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4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为人处世,首先应当提倡“豁达大度”的胸怀。豁达,即性格开朗;大度,即气量宏大。合
起来就是说,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气量宽宏,能够容人。
气量和容人,犹如器之容水,器量大则容水多,器量小则容水少,器漏则上注而下逝,无器
者则有水而不容。
气量大的人,容人之量、容物之量也大,能和各种不同性格、不同脾气的人们处得来。能兼
容并包,听得进批评自己的话。也能忍辱负重,经得起误会和委屈。
古语云:“大度集群朋。”一个人若能有宽宏的度量,那么他的身边便会集结起大群的知心
朋友
。大度,表现为对人、对友能“求同存异”,不以自己的特殊个性或癖好律人,惟以事业上
志同道合为交友基础。大度,也表现为能听得进各种不同意见,尤其能认真听取相反的意见
。大度,还要能容忍朋友的过失,尤其是当朋友对自己犯有过失时,能不计前嫌,一如既往
。大度,更应表现为能够虚心接受批评,一经发现自己的过失,便立即改正,和朋友发生矛
时,能够主动检查自己,而不文过饰非,推诿责任。大度者,能够关心人,帮助人,体贴人
,责己严,待人宽。
气量大,还表现为在小事上不顶真,不为小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人生在世,谁都会碰到
这样或那样的使人不快的小摩擦、小冲突。别人一触犯了 约海头秆斩蛘呒窍乱槐?
“秋后算账”,这样只会把自己孤立起来。“私怨宜解不宜结”,在处理朋友关系当中,尤
应当如此。“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不计较小事,这是一种美德。如果朋友之间能够心地
坦然,互相信赖,互相谅解,有了意见能及时交换,那么彼此之间即使有些成见也是不难消
除的
。有些青年相互之间容易结死疙瘩,就是因为心胸狭窄,气量狭小,爱纠缠小事,时间长了
,意见变成见,怨气变成怨恨,感情上就会格格不入转而成为反目成仇。在小事上宽大为
,不会使你蒙受损失,只会使你受人敬佩。西汉时的韩信,在年轻潦倒之时,曾有人逼他从
胯下钻过去,实在是够欺人的。后来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不但没有杀这个人,反而赏之以
金,委之以官,使其大受感动,不仅消除了私怨,最后还成了舍命保护韩信的勇士。韩信这
种“以德报怨”的方法,比起有些青年一感到被期负就“针锋相对”、“以牙还牙”的做法
来,实在要高明得多。
一个人的气量是大是小,在心平气和时较难鉴别,而当与他人发生矛盾和争执时,就容易看
楚了。气量宽宏的人,不把小矛盾放在心上,不计较别人的态度,待人随和。而气量狭小的
人,则往往偏要占个上风,讨点便宜。还有的人在和别人的争论中,当自己处于正确的一方
,成为胜利者的时候,则心情舒坦,较为愿意谅解对方;但当自己处于错误的一方,成为失
者的时候,则往往容易恼羞成怒,对人家耿耿于怀,这也是气量小的一个表现。朋友之间的
论是常有的,一个真正豁达大度的人,不应该因为别人和自己争论问题而对人家耿耿于
怀,更不应该因为别人驳倒了自己的意见而恼羞成怒。
宽宏的度量,往往包含在谅解之中。要想见到不顺心的事而不发脾气,就必须养成能够原谅
他人的缺点和过失的习惯。待人接物,不能过于苛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
徒”,对别人过于苟求,往往使自己跟别人合不来。社会是由各式各样的人组成的,有讲道
理的,也有不讲道理的,有懂事多的,也有懂事少的,有修养深的,也有修养浅的,我们总
能要求别人讲话办事都符合自己的标准和要求。真正的豁达大度者,当那些懂事较小、度量
较小、修养较浅的人做了得罪自己的事情时,能够宽容他们,谅解他们,不和他们一般见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最豁达、最能宽容的人,乃是最善于谅解人、最通达世事人情的人
。
豁达的度量,从根本上说是来自一个人宽广的胸怀。一个人倘若没有远大的生活理想和目
,其心胸必然狭窄,就像马克思所形容的那样:愚蠢庸俗、斤斤计较、贪图私利的人,总是
看到自以为吃亏的事情。比如,一个毫无教养的人常常只是因为一个过路人看了他几眼,
就把这个人看做世界上最可恶和最卑鄙的坏蛋。
眼睛只盯着自己的私利,根本不可能有豁达和宽容的胸怀和度量。“心底无私天地宽
。”只有从个人私利的小圈子中解放出来,心里经常装着更远、更大目标的人,才能具备宽
广的胸怀,领略到海阔天空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