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流苏心中望着库房管家离开,心中大乐。还是有钱好,能够找到这么合意的管家。
她带着蕊儿打开第一扇门,那是存放着乐器的屋子。走进去,里面却空空的,只有几把可怜的古琴,摆放在那里,已经落了很多灰尘。
就在这时,蕊儿一声惊呼。
叶流苏吓了一跳,顺着她的手指望过去。
蕊儿手指着房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中,摆放的一架多弦琴,惊奇地问道:“小姐,你说这琴多有意思!我见过的琴都是五弦和七弦的,怎么这把琴却有这么多琴弦?这也是琴么?”
顺着她的手指望去,叶流苏笑了。这个丫头,真是大惊小怪。“当然不是,这是锦瑟!”
“锦瑟?”蕊儿皱紧了眉头。那么多琴弦怎么弹得过来?
“你不知道么?”她皱眉,想想也是,琴和瑟原本就比较相像,只不过瑟是二十五弦。
这把古瑟色泽艳丽,由整块木头雕刻而制。瑟面稍隆起,首端有一长岳山,尾端有三个短岳山。尾端装有四个系弦的柄。首尾岳山外侧各有相对应的弦孔。另有木质瑟柱,施于弦下。
她轻轻拨动瑟上面的丝弦,那声音轻缓悠长,心底宛如有万种情意从上流过。
她知道瑟,那是因为曾经在上学的时候,音乐课上,老师曾经告诉过他们: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诗经》中有记载“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但是后来的黄帝让侍女抚瑟,但是曲调哀伤令人落泪,因此就让人去掉二十五弦,剩下二十五弦。这样弹奏出来的曲调才动听悠扬了许多,要不然,在人家正在大宴宾客,举杯欢庆的时候,奏出这悲音,岂不是大大的不敬。即便是在古代,那也是要掉脑袋的。
“小姐!你真了不起!”蕊儿目光灼灼地望着叶流苏,眼中充满了崇拜的感情,那真是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叶流苏心中很得意,看来有些时候,即便是一些微小的细节,自己留意了,只怕也有大用处。同时心中喜不自胜,若是连蕊儿都不认识,那么自己的节目一定会在太夫人的寿宴之上,夺人眼球,引人注目的。
想到这里,她回身招呼蕊儿,小心地将锦瑟取出来。
要么技不如人,要么技惊四座。
叶流苏和蕊儿走出门来,她让蕊儿将锦瑟方在外面的石桌上面。从众多的钥匙中取出了上面贴着标记的钥匙,那是存放“风筝”库房的钥匙。
她的好奇心不小,心中其实最想看的其实是那架风筝??蕊儿口中硕大无比的风筝。
当她打开门走进去,终于见到了那怪物的全貌。
这是一个用柔韧的竹片做的一只红色蝙蝠形状的风筝,大概是取福寿双全的意思。大概有两米长宽。
在风筝的内里覆盖着一层黑布,极其柔韧。叶流苏用手抻了抻,弹性十足。在蝙蝠的足部,也就是风筝的底端绑着一根三寸长的竹笛,叶流苏望去,那是一个翠绿色的竹哨,她试着凑近嘴边,轻轻一吹,从里面传来动听的鸟鸣,想来是他别出心裁的想法,夺人眼球的手法。
她将竹笛放在怀中,吩咐蕊儿,两人将风筝抬出库房。倒不是风筝如何沉重,实在是因为过于庞大。
两人趁着此时后面没人,小心翼翼地抬了回去。
蕊儿虽然不知道叶流苏的用途,但是在她心中,也并不存在别的想法,毕竟主子是天,人家说什么,自己就听从什么。
叶流苏轻轻地调了调锦瑟,此时想起了那首李商隐的唐诗,随口吟诵出来: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虽然是写的锦瑟,只是后面太悲了,她不喜欢。
蕊儿双眼冒光,“小姐,你太有才华了!这首诗太好了。虽然蕊儿不懂,但是写的好美。”
叶流苏想跟她解释,并不是自己所做。想想也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