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02600000560

第560章 试验

对泰山发生的事,李威到很久以后才知道。但一切在他的意料之中,只要别将他这几位心腹一个个弄死了就行。

此时他正向夷播海出发。

本来也不需要多此一举,可不腾出咽面部,就不能腾出碎叶城附近的空间,没有空间,就没有办法屯田移民。要不象原来唐朝一样,在庭州蒲类、金满、轮台三县强行移入汉民,继续造成纷争。后者显然不是李威所想要的,况且老天又送来了一个大好的机会。

但李威也没有想到他这次前来的时机。

从咽面到河中,到呼罗珊再到遥远的大食,地中海,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这些事件最终象一粒粒明珠,只等有心人去将它连串起来,串成一道美丽的光环。

首先咽面又给了他一次机会。

得知唐朝皇帝要将他们的部族肢解,咽面部有许多族人就要准备逃跑了。

这时候一个小族酋的儿子阿史那绰尔,他老子跟随阿史那车薄造反,已经被王方翼抓了起来,押向长安了。但他因为职位低,逃了出来,此时看到沮丧悲观的族人,主动站了出来,说了一句,往哪里逃?阿史那咽面周边环境很好的,比如突骑施部,再比如胡禄屋部、摄舍提部,同根连理,皆是突厥人。要么往西,易萨部与他们没有交集。至于南方的河中各国,更是友谊天长地久。但能不能往南边逃呢?河中这些小国家,能不能扛住唐朝大军的压力呢?难道逃到大食去?

要么往北逃,结骨与都播这些部族又是好惹的?再就是往西北逃,西北还有一些野蛮的原著人种的,而且天气寒冷,气候恶劣。这一逃又能活下来多少人?再者,唐朝军队皆是轻骑,这是废话,不但唐朝,就是草原上各部也都是轻骑,有那一个用过重骑的。但李威带过来的确实全部是骑兵,部族逃跑,不能骑上马就逃掉的,还要带上牛羊、帐蓬、车辆辎重,必然会被追上来。

阿史那绰尔岁数不大,仅十八岁。但草原上的孩子早当家,慕容垂与拓跋珪皆是十几岁就扬名天下的。关健他这一番话说得很对。主动等着肢解,有可能还会少死一些族民,大不了咽面部族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若是逃跑,还是被肢解,但那样的话这一部也剩下不了多少百姓了。

然后一个个放声大哭。

阿史那绰尔又说道:“哭什么哭,我们咽面输了吗?”

于是这小子贼心不死,写了一封信给李威,信上说你们唐朝人号称战无不胜,天下无敌。可看一看你们是怎么作战的,第一战是骗战,假借游畋将我们的可汗活捉。第二战呢,自己没有多少军队,却借用了我们突厥的铁骑,打败了我们。我们不服。你也带了不少唐朝军队,有种我们正面打上一场。这样还输了的话,我们咽面部听从你们唐朝将我们肢解。

不知道这小子的信心从哪里来的?有可能不知天高地厚,有可能考虑到唐朝的羁縻政策,对待反叛的头人十分优厚,大不了战败后,被唐朝人押到长安,既然与老子团圆,又能享受荣华富贵。

既然不服,那么就打吧。

李威接到这封信后,几乎笑得合不拢嘴,他自己也很想打,可怕各部反感,没有想到机会送上门了。立即回了一封信,说到,好,同意你,十日之后,伊丽河北,两军相决。正面交战,一战决胜负。

然后将各个将领召集起来。

许多人认为李威是大题小作了,他们人数虽少,可几乎是唐朝最精锐的部队,名将如云,一个小小的咽面罢了。

李威说了一句语重心长的话:“对待强大的敌人,我们要从心态上藐视之,要从心理上重视之,努力找到它的薄弱之处,以少胜多战胜它。但对弱小的军队,也不能粗心大意,古今往来,有多少战役是以弱胜强翻盘的?即便弱小,也要如同老虎扑兔,老鹰缚鸡一样,迅速将它消灭。若轻心大易,王都护的前面战果,有可能演化成将来的咽面战果。”

这个心态很好。换作他人,自己也会粗心了。不要说李威在军事上的成长,他手中还有李谨行与王方翼两大勇将。后辈之秀中,薛讷、郭元振、辛承嗣与细封雷四名年青将领,也经过了战火的考验。另外青海又调拨了江四斤、刘德正、何昌期以及拓跋坡与野辞明月的哥哥野辞明川几员能征善战的勇将过来。

要么就是从军务监带来的几人,张仁愿与王晙都让用人苛刻的裴行俭感到满意了,资质还算不错的。还有其他数人,朱穹、黄芦、林守道,另外还有两人来头有些大。一个叫郑庆泽,不但是荥阳郑家的人,他的祖父郑广是李世民的心腹,后从讨王世充、窦建德等,并参与玄武门之变。官至凉州刺史、上柱国、同安郡开国公。郑广在人世的时候,曾经与郑庆泽谈过一些兵法战策。当然,是宠爱好玩的那种,也没有指望过他能有一天领兵作战。后来郑家要示好,赌了一把,不但派出大量的弟子入学国子监,还参加了科举,并且两届科举中了七名进士。这不算,又派了几个弟子进入军务监。于是导致了另一个人也进入了军务监。

郑家动,其他几家多少也沉不住气了,派了一些人也参加了科举,包括武举。李平阳正是出自赵州李家的弟子。

但带了他俩来,是考虑他们的资质,与家世无关。

可第一批入选择的权贵弟子,却让李威很失望。其中包括了秦琼与程知节、尉迟敬德等人的后代。这也是唐朝政策造成的,功成名就之后,唐朝由乱转治,多用文臣,再加上怕李世民忌惮,主动让家中子孙改武从文。导致了这些家族渐渐没落,有许多子孙继续为官,可是几乎没有出过什么名将了。这又是与演义评书中是两样的。

也带了一部分人过来,只是他们不是第一考察重点对象与培养对象。夹在五千士兵当中,不仅是他们,这五千士兵,至少有一千人皆是权贵子弟,有可能是前来作战的,更主要的是混军功。对此,李威也是无奈,只能说是从中尽量做到择优录取,兼顾各方的利益罢了。

但对这几个人,也曾产生过纷岐。

这样的资质,还是入不了裴行俭的法眼,包括张知愿在内。刘仁轨说了一句公平的话,算不错的了,不要以你的要求来要求别人。李威站在边上笑。

裴行俭的要求,不一定要求将领能打会杀,文弱书生都可以,但智商一定要高,高到什么地步,最少达到一百五以上。这样才能掌握庞大的信息,从容轻松地战胜对手。自己也不是好人选。

但李威也算不错的,不是他智商有多高。而是有一些长处,第一是地位,他是太子是皇帝,就是往军中一站,对士气的影响就能抵十万大军。也不是皇帝就能起到这个作用的,宋真宗到了澶州城下起到了作用,三军山呼万岁。然而朱祁镇呢?却做了人家的俘虏。即便是皇帝,不懂军事不要紧,要选择适当的人选。一个寇准一个王振,已经注定了结局。

李威不仅用人用得比朱祁镇好,自己也懂一些军事,性格也好,与士兵同甘共苦,赏罚分明,甚至能亲自上阵,放放冷箭。远比宋真宗起的作用更大。

再说指挥能力,从南诏战到青海,不是一次两次的交战,给他积累了许多实战的知识,又得到裴行俭悉心传授,自己授课时不仅是温故而知新,还有一个反思的过程。他的军事修养一年年的没有减弱,反而在增涨。赶不上裴行俭,但也能做一名合格的将领了。

这段经历是宝贵的。

此外,对后世的一些知识,比如一些器械的发明,还有看到元蒙军队,甚至比裴行俭都清醒地认识到斥候的强大与作用。他自己的地位,使他高瞻远瞩,不仅看到一场战局,还能看到一场战略。数年来在母亲压迫下,脑袋在不停的开动,甚至有时候能将权谋之术带到军事上。这些优点又进一步弥补了他的军事修养。

因此,在裴行俭心中,算是大半个合格的学生,甚至远在张知愿之上。

这想法也不大正确的。

各人有各人的套路,比如裴行俭的风格不就适合黑齿常之与薛仁贵,也不适合王晙,倒是张知愿略略让裴行俭感到满意。不过话换回来说,有可能整个唐朝只有王方翼能让裴行俭略略满意,甚至到西域后,裴行俭与他促膝谈心,谈了两夜,中间就授了一些本领。以后就没有机会交集了。

诸将坐下来。

李威说道:“想战胜敌人,是不难的。”

这句话让诸将深以为然,这才对嘛,李威从诸人脸上扫了一遍,从军务监带来的几人是实践,默默旁听,李谨行与王方翼不用证明了。但其他诸人一脸的不以为然,让李威有些担心。

还是没有成长起来。

伟人曾说过一句话,战略上要藐视敌人,但战术上不能轻视敌人。也就是保持信心的姿态,制订战术时要保持谦虚的心理。这才能成就一代名帅之路。裴行俭也说过类似的问题。这些将领还不能大用啊。只是两人表现稍好一些,薛讷与郭元振。郭元振性格如此,一惯很沈言。薛讷稍稍有了转变,也不知是因为张虔勖事件受到的影响,或者是他进步。总之两人脸上表情还是保持很慎重的。

暂时放下这一念头,继续说道:“但这一战,我想试验一下,以兵军对骑军的战术。”

前面的话大多将领不以为然,这一句话立即引起一片议论声。

唐朝的兵种本身多以步兵为主,夹以各种方阵鏖战,骑兵辅之,一举歼敌。要么最凶悍的步兵兵种就是陌刀手。也不能说步兵不好,唐朝立国初期的战争,皆多以步兵为主。可是屡次的大捷,却是轻骑兵。李威到了青海后,更是大力发展骑兵。

步兵与骑兵相比,终少了速度与机动性,本身战马就能产生巨大的撞击力。历史上有过多次步兵胜过骑兵的战术,但总体而言,骑兵肯定胜过步兵的。所以李威到了青海后,连同陌刀兵都开始训练骑术。不是求其他,是求其速度。

此次李威前来西域,所带的都是精锐部队,也全部是轻骑兵。但在一路上做了一些针对性的训练,用意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一直没有说出来。各个将领也没有注意,以为这仅是预防性的训练,防止失去战马的情况下,又如何应对敌人的骑兵。然而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放弃自己的所长,改成步兵对敌,终于引起了一些争议声。

李威没有理睬他们的反应,继续说道:“咽面部仅是一次小小的试验,难道各位畏惧吗?”

一句话顿时让各个将领豪气万丈。

虽然放弃自己的所长,让诸将不太满意,然而是什么对手?说句不好听的,无疑是大人打小孩子,还需要什么招式套路么?

唐朝与咽面部进行君子战,引起了各部的注意。反应也不一,有的部族不好公开支持咽面,于是暗中支持武器与盔甲。这中间以五咄陆部为主。斥候也源源不断地将消息送来,李威记录下来,没有立即派人追究。

还有的一些部族,比如处月部、沙陀部、莫贺达干部、都摩支部与处密部,这些部族再次派人过来,主动询问唐军需不需要支持。对这些部族,李威很客气地回拒,但邀请他们前来观战。

另外写了一封信,咽面又反叛了。李治收到的正是这封信,其实没有信中写的那样严重,仅是当作练兵,是替自己寻找逗留在西域的一个理由,顺便将王方翼留下来。

七月中旬,这场意义深远的君子之战终于在伊丽河北岸拉开了序幕。

同类推荐
  • 盛唐异梦

    盛唐异梦

    本书亮点:①改变了唐朝人以丰腴为美的审美观,掀起了大唐减肥狂潮②第一届“大力神杯”世界蹴鞠大赛在长安召开,大唐代表队不负所望,夺得冠军③第一届“洛阳运动会”在东都洛阳开幕,波斯、大食、天竺、吐蕃、新罗、日本、南诏等诸国纷纷息兵止戈,组队竞相前往洛阳参加………………本书虽然不是严谨的历史读物,但也欢迎众位看官指出错误漏洞………………另,本书开放式大纲,兼容性良好,欢迎各类即插即用型创意,一经采纳,必有重筹……
  • 乌衣巷历史是由少数人决定的

    乌衣巷历史是由少数人决定的

    构思三年,写作一年多,一反历史教科书中“历史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论调,认为历史是由少数人决定的,爱情故事缠绵悱恻,动人心弦。作者曾被腾讯校园网记者专访,报道曾被今日头条收录,并被凤凰读书首页推荐。(作者微信:n32869278)
  • 抗战之烈火玄冰

    抗战之烈火玄冰

    参加学校组织旅游的高三学生郭松灵,不小心掉入天龙寺的神龙井,爬出来之后竟然发现自己悲催的赶上了穿越大军的一员:穿到了民国时期。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异能修仙的同时热血抗战!复收复沦丧国土,大战上古鬼族,摆平世界列强,收尽中外美眉!且看郭松灵的快意人生!(故事纯属虚构!)
  • 汉末亲兵

    汉末亲兵

    生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愿做汉末第一亲兵……
  • 秦国上将军

    秦国上将军

    上将军蒙川秦国四公子之首,以五千人挡赵军80万大军与鬼门关漠北之外,九岁替祖父从军,短短三年灭北面蒙国收漠北为秦国边疆第一郡,一十一岁以军功在朝堂之上位列首位。他慧眼识珠,知人善用,创立秦国百代以上的盛世,五将三阁令大陆十三国为之颤抖,敢爱敢恨,为一人拔剑,怒杀千人,重情重义,为兄弟两肋插刀,独守城门吓退20万赵军,他只是一个平凡的少年,却因为战火家人的离去不得不上阵为将,他厌恶战争但是他知道如果他不去我身后需要他守护的秦国将会飞灰湮灭。他是,蒙家第一人。他是上将军
热门推荐
  • 倾城恋歌

    倾城恋歌

    《山楂树之恋》作者艾米爱情长篇!在那个“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年代,石燕和父母随同整个军工厂连人带机器一股脑儿地搬到了小山沟里。曾因为跳级而被众邻里又妒又羡的她却在高考中犯了一个致命的低级错误,沦落于C省师院。倍感失落的她一直与高中时的“钟楼怪人”、现而今的名校“第一丑”黄海保持着通信联系。黄海虽然丑得让人“瞩目”,但身为名校生又善解人意的他一直是石燕倾吐内心苦闷、激起她考研斗志的理想对象。然而,少女的虚荣与小心眼儿使得笃信一见钟情的石燕一直对黄海外貌上的缺陷不能释怀,直到因偶然的机会遇见已故美男市长的公子卓越,事情才有了意想不到的发展。
  • 天地共闯

    天地共闯

    道尽万古人间义,天将多难造英雄。三百年前九幽大战,三界共抵九幽,经此一战天道缺损,九幽冥祖迫回幽界,至此人界九州动荡不安……他本是一个山村童子,却因身边发生的变故和一场扑朔迷离的身世而卷入纷争,面对亲情、友情、爱情、仇恨与正义之间,他又该如何抉择,如何谱写出一曲委婉悠长,动荡激昂的漫漫仙歌……
  • 或许我还爱你

    或许我还爱你

    璃攸雨站在海边,她好像记得,她来过这。她的确来过,第一次,和冷夜枫来过;第二次,在这自杀过。她永远也不会再记起来,她爱过一个人,还为他自杀过,再也不会了。
  • 绿茵行者

    绿茵行者

    讲真,一开始听真的有点困=_=,但当老师带你进入笛卡尔、康德、马克思、弗洛伊德的世界时,他的观点几乎颠覆了许多我们原有的认知。这是深奥的理论没错,但讲得足够精彩
  • 等你世世轮回

    等你世世轮回

    她是神,而他却是魔。自古神魔不两立。可二百年前的今天,他与她相拥在此,他对她许下诺言:我爱你生生世世。而她却挣脱开他的怀抱,一脸戏虐的问他:你用什么来赌。:‘用我的心。’她一袭白衣,站在悬崖之上,黑夜之中,她格外突出,望着他那一抹孤城。心中不禁想到世世轮回,经历了几世之后,他是否依然能如此坚定?
  • 傲世神明

    傲世神明

    一念,风云变色。意动,血染九天。在这片强者为尊的大陆中,亿万生灵追求法术高强者为尊,人人追求神道……这里,群魔乱舞,这里,妖兽纵横,这里,是强者的天堂,各式各样的生灵种族,为修求长生道,破坏天地法则,不惜血染苍穹。当天地血网散向这片大陆时,谁是九天世界的主宰,谁为九天世界的狂徒,谁能耸立强者之巅!李敢,一个纨绔少爷的神道不灭神话,谁言纨绔无作为?谁说纨绔不能耸立于九天世界之巅?
  • 异星战争

    异星战争

    这是一个异星球的故事。由于地球愈来愈匮乏的资源,愈来愈污染的环境,已越来越不适合人类的生存。而在未来的某一天,终于在遥远的星系发现了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一位舰长带领先行队,通过空间跳跃,向那颗星球进发,却再也没有任何消息。这颗星球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
  • 凤魅天下:夫君快过来

    凤魅天下:夫君快过来

    被山洞里奇怪的男子吸血,竟然吸到了这个奇怪的时代,虽然美男环绕但是奈何各个心里都是阴谋诡计,你说你有就有吧,还要偏偏把自己拉进去!真当她君无双没有脾气啊!退婚男——无双,我后悔了,可以再给我次机会么?滚犊子,早干什么去了,你以为我是什么?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啊!妖孽男——小双双,我以后带着你遨游世间,如何?我对人妖没兴趣!众美男——死心塌地追随你,鞍前马后!我有老公众美男齐聚一堂,君无双拐着自家老公的手臂笑道:“我男人在这里,不好意思,你们来晚了。”整恶女,揍渣男,搅风云,睡美男,天下幸事尽揽怀中。
  • 炼星之旅

    炼星之旅

    一种叫“驭光术”的神秘技能,洞悉人体二十八条星脉的秘密,使人类身体直接吸收光能,以光能不断强化肉身,使得地球人类不再需要氧气,只要能吸收太阳、月亮等星球的光芒,就可以不吃不喝活上千年,理论上甚至可以长生不死。一种叫“炼星术”的技术,能轻易将一颗恒星炼成蚕豆大小的星石,为人类提供强大无匹的动力来源。一种叫“光器术”的技术,使人类能制造出各种各样以星石为能量驱动且能轻易达到光速的光器——当然也包括护具和武器。这三种顶尖技术的联合应用,引发了地球人类奔向宇宙的狂澜,征服与被征服,悲歌与铁血,人类亘古以来就永恒存在的主题在浩瀚宇宙中以别样的方式璀璨上演……
  •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犹如大海中那粼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发出动人的光芒。从有文字可考的绵延达一千五百年的古徐国开始——是淮安的前身——那饱含着仁义的民歌,那承前启后的辞赋,那人品坚贞的诗词,那三足鼎立如巅峰的小说,等等,让淮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块令人骄傲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