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不仅是记若昉心中的疙瘩,更是唐安的,任何一个渴望家庭温暖的孩子对此事都会心怀芥蒂甚至是怨恨。现在事情说开了,唐安在心底对于记若昉的那份戒备已完全去除,师徒二人顿时亲近不少。
记若昉出关,很多困扰唐安已久的问题终于有人可以解答,师徒二人关上房门论道一天一夜,让唐安颇有豁然开朗之感。
久别三年的丹道、占卜、剑术课程又从新学了起来,第一堂课,记若昉面无表情地考察了她的学习进度,唐安条理分明地讲述了自己对丹道,占卜的理解,在记若昉面前练了几炉比较简单的拿手的丹药,占卜了未来几天的天气,耍了几套剑法。唐安已非当的日吴下阿蒙,碧水剑剑气如虹,杀气凛冽,一个又一个的剑花在空中绽放,带着死亡的魅力,犹如那开在黄泉彼岸的曼珠沙华,只是在旁观看亦让人心生寒意。
“好,虽然丹道,占卜无甚进步,然,这剑法却可登堂入室了。”记若昉一袭白色锦衣,头上只得一根玉簪,本是一副神仙中人的样子,却慵懒地靠在在他常坐的铺着暖玉锦席的卧榻上,此时他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了赞赏的笑容,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带着暖暖的喜意。
“看好了”说着从卧榻上一跃而起,随手折了一根树枝,一手流星追月剑法使得行云流水,器动四方,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低昂。
“此剑法名为流星追月,取的是快、准、变之精要,与碧水剑法一脉相承,只是繁复些,威力也要较之大上不少,此剑法乃为师所创,取百家之长,以碧水剑法为基,乃为师毕生所学之精髓,且犹适女子修习,可刚可柔,变化无穷,汝应时时习练之。”说完扔过来一本剑谱竟是竟自回房去了!
唐安敢怒不敢言,她为剑法气势所震撼,并未细观剑法本身的招式,如今只得一本根本看不懂的剑谱,怎能不怒。埋怨的话还未在心底讲出,记若昉的声音已从远处传来:“留心看简谱,好生练剑,别总是想些有的没的。”声音中的告诫让唐安甚是恼怒,却又有些不好意思。怒的是师父怎能随便窥探他人心中所想,却也羞愧自己不好好用功却总是东想西想。
收起多余的思量,唐安拿起剑谱仔细查看起来,首先映入眼帘的的是一排同样大小的彩绘小人图,这些惟妙惟肖的小人皆摆出各种不同的姿势,身上以箭头标注出真气走向,图片下另附文字解说,整本剑谱简洁易懂,一目了然,可见编著者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唐安手捧剑谱,眼睛有些发酸,师父对她的事情一向是很上心的,大到修行、武功小到衣食住行,随不曾事事亲力亲为,却也安排的妥妥当当,想及此唐安今后练剑愈发用心,片刻不曾懈怠,只为了不愿看到记若昉失望的表情。
月明星稀,玉兔东升,女孩手中的剑仍在不知疲倦地挥舞着。微风拂过花影摇曳女孩的呼吸已从微不可闻变作气喘吁吁,即使如此,劈腿、弯腰、出剑、每一个动作都饱含力量,尽管不复以往的轻灵,可那不服输的眼神仍令人神为之夺。
“小姐该休息了,明儿还要进学呢!要是没了精神,可怎么学得好!”说着直接拉住唐安的手将人带回了小楼。
待二人身影消失不见,远处正房屋顶一抹白色的身影一跃而下,清幽的月光为他平添几许孤寂,负手望月良久,方离去。
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唐安的苦修生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瞬间四年已经悄悄地从她的身边溜走。这个夜晚与以往千百个夜晚并没有什么不同,唐安在苦练了一天后,在紫丫的服侍下,很快进入梦乡。唯一的不同是,她做了一个梦,说它是梦是因为她清楚的记得自己是睡在房间的床上,而眼前目之所及是大片大片可人的绿,峰峦叠翠,重山巍峨,一望无际,与自己所居相差甚远、这里分明是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梦里她似乎是飘在空中的,又似乎不是,脑子有些混沌,眼前只有那一片一片的绿,似乎那绿是有魔力的,能将人的心神摄入其中,永世沉沦。他们在呼唤着她,在向她臣服,在迎接着他们的君主。
上一次的教训历历在目,越是诱人的东西越要小心,唐安收摄心神,不为所扰,只呆呆地看着天空,等着醒来的时机。
天边传来阵阵靡靡之音,打破世界的宁静,亦打破了唐安的沉思!风吹云动,天空中仅有的几朵白云已被风儿吹走,不知飘向何处,冥冥之中似有神明指点,唐安身不由己飘向声音的来处!细听歌中唱的是:“
瑶坛设像玉京山,对越金容咫尺间,设像玉京山,金容咫尺间。瑶坛设像玉京山。宝黍空悬瞻日表,珠帘高卷现天颜,空悬瞻日表,高卷现天颜。宝黍空悬瞻日表。
鸾与鹤驾临金殿,凤珠龙灯映宝坛,鹤驾临金殿,龙灯映宝坛。鸾与鹤驾临金殿。三界十方齐降
鉴,滂流鸿福道人环。十方齐降鉴,鸿福道人环。三界十方齐降鉴。”
正是那开坛或上大表用的《倒卷廉》,随是简简单单的一曲《倒卷廉》,却被演绎的凄清婉转,有着说不尽苦楚,道不完的辛酸,让人只想好好安慰这不幸的人儿,好生陪在他的身边,帮助他,鼓励他。
随着唐安的靠近,那凄婉之音渐渐地小了下去,直至最后完全消失。手上一沉,眼前一黑,唐安再次沉入梦乡。
晨光微曦,大床上的女孩抱着被子舒服地蹭了蹭,手中的书因失去支撑悄无声息地落在了地上。借着微弱的光亮隐约可见书皮上的道藏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