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02600000498

第498章 为问花何在(三)

李威低估了唐朝人对异国风情的接受程度。

李贺的《龙夜吟》中起首四句就是鬈发胡儿眼晴绿,高楼夜静吹横竹。一声似向天上来,月下美人望乡哭。写的正是北欧人种,竭尽赞美之词,并没有《聊斋》中罗刹的说法。

看着这个美人越来越近,武承嗣又喜欢美色,不由问道:“这个小娘子是谁?”

武攸宁道:“她就是那个法兰克王国的公主。”

“不象啊。”

“以前穿的衣服布料粗鄙,大兄也许没有注意,今天不知为了什么,换上了我们唐朝的宫装。”

“果然是一朵奇葩,以前淹没于尘埃了。”武承嗣盯着香黛,又赞叹了一句。至于法兰克王国公主的身份,他自动忽视,那么遥远的地方,又是一个傀儡国王,还是一个落后的夷人国家的公主,又能有什么?

香黛紧锁着眉头,已经走了过来。

武承嗣笑嘻嘻地迎了上去,说道:“请问小娘子,你是不是那个香黛公主?”

“是,”香黛警觉地看着这一群人,来到唐朝也有一段时间,知道通过官服能看出一些官员的地位。眼前这个中年人身穿着大紫的官服,非富即贵,不能慢怠的。

“为什么你也来到我们唐朝?”

香黛没有回答,心里想到,我来到唐朝关你什么事?但越加警觉,她作为一个纯正的天主教徒,心性还算纯净的。不过自幼成长的环境,与经历,待人处事,也不简单。已经从武承嗣眼中看到一份贪婪,三份色咪咪的眼神。

武三思替香黛答道:“大兄,我倒听说了一些,这个公主被国内宰相(宫相当成了宰相)所逼,要她当宰相的情妇,此女不从,于是逃到我们唐朝。”

“这么漂亮的小娘子,怎么可能做一个情妇呢,要做,也要做本公的媵人。”

“大兄,不用媵人,若大兄愿意,开一个口,将她纳为小妾自可。”

做媵人,会有争议。香黛在武三思心中地位,竟然差到如此地步。

香黛唐朝的官话,如今说得依然不是很流利,但能听懂大部分唐朝的官话,甚至还可以写出近千个汉字。几人对答,全部进入她的耳朵,不悦道:“我好歹还是一个公主,即便是流亡,也是公主。如果想娶我,只有你们大唐的皇帝,才有这份资格。”

武承嗣与武三思皆是大笑。

香黛的话也不矛盾,西方的国家分分裂裂,即便是今天逃亡,说不定明天又迎了回去,重新做了国王。这一点颇象中国的春秋时代。但中国早过了春秋,一个国家灭亡了,什么身份也就不是了。

武承嗣与武三思哪里知道这份过节,还认为她很狂妄。武承嗣说道:“公主,好好考虑一下,跟着本公,保你吃香的,穿好的,过着锦衣玉食般的生活,还有许多仆役伺服。”

“对不起,我只知道你们唐朝有一个皇帝,不知道什么本公外公。”香黛脸色一寒,推开武承嗣,向天津桥南走去。

“居然不识相!”武承嗣愠怒道。

武三思一把将他拽住,说:“大兄,这里是天津桥,有许多眼睛盯着……还记得上一次的事?她还在东都四方馆,无路可去……正事要紧。”

“暂且放过她!”但是武承嗣还在看着香黛消失的背影,留恋不舍地道:“没有想到这群夷人,居然也有这样俏丽的娘子。”

这才离开天津桥,诸武也没有将此事当作一回事,就是武承嗣强行将这位公主拉回府中,又能怎么着?难道遥远的那个小法兰克王国,还敢向大唐开战不成?或者有什么大臣,要替这个公主主持一个公道?

进了上阳宫。

武则天很是惊讶道:“你们为什么全部来了?”

几年来朝廷的分分合合,武家捞取了最大的好处,几十个侄子,先后授了官职。有的在外州县担任地方官员,其他的皆在京城供职。但武则天做得很小心,所授官职皆是不高,只有武承嗣袭了贺兰敏之的爵位。可是今天,在洛阳所有的武家弟子,一起到来。

“启禀太后,我们来是有一件事进谏的。”

“嗣儿,你也会进谏了,说来听听。”武则天开心地说道。

“太后,太子已经登基为帝,侄儿以及与诸位兄弟作为外戚,心中又喜又惊。”

武则天更来了兴趣,问道:“惊是何处,喜是何指?”

“古今往来,外戚的下场,无非有二,第一是大富大贵,依据宗室享受荣华富贵。第二个结果却不是很好,往往招惹君王动怒,动辄灭族。这是侄儿惊的地方。喜的地方是大唐后继有人,太子在太后与太上皇的教导下,终于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但我们内心却不安,特别是新帝登基,东宫之中所有妃嫔没有加封,怕皇帝心中幽怨。他日皇帝因此生气,武家的下场……我们共同进谏,恳请太后与太上皇册封东宫妃嫔。”

“这是谁的主意,说!”武则天听完后,脸色一变,厉声道。

这中间的关健,休想瞒住武则天的。

“是侄儿的主意,”武三思老实地答道。

“为什么那么急!”

“侄儿也是为家族着想,侄儿的家族,同样是太后的娘家。太后,容侄儿进谏一句,对我们兄弟数人,虎视眈眈的大臣太多,不得不未雨绸缪。再说不册封东宫,民间也有议论。”

武则天思付起来。

对武家,她感情并不深,若不是贺兰敏之不争气,都未必能将武家这群子弟重新召回京城。不过召回来后,武则天也得到了一些好处。经过她霹雳手段后,这些侄子再不敢象自己那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那样,慢待于她。有时候,还能替她办许多事。

可是小时候悲惨的生活环境,让她心里还有一些阴影,因此在继续观察。若是值得扶持,她年龄不算太高,身体又健康,很多事,她没有本领办到的,但想保住武家,却有无数种方法。并不急。

但武三思一句,民间也有议论,却击中了她的心扉,想了想道:“李首成,去到东宫,将皇帝请来。”

“喏。”

过了一会儿,李威被带到上阳宫。看着这一群诸武,眼中有些惊疑。武则天让他坐下。然后说道:“弘儿,你的几位外家兄弟向本宫央请,册封你的妻妾。”

“册封东宫?”

“是啊,你现在好歹已经继承大统,东宫的几个妻妾,再沿用东宫的封号,不大适合了。”

李威狐疑地看着诸武,不是穿越人士,在母亲低调处理下,也许能忽视诸武的力量。历史诸武有多暴虐,自己是清楚的,特别是武承嗣与武三思二人。他们居然会安好心?

忽然顿悟过来,册封自己东宫,必然要立皇后与两个以上的夫人,那么连娘家人也要册封的。可是东宫几个女子当中,娘家有什么人值得起用?裴雨荷四个哥哥,自己是见过的,才智只是中庸,杨敏的大哥才能也不算高,韦月的哥哥与父亲,同样不算才华出众。要么数来数去,只有徐俪那个正在国子监读书的弟弟,稍稍有些才能。

但东宫与新外戚的册封,等于主动打破这种平衡,加封诸武,则成为必然。

这笔账似乎怎么算怎么不划来。

想到这里,立即道:“母后,儿臣认为不妥。如今儿臣只是跟随父皇母后,在学习处理朝政,许多方面还要父皇母后匡扶指正。再说,父皇母后健在,儿臣登基为帝,已是越制,再册封东宫,即便母后同意,儿臣心里也难安。”

“唉,你越来越猾头了。”

不猾头,能在你老人家手里面讨生活吗?可表面还是诚惶诚恐地说道:“儿臣那敢。”

武则天将这句话当作了耳边风,道:“本宫也觉得不妥。”

“母后英明。”

“本宫那有你英明?”

“儿臣偶尔有那么一两丝英明,也是母后指导的。可不敢与母后相比,母后的智慧,儿臣一生也休想及十之一二。”

“你不要耍嘴皮子,说正事。”

“喏。”

“虽然不妥,可是百姓不知,会有许多议论,说你父皇与本宫,对你刻薄。所以此事必须要议,你回去后写一个草拟呈给本宫。”

“但是……”

“但是什么,难道你想坐观你父皇与本宫名声,遭到百姓污蔑?”

“儿臣不敢。”用了这顶大帽子一压,李威不情愿,也得生受了。

“本宫再问你,为什么想起来巡视河南道?”

原因你老人家心里面岂不清楚,但不好顶出来,突然灵机一动,说道:“母后,此次出巡,察看旱情是假,儿臣是去办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武则天耳朵立即竖了起来。

如今儿子很是强势,特别是在民间的声望,所以逼得她与儿子抢功。也就是争这个名声的。

李威有意吊着母亲的胃口,吞吞吐吐地说道:“若是此事办成,对江山社稷的功绩,远远超过武举的十倍。”

“是什么事情?”

“不过现在仅是一个想法,儿臣还需下去看一看,才能决定。但仅凭儿臣操办,能力有限,因此,打算回来后,与父皇母后,携手合作,”刻意将合作二字咬得极重,继续道:“此项决策商议好以后,再册封儿臣东宫诸女如何?”

武则天盯着李威,大半天后说道:“自从你为帝后,很少与本宫见面,明天你要出巡,这样吧,今天留下来,陪本宫与你父皇吃一顿饭如何?”

“儿臣愿意之极。”

吃饭是假,母子俩好好交流是真,至于是交易,还是合作,不是自己这群人有资格旁听的,武承嗣与武三思立即告辞。走出上阳宫,武承嗣说道:“三弟啊,我算服了你,果如你所言。”

“不敢,弟作为旁观者,也许反而能看清一些。”

“旁观者清,不错不错,诸位兄弟,此次西方来了许多使者,连陛下都宴请了数次,不如我们一道前去四方馆,昔日陛下,正是从夷人嘴中听到许多的学识,我们也去长长见识,说不定也能象陛下那样,想出一两条利国利民的好策略,你们意下如何?”

去四方馆是假的,今天是武承嗣对那个法兰克公主动了花心。

十几个武家兄弟自然不会将他的用意顶出来,一个个笑嘻嘻地道:“大兄之命,谁敢不从。”

说完后,径直向四方馆走去。

同类推荐
  • 一三年

    一三年

    公元前213年李斯辅佐祖龙嬴政扫去六合,建立秦国,定都咸阳,官拜丞相,迎来后世千古一相的美谈。前112年骠骑大将军霍去病于漠北大败匈奴主力,歼敌二万,后与封狼居胥山封狼居胥,自此成为历代兵家最高殊荣。前113年武帝封霍去病为大将军,加封大司马。2012年我的前世进入霍墓,当年是为世界末日。翌年死于洞中。xx13年我的今生进入霍墓,泪牛满面。。。。
  • 三国之无双吕布

    三国之无双吕布

    不杀丁原,反而助他匡扶汉室。三败董卓,虎牢关下拒十八路诸侯,人人都言汉室不可复兴,我偏偏要逆天而行。一人一戟,问天下有谁能挡!
  • 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西安事变始末纪实)

    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西安事变始末纪实)

    放眼世界:狼烟滚滚,野蛮代替理性,佛朗哥挑起西班牙内战,德国挑战欧洲,意大利将阿比西尼亚划入自己的版图,法西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甚嚣尘上近看中国
  •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研究的中心在中国,优秀的清史专著,应该出自中国历史学家之手,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也不排斥了解和有选择地汲取外国学者研究中的积极成果,及时地介绍和评析海外清史研究的学术思潮、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重要成果,加强海内外清史研究学者的交流。
  • 我的春秋我做主

    我的春秋我做主

    读史可以省身,读史可以明志,然而这些都基于一个明确无误的前提,那就是史书必须给人以阅读的兴趣,或者说勇气。我从不妄加揣测每位读者的素养和偏好,但既然大家都说群众路线才是文艺的生命所在,那我相信,《我的春秋我做主》这篇文字,至少没有脱离顶层的召唤和底层的呼唤。如果您不吝第一次点击打开它,您一定能感受到我扑面而来的诚意。本文试图在历史的严肃性和观赏性之间寻求某种融合,一方面避免枯燥史料的堆砌和说教,另一方面也防止脱离历史本原而走上架空的道路。最终的目的,是以史料为基础,以争霸为主线,用通俗亲和的文体,用有血有肉的笔触,讲述春秋时期的地缘格局、人文景观和政治演变。希望您能够带着愉悦的心情读完它。
热门推荐
  • 冬雪祭离辞(年年今日系列之大雪篇)

    冬雪祭离辞(年年今日系列之大雪篇)

    他身为堂堂冥主,只因对天帝说了一句令他不爽的话,就被这个心机超重的老头子挟怨报复,让他下凡历劫,不老不死,也不能……爱人!他真是活得够腻了,一心只想求死,可是她却说,他人怎么样都无所谓,这样做是对是错无所谓,她只要他好好地活下去,这就足够了……她自私得理所当然,她自私得无需理由,不管不顾,她只希望他能好好地活下去,其他全不理会。她希望他活,所以他活下来,不管过了多少百年,等着她……
  • 诡梦之诱灵

    诡梦之诱灵

    人都会做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有时候,梦醒时分,我们自己都分不清自己是在梦境,还是现实!其实,梦即真实,真实即梦,主角都是你自己。男主本是一普通初中老师,可谁知他却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使命。诸位神仙故用神通让男主以梦的形式穿梭于四年后的世界。晚上冰冷的女人身体钻进了被窝,奇异的扣子里那诡异的女人脸,失联的少女竟然在野外发现尸体,还有那尸体上五道刀痕……
  • 霸皇勾蛮妃,独荤!

    霸皇勾蛮妃,独荤!

    她穿越成霸皇宠于一身的绝美云贵妃,却受尽万人唾骂:眷恋嫡兄、与太后男宠纠缠不清、惑乱宁国太子…有人骂她、欺她、害她、毁她。也有人帮她、爱她、宠她,愿意为她而残,为她而死,为她放弃一切。—壹—广兰十六年,太后苏绾为帝扩充后宫,所选“佳丽”个个容颜惊绝。某日,御花园中,一排粉衣轻纱的妃嫔垂手静立,屏气凝神。一名瘦小太监暴躁地来回踱步。“颜妃,你长得最好看,嗓门怎么大得跟雷一样!女人味在哪儿!”“吃吃吃!脸都圆成磨盘了!虞双雪,你是想气死你的太后姑妈啊!小心真成肥嫔!”远处,小太监嘀咕道,“这云贵妃还真是与众不同,怎的成天谋划着帮别人争宠呢!”皇帝锦廉玺双眉紧锁,看来昨晚自己的榻上功夫没使好!这不知好歹的女人,今儿居然还有力气在这儿折腾!—贰—广兰十八年,太后“病危”。锦廉玺却在这时候独揽众怒,诏告四方:“五日后,晋云贵妃为皇后,朕要给她最盛大的册封礼!”然,五日后,四方权贵云集,新后隆装登座。众人皆惊:她,不是云凰!
  • 青春恋情:学生妻子

    青春恋情:学生妻子

    我们相遇,我爱你你爱我,即便有坎坷,我也和你愿意,彼此天涯海角
  • 冷漠双公主恋上阳光双王子

    冷漠双公主恋上阳光双王子

    当身在外国的冷漠双公主遇见国内的阳光双王子会发生什么事情
  • 恶魔来袭:甜心你不要跑!

    恶魔来袭:甜心你不要跑!

    【有惊喜~】姚芊芊和厉臣风发生的事情,使有情人终成卷著!但却困难重重,怎么办呢?【坏笑】
  • 赤红之怒

    赤红之怒

    幽暗茂密的森林里潜伏着野兽和妖魔;深山大湖里隐藏着女巫和巨龙;古朴厚重的城堡里贵族们宴饮欢乐;田野里辛勤耕作的农夫满怀惊恐地看着远方地平线上的乌云和烈火;游吟诗人怀抱乐器到处唱诵“罗兰之歌”,“贝奥武甫”等传奇诗篇;昏暗的教堂里教士僧侣们借着烛光抄写着羊皮卷上的古籍;衣衫褴褛的朝圣者跋涉在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中的小路上;寂寞的贵妇人凝望着光影惨白的月亮,渴望能聆听到窗外情人热情的歌唱;顶盔带甲的骑士到处流浪巡游,寻找着一个可以供自己栖身的古老城堡。
  • 登龙决

    登龙决

    穿越异世,看我舞动风云,金鳞化龙,从横四海。
  • 糟糕的圣母大人在末世

    糟糕的圣母大人在末世

    明明咱是纯种的圣母啊,为什么都说咱是恶人呢?不过没关系,毕竟咱是圣母。我不会计较的。真的。
  • 五色石

    五色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