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02600000297

第297章 算蛟龙(一)

李贤一开始还犹豫不决的,他的亲信幕僚,雍王府丞吕毅劝说道:“殿下,太子先是数次得罪于陛下,又得罪于天后,陛下失望,才有此旨。殿下若行,正是顺应天意,说不定能让殿下成就大事。即不成,太子软弱,央求于他,也不会有生命危险。然殿下犹豫再三,两位圣上动怒失望,是逆天而行,反而对殿下不利。”

然后挥了一下手:“大业者,在此一举。太子只是监国多年,若论才华,殿下比他遑让乎?”

还是犹豫不决,自己的力量太小了,上次自己还没有举动,就让大哥的党僚击得粉碎。大哥能愿谅一次,还能愿谅二次吗?

正好这时,苏州刺史曹王李明与沂州刺史蒋王李炜进京,李明就是李世民的儿子,也就是名义上李元吉的继子,薛元超的大舅子。李炜也就是去年被诬告畏惧自杀的李恽之子。所以为了表达歉意,李治对蒋王李恽子女赏赐颇厚,又立即让其子继其父亲爵位,任沂州刺史。这两个王爷在唐朝诸王中也是很有发言权的诸王之一。

两人联书邀李贤吃酒,席间李明就暧昧地说道:“如雍王有意,某愿意为雍王出一臂之力。”

李贤沉吟不语。

李明又说道:“我愿意说动元超相助。”

“叔父,何故助我?”

“太子孤高,对宗室冷漠,某等十分失望。”

也就是李威平时作清高,很少与宗室子弟交往,李明攀不上关系了,所以与李贤联手,将李贤捧上台,自己更能飞黄腾达。虽说做到王爷了,可王爷与王爷也是不同的,有的能担任一个大都督,有的京城闲放安置,给予的封地赏赐各不相等。

但是作为太子,李威与重臣来往都小心翼翼,手上几个官职不大的亲信,父亲开始忌惮,怎么好与宗室弟子交往密切。顶多宴会之时,相互客气的寒喧一下。休说这二王在外地,在京城的各个宗室弟子,李威为了避嫌,也很少来往的。

李贤心终于开始动,其他不提,若是拉拢了薛元超,他在父亲面前有很大话语权的,而且亲近的大臣又多。大哥的权势不过是几位宰相在暗中支持,所以连母亲都下不了台。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几位宰相年已高,迁为中书令与侍中,必须避讳,使相位置空缺,观父亲的意思……其实李贤也不差的,只是少了磨练,将前后想了一下说道:“那我就顺应父皇意思去做。”

“应是!”

相欢而散。

随着又得到一条消息,和静县主后天做寿,因为流放到剑南好几年时间,薛元超家一度生活贫困。贫困的生活要么使人成长,许多穷人家的孩子抱负高,比如真正士大夫的典范范仲淹,就是与他青少年贫困生活有关,要么使人变得更加贪墨,对金钱充满渴望。和静县主恰恰成了后者。狄仁杰都听说了,更不提李贤了。

于是做了一件傻事,将明崇俨的钱收下来。

这个钱好收的吗?无论是薛元超,还是张大安,他们是大臣,做事皆有节制。可是明崇俨为了达到目标,什么事都能做得出的,名声又臭。但收了钱,总有好处的,六千金到了手中,没有送钱,那个俗气,派人花了一千多金,买了贵重的礼物送到薛府,恭贺和静县主。大舅子的鼓动,妻子在枕头边吹耳朵风,薛元超第一个拜伏于李贤门下。然后上了一封书奏,说雍王年长,呆在宫内,多有不便,应当搬出皇宫,开府立第。也就是充许搬出来,这也是制度许可的。

但搬了出来,那真正成了天鸟任鸟飞,海阔任鱼游。可以任意笼络各个官员。

郝处俊担忧地对李治说道:“昔日石碚对卫庄公说,臣闻爱子,教之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涘,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则能降,降而不惹,憾而能畛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卫庄公不听,于是卫国有难。”

卫国在春秋时也不算大国,当时卫庄公宠爱无度,娶齐女姜,宠之,无子,卫人作诗《齐硕》赋之,于是用陈女之子孝伯为养子。可是卫庄公又宠爱另外一个儿子州吁。后来孝伯继位,州吁谋乱,杀死孝伯,可其残暴,国民不服,石厚用计借陈人之手杀死州吁,又让管家去陈国杀死助纣为虐的儿子石厚,也就是大义灭亲的由来。

这段历史在春秋上只是一朵小浪花,然而石碚的这段进谏,与大义灭亲,却闻名后世。

话虽短,却讲了很多道理,比如家庭的关系,父爱子孝,但爱不是宠爱溺爱,君臣亦是如此,君义臣行,君王残暴,臣子自然不会忠心了,可同样不是宠臣,那叫昏昧,所以用了一个义字。主要还是说了既立孝伯,就不能宠州吁,要么就立州吁。当然,还能举一例,李世民爱李泰却立李承乾,当然得利的是李治,那个不提了。用此足以能提醒李治。

可是李治不听,反而立即让来恒与薛元超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郝处俊还想要进谏,却被戴至德拉住,说道:“郝相公,陛下心意已决,进谏无果,其实扶立雍王也未必是坏事。”

然后隐晦地做了分析,与狄仁杰说的差不多,说完后叹息一声道:“只可惜朝堂自此已乱。”

可以想像的,因为李治的授使,以后朝中大臣纷纷站队,有******,有后党,有雍王党,还有中立的,观望的,会乱成什么样子。既然站了队,敌人支持的,必然反对,敌人反对的必然支持,这个朝政再想象以前那样流畅,不大可能了。

“陛下怎会如此……”

“他是舍不得啊。”

岂止是李治,李威也很想的,大唐的皇帝可以说是现在这个星球上最有权势的人。吐蕃只是仗持高原之险,可是苦寒之地,不能算是真正的强国。大食是白衣哈里发,王权有掣肘,拜占庭王权又受到宗教的掣肘,法兰克王国诸候并立,连强国都不能算,国王更只是一个“懒王”,这个懒不是国家懒惰,是国王没有权利了,只能在王宫里无所事事。

郝处俊默然无言,到了这地步,虽然耿直,可也不傻的,如若再强谏,皇上都能让自己致仕。致仕也罢,可以想像,若是朝堂没有了自己这些人支援,太子有可能让皇上这样继续下去,罢废了。

戴至德又说道:“还是将李相公、张相公他们喊来,将太子之事完成吧。”

指的是商人出海名额的事。两渠一开,不仅是对国家有好处,对太子大义也有好处。可这却需要很多钱的,进一步放出海商人的数量,不仅是名额得来的钱,贸易量增加,海市收入增加。今年不将此事办妥,到了明年两渠缺少经费,若是李贤有能力,形成一定的小气候,在此做文章,本来就是有争议的事,有可能事不行。

李敬玄自然同意,与他自己无关,是陇西李家很早就托人带话了。几位宰相同意,于是又与群臣在议事堂商议,这一回倒没有几个人反对了。自从禁止商人出海命令颁发以后,许多人上书反对,其中不乏一些大家族,官员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其他有的官员直接参与了游说行列。

然后将李威喊来,询问名额。

李威沉吟了一下说道:“终是商贾,又有种种不可测量的风险,不能多了。”

大家点头称是,这符合主流思想的,只要放一下,将大家的嘴巴搪塞住,得到两渠费用即可。

“也不能少了,毕竟上一次许多人袖手旁观,这一次不服,认为上次所做不公平。其实孤也不明白了,两渠成功,造福于国家,方便于百姓,出海又得利,这是两惠之举,这时候不出力,难道所谓的良,是文章写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

这句讥讽,让大家无言。

“孤认为一百二十户足矣,而且明言,这一次放开后,以后不得任何人提及此事,也不能让任何人私自出海。”

略少了一些,可是百姓出国,又是商贾,大臣皆不敢争。

但李威想法,还是物以稀为贵,再说,现在风向不大妙,多了,无疑授人话柄。

李敬玄让人起草制书,郝处俊则看着李威道:“太子……”

“郝相公,孤在父皇下诏,让你们迁任时,早知之。父皇忌昔日祖皇东宫之乱,因此很早就扶立太子,明确东宫。有利也有不利,利在东宫明确,少了纷岐。但不利者,孤有数名兄弟,看不出孰优孰劣。天下者,有德者居之。这一次,父皇让二弟走出来,也无不可。若二弟做得好,孤自当退让贤能。其实孤还想向父皇进谏,让他兼任一项实职,让他磨练,或者展示才华,以让国家未来得到真正的贤良君主。”

这是在议正堂说的话,除了几位宰相外,还有许多大臣,听了一个个只是折服……

裴行俭眼睛却是明亮起来,不但他眼睛亮起来,连郝处俊、李义琰眼睛都亮了起来。这才是大度,自信,这才能佩得上泱泱大国君王的风范,即使是陛下早年时都没有这风范,仁爱节约有余,自信却不及,这种自信,或者只能在李世民身上看到一份影子。

同类推荐
  • 可怕的谜团

    可怕的谜团

    至今,人类运用科学知识解开了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宇宙奥秘、自然谜团、人间悬案等。但是,还有更多扑朔迷离的谜团尚待破解.它们不断露出朦胧的脸庞,向人类的智慧和耐力发出新的挑战。历史到底遗留了多少谜团?或许连历史自己也不知道。
  • 灭三国

    灭三国

    他本为豪门子,奈何却偏偏是最不受宠的一个。他本只想护家,奈何却偏偏卷进乱世纷争之中。他浪荡,他自由,他像闲云野鹤,却被困在牢笼之中。他明白,只有打破这禁锢,灭了这乱世,方能得到解脱。最后,他说:“乱起三国君莫笑,敢问天下谁英雄。”
  • 晋石

    晋石

    置身暗世十五载,不见天下苦凄凉。魏晋风流,士子击剑,世间道义皆沉沦,狂舞龙枪惊天下,定要破碎山河从新来。柔情画卷,绚丽江山,管你荆棘拦路,巨木挡道,枪指苍天怒吼破云霄,满腹才伦挥笔书乱世。敢问拨云弄日天下雄,敢问白衣儒士自风流,敢问遮蔽耳目之宵小,敢问掌权驱兵朝堂客,何为安宁,何为潇洒,何为正道,何为盛世。我来破局,我来书写。我为基石,铺砖引路,仁孝至义,儿女情长,绚烂的画卷,史诗般的江山,万里之路,破阻而上,一路滴血为泪,一路豪歌壮语,我是晋石,让天下刚强,让天下安生!
  • 晚唐风之王的面具

    晚唐风之王的面具

    人们往往熟知秦皇汉武,精晓三国,向往大明,却又痴迷清风。然而,有多少人又曾真正倾心过那大唐末年一段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故事?那一副副铮铮铁骨,一颗颗赤胆忠心;那一段段催人泪下的往事云烟,一场场震荡人心的智斗与血战。善与恶,美与丑,忠与奸,生与死;兄弟情,家国恨,赤子心,臣子泪。也许当你览罢此书,你会于脑海中也依稀辨见一人。而随着绕梁余音叩动心弦,或许你会惊奇的发现,原来那人正是你自己!你是否还记得那个曾经的你,亦或者还有你那纯真的梦?本书以大唐末年那段真实的历史为大背景,精心塑造的人物只为将一段段破碎的情节串联起来。览其文,犹如观其踪。亦是亦非之间,只如梦似幻。文无浮夸,回溯本心。
  • 行医在三国
热门推荐
  • 繁华世界不如一个你

    繁华世界不如一个你

    校园的一个角落,顾白将单手抵在墙上,嘴角微扬,把叶惜纳入自己的包围圈,轻声的说:“你觉得我挣这么多钱干什么?”叶惜抬眸,怔怔的问:“难道不是给自己养老用的?”顾白笑出了声,“养老?你觉得我需要吗?我完全可以做个富二代,衣食无忧。”叶惜懵了,“那……”顾白继续挂着那好看的笑:“傻瓜,那是养你用的!”
  • 诱惑王妃:王爷太腹黑

    诱惑王妃:王爷太腹黑

    王糖糖是二十一世纪的小萝莉,两个月前在马路上救了一位老婆婆,老婆婆为了感恩就送给她一块价值连城的玉佩给她,结果抱着睡觉也能穿越,还是穿到几千年前的未知朝代,各种可爱事情发生在她身上,皇帝赐婚,好啊,听说三王爷相貌是很不错的,什么!花轿到了门口,不让进门,什么东西,老娘今天就进这门!王爷了不起啊,皇帝我都不怕!
  • 大师别丢下我

    大师别丢下我

    “大师,我喜欢你,你带我一起走吧。”...“安公子,你这是做什么?你的手放在那里?”...“大师,我终于等到你了!”...“我不知道,我喜欢大师,可是安公子要离开,我也会舍不得...”
  • 一饮吞日月

    一饮吞日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众生皆苦及时行乐
  • 感谢,我的青春有你

    感谢,我的青春有你

    本应执子之手数余生时光,奈何南柯一梦仅独自幻想是否灯下回眸誓此生难忘!
  • 谁拾走了你生命的麦穗

    谁拾走了你生命的麦穗

    人生在世,总有很多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顾此失彼。有多少人曾经遇到过自己最大的麦穗时,他却没能摘下,等他们明白过来的时候,却发现一切都已经成为过眼云烟。于是,在患得患失中,我们不断地在寻寻觅觅,却最终给自己人生留下不少遗感。
  • 三世鬼咒

    三世鬼咒

    一场连做七日的怪梦,一把反复变幻的短剑,一个闯入现世的魂灵。前世已湮灭,今生须无情。为了打破一个历经三世的恶咒,谁又能阻止这一场生死轮回?
  • 每天让自己笑一笑

    每天让自己笑一笑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冲它哭,它就冲你哭。是哭是笑,取决于你怎么样面对它。每天对自己笑一笑,笑出一份好心情,笑出一份自信。每天对自己笑一笑,就是自我调理情绪,给自己一份轻松,让自己有一种良好的心态。笑是一种生活的轻松和愉悦,是一种愉快情绪的自然流露。每天对自己笑一笑,就是自我调理情绪,给自己一份轻松,一份自信,让自己有一种良好的心态。从现在开始,要微笑着面对生活,不要抱怨生活给了太多的磨难,也不要抱怨生活中有太多的曲折,更不要抱怨生活中存在诸多的不公。每天对自己笑一笑,你就会发现,困难和挫折没什么大不了的。
  • 倾城鬼医:腹黑王爷霸道宠

    倾城鬼医:腹黑王爷霸道宠

    她是丞相府的丑颜废物,一朝惨死抛尸荒野,眼眸再睁,21世纪的修仙天才附体,修炼算什么?炼丹、炼器又算什么?统统搞定!顺便再加个阵法和符咒!欺她是废物,没关系,我就让你知道什么是天才中的天才!哦,你有灵兽?我还有四大神兽外加一只圣兽!闲来无事顺手救了个人,结果就多了一个霸道未婚夫!!!他被亲人所害,身中世间奇毒,双腿残废,冷漠,残忍,凶狠便成了他的代名词,可遇见她,治好了他的腿,也治好了他的心。从此宠她入骨,视她如命,为了她与天下为敌又何妨?
  • 萌妃组团来报到帝君不好受

    萌妃组团来报到帝君不好受

    我叫三生,为你等了三世,第四世你还在吗?三生石,能知人三生,却永远看不清自己的三生。两千年的时间,终究是对还是错?龟速,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