
“这古代人,走路水平倒是一流。这也叫不远?”又走了一会,方伦稍微擦拭了下脸颊隐隐留下的汗水,虽然秋天的太阳并不怎么毒,但是在晌午走了这么久,方伦还是感觉到了一阵热意。
------------------------------------------------
“终于到了!”看着不远处那在路右侧挂着的抚顺客栈四个字,方伦两条快灌铅的腿一下子就灵活起来,当下加快步伐朝客栈走了过去。
“小二,来间客房。”一进店门,看着一脸笑意迎面走来的店小二,方伦更是感到身体十分的劳累。
在交了三天的押金以后,方伦便跟着店小二来到了二楼上的一间客房。
“小二,去准备下洗澡水,顺便弄点吃食上来。”方伦进入客房以后便对小二吩咐了一番。
待小儿掩上客房的门后,方伦是嗖的一声立马趴坐在屋内椅子上,急忙从房中壶中倒了一碗水,一口就吞下。
在吃完东西,洗了个澡以后,虽然才是下午,但是方伦现在就只想好好睡一觉,奔波了三天,他这副身板也实在是吃不消。然后趴在床上如同死狗一般沉沉的睡去。
安西王在离开临州之后,却改变了原先的计划,更是单独到了离临州不远的上城待了两天,当然期中也是借故举办了一场才子宴,当然上城虽然也是个大城,但是无论是文人的数量和质量那是和临州是没法比较的了。但是在上城那次才子聚会中安西王却展现出一股在临州绝然没有的热情,对待上城的一些才子表现的倒是十分热情。至于这个背后原因是为什么,难道真是上城才子文采出众,讨得安西王喜欢,这个就不为人所知了。
在上城耽搁两天以后,安西王便返回了柳州,而时间正是方伦到达柳州后的不久,安西王一行人便也回到了柳州。
“宋岳,你去将小六叫来。”一回到安西王府,安西王爷没做休息,当下便对自己一个随行侍从说到。
坐在自己的书房里,安西王细细喝着茗茶,脑海中想起起这次出行的收获,或者说是唯一的收获,当下便洒然一笑,但是却没有笑多久,脸色也是一暗,眉头跟着深深的皱了起来。
“王爷,小六来了。”这个时候先前那个宋岳在门外说到。
“让他进来。”
安西王话语刚落,只见一个其貌不扬,个子不怎么高大,穿着也十分普通的男人走了进来。任谁也不会想到堂堂王府中人,会显得如此普通,不仅长相,穿着上,就连气质也是如此,如同大路上随处可见的石子一般,很是平常。
“王爷,您有什么吩咐?”这个男人先是对王爷行了个礼,便问到。
“你待会去抚顺客栈,找一位叫方伦的书生,接下来来把他带到朝奉郎文大人那去。注意路上别让别人看到了。”安西王爷细细叮嘱了一番。
“是。”对面男人回答完了之后,就轻声告退了。
当天夜里,安西王府后门处一道人影闪现,几个呼吸间,便消失在夜色当中。
方伦这一觉是睡的好不愉快,等他起来的时候已经是深夜时分了,由于下午那顿吃的是太饱,以至于现在肚子也没有感觉到饿意。当下三两下便从床上爬起,将衣服拿起,就准备趁着夜色好好游一游这大赵都城。
等方伦穿戴好后从二楼走下,由于已经是深夜了,这时大厅已经没有多少人了,而店小二也是趴在柜台上睡着觉。但是方伦却在大厅西侧突然看见一个人,当然他注意到这个人并不是因为此时大堂只有他这么一人,而是因为这个男人此时的目光也是他。虽然灯光有些昏暗,但是这个人一直盯着他看的时候,方伦还是感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