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90200000110

第110章 纪晓岚(2)

在政治上提倡“酌乎事势”,因势利导,在理论上就不能不起来批判宋儒之苛察。自从宋儒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以后,流毒明清,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被抬到了吓人的高度,程朱理学成了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一些道学家只会空谈义理性命,一遇实际问题,就茫然如坠五里雾中。等而下之的,更是一些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纪晓岚对道学家的迂腐和虚伪十分痛恨,其冷嘲热讽,但有机会,一触即发,措词也相当尖刻。在《阅微草堂笔记》的一则故事中,他甚至借冥王之口,向社会疾呼道:“宋以来固执一理而不揆事势之利害者,独此人也哉!”在他八十岁那年,还挺身而出,就烈女范畴问题向程朱理学展开了一场挑战。有司规定,妇女抗节被杀者为烈女,予以旌表;而对“捆缚受污,不屈见戕”者,不以烈女视之,例不旌表。纪对此大不以为然,以为纯属道学家不情之论。他公然郑重上表称:“扞刃捐生,其志与抗节被杀者无异。如忠臣烈士,誓不从贼,虽缚使跪拜,可谓之屈膝贼廷哉?”经他慷慨陈词,皇帝“敕下有司,略示区别,予以旌表”。纪晓岚无疑是胜利了。这虽然是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场争论,但在如何看待妇女这个社会问题上,当时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纪晓岚“处世贵宽,论人欲恕”,是十分中肯的。他与那些虚伪的道学先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物。纪晓岚及其作品,都是很值得研究的。

一、少年才子

在直隶的东南隅,河间府的辖境内,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县邑,名曰献县。这里,地势坦阔,平畴千里,江流密布,河渠纵横,道路宽广,是京赣通往东南地区的门户。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六月十五日,一代才子纪晓岚就出生在这里的崔尔庄。在文人笔下,纪晓岚的出生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传说纪晓岚出生的前一天夜里,一个火球从天而降,落入纪府的门楼,但纪府并未着火。正在书房假寐的纪晓岚的祖父纪天申被惊醒后,看到书案上的蜡烛从烛芯里毕毕剥剥地一连爆出儿朵火花。俗云:“灯花爆,喜来到”。果然,第二天午时,一个男婴降生了。纪天申给这个孙子取名叫昀,号晓岚。

这纪府里的五公子纪晓岚,天资聪颖,禀赋异常,读书过目不忘,才思极为敏捷。不仅经史子集无所不通,而且工诗、善赋、能文,尤长于联语对句,有“神童”之称。到了九岁这年,纪晓岚到县里参加童子试。入考场前,他正拿着一截树枝和几个相识的考生玩耍。看见担任主考的教谕来了,纪晓凤赶忙把树枝藏在袖筒里,恭恭敬敬地向教谕大人问好。教谕看着这个小顽童,心中喜欢,便想考考他。于是把纪晓岚叫到身边,出了一联,要他来对,上联是:“小童子暗藏春色。”纪晓岚听了,心想先生定是看到了自己刚才顽皮的样子,便赶快对了一句下联:“老宗师明察秋毫。”教谕听了含笑点头,没想到纪晓岚对得如此巧妙,不禁连连称赞。

后来,纪晓岚到河间府参加童生试,考官三年前刚中举,正踌躇满志,听说这个纪晓岚就是有名的小神童,便有心要考较考较他的才思。考官出了一句上联:“十岁玩童,岂有登科大志?”谁知纪晓岚不但丝毫不胆怯,而且反唇相讥,对了一句下联:“三年经历,料无报国雄心!”考官听了,心中不悦却又无奈,猛然抬头看见门上贴着的门神,一句上联脱口而出:“门上将军,两脚未曾着地。”纪晓岚不假思索地答道:“朝中宰相,一手可以托天。”考官看这“神童”对得如此工整巧妙,心中叹服。

半年之后,这位考官升任河间太守。这天路过崔尔庄头的官道,看见路边有一群小孩正在玩耍,恰巧他们玩的球打进了轿子,太守身边的衙役厉声喝斥,吓得一帮小孩四散而逃。只有一个小男孩不但没跑,反而上前拦轿索球,太守仔细一看,认出他正是纪晓岚。纪晓岚此时也认出了这位太守就是他参加童生试时的主考,于是上前施礼问好。太守晃一晃手中的球说道:“好吧,我给你出一上联,你若能对得出,就把球还给你。”纪晓岚笑着答道:“请大人指教。”太守说道:“童子六七人,惟汝狡。”纪晓岚脱口而出:“太守两千石,独公……”最后一字却迟迟不说出口。太守讶然追问:“独公怎样?”纪晓凤笑答:

“太守大人如果把球还给我,就是。独公廉,假如不还……”

“不还怎样?”“那便是。独公贪啦!”太守闻此言,哈哈大笑,心想这孩子聪慧狡器,胆大过人,将来必成大器,心中高兴,便将球还给了纪晓岚。

时光飞逝,纪晓岚在后来的童试、县试、府试、科试中连战连捷,二十四岁应顺天府乡试,中解元。但乾隆十五年,纪晓岚的生母张氏去世,纪晓岚因服母丧,错过了两次参加会试的机会。直到三十一岁时,纪晓岚才等到了机会。他连闯三关高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人翰林院,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二、初入翰林

纪晓岚得人翰林,自然春风得意,他虽不善交际,但也常到儿位前辈府上行走,在他们的指导下,学问日长,阅历渐深,很快地适应了官场生涯。但纪晓岚自幼喜欢恃才逞强,虽已迸人官场,这一性格仍未改变。

一天,纪晓岚和刘墉等几位文友聚会,刘塘提出要集诗对句,各位文友一致赞同,儿联对出以后,人们慢慢地失去了兴致。因为这种应酬之作,早已是这帮才子的老生常谈,可以说个个都是行家里手,毫不耗费心力。这时刘墉想起了一件事,对大家说道:“大栅栏的一家剃头店掌柜,前日到我府上请题愿额,我为他写了。整容堂三字,却一时没有想出上好的对联,烦劳诸位兄台代为撰洪。各位意下如何?”刘墉话声刚落,纪晓岚便答道:“石庵兄,缴有一现成联语,写出就可应付了。”说完他就吟出了这副对联:“虽然毫发技艺,却是顶上功夫。”大家听了,齐声叫好,只是嫌他对得太快。这时,又一个人说道:“我也有一联,虽不如纪兄之联工巧,但作为剃头店的门联来用,却也使得。”此联便是:“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大家也很欣赏这副联语,正要请刘墉写出。纪晓岚却又道出一联:“到来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众人虽觉此联甚妙,但嫌纪晓岚只顾自己逞才,不管他人颜面,心中都有些不悦。不过纪晓岚脱口对句的事情也一时传为佳话。

这年冬天,正逢纪晓岚在南书房当值,一位太监总管走进来。他听人谈论过新科翰林、河间府的纪才子,便走到纪晓岚身边,上上下下地打量起来,看他身材魁伟,英俊啸洒,不像人们传说的谈谐滑稽的样子。但看他身上穿着皮袍,手里却拿着一把折扇。这是当时文人的一种雅好,不少文人学士都是这样,本不足为奇,但大冬天的,手里拿着把扇子,实在有些好笑,便上前冲纪晓岚笑了一笑,操着南方口音说:“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谈否?”纪晓岚听了总管的话,看看自己的打扮,也觉得有些滑稽。但他惯于恃才戏墟别人,哪里肯让别人开玩笑?正要出言回敬,忽然明白这老太监是给自己出了一联,里面嵌了春、夏、秋、冬四季之名,想到这里,站起来假作恭敬地施了一礼,说道:“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么?”南书房里立即爆出一阵哄堂大笑,老太监被戳到痛处,哭笑不得,十分难堪,苦笑着指点了纪晓岚几下,却又没说出什么话来,转身悻悻而去。

自此,纪晓岚在朝中不仅才名远扬,而且他好用文才戏弄别人的名声也传了开来。

三、结怨和珅

乾隆帝晚年,宠信大贪官和珅,一时间,和珅位高权重,几乎一手遮天。而朝廷内外大小官吏,也大多趋炎附势,逢迎奉承,奔走门下。纪晓岚此时也是朝中大员,但他始终保持清廉正直的品格,坚决不与他们同流合污,并且不时借机讽刺和珅。

话说和珅新造了一座府邱,在花园中建了一座凉亭,要在亭上镶一亭额。纪晓岚是文章圣手,他便求纪为之题写。纪晓岚虽不愿轻易得罪这个势利小人,但又看不惯其所作所为,见和绅这次有求于自己,便想暗中嘲弄他一下,让这位目中无人的权贵不要太张狂了。于是纪晓岚谦和地接待了和珅,又郑重其事地为和绅题写了两个大字:“竹苞。”这“竹苞”二字,本是《诗经·小雅·斯千》中的词语,其原句是“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人们常以“竹苞松茂”颂扬华屋落成,家族兴旺。现在纪晓岚只写“竹苞”二字,和绅以为文简意丰,别有韵味,心想纪晓岚的学识确有过人之处,又看纪晓岚平日很少给人题字,今日却对自己恭恭敬敬,心中自然有儿分得意,也不怀疑他在戏弄自己,便兴致勃勃地拿回府去,制成金匾,端端正正地挂在亭上,并且常常向别人炫耀。

同类推荐
  •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陈先达老先生的自述,追忆了八十几年的人生历程,记载了儿时的欢乐和懵懂,成年后的人生高潮和低谷,老年时对师长、朋友的怀念和感恩,同时书中还体现了一位老人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敏锐目光和真知灼见,体现了他关心国事民生的胸怀。在文中,作者有时轻轻带过,有时浓墨重彩,对人生中的光彩和落魄都勇于直面,能够比较真实地坦诚地还原个人历史,陈老的叙述能够让年轻一代的读者尽可能地捕捉整个时代的印象,其人格魅力也有积极影响。
  •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少年时期,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制度转换的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塑造着一个叛逆的性格;时代大潮的激荡,则玉成了一个弄潮儿的辉煌。郭沫若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
  • 元史·人物传记选编

    元史·人物传记选编

    元朝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蒙古族兴起于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东部,后来逐渐散布到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成吉思汗建国以前,蒙古人还没有文字,后来借用畏兀儿文写蒙古语,创制了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到1260年,忽必烈又命国师八思巴用藏文创制“蒙古新字”,作为官定的蒙古文。因此蒙古建国前和建国后的一段历史,都是后来追述的,比较简略,也有错误。蒙古太宗(窝阔台)到宪宗(蒙哥)时期编成的史书《元朝秘史》,就是用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写成的。这部史书对了解十二至十三世纪上半期蒙古族历史有重要价值。
  • 你在天堂还好吗?:纪念港台六大超级明星

    你在天堂还好吗?:纪念港台六大超级明星

    作为我们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很荣幸亲眼见证着那曾在影视、歌坛中的天王天后叱诧风云,那靓丽青春的银幕形象、那绕梁的歌声,伴随着我们长大,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命运,激发着我们不断前进;作为不幸我们不能与他们“再见”,他们带着一缕青烟,不说一声“道别”就飞往了天堂的那端,留下的只是那逝去的回音。当我们听到现在千篇一律发无病之呻吟的歌声、看着做作的银幕电影然后感叹着现在没有好作品时,对他们的逝去,感到是心的阵痛,如果他们还在,又是怎样一番新景?本书记叙了港台六大超级巨星:李小龙、翁美玲、梅艳芳、张国荣、邓丽君、黄家驹,让我们一起怀念他们。
  • 大师

    大师

    民国时期,百业凋敝,唯独教育不曾腐败,还算成功,其根源就在于:那个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大师云集的时代。《大师》讲述了北大校长蔡元培、清华校长梅贻琦,以及蒋梦麟、马寅初、傅斯年、罗家伦等六位民国教育大家的精神所在。蔡元培主张“兼容并包”,提倡“学术自由”,以其雅量、远志成就了北大之“大”。
热门推荐
  • 施肥知识(下)

    施肥知识(下)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现在已经知道的有21多种,其中碳、氢、氧可以从空气和水中获得,一般不需要以肥料的形式提供。氮、磷、钾在作物体内含量较高,吸收得也较多,占干物重的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称为“大量元素”。氮、磷、钾三种元素在土壤中含量普遍较少,需要以肥料的形式补充,所以特别称它们为“肥料三要素”。钙、镁、硫一般称为“中量元素”。铜、锌、铁、锰、硼、钼等元素,作物需要量少,称为“微量元素”。
  • 双面间谍:契约婚姻

    双面间谍:契约婚姻

    二十年的日子,掏尽了岁月里很多有痕又无痕的记忆,闻茉莉再次“刻意”地遇见了沈浩宇,当年那个阳光飘飘的少年。然而,再次的相遇,竟带来了太多无法说清却又明晃晃的决裂。她是别人派来搜集关于他资料的间谍。他又利用她夺取属于自己的一切。然而在故事发生的时候,她却发现,她父亲的去世跟他的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他也发现了她最初来的目的。到底是谁动了谁的奶酪?
  • 首席娇妻:我爱结婚狂

    首席娇妻:我爱结婚狂

    许多多有一个梦想,就是在二十四岁的时候结婚,然后就是生五个小孩,四个男孩,一个女孩……某男一本正经的说道:“老婆,你不是说要生一个足球队吗,听说,夜晚跟实现梦想更配哦!”许多多“我说的是篮球队。”(抗议声)某男勾唇一笑“老婆,篮球队一样要努力,才能够实现梦想……”然后,狼爪已把某女给拉走许多多“……”如果时间可以重来,她会再许一个愿望,她就生两个孩子就好……
  • 禁魔妖瞳之一禁域

    禁魔妖瞳之一禁域

    魔界与神界自古对立。居于天界顶级的弑魔神许漠却要宁肯被折断身骨,都想要坠入魔道。她爱上了一个站与魔界顶端的圣魔,于是与欲魔做了契约,坠落为魔。冷沙门门主,魔界大祭司,暗妖族大少爷,暗族之王,人鱼美男,树精灵……突然发现,身边的绝色男好多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石碑记

    石碑记

    万历十七年,九州界,雷州,一个偏僻的小王国,正在惨遭徐大石的剥削和压迫,于是,九州界史上最大的一颗老鼠屎诞生了!“道友,要不你再好好摸摸,真没有了么?”徐大石一脸狐疑的看着前方的小老头。“大石道友,真没了,小老儿全身就剩下了这一条遮羞裤了啊。”面前一小老儿紧紧的拽着仅剩的一条裤衩,悲愤的看着徐大石,快哭了。
  • 只要敢做你就行

    只要敢做你就行

    本书作者是闻名世界的著名牧师、演讲家和作家,他的一生充满传奇的色彩,他是他在世时几任美国总统的顾问,获得过里根总统颁发的美国自由勋章——美国公民最高荣誉。却对企业界有如此巨大的影响,他说:只要敢想你就赢。真是了不起的企业家精神,令我不能不敬...
  • 下一世说爱我

    下一世说爱我

    "你把我当什么了,你凭什么······‘'韩韵儿的眼泪流了下来。黑夜,他捂着自己几乎不跳的心跳,绝情的说:“只是个玩具····而已。"一滴晶莹的泪珠划过他的脸。
  • 记得爱曾来过

    记得爱曾来过

    在你的青春里,是否有着这样一个男生。他的一举一动都隐隐的牵动着你的每一根神经。这一路上,我的自信。我的自以为是。我的执念,也渐渐消失在这条路的尽头。在那个夏天后,我该也清醒了。“恨吗?”??恨,恨他,恨他对我的感情视而不见。也恨我,恨我的懦弱,和那放不下的心。??“爱吗?”??不爱了。??一段铭心的爱恋,究竟要走过多少年华,错失多少良人,才能换来那一句风轻云淡的“不爱了”。我爱你,我恨你,仅一字之差。
  • 盗墓者撞上赶尸人

    盗墓者撞上赶尸人

    民国后期,烽火将起,天下动荡不安。老行当生意惨淡,外八门却因此兴起。少年无意卷入一场盗墓风波之中,阴差阳错又拜入赶尸门下。翻天覆地的变化,接踵而来的危机……少年一步步变强,却始终没有明悟方向……
  • 门当户对之爱久见人心

    门当户对之爱久见人心

    本文搞笑,和大多数言情剧一样“俗套”,交往分手复合结婚生子。第一次写,喜欢的就多看几遍,不喜欢的就多骂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