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34500000003

第3章 历史的新篇章(2)

秦国焚烧儒家典籍《诗》、《书》,一般以为是自秦始皇始,其实在秦孝公时就实行过。商鞅主张法治,与儒家“法先王”的复古思想不相容,所以就禁止儒家经典,并采取焚烧的非常手段。商鞅又以为,游说之士以自己的主张动摇法治,而且只凭翻来覆去的一张嘴而获得利禄,所以也在被禁之列。

商鞅变法改制并非一帆风顺。这场巨大的改革,犹如狂风袭来,将秦国世袭贵族的特权,席卷而去,令他们愤恨不平。太子嬴驷有两个老师,一为公子虔,一为公子贾。都是宗室贵戚,也是守旧势力的代表人物。他们串连了上千人,藉口闹事,反对新法。商鞅毫不留情,坚决绳之以法,将两位太子的老师分别处以劓刑(劓,音义。割鼻子)和黥刑(黥,音情。脸上刺字)。此举使商鞅与太子驷之间产生严重的矛盾。商鞅又将议论法令的人流放到边城,触犯法令的则处以酷刑。据说,一天就在渭河畔处决了700多个破坏变法的闹事者,鲜血染红了渭水,哭号之声响彻天地。在这坚决、有力的镇压之下,新法在秦国逐步贯彻下去。

五、第二次变法

公元前352年,秦孝公任商鞅为“大良造”。此为秦爵十六级,相当于丞相兼将军。两年后,秦把都城从栎阳迁至咸阳(今陕西咸阳)。同年,商鞅着手实施第二次变法,主要是进一步从经济和政治上进行改革,内容包括:

1.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商鞅下令废除西周以来盛行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开掘井田的“封疆阡陌”。所谓“封疆”,就是指各级贵族所占有的井田界限,这些界限是用土堆、沟地、树木等连接而成的。所谓“阡陌”,就是井田中间与灌溉渠道相应的纵横道路。同时,承认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按土地多少抽税。

2.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的官僚机构

商鞅将许多乡、邑、聚(村落)合并为县,建置了41个县(据《史记·秦本纪》。而《史记·商鞅列传》作“三十一县”,《六国年表》作“三十县”),设有县令、县丞和县尉。县令是一县之长,县丞掌管民政,县尉掌管军事。他们都由国君直接任免。此举将全国的政权、兵权集中到了朝廷,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3.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这是在公元前344年(秦孝公十八年)具体实施的。据研究,当时的标准尺,约合今23.05厘米,标准量器约合今0.2公升。现存世的“商鞅方升”(藏于上海博物馆),就是当时颁布的一件标准量器。

4.按户按人口征赋

此“赋”即以后俗称的“人头税”。商鞅规定按人口征赋,并严加惩罚隐瞒户口的“匿户”,这是为了限制官僚地主豢养食客的数目。商鞅又规定,一家有两个成年男子的必须分家另立户口,否则要加倍征赋。这是为了确立和鼓励一夫一妇为单位的个体小家庭经济,加快开垦荒地,扩大农业生产,提高劳动效益,并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从此,“田租”(土地税)和“口赋”(人头税)就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两种重要的赋税制度。

5.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秦国的西南和西北部原是少数民族居住区,后来秦又统一了其中不少的地区,因而秦人保留较多的戎、狄族的风俗。商鞅意识到这些落后的习俗,对统一中原极为不利,便提出移风易俗,按照中原的风俗,改革秦国落后的习俗,如全家人不分男女老幼同居一室等。

商鞅的第二次变法,进一步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对商鞅恨之入骨,欲置商鞅于死地,只是碍于秦孝公,才一时无可奈何。秦孝公二十三年(公元前339年),有个叫赵良的人,代表“宗室贵戚”去见商鞅。开始赵良劝说商鞅让位,继而又劝商鞅放弃酷刑,并公开诽谤秦国变法改制取得的成就。在被商鞅驳斥后,赵良又为一些受过惩罚的旧贵族鸣冤叫屈,并警告商鞅必须立即废除新政,否则“危若朝露”,死亡之日即将来临。商鞅毫不动心,义无返顾。

在商鞅对内实施变法的同时,秦军对外也积极展开军事活动,并取得了节节胜利。尤其是公元前340年(秦孝公二十二年),秦孝公听从了商鞅的计谋,一举击溃魏国公子印(音昂)率领的精锐部队,迫使魏惠王将以前从秦国掠去的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之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归还给秦国。遭此失利,一度趾高气扬的魏国,转向走下坡路了。秦孝公论功行赏,提升商鞅为列侯,并把於(音乌,今河南内乡县东)、商(今陕西西商县)之间的15个邑封给他作为属地。商鞅、商君之名即从此而来。

六、“作法自毙”:成败由谁说

正在商鞅一意改革,而旧贵族们随时都在伺机反击的时刻,秦孝公于公元前338年突然去世。太子驷即位,即为秦惠文王。怀恨在心的旧贵族迅速行动起来,公子虔等人四处散发谣言,攻击商鞅,并向惠文王诬告“商君欲反”。惠文王与商鞅早有间隙,此时即下令逮捕商鞅。

商鞅闻讯立即出逃,至边境,见天色已晚,准备投宿客舍。但商鞅没有公函证明,被拒之门外,客舍主人告诉他,“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历史好像是给商鞅开了个玩笑:他定的法律,现在却逼得自己无处藏身。

商鞅准备出逃魏国,可是魏国边关守将拒绝他入境。他们怨恨商鞅曾设计打败魏公子印,再则,也担心日益强大的秦国今后会进行报复。

商鞅只得回到封地商邑,准备率领徒属和邑兵,对抗惠文王。但是,秦国自变法以后已经建立起统一的中央政权与军事组织,除国君拥有集中指挥军队的权力外,任何卿、相以及列侯都无权调兵。终于,商鞅被惠文王的军队俘获,并被处以车裂之刑,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商鞅全家也遭到灭族。

商鞅以变法从秦国政坛崛起,从公元前359年到前338年,可谓叱咤风云了20年。可是,商鞅最终因坚持新法而为自己埋下祸根。

然而,如果撇开个体生命的得失,放开眼界看,或者在历史的长河中来估量个体生命的价值,我们还是要为商鞅感到庆幸。

因为,在商鞅变法的一二十年里,秦国空前地富强起来,并且收服了戎、狄等许多小国。各国诸侯一改以往对秦国的鄙夷态度,纷纷向秦孝公祝贺。连周天子也给予秦国国君以特别的礼遇。

更重要的是,商鞅人虽亡政未息,变法的结局与商鞅个人的下场正相反。商鞅的变法在秦国推行了21年,已深入人心,连妇孺儿童都能“言商君之法”,所以,商鞅死后新法根基并未动摇。

再则,秦惠文王将商鞅车裂以后,也没有任用公子虔等宗室贵族。在其统治的27年间(公元前337-前311年),没有一个无功无能的宗室贵族得到高官显爵。惠文王的弟弟樗(音初)里子足智多谋,人称“智囊”,到秦惠文王八年(公元前330年),其爵位才升至“右更”,为第十四爵。后来由于樗里子统兵作战,不断拔城虏将,屡建战功,才于惠文王更元十二年(公元前313年)被封为严君。可见,孝公以后,秦国仍坚持商鞅变法时确立的“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芬华,花朵茂美的样子,这里喻指显荣)”的原则。

从总体上看,商鞅推出的许多政策,后来都融入了秦王朝的国策和制度中。商鞅变法时提出的许多措施,一直沿袭到秦王朝灭亡为止。如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律》,就是在这个变法的基础上修订补充而成的。商鞅统一度量衡时定下的标准,到100多年后的秦始皇时还沿用着。据对出土遗物的实测,秦始皇时的方升容量,和当年商鞅方升容量基本一样,误差不过1%。众所周知,秦朝的许多制度,又为汉代所继承。所以,商鞅变法对秦国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留下深远的影响。变法的设计师虽遇不幸,但变法运动本身,并未失败,没有因为旧贵族的反击、诋毁而废弃。

对此,从先秦开始,就有不少精当的评论。秦昭王时荀子曾到秦国考察,他说:秦国在最近“四世”(指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王)不断取得胜利,并非来自侥幸,而是必然的结果!荀子敏锐地觉察到秦国走向胜利的起点,是在孝公之世。孝公在历史上的地位,当然是与商鞅变法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汉代王充说得好:“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论衡·书解》)

七、引出的思考

商鞅变法能够在秦国获得成功,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因为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如果把商鞅比作变法的设计师,秦孝公就是变法的监护人。商鞅变法让旧制度的既得利益者怀恨在心,但是,由于孝公的开明和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反对变法者的阴谋长期没能得逞。然而,一旦孝公谢世,新君登基,他们即刻造谣诽谤,并利用新君与商鞅的矛盾,将商鞅除之而后快。

这不禁令人想起战国时另一位变法的悲剧人物吴起。前面提到,吴起曾在楚国推行变法,而且效果十分显著。可是支持吴起变法的楚悼王一死,旧贵族便乘机作乱,围攻吴起。吴起被乱箭射杀,末了又遭车裂。吴起变法时间较短,新法在楚国没有很好地推广和巩固。所以,楚悼王和吴起一死,变法就失败了。

从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可以清楚地看到,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能否推广和持续下去,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与是否有一个开明君主的支持密切相关。从而,这也就决定了,改革只能是由上而下有序地进行。这一点,在先秦历史中已有反映,在以后的中国古代历史中,更有大量的证明。

商鞅以强有力的铁腕推行变法,有意制造出一种绝对服从法令的政治气氛,不准群众私议法令,他采取暴力手段,镇压反对派。他又主张对轻罪用重刑,试图迫使人们不敢犯法,以求大治。这一切,既与商鞅信奉的法家理论有关商鞅,也与商鞅的个人性格有关。司马迁曾说,商鞅是“天资刻薄人也”。不过,平心而论,能在中国古代大刀阔斧地进行变法的人士,大凡都有超乎寻常的果敢、刚毅、倔强,乃至偏执,绝不会是“温柔敦厚”之士。宋代的王安石就是有名的“拗相公”。这位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就十分景仰商鞅。他作有《咏商鞅》诗一首:“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有意思的是,信奉法家理论的人,在个性特征上,也往往与商鞅比较接近。这可以说是理论造就了人,也可以说是什么样的人选择什么样的理论。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概括法家的特点是“严而少恩”(也有人称为“刻薄寡恩”),又以为,法家学说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矣”。或许,理论对于历史,和人才对于历史,都应该是如同中国古人所说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我们从这里体悟到的是,变法需要商鞅这类果敢而“刻薄”的勇猛之士,锐意的甚或以偏激的方式加以推进。非此类人,不足以冲破旧传统的网罗及其束缚,也不足以承受因反对旧习俗、旧观念而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据史书记载,由于厉行新法,商鞅招致许多旧贵族及民众的怨恨,以致有生命危险,需严加提防。商鞅每次出门,必有“后车十数,以车载甲”,还让武装卫士“旁车而趋”。秦孝公的变法,正亏得由具有“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汉代刘向语)的心胸和脾性的商鞅来加以操作,才能冲破阻力,顺利地实施。

而另一方面,因新法已在秦国生根发芽,商鞅的离去,不仅没有导致变法的失败,反而因缓和了反对派的某些情绪,从而使新法有可能在一种比较宽松的气氛中存留和施行下去。商君虽死而秦法未败,大概可从这儿得到部分索解。

当然,商鞅对老百姓施行的严刑峻法和愚民政策,以及“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意谓不为百姓着想),处处表现出的刻薄、无情,也是由其统治阶级的本性所决定的。

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所带来的影响极为深远。举一个例子,当时将编入什伍组织的人民称为“伍人”,一伍中的其余4家称为“四邻”,这“四邻”一词(语言的活化石)至今仍存在我们的语言和生活中。不仅如此,即使什伍组织本身,也以其经过变化的形式——保甲制度,一直传到现代。历史在这里为我们打开了朝向“通古今之变”的一扇大门。

同类推荐
  • 中土长歌

    中土长歌

    《中土长歌》主要描述在半虚构的神州大陆东晋南北朝时期所发生的一系列宫斗、战争、游历冒险和魔法对抗的故事。风格和写作手法接近于《冰与火之歌》。不同的是故事不完全虚构,皆真实历史人物,是一部半虚构的低魔历史小说。第一卷主要目光集中在东方的“神州大陆”。三条主线。第一条主线围绕各王国争夺中土控制权,问鼎天下-真龙天子宝座而进行的谋略与战争,搜寻魔之璧和淝水大战。第二条主线,镇守神州北境与西境长城的守军抵御日落大陆黑暗议会的吸血鬼、狼族联军,企图凭借暗夜来临之际杀光所有人族的威胁。第三条主线,亡国的慕容家族各个成员图谋复国,建立四大燕国的经历,以及刘寄奴和拓跋珪的建国历程。
  • 武圣战记

    武圣战记

    混在三国,化身武圣、霸道、狡猾、皮厚、面黑、他暴打于毒,和左髭丈八称兄道弟,做起了廖化、周仓的小弟。
  • 最三国第3卷

    最三国第3卷

    《尘埃落定》是《最三国》系列的第三本,也是最后一本,延续前一本的叙事,并《最三国(第3卷):尘埃落定》中真正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在取得西川之后,庞统由于对诸葛亮的猜忌而死于落凤坡。诸葛亮不得不让关羽留守荆州,带领张飞、赵云赶去支援刘备。刘备随后收服马超,取代刘璋统治益州。但是关羽却大意失荆州,落败身亡。
  • 风云际会:三国战国

    风云际会:三国战国

    当东汉末年与日本战国碰撞,究竟会发生什么呢?当魔王降临,世界怎么安定下来呢?
  • 三国最强山贼系统

    三国最强山贼系统

    系统我有,天下在手……张大山自从当了山大王,日子别提有多滋润。没事逛逛系统商店、有事出门打个劫,顺便调戏一下碧月小娘们……什么?你说山贼就这点出息?好吧!这大汉江山其实也有我的份,不信?你瞧着……本书时而爆笑、时而热血、时而感动,时而……其实吧!开心就好。PS:这是群英7为背景的三国,和演义不搭边,和历史更没半毛钱关系,喜欢点个赞,不喜欢点个叉,高抬贵口,感谢、感谢!
热门推荐
  • 若,可以重来

    若,可以重来

    他是凌云山庄的三少主,却过着比下人更卑贱的生活,一次陷害,他与身患重病的母亲被赶出山庄,当晚,母亲病逝,他独自一人到处流浪,直到十五年后,他遇见了她......
  • 上下而求索(科学知识大课堂)

    上下而求索(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校园风云志

    校园风云志

    一个世界,两个不同的空间,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一段不可思议的故事,这些,你想知道吗?如果想知道,就快来看看这本书吧!━━━━━━━━━━━━━━━━看夏汇烁如何运用他那一身异域本领,平定、统领整个黑社会势力及另一个空间,再看夏汇烁如何玩转校园、都市,徘徊在诸多美女之间,暧昧接连不断。这让原配老婆箫蕾情何以堪。。━━━━━━━━━━━━━━━━紫魁星象现,帝王出,天下乱,处处天变
  • 玛雅文明失落之谜

    玛雅文明失落之谜

    灿烂的玛雅文明,令那些学识渊博的历史学家大感困惑。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玛雅人为何会突然背弃文明。又回归原始呢?玛雅文明是以在南美大陆广修金字塔为开端的。这就好比一场戏,没有过门和序曲,一拉开幕,玛雅人就上演了一出壮观的历史剧。他们未给历史留下仟何解释,就匆匆落下了帷幕: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剧到此也就戛然而止了,只是留下了无数的谜题让后人难以破解。
  • tfboys之最后的诺言

    tfboys之最后的诺言

    回到这里,究竟是为了复仇,还是为了重新开始?回忆里深深的执念,到底能否放下?倾心爱过的他,到底是谁?
  • 辰月烛世

    辰月烛世

    星辰与月的旗帜再次在这一片大陆上升起,本来平静的国度将再次来到乱世之中,盘踞着北方的庞大家族玄北燕京云家之中诞生下了新的继承人,他被帝国的钦天监监正亲自占卜,得到的占卜结果是——三千年方出世人才。
  •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研究本土媒介的产业化,推介国际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先进理念,见证中国传媒经济学科建设的历程。本土化:走符合中国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要求的本土化道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国际化: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确立自己的历史与时代方位,关注国际潮流,关注世界大事。人文化:将文、史、哲、经、法、教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充分的吸纳,以此丰富和深化传媒学术的内蕴。专业化: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表达方式上,不断在专业领域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 携明

    携明

    一个小白领,拥有了便携式时空机,且看他怎样低调地利用现代的知识,技术,产品,在明末乱世一步步地成长,改变中华的命运。不一样的近代科技发展史,中华文明的璀璨之途,尽在其中。
  • 长篇在线《谁在靠近你》

    长篇在线《谁在靠近你》

    :商人齐天祥与医生情人陆小离为了长厢私守,合谋害死了前妻林希华。女儿齐默默与费远谈起了恋爱,要结婚了却发现费远与陆小离有许多关联!陆小离想设计再害死默默,却被默默识破,为了早日找出真相,默默找来医院院长郑天明帮忙,一路追查下去的结果却出乎她的意料:郑天明才是陆小离的真正情人!而且杀害妈妈的帮凶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