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4800000042

第42章 隐居15年,六祖出山——风动,幡动,震动佛坛 (1)

慧能携禅宗衣钵南归之后,因为受到名利之徒的追杀,就在广东四会、怀集一代的深山之中隐匿了15年。这15年,是苦行的15年,是修行的15年,更是对佛之心法艰苦实践的15年。

浮云天地阔,冷暖曷须争。智慧形骸外,心同死水情。

岭南春天来得早。远处的村落里过年的鞭炮声,催得野梅灼然开放,把一束大好春意尽情地抒写在茫茫荒野。慧能感到现身出世的时机已经成熟,就沐浴着早春明媚的阳光,步出深山,来到广州。

广州是岭南最繁华的大都市,名流荟萃,商旅云集。当年达摩祖师泛舟来华,就是从这里踏上中华大地,播撒下禅的种子;而今,他的五传法孙——慧能,也将从这里开始大张法席,广传禅法,从而使禅——这一人类文明的瑰宝——益发光辉灿烂。

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这一天,是正月初八。慧能看到法性寺(今光孝寺)高高的旗杆上幢幡高挂,迎风招展,心中一阵兴奋——他知道,寺院里幢幡升起,五色彩带飘扬,是表示有重大法事活动;今天单升幡旗,则表示寺里有高僧讲经。慧能随着络绎不绝的人流,缓缓走进法性寺。法性寺内,数枝红梅灿若繁星,暗香浮动,向人们传递着严冬已逝的消息。寺中的戒台上,一个十来岁的小沙弥冲着一棵菩提树跪拜顶礼,神色凝重而庄严。一位十七八岁名叫法空的青年禅僧跑过来训斥他:“婴行,你又犯疯病啦?放着大殿里的佛菩萨不拜,神经兮兮地拜一棵树干什么?”

婴行充耳不闻,顾自三跪顶礼,嘴里似乎还喃喃祈祷着什么。法空口中说个不休:“难怪印宗大师给你取法号‘婴行’呢,看来,你永远长不大,还像个三岁的婴儿,拿着土块当馍馍。”婴行顶礼已毕,斜了法空一眼:“你懂什么!”法空说:“我是你的师兄,比你入门早,比你岁数大,比你听经多,自然比你懂得多。”

婴行一撇嘴:“大殿里的木鱼儿,比你入门早,比你岁数大,听经比你多,是不是比你懂得更多?一会儿课诵时,我们就别敲它啦,敲你的脑壳好了。”

法空张口结舌,吭哧了半天才说:“那你放着佛菩萨像不拜,拜一棵树干什么?”“师父说过,金菩萨不度炉,木菩萨不度火,泥菩萨不度水,我婴行是个大活人,要拜活菩萨。”婴行双手叉腰,说得理直气壮。法空一脸嘲弄:“这棵树,是活菩萨?”婴行不答反问:“我来问你,这是一棵什么树?”“菩提树。”“你既然知道是圣树,为什么不让我礼拜?”法空大笑道:“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但他老人家是在印度尼连禅河之畔的那棵菩提树下,而不是在这棵树下。你拜它又有何用?”婴行装傻充愣,故意问道:“此树是何人所植?”法空的嘴角差点儿撇到耳根上:“哼,你连这都不知道?”“请法空师兄赐教!”法空得意地说:“要说咱们这法性寺,不但是岭南第一名刹,而且天下闻名。早在三国时期,这里就辟为寺庙了,名为王园寺。凡是从印度航海而来的法师,或者从海路到印度求法的中国僧人,大都在这里落脚。多年以前,一位名叫求那跋陀罗的印度高僧飞锡驾临广州,在寺里建了咱们所在的这个戒坛。他预言说:250年之后,有一位肉身菩萨将在这里受戒出家。而这棵菩提树,是另一个高僧智药大师从印度带来的树苗,栽到了咱们这里的。”

婴行指指一旁的石碑:“智药大师栽菩提树的同时,是不是立了这块石碑?”法空点点头。婴行说:“你自己细细看看,他在碑文中预言,170年之后,将有肉身菩萨在此菩提树下大开普度,弘扬无上佛法。你再看立碑的时期,仔细算一算,今年正是两位大师预言的活菩萨出现的时刻……”婴行忽然停住话头,双眼死死盯着什么。法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慧能从容不迫地走进法性寺,似乎还别有意味地对着婴行神秘地笑了笑。婴行的魂魄似乎被慧能的神态摄去了,痴痴的,呆呆的,直到慧能的背影消失,他仍在发愣。250年前修建的戒坛依旧庄严,170岁的菩提树枝繁叶茂,绿荫遮地,高大参天。它们也在企盼着肉身菩萨的到来么?法空捅了婴行一下,说:“婴行,你又发什么呆?印宗大师今天要讲《涅槃经》,咱们快去听吧!”

法性寺大雄宝殿,红墙黄瓦,高大庄严。凌空翘起的飞檐,又显得格外轻灵飘逸。大殿外高高的旗杆上,五色幡旗迎风飘扬,把湛蓝的天空装点得格外生动。

婴行与法空来到大殿的时候,一些僧众与居士已经到了,他们静静地坐在蒲团上等待印宗大师讲经。好像是冥冥中受到了什么启示,小婴行下意识地向大殿东南角望去——那里,是男居士们应在的位置。果然,他在一个最不显眼的角落,看到了那个平平常常却又十分神秘的人物——慧能。

婴行和法空按照僧腊,坐到了僧人们的最后一排,因为他们出家最晚。

印宗大师安坐在佛坛上闭目冥思。此时大殿内一片宁静,似乎一根针落在地上,都能清晰听到声响。忽然,外面一阵强风吹过,大殿前的旗幡剧烈抖动,猎猎作响。人们的目光自然而然追逐着声音向外望去。

大殿外面,五彩缤纷的幡旗在风的吹拂下,尽情地招展,自由地飘舞,煞是好看。蔚蓝的天空,因它绚丽的色彩而生机勃勃;古老的寺庙,因它的曼妙飘扬而意趣盎然。

许多人都被这景象感动,油然生出许多感慨来。年轻的法空大概过分陶醉了,不知不觉中,喃喃自语道:“春风吹得旗幡动,赤橙尽染艳阳天……”

一个老年和尚不客气地打断他的沉吟,呵斥道:“年轻人,一天到晚心随境转,只知吟诗作赋,禅机却一窍不通。什么风吹幡动,应该说是幡自己在动。”

法空倒吸了一口凉气,一脸的茫然:“你是说,幡自己在动?”

“那当然。因为旗幡高挂,就有了飘动的可能性。所以,佛门之人不要被色彩和表面现象迷住慧眼。要知道,那不是风动,而是旗幡动。因为动性在旗幡上,而不在风上。”

年轻的法空觉得老和尚讲得不在理,却又一时想不出反驳的理由,憋得满脸通红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婴行替师兄打抱不平,站起来走到老和尚跟前,拿手在他眼前晃。晃得老和尚直眨眼。

婴行似乎很惊讶:“噢,你眼睛没有瞎呀!”

老和尚一脸愤怒:“胡说八道,我的眼睛好好的,啥时候瞎啦?”

“那你怎么睁着眼睛说瞎话?说什么动性在幡不在风!请问老法师,什么叫动性?”

老和尚说:“动性就是能够活动的可能性。这动性有的东西有,有的东西没。幡挂在旗杆上,有动的可能性,所以是幡动而不是风动。”婴行冷不防使劲推了老和尚一把,老和尚踉踉跄跄,差点儿摔倒,样子狼狈极了,逗得大殿里所有的人呵呵大笑。老和尚忍不住破口大骂:“你个小杂种……”婴行叉着腰站在他面前,装出大人的模样,呵斥道:“佛说,不恶口!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你修行多年,连这也不知道?怎么能开口骂人!嗯?”婴行一本正经,装腔作势教训老和尚。老和尚吃了亏,反而输了理,气得七窍生烟,但又不好发作,只好加重口气说:“你一个小沙弥,竟敢推搡老衲,是何道理?”婴行嘻嘻一笑,说:“我想试试你,有没有动性。”老和尚说:“人,当然有动性了。你看,人走路,他脚下的大地并

没有动,动的是人。”婴行指着他的额头说:“那么,刚才是你自己在动,而不是我推了你,你为什么骂我?”老和尚语塞,悻悻地走远了一些——生怕不知深浅的婴行再次冷不防出手,再让他“自己动”一次。婴行越发得意忘形:“无话可说了吧?如果没有风,旗幡自己怎么能飘动呢?”

法空像是受到了婴行的启发,扭头向外看去。这时,恰恰风停了,漫天飘舞的旗幡静静地悬垂下来,一动不动。法空对着老和尚说:“不动了,不动了!你看,你们大家看,幡真的一动不动啦!因为眼下没有了风!有风则动,无风则停。可见我说的没错,是风吹幡动。”

老和尚漫不经心地望了望高高的旗杆上死蛇一样纹丝不动的幡,不慌不忙说:“照你这样说,动性在风而不在幡了?”“那当然,你自己不是都看见了吗!”老和尚问:“照你这么说,动性应该在风了?”婴行当仁不让,抢着说:“那当然。”老和尚成竹在胸:“那好,我来问你,刚才那阵风,是不是也吹拂了白云山?”白云山,是广州城外一座风景秀丽的高山。在法性寺,抬头就可以看见它直插天际的峰峦。

婴行说:“白云山离这里不远,吹动幡的风,应该也能吹到它。”

同类推荐
  •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是一本涉及哲学与心理学的普及性佛学读物,由“我”与法师的对话、“你”与法师的对话和“心”与法师的对话三组对话,53个问答组成。觉真法师通过很多具体的生活或者人生的问题,比如家庭、爱情、婚姻中遇到的问题,以自己一生的研佛心得,给予了积极和智慧的解答,在阐述中贯穿儒释道传统文化精华。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 圣经故事轻松读

    圣经故事轻松读

    创世的故事告诉我们神怎样用话语从混沌中创造了有序的世界,因为“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所以人们称上帝为“造物主”,人可以从身边存在的物质认识到造物主的存在。圣经用“起初,神创造天地”一语概述了创造者、被造物和伟大的创造作为,简洁地描写了神创造万物的过程,怎样从混沌空虚中将光和暗、天和地、陆地和海洋分开。在造物主的眼中,他创造的这个世界十分美好。他使万物布满天空、陆地、海洋;他安排日、月、星辰的运转;创造飞禽、走兽和水中生物,最后,他照着自己的形像创造了人。
  • 佛理究竟:证严法师讲四十二章经

    佛理究竟:证严法师讲四十二章经

    佛法就像一颗很硬的糖果,对没有牙齿的人来说,这颗糖放在口中含着,能够尝到糖的甜味;对有牙齿的人来说,在口中咀嚼更能尝到那份甜味的质感。但是若不会运用,就像没有牙齿的人却硬要一口咬下糖果,牙龈可能会受伤、流血。所以,要深深去思惟、体会。魔是一种障碍,它有两种。一种是外魔,他会运用外境来扰乱修行者的心。另一种魔是内心自起的无明烦恼,它会扰乱、障碍自己的道心。人人本具佛性,只因被烦恼遮蔽而无法外露。就如铁器的本质原本就很坚硬,只要去除杂质就能制成精纯的器物。
  • 道家文化常识

    道家文化常识

    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哲学--道家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和演变,突出表现了其在中国对思想、文化及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旨在提升大众的文化修养,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热门推荐
  • 苍茫之轮回

    苍茫之轮回

    一万年前,一段关于“轮回”的预言引发了苍茫大陆上长达八千多年腥风血雨,最后诛魔一战,魔教元气大伤,魔帝一脉更是无一生还,被赶尽杀绝,从此魔道群龙无首,内斗不休。当今之世,天地大道突然复苏,苍茫大陆出现了无数的天才,本已消失了的“轮回”预言随着一个少年的出现再次在苍茫大陆引发了滔天巨浪。少年在成长中不断地追寻,最终掀开了轮回背后尘封了无尽岁月的真相……
  • 妖姬婆婆的传说

    妖姬婆婆的传说

    在偏僻的熊猫岭,有三个孩子与一个老婆婆相依为命,老婆婆总喜欢给他们三讲一个关于麻老虎的传说
  • 全能新娘

    全能新娘

    人家穿越当公主王妃,她却成农家女,种起田来好逍遥。为毛这自在日子还没过上瘾,就要早早结婚!面对花心公公的大小老婆们的刁难,她该肿么办?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虎钮金印劫

    虎钮金印劫

    失宠的西后为给儿子大哥俾争得王位,计杀王子,毒死王夫,篡改遗命。然而,夺下王位后却无施政王印——虎钮金印。此印乃朝庭颁发,有了它,才算真正的王爷。于是,王宫大乱。为得到虎钮金印,王宫显贵各怀鬼胎,互玩伎俩,大打出手,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 积压的爱

    积压的爱

    《积压的爱》收录的小说都是关于人生、爱情、亲情的精彩小说。描述各种各样的生活细节及精彩瞬间。每一篇小说都是一段精彩的人生,每一个细节都引人深思,令人回味。适合青少年及成年人阅读。
  • 种界

    种界

    三少爷死了,三少爷活了,然后三少爷不死不活的进入了仙人的世界……
  • 邵氏闻见录

    邵氏闻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北侯

    北侯

    黑暗的历史,血淋的屠刀,早已注定的结局,却因为李从年的出现,让明末那黑暗的历史获得重生,如画江山,乱世豪杰,北地拜封侯。
  • 墓葬之无尽残灯

    墓葬之无尽残灯

    一位身在异界大陆的少年,为何会突然出现地球上的记忆!地球与异界大陆又是以怎么的形式共存着呢?(因作者工作原因,但绝对的更新时间为;每日下午5点下班前,固定两章更新!)
  • 旧时燕飞帝王家

    旧时燕飞帝王家

    旧朝覆灭,洗尽昔日繁华,尉迟飞燕只想忘掉以前的金戈铁马,跟着叔伯一家过着和乐安康的平民日子。可是旧日战场上的叛贼敌手,却是现如今尊贵已极的二皇子骁王殿下。他如同驱不散的阴魂一般不冷不热地出现在自己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