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02600000438

第438章 抱铜仙(一)

这一份捷报就到了洛阳。

李治大喜,立即将诸相喊来商议。打到现在了,当初自己儿子回来时,十分高兴的,可高兴过后,看到国库空了,心里面也不乐观。

有一个明显的例子,李世民两征高丽,从战面上看,唐军一直没有输,只是因为天气原因被迫撤军。但因为时间短,没有攻克高丽,形成相持战。就象唐朝与吐蕃一样,你没有攻破我家多少城,我没有攻破你家多少城池。

这是最糟糕的战局。

每射出一支箭,每丢失一把刀,不是铁打制的,是金钱打造的,这时候的采矿技术,注定了铁同样金贵。甚至有时候为了有足够的武器,将农具收上来重新融化,铸成兵器。

还有粮草,在长安,一斗米涨到一百文钱,了不得了,要饿死人。可是运到高丽,或者青海,每斗米涨到近百文,并不稀奇。就算民夫不要钱,牲畜不要钱,在路上的吃喝,就是一个惊人的消耗,要是运到西域,也甭运了,天大的本事,也别想运一粒粮食过去,相反,还要准备民夫回来的口粮。

所以两次征高丽后,李世民没有吃亏,却大叹后悔。确实给国力增加了沉重的压力,得不偿失。

当然,要是攻打成功,又是另外一回事,高丽立国多年,囤积了大量财富。所以到了李治手中,规模也不小,国家负担不重。这个史书不会记载的。

总之,这一场恶战,吐蕃与唐朝这两个国家皆带来的沉重的包袱。

这份捷报来得正是时候。

捷报在诸相手中转了一下,又转回李治手中,王德真说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说,喊你们前来正是补漏拾遗。”

“对前方军事,臣也不知。可是为什么太子殿下的捷报上反复解释了一件事,与呈给陛下的作战计划,迫不得己,作了更改。可殿下呈上陛下的作战计划,我们身为诸相,怎么没有看到?”

这话是有深意的。

你作为皇上,不知道便罢,知道了张大安很有可能,为了自己野心,扶助雍王夺嫡,不惜一切代价,不顾国家安危,能将前方的十几万将士与青海出卖。还不顾朝廷制度,做了防范,为什么还要让张大安做宰相?

武则天在帘后听了脸色一阴,这个王德真是一个蠢材,不会说话啊。

看似耍了一个小聪明,委婉地点出此事,借机将次子这个唯一的靠山扳倒。实际上不是,这句话还能反过来听,江山是你的江山,可也是唐朝的江山。但是你身为皇帝,不能一个小小的平衡之术,居然都不顾国家安危不顾,不顾前方浴血奋战的十几万将士不顾。原来不知,现在应当知了,可为什么还在任用张大安?

不知是蠢,知是昏!

不仅如此,还有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事件。

武则天真不知道这个属下替自己娘家人争过。没有争赢,就没有上奏。可是听到坊间谣传了。一开始没有传得快,后来传开了,传得就飞快起来。这些年风言风语的很多,加上唐朝没有什么文字狱,和蟹的神马,所以百姓也敢于议论。武则天到现在还没有注意,第二条说皇上恋权昏庸,早先也有过这样的传言。

事实也如此,可换一句话来说,丈夫若不是生病,五十岁不到,正是男人的黄金时刻,怎么可能在这时候禅让?

但第一条谣传从何而起的?一问,原来是王德真提出,让自己侄子做大理寺少卿。于是将王德真喊来,呵斥了一顿。不能这样做,原来提拨亲信与侄子,皆是是借助机会提拨的,局势一平稳,已成定局,丈夫也无奈其何。现在长子平安归来,继位已成定局,再掀风鼓浪,丈夫如何作想?

再说,你是一名宰相,倒向了几个儿子,是丈夫授意的。那怕倒向了自己,也是丈夫授意的。只有这样,朝堂才能平衡。就是这样,戴至德他们数位宰相,只是支持太子,但没有成为太子的死党。支持太子稳定的,为了唐朝的将来,也就是如此。可你一个堂堂的宰相,居然倒向了外戚,丈夫如何作想?难不成你要扶助皇后登基,外戚为相?

这件事做得很不理智。当然不可能直接说,委婉的表露出这份意思。

王德真认错回去,武则天一声长叹,还是没有人才啊,若是许敬宗在世,他就不会做得如此的冒失。

可刚训过没有多久,又犯下了眼前这个错误。

张大安也不作声,心里,你是一个傻货,这事能做一次,还敢做第二次?嗯,不好说,李贤府上的那位,是没有听到有用的消息,否则没有什么不敢做的。

对此人,刘仁轨等人也是很反感,上前说道:“王相公,莫得胡言。太子呈给陛下的是信件,非是奏折,上面写的也是草议。陛下还特地召臣阅读,上面写的是太子的一些想法,并非决议。所以并没有传示诸相。”

这才是象一个宰相说的话!

李治感谢地投去一瞥,心里面却将这个王德真记住了,武则天能听到谣传,当然他也听到了谣传。过几天吧,眼下先放过此人。但经这一提,气氛变得微妙起来,政务军务,不能往朝争上扯,一扯,立即会复杂起来。

几个人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刘仁轨看了看各人的脸色,心想,千万不要往朝争上引,于是又说道:“臣还有一议相提。”

“刘卿,说。”

“太子殿下目光长远,想法周全,青海现在是不可得,得之必然鏖战,弃我所长,敌寇之长,也非兵法之策。可是青海新近所得之地,乃是青海最肥沃的地方,九曲大部皆在河东,特别是大小榆谷,乃是青海最肥沃的地区。又迁移了几万百姓过去,哪一带,臣也曾亲自察看。若是屯田,从河湟到九曲,最少能屯出五万顷良田,甚至能有十万顷。”

这时候的人,对地十分地敏感,地也有几等的,比如李威说的海外之地,大臣感兴趣的很少。或者沙漠地带,又不会感兴趣。但是青海一旦开耕出来,不仅是青海,河西走廊都会受益。看到去年的河西走廊的蝗灾,只能看,却没有办法救助。太远了,又没有水路通达,只好望着虫子作患,百姓流离失所。河西走廊一稳,西域就会安稳,这一系列的变化,对唐朝十分有利。

李治抚须道:“是啊。姜相公前几年就想在凉州屯田,可是去世过早,没有推广,没有想到让弘儿成功。”

用姜恪,也让许多百姓议论,借机替姜恪正一下名。

“是,但陛下,这一带,青海百姓众多,再加上几十万党项人全部臣服,臣以为,仅是鄯廓河洮四州已无法统辖。因此臣有一议,复开浇河郡,统宛肃城、洪济城与百谷城,以及大小榆谷。”

“朕准此议。”

“还有,党项回归,又要重划各个羁縻州,原来是属于松州管管辖的,但是一旦大战开始,青海还是主战场,多有不便。因此臣以为,莫如划归浇河新州府统辖,正好太子在青海,又能使这群羌人向心。”

“此议朕也准了。”

“还有一件事,若是臣没有料错,到了八月到来,朝廷国库危机,会有一部分缓解。”

“是,此事众卿知之即可,不必再提。”李治微笑地说道。史官正准备记载,想了一想,笔停了下来。

李治又说道:“那么没有异议,朕就将这个捷报宣告天下。”

“没有了,”各相不会再骚皇上的兴头,一个个退下。

李治又说道:“皇后,你将这份捷报拿到东宫,让东宫也高兴一下。”

“臣妾遵命。”武则天施了一礼,退下,带着李首成来到东宫。好久没有看东宫这群儿媳妇了,既然与儿子搭成了默契,这些女子,将来也在考虑的。顺便观察一下。

没有人敢怠慢,用眼睛看了看,几个女子虽然有些小的恩怨,总的来说,相处得还不错,心中五味杂陈。说道:“你们去了青海,本宫忙于国事,疏忽过问。”

“天后日理万机,乃国之幸事,”裴雨荷婉声说道。

对这个儿媳妇还是很不满意,不是做皇后的料,不过谨小慎微,日后不会成为自己绊脚石。又说道:“陛下身体一直没有康复,这是本宫应该做的。弘儿身体如何?”

“承蒙天后关心,殿下身体很好。只是,只是去年受了冻,身上有许多疮疤。”

“本宫知道,因为国家支出巨大,正准备喘过气来,对各个牺牲将士做一些补偿。还有呢?”

“青海地高,臣妾去了青海,一直在生病。”

“听月儿说哪里风景很美?”

“是很美,天低云白,山青水绿,就是终南山也不及。”

“可惜本宫没有机会前去观看。”

李首成想摇头,一个太子去了青海,已是了不得,你一个皇后再去青海,算那一门子。

裴雨荷却温声说道:“天后,最好不要去,风景虽好,可哪里气瘴委实厉害。听殿下说紫山口春夏之季风景更好,几乎满山满野的象一个花园,红的花,紫的花,蓝的花。可到了紫山,气瘴更重,普通人猛然上去,吸气都感到困难。”

“若不是如此,我朝怎么容得这群蕃子猖獗,本宫给你们带来一份青海的捷报。李首成,将捷报拿过来。”

几个女子读完,裴雨荷说道:“太好了,青海平定,殿下不用多久,将能回京城吧?”

这一句问得孟浪,想回京城,那有那么容易的?李首成解了一下围,说道:“太子妃,青海虽然暂时大捷,吐蕃必不甘休,未来恐怕还有一战。再说,按照殿下计划,笼党项人于我朝,才是一个开始,白兰羌还没有收服。只有在紫山口筑城,吐蕃才会真正危机重重。可除了殿下外,其他大臣皆不放心任用。”

“这样啊,”裴雨荷一脸失望。

狄蕙没有作声,实际不是,青海诸将,太子也反复讲过,论军事才干,黑齿常之与裴行俭皆能挑起大梁。不是青海战局问题,是这两位圣上心中的想法。他们不让太子回来,太子自己也要回来,但不在此时,在临行前,太子也与自己谈过此事。当真等到吐蕃崩溃?这么大的国家,没有十年二十年的,还要不出现任何差错,不然休想它崩溃。太子能不能等到十年二十年?

裴雨荷又问道:“臣妾从青海时,就托李内侍向天后求情,让野辞明月进入东宫。这一次党项人也算立了大功,不知道天后能不能恩准?”

“什么党项?什么野辞明月?”武则天也茫然了。

李首成十分尴尬,说道:“是这样的,当初太子殿下为了拉拢党项人,曾经许诺过,收留了一名党项少女,叫野辞明月,答应她进入东宫做一名侧妃。又许诺了其他一些好处,所以这一次党项才不顾吐蕃的压力,举族皆叛,让我朝在青海顺利大捷。当时是权宜之计,殿下又不知如何向陛下与天后开口,一直拖着。直到奴婢去了青海,才央求太子妃,让奴婢向天后求情。可奴婢也不大好开口。”

“荒谬,荒谬,”武则天斥责道。

虽是权宜之计,可是堂堂的一个太子,怎么纳党项的一个女子为妃?又说道:“你们知不知道,此事若传扬出去,会引起多大的争议?”

估计各个儒臣,能从洛阳跪头请愿,一直跪到长安城!

同类推荐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读史就要读出历史的真实,就要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到历史的发展之中。史学大师吕思勉(1884—1957)所著的《中国通史》(原名《白话本国史》)堪称与钱穆《国史大纲》双峰对峙史学巨著,迄今为止,仍旧是一部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中国通史。
  • 炮声隆隆

    炮声隆隆

    朱元璋从讨饭的和尚变成开国皇帝,怎么来的?荷兰人侵占宝岛台湾,谁赶走了他们?清朝末年,外国列强结队欺负中国,都有哪些坏蛋?枪林弹雨炮火纷飞,前辈的英勇事迹照亮了历史!本书介绍明清时期的二十九场经典战例,比如靖难之役、宁远之战、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
  • 佛陀的智慧

    佛陀的智慧

    佛陀也就是被大家经常称之为佛祖的大圣者,他所弘扬的最纯正真实的佛法到底是什么样的?佛陀当初是如何说法度众,又是如何让弟子们开启智慧解除痛苦,离苦得乐的?这些问题一直都困惑着很多人,我一直都在寻找最真实,纯正的佛法,翻遍了各种集结的佛经,希望找到佛陀当初说法的实态,希望还原最真实的佛法,我将把自己找寻到的佛陀开示弟子们的真实故事写出来,以此来展现佛陀当初为弟子们所说的真实法义,希望看见这些故事的人,能够也像当初佛陀的弟子们开启智慧一样,离苦得乐,证悟果位。
  • 被历史尘封的典籍

    被历史尘封的典籍

    ——混沌未名,族群在黑暗中蹒跚前行。中世纪末期,在东方陷入黄色的恐慌时,西方最深沉的黑暗将迎来曙光。最后两次十字军的东征,是西方封建统治者最后的挣扎,他们企图通过掠夺另一个古老帝国的国运来维持苟延残喘的统治。十字军陈兵塞浦路斯,只等时机一到,兵峰就将直抵古老国度埃及的喉咙,截断这个千年帝国的命脉。在这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在这即将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漩涡旁,高加索地区偏北一点的地方,黄祸入侵欧洲的遗民,钦察汗国中的小小部族——尼鲁温,也正在为汗国的野心奋斗着。而这时他们还不知道,某种比黑暗更加古老的恐怖,正裹挟着东西方的灾祸,企图将历史引向另一个进程
  • 我和貂婵有个约会

    我和貂婵有个约会

    哎呀,你不那个谁嘛!西施?不是!昭君?也不是!你是貂婵!你是貂婵吗?你好!我的中文名字叫貂婵!公元2012年10月8号,貂婵墓出土,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里面空空如也!只有一副画!貂婵在哪里?石棺里?尘世中?是灵魂,还是绝代艳尸?他很执着,为了让她复活,只有回到三国!完成男人们的使命,延续勇士们的岁月!男人,等于征战天下,征服女人!长平地下数十万虎贲狼师总算找到了他们的统帅,廉颇也来凑凑热闹!这小老头就不老实!太阿山人继《我和貂婵有个约会》另部作品《神马仙侣》同步更新中,大家多多支持!
热门推荐
  • 眉间雪之灼灼其华

    眉间雪之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因果早已注定,缘起缘灭,终抵不过岁月婆娑。主角是一位名叫许久的小姑娘,身为一只水仙妖,她明确认识到自己一辈子也开不了花。所以没有什么放不下的爱恨,纠缠千年的恩怨在这个神奇的女孩面前化为云烟。她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于是轻易抽身离去。乱世里一场华美谢幕,殊不知只是这场权谋角逐的一部分。最终得以与一人相守,不尽完美,却是我所奉上最美好的文字。各种欢脱萌呆与年少的懵懂,愿君采撷。
  • 异世之武修

    异世之武修

    修炼一途,乃夺天地之造化,方可成就长生之道……他前世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小混混,他这世断言要站着这个世界的巅峰……未婚妻退婚、族人的羞辱,让他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从此,他脚踩天才,拥怀佳人成群……
  • 云杳录

    云杳录

    运筹帷幄的镇国长公主一朝国破家亡,再睁眼成了逼死自己之人的女儿。她设计重回黎京,与名满京都的端王不受控制的越走越近。一次受伤梦回前生,察觉以往不曾注意的一些蛛丝马迹,当年殉国竟只是一场阴谋,原来她过往二十五年竟都活成了一场笑话……
  • 穿越千年之轮回

    穿越千年之轮回

    帅气高冷的富二代转校生鹿易让全校生激动不已,乖乖女夏梓晗本以为他与自己毫不相干,可鹿易却闯入了夏梓晗的生活。在梦境中,夏梓晗慢慢发现,鹿易与自己的缘传于了千年,是古时的断肠悲情,还是墓血时代的生死逃生。
  • 爱你,没完没了

    爱你,没完没了

    一:我们的相见是美好的,可我们还是分开了。二:你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我只是小农女。三:你是霸道总裁,而我是你敌手的女儿。
  • 传奇纪元

    传奇纪元

    法师、战士、机甲、人族、兽族……一个神一样的天才少年,一日之间遭逢巨变,失去了妖孽般的天赋,连意识也变得残缺不全,性格也随之发生改变,变得荒唐无度,为所欲为冰冷高贵的老婆对他极度厌恶,周围所有人的眼神都被充满了讥笑和嘲讽一次意外的重伤让他意识终于恢复,于是他离开了众人的视野,以另一种方式,强势崛起……
  • 心地上的菩提树

    心地上的菩提树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菩堤树。她是包容,宽恕的代名词
  • 仙妖传记

    仙妖传记

    大千世界,人鬼妖魔万物生,人妖殊途道不同,岂可人妖伴一生。
  • 准仙人的幸福生活

    准仙人的幸福生活

    悲催男遭遇车祸,灵魂进入“仙界”。跟随师父苦修多年后,冒险重新返回人间。却没想到竟然回到十六岁时。于是他决定重新追求自己未来的校花未婚妻,然后享受这美好的人生。但人生无常,他真的能如愿吗?
  • 中国四大玉石

    中国四大玉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