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正在感叹时,紫嫣无意中讲起陈氏之死。
自从刘表接替荆州牧,部将蔡瑁为了巩固权势,将自己胞妹嫁于刘表,不出数年,蔡氏生下一个幼儿.
陈氏也是去喝了杯酒,回来后一病不起,一个月后黯然离开了人世。从那天起,刘表就不允许刘琦随便吃蔡氏的东西,不能单独见蔡氏。
听到这里,当即感觉疑惑,这样看这个刘表对刘琦还不错,后来刘忠诉说,原来刘琦是在刘表党禁逃难的时候所生。
年轻的时候,这个刘表也算一个热血青年,长时间搞什么太**动,参加反对宦官集团运动,如此遭到通缉,亡命天涯。
在这个人生低谷时期,刘表与妻子陈氏得以长时间相处,在这个时候,刘琦降生。
那时刘表已经三十八岁了,这不但对古人来说是老来得子,对现代人来说,也是如此。
所以,从小刘琦就当作心头之肉,自小百依百顺,娇惯不已,如此历史上刘琦、刘琮等人锦衣玉食,一副纨绔子弟模样。
一想想也是,这种小孩,如此也少了很多人生磨难,导致这个刘琦、刘琮性格异常软弱,在太平盛世还可以,在乱世中,就成为碾板上的肉。
在谈到陈氏死后,刘忠与紫嫣就愤愤不平了。紫嫣不但要照顾刘琦,而且还要与其他丫头一样干活,而不象过去那种过大小姐生活,且吃穿非常差。
而刘忠也由过去的二管家变为普通家奴,其二管家职位由蔡夫人带来的家奴代为打理。
听到这里,刘琦暗下决心,绝对不能让刘忠与紫嫣再吃苦了,正如在前世不希望父母吃苦一样。因为在三国,他们都是我东方亲人,并且他们一直将刘琦当作亲人。
想明白了这些,整个人再次显得大而化之,刘琦每天与紫嫣、刘忠等人谈话,了解州牧府情况,了解他们所听到的一些社会消息。
随着董卓死去,关东反董盟军的瓦解,天下进入诸侯争霸的态势。
要说明当时诸侯的心理,那就需要理解当时流传很广的一个谶语。
在《太平御览》中,引古代野史,记载了刘彻死前的“天鹅绝唱”:在死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带领群臣行幸河汾,中流与群臣饮宴,儒生眭弘乃自作《秋风》辞,顾谓群臣曰:“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
群臣进曰:“汉应天受命,祚逾周殷,子子孙孙,万世不绝,陛下安得此亡国之言,过听于臣妾乎?”
武帝说:“吾醉言耳。然自古以来,不闻一姓遂长王天下者,但使失之,非吾父子可矣。”
意思是说汉王朝气数已尽,注定要有新的代替它;而代它的便是“当涂高”。
“当涂高”三字意思隐晦,又想谜语。谁是“当涂高”呢?于是就有人费尽心思去猜测。
但是除了吓唬了汉武帝一下,这句谶语并没有立竿见影地起作用,这可能是因为汉朝一时还“代”不了,同时,好多竞争者已经神秘地流行起来了。
早在汉昭帝的时候,全国各地到处出现稀奇古怪的现象,比如枯死倒地的树又再次立起来继续生长,有虫子吃树叶吃成五个字:“公孙病己立。”
如此,没有过多久,汉武帝少子汉昭帝病逝,经过一番折腾,随后帝位落在汉武帝曾孙刘病已身上,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记载“带喊着,当涂高也”在发挥作用。
西汉末年,王莽另立新朝,李通游说在南阳之刘秀道“图谶上说:刘氏复起,李氏为辅。这不正应在咱哥俩身上吗?现在天下这么乱,谁有预言谁就能赢。”
刘秀一听不错,就拉起一支队伍,最后统一全国。在刘秀登基的布告中,还像模像样地引用了谶纬“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
现在看到黄巾起义,董卓弄权之后,东汉王朝威信扫地,袁绍袁术兄弟执关东之牛耳亦。
那个袁绍,在反董联军中担任盟主,出尽风头,在那以后,不但自领大将军,更是逼迫冀州牧韩馥让出冀州牧,并且以此为据点,逐步蚕食周围各地。
如此让自己那堂兄弟(一说异母兄弟)袁术所不满,袁术认为自己乃袁氏嫡子,认为太祖袁安,官至司徒;高祖父袁敞官至司空;祖父袁汤官至太尉;父辈袁逢、袁隗,都位至三公,乃名动天下的四世三公。
认为天命就落在自己身上了。什么天命呢?他认为汉代的火德已衰,代火的应是土德,而自己姓袁,袁上有土,所以他正是土德的代表者。此是其一。
其二,他认为自己名术,术是城邑内的道路。
其三,他认为自己别字公路,所以谶语的“当涂高”就是指他袁术。
再加上在联军攻占洛阳后,从孙坚处夺得汉朝之传国玉玺,如此种种,那袁术认为自己就是涂高,认为自己就是天命所归之人。
既然认定了自己是天命所归的人,袁术就打定主意,以为自己实现帝制进行铺垫。
先是袁绍认为汉献帝刘协非灵帝所出(袁绍,曹操,刘表等人为大将军何进之部属,当然秉承何进之遗志,想要拥立何进外甥少帝,而不是董卓等人所拥立的汉献帝刘协。现在刘辩被董卓派人杀死,袁绍等人希望破碎。),希望能够拥立鲁恭王之后,幽州牧刘虞为帝,按理说总比年少的汉献帝刘协强,但是这种主张遭到正想自立的袁术反对。如此两兄弟彻底闹翻了。
紧接着,因为豫州刺史,双方大动肝火,袁术派兵打退袁绍所任命的豫州刺史周昕。
最后,资助孙坚粮草,以夺取荆襄九郡,但因为孙坚轻兵冒进,为流矢所杀,如此孙坚被杀,夺取荆州图谋落空。
在这期间,袁术先与公孙瓒、陶谦结盟,以对付袁绍及其同盟,后在陶谦病逝,孙策势力崛起后,逐步演变成今日之袁(袁术)、公孙(公孙瓒),孙(孙策)联盟。
如今乃建安元年,天下诸侯大势如下:
在袁绍及其同盟之间,主要势力包括袁绍、曹操、刘表。
袁绍在窃取韩馥的冀州后,以此为基地,通过关东军盟主的身份,逐步将势力渗透到邻近的青州并州。
曹操刚刚迎娶汉献帝于许昌,雄踞兖州、司隶,自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从此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
而刘表,在初平元年,关东军阀初起的时候,被诏命为荆州刺史,为了躲避袁术的阻扰,单骑入宜城,在蒯越蒯良与蔡瑁的帮助下,斩杀了各地55名宗贼领袖,兼并其部属,然后斩杀支持袁术的长沙太守苏代,华容长贝羽,用流矢射死了一代名将孙坚,巩固了在荆州9郡的统治。
在袁术集团,其主要势力为:
袁术凭借四世三公之名,占据寿春,淮南等地,雄踞扬州,豫州,随着实力增长,野心也一再膨胀。
公孙瓒杀幽州牧刘虞,自领幽州牧。由于其胞弟公孙越为袁绍所杀,尽起幽州兵马,与袁绍相争于冀州。由于公孙瓒在北方征战多年,所部多为骁勇之士,初与袁绍相争,公孙瓒连战连胜,逼得那昔日反董联军盟主颇为狼狈。
在南面徐州,吕布在败于曹操后,投奔刚刚成为徐州牧的刘备,驻军于小沛,后在袁术的利诱下,利用袁术刘备相距于盱眙、淮阴的机会,在下邳相曹豹,中郎将许耽的帮助下,败张飞,夺刘备妻子。
如此与刘备之间关系再次倒了过来,吕布成为徐州牧,而刘备则屯军与小沛,以帮助吕布御敌。
在江东,兴平元年(前年,公园194年),孙策从袁术处借兵,在孙坚旧部程普、韩当、黄盖等人支持下,先后战胜扬州刺史刘鹞,平定江东,如此将扬州所属的江东3郡(丹阳、吴、会稽)纳入袁术势力范围。
除了这些大诸侯外,在国内,还有这些诸侯雄踞一方。
刘璋在兴平元年(公园194年)继承刘焉的益州牧,成为益州牧。
在关中,李傕虽然没有追上汉献帝,不能继续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由于其继承了董卓大部分西凉军,在如今仍然占据长安,控制关中大部分土地,但是由于其倒行逆施的行为越来越引起当地民众的反抗,也导致西凉各部走上分裂。
西凉实力派,马腾、韩遂随着董卓等人离开西凉,实力逐步得以扩张,如今已经占领金边,天水等地,势力曾经一度逼近长安,多次与李傕、郭汜等人进行大战。
在交趾土燮利用东汉末年天下诸侯混乱,交州刺史朱符为夷贼所杀,一面表自己为交州刺史,一面表其兄弟为列郡之长,如此逐步控制了交州。
这么看来,在这个时代,虽然诸侯开始混战,但是各大诸侯受到多方面制约,除了袁氏兄弟、曹操实力稍强外,其他诸侯实力多在伯仲之间。
就是袁氏兄弟,曹操,虽然实力颇强,但是也未形成压倒优势。应该说现在正是诸侯奋起的时候,应该是称霸正逢其时。
但是由于此时年龄较轻,不过是十六岁,出谋划策,以求决胜千里,这说出来有谁相信呢?黄口孺子,众人岂会听你的?
在有的穿越小说,在五六岁的时候,竟然可以依靠什么气功,战胜一位名将,那不是瞎扯淡,那不是YY吧。
还有有的穿越小说,在十余岁竟然依靠金手指纵横诸侯之间,虽然由于对历史熟悉,由于自己开的金手指,还相对可行。
但是即使如此,这是穿越,真实的穿越,要与主角所处的环境相联系,不能过多脱离实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