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02600000557

第557章 微调

“不要紧,有很多原因,你不能离开。比如各部的安置,我还想册立可汗,你在西域久,知道情况。而我初来乍到,不能离开你。”李威说道。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如果李威不来,王方翼会按照唐朝的一惯做法,将主要的叛部酋首押到了京城,各部百姓听其自理。不过李威来了,考虑到李威在青海的一些做法,王方翼拿不定主意了。于是将各部监督起来,一直没有处理。

李威一路就在考虑这个问题。

羁縻政策不能动的,但不做一些局部的调整,无疑是慢性自杀。一旦各部强大,唐朝衰落,这些部族必然独立。而且这一政策,本身就是在削自己的根干营养,养虎狼之敌。唯一的好处,后人会说,唐朝疆域会有多大,到了咸海到了里海。这是为开边而在开边,然而国家地域广大的真正意义,是能拥有更多的资源,比如税务、人口、矿产,资源越多,才能越不会受外敌欺侮。这才是大国的本义。象唐朝这种羁縻的做法,李威一直很反对的。可也不大好动,朝廷杀阿史那伏念的下场看到没有?虽是杀降,杀有功之降,也有多年养成的习惯,一旦变动,诸部必然不服。但关中的大旱,却给了李威一个机会。

一路西来,天高气爽。

关中却在水深火热之中,关中先雨后旱,然后又起了蝗灾。在这个年代,一个大蝗灾代表着什么?不仅是关中,再到洛阳,关中土地晒得起了一龟裂,然而洛阳却下了大雨,洛水暴涨,冲垮了洛堤,许多百姓的房屋都淹没了。

朝廷也做了许多补救的措施,比如乘着大旱辰光,将百姓组织起来,兴修丹水渠,以工代济。然而受灾的百姓太多了,工程恰恰到了尾声。太阳暴晒了十几天后,涌来的百姓多,工程结束了。

这么多的灾民,特别是关中,意味着夏秋两季颗粒无收,米价终于突破了一百文大关。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并且河南大雨,都无路可逃。要么翻山越岭,前往剑南与山南,这要经过多少大山,并不算,与关中接近的山南道与剑南道本身就是以山区地形为主,百姓贫瘠,也容纳不了多少难民。于是许多人涌向陇右。

这也是不对的,青海经过数次迁移,人口正好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收留不了多少的百姓。

因此,李威计划迁移一批百姓前来西域。

早先唐朝在庭州一带也开垦了一些屯田,为了这些屯田,也造成了一些矛盾。毕竟屯田邻近水源,皆是水草茂盛的地区。除非也象对待吐谷浑一样,留下一些部族,对主要的各部进行剿灭。但青海与西域能不能同样处理?

所以李威又想出了一个主意。

咽面部是召集不了十万多叛军的,这包括了突厥以及其他一些部族。但突厥人并不是在热海到弓月城一带。突厥十姓,右厢阿悉结阙俟斤部、哥舒阙俟斤部、拔塞干暾沙钵俟斤部、阿悉结泥孰俟斤部、哥舒处半俟斤部,主要分布在碎叶城与葱岭以东,天山到昆仑山南麓一带地区。左厢有处木昆部、胡禄屋部、摄舍提部、鼠尼施部与突骑施部,又叫西突厥左厢五咄陆部。主要分布在碎叶城或者往西一带,也就是后世的新疆西北部、吉尔吉斯斯坦与哈萨克斯坦南部一带。

唐朝渐渐对西突厥失控,驻兵越来越多,又不能向各部强行征敛,只能自行屯田。这些屯田的范围正好与五咄陆部有所交集,唐朝自给自足,再说驻扎军队的目标是调停他们各部的矛盾,出发点是好的。可派来的官员未必能贯彻执行,又以为自己是唐朝大国,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比如杜怀宝。所以这次叛乱,五咄陆部皆有部族参加。

不能全部惩罚,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对不起此次唐朝派来的两万五千名最强大的精兵。李威有一个想法,主要凶手是严惩咽面部,其他各个叛乱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是仿照拓跋珪刚崛起时,八部反叛,只斩杀于恒等五人,其他七部首领全部原谅的做法。自己大军气势汹汹而来,当然也没有人知道实际西突厥之乱,他并没有放在心上,目标却是河中。若是不处理,会轻慢,处理得重,各部又产生怨愤。取了一个中间的做法,只处理咽面一部。其百姓交给参加唐朝平乱各部吞并,以作奖励。挪出来的地皮,换取碎叶城四周的空间,迁多无家可归的受灾百姓。有了百姓,就有了兵源,有了屯田,就有了粮食。而且也是为关中与青海减压。

比起青海他的政策,是一个小小的微调。但是也不是,就要看各部的反应了。

“陛下,眼下的粮食怎么办?”王方翼问道。

“眼下的粮食很好办,从这里离河中地区不远,我可以下一道制书,从中原调来丝绸、纸张、瓷器、茶叶,甚至部分武器,向河中地区交换。”李威从容答道。

不但是迁移过来的百姓,眼前的几万大军粮食就会产生问题。不可能将粮食从关中运到西域,休要关中,关中本身粮食已经产生了严重问题。青海是余下大批的粮食,可青海只能运出一部分,距离远,运费也高昂之极。再说,关中灾害严重,又要从青海调拨一批粮食支援。在路上李威就想出了这条办法。

比起粮食,瓷器与茶叶、丝绸、纸张,都是贵重物品,不为了交换粮食,平时丝绸之路,也有许多人将它们交西方输出,换取利润。这就用了很低的成本,解决了移民与军队的粮食矛盾。

移民到来,会激发一些新的矛盾,可意义非同小可,有了这支移民,唐朝每年可以得到大量的粮食以及一些兵源。碎叶城有一宝,那就是碎叶水。不仅这一宝,还有它的地理位置。一旦唐朝在此设有一支强大的驻军,东西夹击,碎叶城东部西域各胡会更安份守己。同时还会策应金山与碎叶城西边地区。甚至通过金山庭州地区的唐军,配以各个诚服的胡人,若是辽东收服过来,纵然大漠不诚服,也能一东一西一中三面夹击,大漠带来的危害会无限的降低。又可以向南,向河中地区发展。这也是李威垂涎已久的,河中地区不象后世,今天有水势浩大的乌浒河与药杀水,各国盛产粮食,能够做到自给自足,还有各种矿产资源,比如大量的金银矿,为中原提供大量的财富。

碎叶城又可以做一个试点,正好自己军队在这里呆上一到两年的时间,利用军队的震摄,平压各部的反对声音。为以后进一步的移民,打下基础。而且与大漠不同,西域各部虽然环境恶化,仍然有许多流域与绿洲,象党项人一样,除了一些纯种突厥部族外,大多数半耕半牧,活动范围不大,也便于管理。

王方翼还没有看到李威的雄心,可前面几点却是能看出来的。

沉吟了一下,答道:“好。”

这样做,事务就多了。阿史那咽面部也属于突厥人种,唐朝突然地做了变动,进行严厉的报复,虽这个暴复仅限于阿史那咽面一部,其他突厥部落会有什么感想?

王方翼不能离开!

还有呢,安排突厥可汗。突厥人分十姓,这是吐蕃或者突厥人自己的说法,唐朝只分为左右厢。当时这个设置,仅是为了便于管理。但今天依然有积极的意义,不是壮大,是分化。西域有许多部族,突厥人自认为是最高贵的一个群体,事实突厥比其他各部高贵,也得到各部的认可。只要有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物出现,十姓能重新融为一体。分成了左右厢,是强行将突厥人分割为二,甚至实施得恰当,左右厢能产生矛盾,就象东西突厥一样。减少对唐朝管理带来危害。

不过也有难度,要树立两个可汗,这两个可汗要得到各部认同,还必须要亲唐,不象再象阿史那都支与李遮匐一样了。

甚至李威想到了和亲制度。

他对和亲制度十分不满,为什么一个民族的尊严,要一个女子去维护?象明朝那样多好,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

但没禄氏的和亲,给他再次地反思。

宋朝不说了,只能借鉴它的经济模式,军事上全部要推翻。明朝经济模式都没有借鉴,军事上只能借鉴前面的,前明时期明朝很强大的,特是朱棣大帝,整将蒙古当作自家的跑马场了。但明朝的文人系统,使朱棣大帝这一成果迅速瓦解。外交上也有许多国家称臣进贡,然而却是报以大量财帛的回报,以至最后明王朝都限令各国使者前来进贡的次数。这与唐朝的一些制度并无二样的。

反观前代,历史记得不大真切,可汉隋历史,来到唐朝后,却是经常翻阅。隋朝义成公主不用说了,她是唐朝的头号大敌,然而却帮助了隋朝多少次。再看汉朝,王昭君有没有成果,也不用说了。还有三位嫁到乌孙的公主,第一位解忧公主使乌孙坚定不移地走联汉制匈的道路。第二位细君公主更猛,与汉朝使者常惠居然联合诸国,击败匈奴人,斩杀匈奴士兵四五万人。第三位刘相夫又更上一层楼,丈夫要亲匈,于是与汉使者联合起来,击杀丈夫,未果,但受了重伤。然后这个狂王泥靡逃出城,率兵报复,将汉朝使者与公主围在城中。刘相夫一点也不相夫,利用城中许多亲汉的侍卫,坚守城池。霍光一看乱了,就派了使者张翁调解。张翁临离开时,霍光就说了一句,将参预刺杀的使者押回长安处斩。到了长安,还斩个屁,这是安抚泥靡愤怒的。

可这个傻宝到了乌孙后,真审理了,一审,儒家的腐气发作,一是你的丈夫,二是你的国王,怎么随便行刺呢?罪大恶极,敢情他将乌孙这个亲匈的国王当成了汉朝的贵族。刘相夫不服,继续上疏,将真相禀报汉王朝。霍光大怒,将张翁召回,立即砍头,气着了。但另一边呢,继续僵持,一个国王居然拿自己的妃子没有办法,围在城外受苦受难,城中公主从容御敌。威信大跌。于是其弟乌就屠乘机叛乱,斩杀泥靡。然而这个乌就屠继续举着亲匈的大旗。刘相夫就派出使女冯燎做说客,你不是亲匈吗,看看强大的匈奴是不是汉朝的对手,匈奴都打不过汉朝,乌孙与汉朝为敌,是不是鸡蛋碰石头?乌就屠低下了高昂的头,主动退居小王,扶持公主之子元贵靡为大王。

这才是唐朝需要的和亲,包括弘化公主,而不是文成公主,或者后来的什么公主。

可也需要条件,公主自身必须很英明,要亲唐,为了唐朝甚至能主动牺牲自己的利益,就象刘相夫一样。朝廷要能为她们做主,不要以为是一个小公主,受了委屈无所谓,反正宗室里面的女子多不胜数。公主们才能敢做敢为。

和亲的事,李威没有说。

也想过,不但树立两个突厥可汗,还要和亲,甚至不惜用强权,扶立公主的儿子重新登上可汗的位置,再和亲,一代代稀释下去。让他们血脉里流淌着的血液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九十都是汉人的血脉,从上往下梳理,使这些部族保持长久地亲唐。这也不亚于十万兵。

但对和亲,他依然很排斥。

树立可汗,是唐朝已有的政策,王方翼都没有多想,只是在想两个人选,另外还有这次皇帝的“越权”,皇帝登基,只有三品以下的大臣授职权,这是授职两个可汗,已是越了权职,会有什么象征意义?

李威说道:“还是我写吧。”

写了一份奏折,禀明原因。

这才问起一些河中大食的事,河中也就是指乌浒河与药杀水之间这些国家,方位在后世的乌兹别克斯坦与塔吉克斯坦一带。吐火罗是指广义的吐火罗各国,主要是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北部。东部是零碎的一些小国,南部是广义的天竺信德地区。还有大食嘴中的塞斯坦(唐朝疾陵城)地区,覆盖了阿富汗西南、巴基斯坦西北、伊朗东部,然后是呼罗珊地区,包括伊朗大部与伊拉克东部地区,这两个地区都是原来波斯的核心地带。

大食的事,王方翼没有多关注。

这也是唐朝的政策造成的,唐朝一度也想拿下河中地区的,十几年前虽然只派了一个使节,改设都督府与各州县,但十几年前的李治绝对不是现在明知道边患乱生,关中大灾,还继续封禅的李治。只是刚平下高丽,唐朝需要喘一口气,没有立即派兵。随后发生了吐蕃叛变,大非川惨败,国家年景又不好,又闻听大食雄兵四十多万,渐渐放弃了这个想法,经营的只是西域,河中作为两国缓冲地带了。

河中各国心知肚明,他们只是派出使者交好唐朝,除了波斯人病急乱投医,多次请求唐朝支援外,河中各国从来没有派出使者请求唐朝相助。甚至数年前请求阿史那都支(有可能是李遮匐,但他在右厢,可能性不大)协助,然而让大食人击败。自此以后,只能自保而己。

波斯王子到了吐火罗后,此时大食在塞斯坦与呼罗珊地区经营时间不长,各地义军云集,泥涅师还是有作为的。然而王方翼唐军一撤,他腿一软,留在吐火罗,不敢再南下了。

对大食没有关注,可是河中各国王方翼还是听到许多消息。

几年前大食人从呼罗珊多次向安国发起进攻(安国在河中的西边,从地缘上容易进攻),数次获胜,再次转攻到康国(河中的东部,离碎叶镇已经很近了),这已标志着唐朝岭西羁縻政权的瓦解。直到青海一战,然而唐朝在西域数次获捷,包括对吐蕃人与突厥人,形势才逐渐转变。

不是突厥人与大食人联手。前几年吐蕃人与大食默契地瓜分唐朝的势力范围,大食主攻波斯与岭西,吐蕃主攻西域与青海。而突厥阿史那都支与李遮匐为了对付唐朝,与吐蕃人联盟。这对河中地区是一个最不好的消息。那几年河中地区派出使者的次数也很多,包括胡应带过来的那次。这有一个形势转换的过程,史上后一段时间,突厥与吐蕃、吐火罗又联手对抗大食。然后唐朝又与大食联手对付苏禄。但这三个大国之间直接对抗的次数很少,吐蕃与大食人大规模的交战几乎一次都没有。这些小国家却成了这三个摇摆对抗的棋子。

总之。这几年形势的变化,对河中地区很有利的,而且唐朝粗犷式的羁縻制度,河中地区很欢迎。然而唐朝一直不感兴趣,一个妾有意,一个郎无情,所以河中地区各国望眼欲穿之下,只能一次次地失望。这次唐朝平定叛乱,势力范围延伸到了药杀水,离河中地区一步之遥,总该要管吧。

于是发生了一系列的事。

前年向大食称臣的安国,对大食采取了强硬的措施,大食为了报复,让安国人质为奴,这些被做为人质的子弟冲入呼罗珊总督府反抗,想杀死大食总督,未果,就义。吐火罗也对大食采取了强硬的政策,没有继续称臣进贡。

王方翼说完了,狐疑地问:“陛下是想……?”

“随机应变,”李威淡淡地说了一句。

仅是这些事情,还不能证明河中地区各国的态度,没有河中地区各国的支持,李威是不会兵伐呼罗珊或者大食的。也不能说,此时父亲封禅,发生一件件不好的事情,许多百姓不满。甚至连******的暴乱,都不能征讨,自己出兵遥远的大食,会让某些人找到借口,将祸水东引,引到自己的身上。

王方翼马上就猜到李威想法,也没有再问。

李威又说了一句:“王都护,不仅是这一次,将来若是朝廷下旨……我又不在京城,你最好寻找理由,勿得进京。”

历史上记得一些事,母亲杀了许多重将,包括黑齿常之、程务挺以及这个王方翼。历史肯定不是这个历史,也许岭西继续在历史轨道上发展,然而国内肯定不是了。

但以防万一。

国家名将凋零,程务挺大约很不好用,即使用,自己也有戒心,而且母亲似乎十分长寿,可是黑齿与王二人,李威不想出事的。特别是王方翼,他是王皇后的胞弟,自己已经在实施裴行俭的计划,若是随便进京,前途很让人担忧的。

但想找一个理由,在西突厥太轻松了。

王方翼立即警觉地答道:“喏。”

写好了疏折,立即派人送回洛阳。然后下达一道命令,惩罚咽面,为了顺利进行,甚至放弃了对车鼻部的惩罚,但也是破天荒的一次变动。

随着命令下达,李威与王方翼率军前往夷播海。一路西上,王方翼已经派出许多斥候,监督各部,特别是五咄陆部与车鼻部的动静。这是他的能力范围,另一方面,他就不能预料了,李威册封新可汗,以及强行将他留下来,朝廷的反应。

七月底,奏折就到了朝廷……

同类推荐
  • 延汉

    延汉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英雄的时代帷幕拉开。血与火之歌奏响,各路英雄闪亮登场。看将近两千年后的平凡小子曹隽,惜英雄相争,怜百姓受难,拔剑而起!扶黎民大厦于将倾,挽汉朝帝国于绝境。
  • 季汉再起

    季汉再起

    东汉光武帝对世族、豪强的妥协,导致世家、豪强、士族的坐大,最终形成朝小野大的局面。后任天子时常夭折、短命。能够成长成人的皇帝为了平衡或铲除重臣拿回自己的权利和威严,不得不更加依赖宦官。就在这种相互搏弈中,东汉朝庭日渐虚弱、腐烂。世族、豪强为了稳定、壮大自己的家族,不择手段对百姓土地进行掠夺、对中下层进行打压。再加上天灾,百姓无路可走,不得不起而进行反抗。就在这反抗与镇压的过程中,萌生了一些野心家。终于爆发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战争。东汉朝庭也在这场战争中彻底失去了控制。最后,豪强奋起、诸侯争霸。正在这时,一个小人物的命命的改变,从而改变了大汉的命运,历史也在这里发生了一个拐点,让大汉重新雄起。
  • 来到宋朝的那些事儿

    来到宋朝的那些事儿

    赵康是一个没车没房没钱没女人的屌丝,生活在现代社会压力山大,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他因为吃了几串大腰子,把自己给吃穿越了,这让他明白了人生的真谛——虚不受补!!!
  • 回到明朝当土豪

    回到明朝当土豪

    明朝末年,大地动荡,一座擎天大厦将倾之际,却从半路杀出了一个程咬金,以一己之力保住了大明基业。他立志实业救国,所以兴办工厂,造福百姓。他扬言踏平鞑虏倭寇,所以秣兵厉马,南征北战。他为人低调不奢华,做事踏实不浮夸。他东踹倭奴北踢鞑子。南虐猴子西坑番夷。广殖海外,开疆扩土。YY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我愿与大家共勉之。且看李承如何在血雨腥风鱼龙混杂的明朝末年闯出一片天地,创造一个日不落的大明帝国。
  • 核舟之记

    核舟之记

    明熹宗时分,微雕大师王叔远雕桃核舟,不知所踪;明朝末时,散文大师魏学洢著核舟记,流传至今;今有文学大师林夕,九寻核舟,历千辛,经万苦,终得宝物,却不料遭人偷袭,情急之下,口吞核舟,霎时异变突生,睁眼时,已是宋初......
热门推荐
  • 人生一字诀

    人生一字诀

    本书是从历史积淀与人生智慧的融通结合中。所精心提取的人生之诀。简简单单的一个字,便能帮我们在烦恼和痛苦中,做出正确的人生抉择,便能助我们于躁动和压力下,走向新的人生之路。人生一字诀展示着人类智慧的神奇和精妙。包含着人生答疑解惑的道理,概括了生命的精华,融合了成就人生的方法与绝技。拜一字为师,可让我们困烦焦虑的心灵得到解脱,施一字之法。可让我们平凡庸碌的人生迅即改观。
  • 男人大逆袭

    男人大逆袭

    讲述一个男人顶着天,立着地,维护世界和平的故事!
  • 韶华

    韶华

    林建新是那种人品无下限,并为人品无下限而引以为傲的男人。高中的时候他开始让人引开闻燕,他好趁机和别的女生亲热。到大学的时候,他恶趣味的让喜欢他的曾晓白在某个角落等他二十几个小时不闻不问,导致曾晓白被其他一伙男生带走。而林建新这辈子做过唯一一件让闻燕觉得像个男人该做的事,就是在他把曾晓白从某间别墅的床上带回来后,再也没有找过别的女人,而且不管林家多么反对,他也没有抛弃曾晓白,一直到曾晓白死。可就是这个乖巧听话了十几年的曾晓白在死之前说她跟着林建新很累。这个叫林建新的混蛋回到了十年前,然后……他还是个人品无下限的混蛋。
  • 化天帝

    化天帝

    一个少年一柄剑身负家族重担踏上旅途英雄注定是孤独的但最终他成功了站在世界的巅峰!
  • 竺笙文学社

    竺笙文学社

    由竺笙众人打造的文学集哦,虽然我们不是很强大,但我们得实力一定会升上来的!也欢迎加入我们哦
  • 我和艺术——大家小品经典丛书·宗白华卷

    我和艺术——大家小品经典丛书·宗白华卷

    《大家小品丛书》选收了现当代最经典的名家名作,它们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而且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阅读这套丛书不但能提高你的文学修养,也能让你对这些现当代名家的心经脉络有个大致的了解。学者作家写的性灵小品文,往往于细微处见真性情。本书收录了宗白华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这些作品或记事或抒情,或写景或议论,大至宇宙人生,小至个人琐事,坦率地表达个人思想志趣,淋漓尽致地宣泄内心感受,真实地记叙所见所闻。格调高古,风神澹泊,香远益清。所谓“高怀同霁月,雅量洽春风”用来形容宗白华的文章甚为贴切。
  • 三公主之甜蜜生活

    三公主之甜蜜生活

    小时候的玩笑既是长大后的誓言。一次捉弄、一个拥抱、一条手链都是他们恋爱的开始。一次分别,八年后才相遇。等相认时,她们和他们已不是原来的她们(他们),一切都在改变,但不变得,是她们和他们的心。看她们和他们如何面对关于对方的情,也看她们或他们是如何面对他们或她们的情敌的。公主pk王子,恋爱风暴的开始。敬请期待!!!
  •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

    本书围绕货币政策有效性这一主题,立足于中国的实际运行状况,系统评析了相关理论和观点,深入分析了当前的金融环境及其变化趋势,并在政策工具选择、传导机制、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金融调控等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不少重要结论和创新见解。
  • 你的旧爱,他的新欢

    你的旧爱,他的新欢

    第二次见面,他要求结婚。林若若爱的不顾一切,都只因他是陆言恒。可是她怎么也想不到5年的婚姻,竟然以被迫离婚收场。言恒,如果我说,我怀孕了,你······不可能。这方面的安全措施我一向做得很好。林若若带着满身的伤痛跑到丽江,寻找一段美好又浪漫的二婚!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点一点的从生活,慢慢进入生命。绅士,俊朗,专情,带着一点让人忍俊不禁的小幽默。那个时候的她,颓废不安,亮晶晶的眸子里装满的全是灰败,看上去脆弱不堪。可是后来,是谁步步紧逼不容抗拒?午夜梦回,谁在她耳边呢喃:“林若若,这辈子你逃不了的。”
  • 位置

    位置

    宇宙空间是如此的大,除了地球以外有没有人类存在,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吗?有不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