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81900000015

第15章 计中计

徐盛道,“这个仓慈,是惠衢身边的文吏。惠衢是文臣刺史,虽然率军过来,身边也跟着几名文吏。之前选人时,我看其他文吏战战兢兢,就这个仓慈神情自若,就把他也选了。”

吕蒙点点头,仓慈是淮南人,这淮南是地理概念而不是行政区域,便如“江东”是指扬州在长江南岸的数郡一样,江北的九江郡,大体便是淮南了。

仓慈在最初,是州郡小吏,后来归属曹操,成为淮南屯田的绥集都尉。和韩浩、枣祗、任峻等人,是曹魏屯田的主要实施者,为曹魏事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其后担任长安令,最后担任西北敦煌郡太守,打击豪强,分配土地,深受百姓爱戴,有“刚断严毅”、“勤恪爱惠”之称,被史书誉为“魏代之名守”。

虽然不是那些星光闪耀的军师谋士,也不是位登宰辅的三公重臣,但这种优秀的郡守,却是支撑一个国家中间层的栋梁。

这种人才,吕蒙当然不想放过,不过仓慈现在只是兵败被俘,不得不归顺,不会那么容易归心,而且还得谨防他半路逃跑。

“这个人,调他进入亲兵什,也不用他战斗,以亲兵的身份做个文吏。”吕蒙做出安排,拉到就近,一则方便以恩义感动之,二则让他不好逃跑。

有了一个发现,吕蒙瞪大了眼睛,一行一字地在名册上搜索着,企图再找几个出来。翻遍名册,却只找到小猫三两只,而且还很难确定是否人才。

比如名册上有个叫冯则的,做过马夫。历史上孙权麾下是有个叫冯则的,但关于那个冯则,唯一的一条记录是“孙权进攻黄祖,黄祖兵败逃跑,被一个叫冯则的骑士追上枭首”。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信息,那冯则多半只是一个精锐骑兵而已。没有其他信息佐证,谁知道这个冯则是不是那个冯则?

类似的还有两个可疑名字,都是只在史书上留下一言半语,没有太多信息,偏偏名字又很大众,无法确认是否同名同姓的。这些人,吕蒙只是在名册上做个记号,以后稍稍关注即可,若真是有才,自然会脱颖而出。

翌日,历阳城中,孙策再次召开军议。

张纮、秦松、陈端三位谋士,军司马以上军官,以及孙家亲族,济济一堂数十人。唯有吕蒙,虽然只是军侯,官职稍低,却被孙策特命参与议事。

收降八千军,总兵力达到万人,孙策实现了江东攻略的第一步。接下来,便是历阳县境内,东南方向江岸边的两处重要渡口:横江津和当利口。只有拿下这两处,才能渡江。

韩当道:“将军,我们刚刚得到大军,尚未整编,以某之见,应当持重。”

这是实情,且不说袁军新降,便是孙贲的部队,虽然是孙家旧部,但除了陈时、戴良、孙规、刘阿四个军司马尚能保持编制,其余的都打乱了给程黄诸将瓜分。上下关系新建,短时间内战斗力自然会有影响。

黄盖道:“将军,如今已是腊月下旬,眼看就是年关,士卒们都想安安稳稳过个年啊。”

这也是实情。

程普道:“将军,惠衢败亡,袁术收到消息尚需数日,调动大军又需数日,袁军赶来再需数日,以某之见,我们足有半个月以上的空余,甚至超过二十天,所以也不必急在一时。”

这还是实情,自袁术沉迷酒色,上行下效,下面的将军官员们也大多不再勤勉,所以袁军的效率变得很低。

程普、黄盖、韩当三将是孙家老臣,在孙策体系内颇有话语权,何况说的又是实情,下面诸将不由纷纷点头。

吕蒙看在眼里,暗自哂笑,程黄韩三将这是做戏吧?程普有谋、黄盖果决、韩当骁勇,又都是久经战阵,经验丰富,怎么可能说出这些看似实情其实不然的话语?大概是新收降军,大堂内多了一批军官,所以三将故意搭个台子,让孙策踩上去露脸,以展现孙策的英明神武吧?

果然,孙策大笑道:“三位所言,策以为不然。”

“时近年关,然正因为年关将至,横江津、当利口刘繇部将亦会如此想,防备定然松懈,正当击之。”

“袁术遣来大军,或需半月二旬,看似不急。然我军急与不急,不在袁军,而在粮草。”

“横江津、当利口,玉昆早已遣细作探之,两处虽是重要渡口,却不是要塞,各有兵不过三千。我军足有万人,虽尚未通顺,以众击寡,何愁不克?”

“江东富庶,时间越长,刘繇的实力就会越强。孙某孤军,前有刘繇,后有袁术,若依循常规,稳步进军,必然自陷死路。不能停,停则我军气竭;不能等,等则敌军势大。唯有一鼓作气,以有我无敌之决心,成挡者披靡之气势,方能摧枯拉朽,定鼎江东。”

吕蒙暗自点头,孙策下江东,确实是势如破竹。无论是江东刘繇、王朗、华歆,还是江淮、徐州、荆州群雄,最初都认为孙策将陷入长期的战争漩涡,直到江东攻略战的中后期,袁术、刘表、徐州陈家,才急急忙忙,或派出军队,或煽动江东豪族,企图阻击孙策。但那时,孙策站稳脚跟,大势已成,一切阻挡者,都会被轻而易举地碾碎。

诸将受了鼓舞,求战之心大盛,孙策让他们各归部曲,准备出战。唯有数人,被他留在堂内。

张纮、秦松、陈端,这是孙策谋主;程普,诸将之中以他最富谋略,常参与定计;吕蒙,是孙策最近看重的智勇兼备之才;徐琨、孙河,除非外出办事,否则必然在孙策左右;孙权,孙策准备大力培养的弟弟。

再加孙策,原本堂内数十人,便只剩这九人。

“破横江津和当利口确实不难,难在如何夺取或者烧毁刘繇水军战船。”刚才在众人面前,孙策豪气干云,言语之中,仿佛没有半点困难,或者即便有困难,也能迎刃而解。但现在,在左右亲近和军中智士面前,他直言不讳地提出了难题。

横江津、当利口,是刘繇水军船只的主要停泊点。事实上这两个渡口的驻军,便都是上了岸的水军。一旦战事不利,他们就会撤到船上,退往牛渚。而只要刘繇保存这批船只,其水军实力就还在,孙策目前没有专业的水军,即使收罗到渡船,渡江时也会遭受刘繇水军的打击。

所以,必须把那些船只毁灭。当然,若能夺取,自然更好。

“子纲先生之前的定计,是让玉昆家的船队,行火船之计,和刘繇水军战船同归于尽,但这样徐家的损失实在太大。”

徐家商船队不是水军,和刘繇水军正面交战定然不敌,但火船之计,在张纮的计策中,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徐琨慨然道:“商船队没了,将来可以再建。只要能破敌,徐某别无二话,父亲和母亲也会全力支持。”当然,妹妹肯定不愿。

孙策挥挥手,道:“玉昆,你我如同一体,我并不是矫情,你家的船队,这些年来为我们父子提供了大量军资,而且以后还能继续提供。若是船队没了,等再建,只怕不是一年半载便行。我虽然不经商,也知道这一年半载过去,你们徐家在各地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商路,就会被其他商家取代。所以我说损失,并不仅仅是一支船队的损失,而是未来数年的巨大损失。失去你家商队对我的财力支持,我就必须加强赋税来弥补,或者吞并某些江东豪门的商队,甚至直接消灭某些豪门,夺取他们的财富。无论怎样,都会加大我们和江东世家的矛盾。”

孙策站起身来,踱了数步,不由想念起周瑜,公瑾怎么还不来?公瑾若在,他就不用那么头痛了。

眼下孙策身边最依仗的谋士是张纮,张纮并非庸才,他的才能足以治理国家,只是在谋略方面,他更偏向于战略。

早在江都守孝之时,张纮就向孙策提出了“投丹阳”、“收兵吴会”、“荆、扬可一”、“据长江,奋威德,诛除群雄,达成齐桓晋文霸业”的大战略。这个战略虽然没有提到巴蜀,但一旦统一了荆扬,吞并巴蜀就是理所当然的选择。张纮这个战略,和诸葛亮对刘备说的,和鲁肃、甘宁对孙权说的,实是同一战略。英雄所见略同,而张纮比他们早了好多年。

但在具体的临阵计谋上,张纮便有欠缺了。而秦松、陈端这两位和张纮同是广陵人,拜在张纮门下学习,学到的自然也是战略层面上的谋划。

不像公瑾,无论战略战术,都是智计百出。

张纮、程普等人议论一番,却还是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实在不行,孙策便只能牺牲徐家船队。至于另外一个方法,周泰、蒋钦的扬子****,孙策绝不会动用。周泰、蒋钦,必须用在牛渚之战上。

“子明,你可有计?”孙策终于还是问向了吕蒙。

“将军,诸位,吕蒙倒是略有所得,还请诸位看看是否可行?”

“计将安出?”孙策大喜。

“若是刘繇部将坚守渡口,一旦我们攻击,他们自然能逃上船撤退。但如果把他们引出来呢?自刘繇军占领渡口,历阳县城往东南江岸去的道路,便已经被封锁。渡口那边,可会得知昨日之战的消息?”吕蒙侃侃而谈。

昨日一战,可以说是速战速决,大获全胜,过程简短,袁军都没有士卒来得及逃掉,就算偶有漏网之鱼,也会向北向西逃往袁术地盘,不会向东南。再加上县城东南方向已经封锁多日,渡口确实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消息。

“既然如此,那么就让孙辅去渡口,向刘繇军求援吧。”吕蒙道出了他的计策。

二孙交战,孙贲不敌,愿投效刘扬州,遣亲弟国仪为使者,并以历阳城相献,请将军救援……渡口守将,张英、樊能之辈,是刘繇大将,有足够的权力,无需请示远在曲阿的刘繇,便可行动。张英贪功,樊能愚蠢,若能骗出渡口守军,大事可成。

孙策、张纮等人纷纷点头,确实值得一试。当然,具体的细节还需完善,比如孙贲打不过孙策,为什么不北逃?得想一个孙贲和袁术之间破裂的理由。还有,说不定张英会先派斥候探查,再出动军队,那么就必须营造二孙还在交战,历阳还是孙贲手中的假象……

看着众人查漏补缺,完善细节,吕蒙嘴角含笑,他这一计,可不仅在为孙策谋划,同样是为未来布局。

为什么特意说请孙辅为使者,一方面是孙贲亲弟的身份能让张英等人更相信;另一方面,吕蒙希望孙辅能立下大功,早日得到孙策的重要,到孙策死前,能拥有更大的实力。

不仅是孙辅,以后还有孙暠,吕蒙会想方设法让他们壮大,等孙权继位,他们才会有更强的力量发动内乱。

同类推荐
  • 秦白

    秦白

    秦白者,字少白,世代将门秦家之后,秦丰琉之孙,秦方书次子。三岁习文,五岁已能通读全文,十二岁博览全书。十三岁之时,其父兄战于西北,数月而无寸果,兄秦鸿私书以战况详尽于秦白,白阅之以一锦囊回复。秦鸿观之锦囊所述,献计于元帅,帅观之大悦,以秦鸿所呈,大破敌军。敌军大败逃窜,其情形皆以秦白锦囊后续所述一致,秦鸿大惊,即刻将秦白锦囊呈于元帅。帅观之巨震,喝秦鸿陈述锦囊过往,鸿不敢隐瞒,一一述说,帅责罚鸿无视军令,且立即下令以秦白锦囊计策追敌,果军全灭。鸿虽被责罚,但其弟秦白却名声大噪,闻于天下,莫不震惊。至此,两军对垒但凡无策之时,统帅皆以战况加密加急送至京城秦白观阅,白皆以良策复之。时称神将秦白!
  • 不问苍天问鬼神

    不问苍天问鬼神

    “驱除鞑虏,天道残缺匹夫补,虎贲三千,不破黄龙誓不休!”一个现代人回到了兵荒马乱,烽烟四起的元朝末年。从郑斌变成了邵强,在这段风雨飘摇,视人命如草芥的历史中,他将如何安身立命,命运是否真的可以掌控!?一个英雄草莽,世道离乱的时代,震撼你的不是杀伐决断的暴戾,而是天地不仁,义无反顾的一种坚持;冷眼旁观,世事洞明的一份悲悯;生死之交,惺惺相惜的的一种温情;死神手里,彼此眷顾的一份感情。这里有你感同身受得苦难,也有让你热血激昂的传奇!用泣血的文字,触动我们麻木的心灵。
  • 龙朝遗传

    龙朝遗传

    看龙朝小厨师如何玩转他传奇的一生,在正邪之间游走,阴谋的背后又有怎样的隐情。一切的一切为何开始,又为什么结束?一个朝代的兴衰里又饱含了怎样九曲回肠的故事呢?一切尽在龙朝遗传。
  • 孙子与兵家思想

    孙子与兵家思想

    《孙子与兵家思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乱世凰后

    乱世凰后

    本是男身却穿越古代成为皇后。组建凰军,平灭三王,灭万机,永靖天国,五族为博她一舞甘攻城逼宫。她男人?她是女人?也许不重要了,她的功绩不言自喻。黄沙百战风飘摇!醉卧长沙迷人眼。还道江山谁人享。红颜一笑倾国城。愿博佳人百媚生,群雄并起战四方。不羡鸳鸯不羡仙,皇权富贵抛何方。
热门推荐
  • 鬼帝宠妻

    鬼帝宠妻

    青素,研究生一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挂了!醒来成了被逼殉葬的亡妃童颜。于是,在刚驾崩的皇帝陵墓中:他是已故先皇,活着的;她是殉葬亡妃,穿越的!淡定地看着“先帝”正在解开她的衣裳的纤手。“先帝,我还是活的。”然后?“朕想起还没与爱妃圆房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盛宠:邪王冷后

    绝世盛宠:邪王冷后

    他邪魅桀骜。却将她疼入骨,宠上天。她十岁上阵杀敌,助义兄打下万里江山。他道:“我不在乎你来自哪里,什么身份,我只在乎你是否平安。”。她一直以为他将她当做别人替身,熟料尘封十二年的记忆复苏,她与他相识竟是那般久远。她言:“君卿睿,若我血洗楼兰,你可会怪我?”他却温柔以待,“没有你,我当王又何意?只要是你所愿,便是与整个天下为敌又如何?”。
  • 轮逝

    轮逝

    故事发生在那次神与英雄们的上古世纪大战后。源大陆被毁灭,变成带有记忆的碎片,四族得知只有找全源大陆所有的碎片,才能返回源大陆揭开上古世纪那场大战的秘密。可是结合四族的力量和他们所找到的记忆碎片,远远还不能重组源大陆,……………那么在这次从返源大陆的艰辛历程中又发生了哪些光怪陆离的事呢?……………(欲知后事如何,就请各位看官随我到故事里去走一遭吧!)
  • 点燃晚霞的奇葩老头儿

    点燃晚霞的奇葩老头儿

    都市言情长篇小说《点燃晚霞的奇葩老头》,是一部自传体的原创扛鼎之作。作者运用生动而又精致的笔触,以一个返沪打工的退休老人独特的视角,观照了大都市炫彩霓虹灯下发生的人生故事,昭示了“仁爱是博大的,老了也要有担当”的鲜明主题。无疑,在今日的老人社会,也具有旨高意远的社会功值。
  • 狂神灭世决

    狂神灭世决

    赵天本是一位天资平平的修武者,在赵家分支家族的一户人家下修炼,但自从遇到了狂神灭世决,并得到了狂神的一缕残魂,就此一飞冲天......
  •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集民族传统笑话之大成者。以机趣、夸张的眼光审视世界,以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反映炎凉世态、情趣人生。全书多取自明清笑话,语言风趣、文字简练隽永,是中国民间针对“世情”的幽默与讽刺之书,是民间智慧的独特展现。
  • 赢你一生

    赢你一生

    陈力娇多年前已经是一位资深的知名女作家,由于对文学用情太深,儿乎每一篇作晶,都能感受到她对纯真爱情的呼唤,对善美人性的推崇,对畸形命运的矫正。陈力娇的小小说足一封封写给读者的短札,方寸有限,叮咛无限,住时代与生活的和声里,她纵横捭创,精心铺陈。她的文笔精细,构思高妙,取意悠远,风文道劲,悲悯情怀足贯穿她的作品的主调。她的小小说结尾堪称一绝,要么收拔悬疑虚实相济,要么瞬时闪回言简意赅,要么奇峰奋起酣畅淋漓。读她的小说,是一种心灵的抚慰。
  • 快穿之男神总是在黑化

    快穿之男神总是在黑化

    苏晴自认为自己是个合格的玩家,哪怕是费尽心机也要将任务进行下去。只可惜——那家伙到底是从哪里蹦出来的啊。你帅了不起啊?!
  • 末世游戏之祸临

    末世游戏之祸临

    末世降临。十场浩劫。规则已经破裂,秩序已将不在。混乱,将席卷整片大陆!人类,将进行彻底的改革!世界战场,将会迎接一支傲霸群豪、睥睨一切的强者之师,以及他们的首领,一位迟到的王者!
  • 伉俪革命家--廖仲恺与何香凝

    伉俪革命家--廖仲恺与何香凝

    本书描写了廖仲恺与何香凝几十年的革命救国历程。廖仲恺与何香凝伉俪是伟大的爱国者、民主革命家和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本书描写了廖仲恺与何香凝几十年的革命救国历程——年轻的伉俪追随孙中山踏上了创立民国与捍卫共和制的旧民主革命之路;在新民主革命时期,他俩为建立、巩固首次国共合作和实施三大政策,英勇奋斗,前仆后继;廖仲恺为国殉职洒下一腔热血后,何香凝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夫志继续勇猛前进,为抗战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