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0900000141

第141章 【 钱粮荒,内阁公廨】

曾有人问,历史是什么?

有人回答,历史是秦始皇横扫八荒、六合一统,奠定中国两千年帝制。也有人说,历史是汉武帝兵发马邑,霍去病绝骑擒匈奴,封狼居胥万古扬名。更有人说,历史是淮右布衣朱元璋,驱逐蒙元,追亡逐北,重复汉人江山!

而一位垂垂的老学者却在临终前,喃喃说:“历史,其实是由无数个你我这样的小人物组成的真实!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轰轰烈烈,有的,只是柴米油盐,喜怒哀愁!从古至今,全世界出现了数十兆亿的人口,真正名传千古的又有几个?所以,历史,大多数还是由小人物去撰写、去完成的!”

沈云也忘记这段话是从哪里看到的,不过他觉得很有道理。最起码,他现在就体会了一次小人物推动历史前进的感觉。比如,递折子!

在圣祖之前,大臣向皇帝上书言事通常采用“章”、“书”“谏”,“疏”又或者“言”等模式,没有固定的称谓。圣祖改制之后,提出了“奏折制度”,并规范了奏折的种类和书写格式(注1),大体来说,大臣给皇帝的分为奏事折、奏安折、谢恩折、贺折四类。必须注意,给皇帝的才能称之为“奏折”,而如果是给上级的则称为“表”或者“议”。

由于内阁是存在于皇帝与大臣中间的一个缓冲机构,所以大臣递向内阁的也可以称之为“折”,但不能称为“奏折”。又因为圣祖曾下过一个自相矛盾的旨意,凡内阁大臣皆不得过四品,但后来又让正一品的太尉、丞相和司空担任内阁大臣。这就让下面给内阁的递折子时产生一种混乱,混乱久了,也就用“折子”这种比较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来称呼这个怪异的情况。

事实上,当时的汉人官员就发现了这种情况,正一品大臣担任只能由从四品担任的内阁大臣会导致权臣的出现,曾经也有人上书更改这一状况,可被圣祖给拒绝了。所以现在的内阁大臣又有一种说法,叫做“四一大臣”,即是四品,又是一品,领着两份俸禄。

当然,内阁大臣也作者两份工作。他们平时都在枢密院、行政院和检察院有各自的办公地点,但他们待得时间最长的,依旧是皇宫文华殿的琉璃疏阁,又称内阁公廨!

四月初六,俊辅王显像往常一样,卯时一刻从家中出来,坐轿子抵达皇城的行政院,在行政院议事大厅转了一圈,吃了朝廷提供的早餐后,辰时一刻直接前往琉璃疏阁,批阅当天由内阁学士分拣好的折子。

内阁公廨里,除了琉璃疏阁外还有许多个隔间,分别是三院内阁学士办公所在。这些内阁学士一般都是刚刚通过年考的各地优异学子,在内阁公廨待过放出去的学子,最少也是六品官起步。比年考考入其他衙门的学子要高出一个档次。

一般的公务折子,都会递交到各自的衙门内,而官员上折子言事的会递交到皇城西南角的聚贤馆,内阁学士们会在早上上衙的时候去那里取回各自负责的折子。至于直接递交内阁审议的折子,也必须经过各部内阁学士看过之后,才会递上去。当然,也不排除内阁大臣闲的蛋疼,亲自去聚贤馆拿折子批阅的特殊情况。总体来说,三院首脑都各管各自那一块地盘,很少干预过界。

王显正喝着上好的毛尖新茶,低头批阅折子。这时一份放在第三位置的折子引起了他的注意,打开一看,顿时发现自己似乎干过界了。折子上抬头是《惜才折》三个正楷大字,字体不错,但内容却跟他这个俊辅司空完全无关啊!里面大致说的是,鄢准从二十岁以白身起家,闯下偌大基业,如今将要家破人亡,实在可惜了这么个商业奇才!

王显抬头看了看琉璃疏阁里,首辅宇文护已经到了,正在公廨里跟学士们交代事情,而新任次辅冯籍因为年纪太大,皇帝准许他晚一个时辰到衙,现在估计还在路上。这份明显是行政院管辖的折子,怎么递到自己案上来了?再一看落款:行政院户部度支司编外郎中何宽。是个准从四品小官,没扶正的那种。按照圣祖诏谕,凡是帝国文官体系内的人,都可以上书言事。这何宽虽没扶正,但总归属于文官体系内的人,倒也没逾矩。

只是,这是什么情况?王显脑门一溜问号。

他倒不是怀疑下属递错折子了,能在内阁公廨里任职的学士,不敢说才高八斗,但识文断字却不会错的,这么明显的行政院折子,是不可能递错的。既然不可能递错,那就是有人故意为之了?

王显也是个从大风大浪里趟过来的老手,脑子一转,这件事便在心里过了无数遍。

看来是有人希望老夫关注这份折子,可这折子并没有说解决方案,只是为鄢准可惜罢了。我该如何做?王显端起茶杯,闻着毛尖新茶的清香,却没有喝,仍由热气袅袅上升。

一般来说,一个内阁大臣犹豫不决的折子会给其他两位大臣阅览,若三人的意见不能统一,则会递交圣裁。而对于能决定的折子,内阁大臣也有不同的方式处理,第一种就是蓝批存档下发,意思是照准,可依据折子上行事;第二种是蓝批留中不发,意思是不同意,留下来继续观察;第三种是黄批即阅存档。这三种批阅方式中,第一、第二种是即时处理,而第三种就有点模糊了。

黄批即阅存档又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档次,上档只有批黄的大臣和皇帝才能阅览,如果有必要让他人观阅,也需要皇帝旨意才能看,一般适用于军事机密。中档则可以由三品以上大臣随意观阅。下档则是内阁学士都可以看的折子。会黄批即阅存下档的折子一般都是贺折和奏安折之类的普通折子,但上折子的人级别高,不好直接蓝批留中不发,所以选了这么个有面子又不会影响政务运转的方式。

王显琢磨了很久,一杯茶都快凉了,见宇文护拿着一叠折子进了琉璃疏阁,这才提起黄笔写了个“阅”,然后在背后批“下”,随手丢在一边,一会儿自然有学士进来收走。

宇文护是皇帝亲手提拔的首辅,按理来说他才更应该是皇帝的心腹,但谁都知道,在帝后两党相争上面,王显站在皇帝这边的态度更加明显,而宇文护则有点油滑,两边都不靠,所以皇帝在平时的话语中,对王显更显亲热。

宇文护对此是有点微词的,不过不是对皇帝,而是对王显的为人。在首辅大人看来,为官之道在乎平衡,君子贵自矜,矜则贵,贵则久。反正不管怎么闹,皇帝都是刘家的,做臣子的管好政务便可以了。像王显这样的,很容易被得势一方给赶下台,那就一去呜呼了。

宇文护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见王显放下黄笔,这才笑道:“王司空今日下衙之后,可有空闲?”

王显喝了一口凉茶,跟着笑道:“唔,老夫倒也无事。莫非,宇文丞相有所安排?”

“安排说不上,只是老夫最近新得了一卷钟繇的字,想跟老弟分享一番!”宇文护笑眯眯地说。

王显拿起另一本折子,边看边说:“哦?钟繇的字?是丞相自己购得还是……?”

宇文护咳嗽了一声,淡淡道:“是我犬子在青州无意中购得,便送与老夫了。”

王显放下笔,奇道:“哦?是令郎宇文成都否?”

“正是!”宇文护笑眯眯地看着王显。

王显明白了,看来宇文护邀请自己看字是添头,真正想跟自己见面的,应该是他的儿子宇文成都。至于原因嘛,当然是鄢家!

鄢家倒台,至少青徐两州的布匹行当就要让出来给这宇文家的幼子给吃下去了。不过,宇文家族这吃相有点难看啊!

王显摸着胡须,有点摇摆不定。今日如果去宇文家的话,那副钟繇的字肯定归自己莫属,但真要这么快着手收了鄢家的产业?

王显其实也是同意鄢家倒台的,王家比不得那些公侯之家,甚至连宇文家也比不了。不过王家在王显当官之后,也有亲戚做起了借贷生意,鄢家一倒,王家的借贷生意将要好做很多,最起码在老家的生意就会少了一个竞争对手……思虑及此,王显也淡淡地说:“行啊,下衙之后,老夫便陪丞相去欣赏一番钟繇的字!”

宇文护也微笑点头,不再言语。

在这次倒鄢风潮中,像王显这样被家族亲朋裹挟起来,向鄢家施压的官员可是不少。内阁大臣们,其实也是看鄢家这些年生意实在太大了,阻碍了不少人的商路,风潮起来,便顺手推舟,送鄢家一程罢了。

※※※※※※※※※※※※※※※※※※※

四月初七,王显再次上职时,看见一份不知道属不属于自己的折子:《言商论》。这份折子上通篇没有提到鄢家一个字,但将鄢家倒台之后,对国家的影响,特别是对运输行业及丝织行业的冲击一一说明。同时点出,一旦鄢家倒台,帝国西北平叛的军事行动至少要延迟半年以上,因为鄢家的倒台,新兴势力对运输行业的整合至少也要半年。这还是乐观估计,若是中间出现变故,怕是一年也难以顺畅提供平叛大军的后勤补给。

这折子既说了民政又说了军事,更提了检察院的职责,王显也拿不定主意,这折子到底属不属于自己。再看落款:行政院参议处编外郎中窦冼。又是个不入流的小人物。

王显已经明显感觉到不对劲了。像他这种政坛老鸟,一点小事都能引发一大堆的联想,更遑论连续两次遇到这种不明显但却很有针对性的折子了。

“难道,有人准备帮鄢家把局面反过来?”王显忽然想到这点,不过转而又失笑,谁又有这么大的能力,救必死的鄢家呢?是不是自己想多了?

王显继续将这份折子黄批即阅下档。不过心头那份隐隐的不安还是让他有点不放心,下衙之后,便让下人去调查这个何宽和窦冼到底是什么身份。

四月八日,没等下人的调查结果报上来,何宽和窦冼的折子却在不经意间流传了出去。内阁公廨里议论纷纷起来。

对于这些学士来说,他们虽也有大家族的子弟,但更多的却是平民家庭出来的,虽说不上赤贫,但也不是大富大贵。窦冼的《言商论》切中时弊,指出一旦鄢家倒台,许多地区的物价将上涨,特别是依赖运河运输的帝都。虽不至于像帝国银行崩盘那样波及全国,但也是绝对是商业大震荡。

等这些学士们赶紧将消息传回家里,事情就算掩盖不住了。一时间,这些帝都民间开始有点骚动起来。柴米油盐才是民众最关心的事,鄢家倒台将可能直接导致帝都物价上涨,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于是民间开始议论起鄢家的事来……

※※※※※※※※※※※※※※※※※※※

在现代社会里,像鄢家这种国家扶持的超大型企业是不可能崩盘的,就算鄢家想崩,国家也绝对不会允许。可现在是封建时代,官本位社会。加上朝野内外的利益贪婪和帝后两党内部的争斗妥协,最终将鄢家送上了绝路。

这也是王显能够明白看到的鄢家的结局。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仅仅两篇折子,就隐隐要卷起新的风潮。到底是谁?

当天晚上,下人送来对窦冼和何宽的调查,王显慢慢翻阅,却发现这俩人只是普通人,家里也是平民,并没有显赫的家世。父母都是老老实实的帝国子民。直到翻到最后一页,显示两人入读帝大,并与沈云和方誊同个宿舍时,王显才忽然反应过来。

“原来是那撒泼侯……”

沈云要娶鄢家长女的事王显也是知道的,毕竟当初大闹订婚礼的事影响可不小,这也是促成帝党要坚决打垮鄢准的诱因之一。要知道,沈云深得皇帝看中,又是沈慕之子,是根红苗正的帝党成员。

当然,作为王显很难理解,为了一女人,沈云居然要与整个朝野唱反调的举动。理解归理解,却不妨碍王显思考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做。他首先想的是,皇帝到底是什么态度?其次,这件事是沈云一个人的意思还是跟淮南侯有关?抛开第一点不说,如果仅仅是渤海侯一个人的意思,那倒不是很为难,直接忽略他的感受便是。但第一点又是至关重要的。

想明白这些,在第二日上衙时,王显便借口有难决正事要去询问皇帝,走进了武英殿。

对于帝都开始流传的鄢家倒台,帝都物价上涨,民间要过苦日子的消息,暗卫也已通报给皇帝。所以王显到后,皇帝第一时间就是吩咐他,立即通过邸报辟谣,不许谣言扩散。但对于王显隐晦提问关于鄢家之事时,皇帝却模棱两可起来,只是淡淡地将一份奏折交给他看。

王显一看封面便知是直接递交皇帝的奏事折,普普通通,但落款却让王显大吃一惊:大汉帝国英公周勃谨奏。

“这……”王显迟疑地看着皇帝。

皇帝却微微一笑:“爱卿不必多虑,这份奏折朕已朱批存档,你且拿去看看再说吧!”

皇帝对奏折的处理也无非内阁那几种,唯一的区别就是用笔的颜色不同而已。朱批存档就是说,这件事皇帝也拿不定主意,你们内阁看着办吧!

王显一头雾水地回到琉璃疏阁,却见宇文护已经等在内阁公廨门口,甫一见面便道:“芯璞,今日可有空?”

王显一听便知他想邀请自己晚上去他府上商量关于鄢家这件事,还叫上了他的字,这是想套近乎啊,想了想便拱手道:“中川兄见谅,晚上老夫这里有些事要处理,改日吧!”

宇文护一听倒也没说什么,只是点点头。与他并肩走进内阁公廨,在要踏上琉璃疏阁时,他忽然低声说了一句:“芯璞,老夫得知,是渤海侯要保鄢家!当此时刻,你可要打定主意啊!”

说完,也不理会王显,径自背着手走进了琉璃疏阁。

疏阁中,次辅冯籍正在皱眉批阅折子。说起来,冯籍原来只是行政院的刑部尚书,算是宇文护的下属,不过冯籍一来年老,二来是自乐帝朝便在朝为官的老人,宇文护一向对他礼敬有加。冯籍入主内阁次辅位,宇文护也没有多大的抵触,毕竟已经六十五岁,最迟明年开春便要致仕的人,无甚紧要的。

所有人都在猜测皇帝到底想提拔谁进内阁,反而对这个老人有点忽略。他上不上衙也没人说他。不过随着西北新州叛乱,枢密院的折子一下子多了起来,冯籍也不得不经常来琉璃疏阁看折子,虽然大部分的事情枢密院下属的参谋处已经做了处理,但有些事还是需要他这个太尉做决断的。

“冯老,可是有难决之事?”宇文护进来见冯籍皱着眉头,捂着胸口的样子,关切地问了一句。

冯籍叹了口气,见王显也走了进来,便招手道:“两位大人来的正好,帮老夫参详一下此事吧!”

“何事让冯老如此为难啊?参谋处的也不知为上级分忧!”刚才还一脸错愕的王显此刻却是一脸坦然,一点也看不出方才宇文护那句话对他的影响。

冯籍将手上的几份折子递给宇文护和王显,一边道:“还不是甘、肃两州的郡尉发来的调兵折子,说是郡中军伍都已抽调至墨山,兵员吃紧。老夫前日已经行文让雍州和凉州抽调一军起行。可今日,又收到那边的行文,说是甘州已经兵出墨山,让老夫再次调兵。唉,调兵就是钱啊,户部那里……”说着,眼神瞟向了宇文护。

宇文护一听钱,顿时皱起眉头,淡淡地说:“陛下前日不是有旨,谕令前线不得兵出墨山么?”

冯籍淡然道:“参谋部已经推演过,月氏逆贼出兵西海,前线兵出墨山已经危险不大。再说,陛下谕令是四日下发,而行文上报备在六日当天,肃州第一、第二军团与甘州第一军团已经出发了,现在谕令估计还在路上吧……倒是这户部的事……”

宇文护想了想,道:“这样吧,等会儿我便行文,让户部先拨付五百万金币作为调兵所用。其他的,我在想想办法!”

“五百万?”冯籍一听便有点不乐意了,“丞相,五百万仅够从凉州调两个师前往墨山,是不是太少了点?”

宇文护也叹声道:“冯老,鄢家钱还没到位,我这也是发愁啊!”

冯籍便看向王显,想让他开口说几句。

王显看躲不过去,便也讪讪道:“这个,冯老,我觉得墨山的兵力已足够抵挡月氏逆贼了,这兵嘛,先不调也罢。”

冯籍哼了一声,却也没生王显的气,这本来就不归他管,他只是道:“两位大人,今日调兵入墨山可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将来啊!现在多出点,将来平定新州,便可少拨付一些军费。这笔帐,两位大人算不过来?”

宇文护也实在烦心,道:“冯老,真不是我不肯批,而是户部真没钱了。户部尚书晏湘的折子就在这里,现在户部空的都能跑老鼠,现在也是在寅吃卯粮啊!要不,冯老你下个命令,让近卫军帮我去找鄢家要钱去?”

“这……”冯籍被宇文护一堵,顿时说不出话来。

王显也叹了口气,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着,一声不吭。

※※※※※※※※※※※※※※※※※※※

注1:奏折制度实际是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实行的。作为中国封建制度最集中和最完善的朝代,清帝国的一些治国手段用在此时的汉帝国,也算加强封建帝制中央集权的良好方式之一。当然,这些都是汉圣祖这个穿越前辈做的,跟主人公无关。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懒人行

    三国之懒人行

    看着开心就好祝大家新年开乐万事大吉希望自己能再接再厉写完就是成功
  • 上江盐号1932

    上江盐号1932

    位于新街口与打铜街交叉路口的上江盐号东家季永诚偶然间结识了燕月中、陆为福、黎珍等人,欲着联手做一些属于这个家国民族大义之事,然而命运跌宕,山高路远,他的路到底能走到多远?曾经有一位哲人这样说:儿子,这个世界上是没有路的,至少是没有你的路。那些通途坦道都只是属于别人的路而已,但,当你踏出第一步的时候,你的路就出现了。所以,儿子,勇敢的努力走下去吧,哪怕是头破血流的爬也要把他爬完,因为,这路只属于你一个人。
  • 手串穿越记

    手串穿越记

    试想假如潘金莲家里有串珠子,她在家里就不会闷,会在家安安静静,也不会开窗吹风。那么就不会遇到西门庆,不遇到西门庆金莲就不会出轨,不出轨,武松就不会被逼上梁山,武松不上梁山,方腊就不会被擒,可取得大宋江山,就不会有靖康之耻,也没有金兵入关,更不会有大清朝,不会闭关锁国,不会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中国将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却又被对头和死敌占据,所以只好先西游,再东征,穿越来穿越去,乃至穿到虫洞打外星人……时空由此混乱,杂七杂八的元素涌入架空时代之中,神奇的旅程就此开始。
  • 特种兵在古代

    特种兵在古代

    一个从没有失败过的特种兵,阴差阳错地来到了古代。过人的技术,冷漠的性格,让他在新的时代成为无可替代的万人迷...
  • 宦海夜雨十年灯

    宦海夜雨十年灯

    读史书的时候,我常在想,如果盛唐王朝自武则天始,皇统没有还给李氏,而是继续被武氏侵占,武周王朝继续存在,那么历史又会如何发展?于是,我假设这种可能,并用自己微薄的学识进行推演,恍惚之间,脑海中似乎真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王朝,这样一个社会,它介于唐和宋之间,有着唐的磅礴大气,也有着宋的严谨开明,沛沛然如人间天国。但是我知道,这样的王朝终究还会遇到各种困境,终究结局是覆灭。值此大厦将倾、生死存亡之时,如果本时空一位精通现代厚黑学的官员,附身到一位微不足道的原住民士子身上,那么它的历史是否会走入另一个岔路?我真的很是期待,并准备好好欣赏这出好戏……
热门推荐
  • 赵子龙之异界巅峰

    赵子龙之异界巅峰

    学不了魔法?不会斗气?但我有着一颗勇者的心!一身是胆,枪荡八方!———赵子龙
  • 青春病

    青春病

    关于中国高中校园的清新类小说,BG、BL……一锅杂,怎么乱怎么来,打造大家最熟悉的校园生活。青春是一种病,要么是亟待挥霍的热病,要么是不断念叨的心病,总是难以治愈。——《地下乡愁蓝调》马世芳
  • 佛说解节经

    佛说解节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释天之旅

    释天之旅

    讲述了一个从小无父无母的孤儿——莫斯特,在修斯长老的教导下,与朋友丽莎琪、凯尔文、杰西卡以及希露亚在光明的照耀下,踏上了一条勇者的道路,与黑蔷薇、迪修斯及任何黑暗势力。最终,在他们越战越勇后,情芬岛变得安宁,和谐。但,当一切都那么平静时希露亚却神秘失踪了。。。。。。
  • 纨绔将军草包兵

    纨绔将军草包兵

    都只道将门出犬子,谁曾想纨绔也带兵?这滚滚乱世红尘,料想是英雄豪杰,一时瑜亮。或三尺青锋,立不世之勋!或羽扇纶巾,决千里之胜!却万千英杰,竟使竖子成名?!这争雄乱世的舞台上,那兵锋所指,尽无敌手的百胜之师;那安内攘外,平乱拓疆的王道之师。谁又料竟是些吊儿郎当的草包兵?无辜的主角表示,当时初来此异界,真的只是想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然而带了这样一群傲娇的草包兵,闹着闹着就这样了,怪我咯?
  • 创业之从零开始

    创业之从零开始

    你知道《兰亭序》是用行书、馆阁还是狂草哪种拍卖的价格高么?你知道可口可乐、云南白药、老亲妈辣酱的配方值多少钱么?你知道怎么经营一个破败的杂货铺供养六岁小萝莉么?从卖豆豉酱到收购某苹果,从外购马桶盖到东洋人跪舔,这,注定是一个传奇。Q群:472958824
  • 颜倾天下:上神太妖娆

    颜倾天下:上神太妖娆

    她是上古时期的上神,却相貌绝美,因一次手术附身在这个废材公主身上,被嫌弃,被侮辱,她决定准备报复。他是天下的尊主,清冷高傲,傲视群芳,却为她甘之如始,是深情,是等候,从那时开始便开始了一场孽缘。这里是女尊,女子为尊,男子是下,她勾唇一笑,自信张狂,让许多男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你是我的”男子妖媚一下,强势的搂了她的腰,把她圈在怀里不让她离开。“妻主,你不要我了吗?”洛湛哭红了眼,控诉着她的虐行。“跟我走。”男人没有再说话,这个时候他只想把这个女人带远点。说好的我们老死不相往来,你不动我我不动你呢?这群男人到底怎么回事
  • 坑了这个世道

    坑了这个世道

    我不想被欺负被打被骂被看不起,我只想安安静静做我自己。
  • 许念,这一次我绝不放手

    许念,这一次我绝不放手

    和所有平凡女孩一样,许念步入大学后遇见喜欢的人,陆山。陆山对她宠爱有加。却在结婚前死于非命——亲手害死陆山的那人,她竟然于他有救命之恩。多年前,冰天雪地的夜晚,许念替他取出子弹。脸上被冻得发红,额头和鬓角也都被汗水给浸湿。可她笑的那样好看,一双眼黑漆漆地像是还透着光。他在她眼里看到了欣喜的眼泪,她举着镊子,说话都不利索了:“取出来了……取出来了。”她笑容青涩,就这样取出了他的一生真心。再见他时,他用巨额投资换她一笑;他精心布局,她被迫“金屋藏娇”。
  • 重生之权御天下

    重生之权御天下

    陆听雨本是将门嫡女,一朝家破人亡爱上表哥,谁知道表哥为了荣华富贵亲手将她转送她人。重生一世,报复渣男,获得金手指,看将门嫡女如何玩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