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平时都看些什么书?”唐老将军问画琴。
“多是些史书,也有些游记和讲律法的书。”画琴回答。她已对杨嫣的看的书不感惊讶了。虽然一开始,在杨嫣提出要看这些书的时候,夫人和她都大感吃惊。但唐氏因为从小丧母,唐老将军也不拘束着唐氏,没有怎么注意教她女工女德之类的。所以唐氏本身就不同于一般的闺阁女子,自然也不会因为杨嫣这特殊之处多加拘束。
久而久之,画琴也就习惯了杨嫣的这不同于一般小孩的偏好。
唐老将军知道那些世家大族里的公子小姐都启蒙较早,尤其是男童,三岁能背个三字经,吟几首诗也没有什么稀奇的。但女童可就不像男童这般了。有底蕴的世家大族既不会像平常百姓家那样让家里的小姐目不识丁,也不会像那些显贵了没几年的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即使识得几个字,却也只看一些《女戒》之类的书。世家大族里的小姐,虽然不像男童的要求那么高,启蒙稍晚些,却也是很注重教育的。
唐家虽然是从唐老将军这一代才开始显贵,但唐老将军本身就是是不拘礼法教条的人,所以在唐氏自愿学习的基础上,比一般的闺阁女子有才。唐老将军想着以他女儿的性格,应该不会让他这个外孙女小小年纪就看这些才对。
“夫人怎么让小姐看这些书?”唐老将军问杨嫣。
“夫人在时,多爱给小姐读书听。有一次,夫人读了一本史书,小姐从此以后就要求夫人给她读史书。”画琴还记得当时的夫人是多么高兴激动。小姐自出生以来,就很寡言。在小姐还是婴儿时,就从来不哭,除了要吃喝拉撒时才会象征性的响几声。而且小姐的响声极有规律,关心女儿的唐氏不久就摸到了这规律。所以后来不用杨嫣出声,伺候她的丫鬟就会按着规律给她解决生理需求。
后来小姐日渐长大,能坐能走,但除了发出一些必要的语气词之外,从来都不说话。夫人不知道对着小姐哄了多少遍让叫娘,但小姐就是不说话。夫人暗自担心垂泪,请了许多大夫来看,都说是没有问题。这可是急坏了夫人。眼看着那个出生比小姐还晚一些的二小姐都已经会在老夫人和老爷面前撒娇了,小姐却是连一个字都没有说过。府里就渐渐有人说小姐是个痴儿,老夫人的白眼和雪姨娘的讽刺让夫人的心里更是难受。
外人只道是小姐恶斗两岁多了还不会说话,便以为小姐是个痴儿,但馨香院里伺候过小姐的人都知道,小姐的样子以及她眼里的神采绝非不是一个痴儿有的。所以夫人心里难过,但仍是不放弃,坚持每天给小姐读书。夫人平时最爱看些诗词歌赋,所以给小姐读的也都是些诗词。只是这日不知怎的,夫人就随手拿了一本平时不怎么看的史书,给小姐读了起来。本来夫人以为小姐还会跟以往一样,在听完她读书后就会睡去。但这日小姐却没有睡,只是盯着那本书看了半响,然后说了她自出生以来的第一句话。
“继续读。”就是这句话让唐氏和馨香院里的众人手足无措,不敢置信。
“嫣儿,你再说一遍。”唐氏眼里含着泪小心翼翼地问道,生怕是她听错了。
“这本书,接着读。”杨嫣又重复了一遍。
“嫣儿,你会说话了!我就知道我的嫣儿是个好的!”唐氏哭着就一把抱住了杨嫣。
自那之后,唐氏就命人去各书局,把市面上的史书都买了回来。
唐老将军听画琴提起了唐氏,原本平静的脸色又现凄凉。唐老将军站起身来,看了看杨嫣,便对画琴吩咐。
“好好照顾小姐,这几日就安心呆着,收拾收拾东西,过些日子我就来接嫣儿,到时候和我一起去江南。”说完这话,唐老将军就离开了馨香院。
杨府大门口。
停了好些马车,许多仆人打扮的都在来来往往地搬东西。
“老爷,孙小姐的东西都已经搬上了马车,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随时都可出发。”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男人走上前来对唐老将军说道。
“都准备好了?既然准备好了,我们就出发吧。”唐老将军说着就往他的马走去。
杨书恒下朝回来,就看见自家门口停着许多马车,一见这阵仗,就知道这是他岳父来接嫣儿来了。
杨书恒看向门口,他杨府的除了在馨香院干活的下人,别的人一概没见到。一见这情况,杨书恒就知道这应该是他娘吩咐的。杨书恒见门口干干净净的,显然行李都已经搬上了马车,那些个下人也都已经坐进了马车,就知道这队伍应该是要出发了。杨书恒怕回屋换衣服来不及,就这么穿着一身官服,走上前去。
“岳父,请容女婿跟嫣儿说几句话。”
唐老将军看了看一脸请求的杨书恒,有些不情愿地点了点头,只说了句:“有话就赶紧说,不要耽误我们赶路。”
杨书恒听了这话,应了一声,随着旁边的引路的管家走向那辆比一般马车考究宽大的马车。
“嫣儿。”杨书恒在马车外叫了一声。
马车应声开了,开门的是画琴。
“老爷。”画琴向杨书恒行了礼,想着杨书恒过来应该是跟杨嫣有话要说。画琴虽不喜杨书恒辜负了夫人,但他到底是小姐的父亲,便找了个去后面的马车检查行李的由头,只剩下了杨嫣和杨书恒父女俩。
不过杨嫣可没有这个自觉。今天她因为要出发的原因,一大早就被画琴从床上叫了起来,现在正困着呢。是以她一直待在马车里不出声,只说闭上眼睛假寐。
杨书恒从打开的车门里看进去,之间自己三岁大的女儿,闭着眼睛半坐着靠在马车上,似是睡着了。
虽然自这个女儿生下来后,芙儿就不准他进馨香院。但他毕竟是嫣儿的父亲,所以平常他如果说是要见嫣儿,芙儿也准的。只是他这个女儿,生下来就跟别的婴儿不一样。别的婴儿再乖巧也会哭,但他这个女儿却是自生下来后,就没有哭过。虽然他不是只有这一个女儿,平时也都是二女儿在他身边承欢。他的这个女儿甚至从来都没有叫过他一声爹,不像芸儿,每回见着他,都会扑上来喊他爹向他撒娇。府里也有谣言说他的这个女儿是个痴儿,二岁多了都还不会说话。但芙儿不放弃,坚持请大夫来看,他也就不顾娘的反对,不断地帮着请大夫。后来嫣儿会说话了,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他自也是高兴的。
虽然这个女儿跟他不亲,但不管怎么样,她都是他跟芙儿唯一的女儿。
“嫣儿,你、你要好好保重身体,如果有机会去江南,我会去看你的。爹,在家里等你回来。”杨书恒说完这话,看着马车里的杨嫣,仍是闭着眼睛。
这时画琴回来了,杨书恒便对画琴说道:“你要好好照顾小姐。”
“老爷放心。”画琴应下。
有小厮在喊要出发了,画琴听到这话赶紧上了马车说了句“老爷保重”就把车门关上了。
杨书恒看了眼紧闭的车门,有些沮丧地离开了马车,坐在府门口看着一队马车缓缓行远。
感觉到马车的驶动,杨嫣闭着的眼睁开了片刻,后又缓缓闭上。漆黑的眼底是不属于孩童的无奈和感伤。
爸妈,你们还好吗?行风、行雨、行雷,你们还好吗?我大概,永远见不到你们了吧?这毕竟,是两个世界啊。。。